人工养殖蛤蛎
海蛎子人工养殖
人工养殖的海蛎不但能吃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冷水养殖的更好吃,海蛎的做法很多,最长见的吃法是蒸啊,蒜蓉粉丝啊烤着吃啊,海蛎肉煲汤也是很好喝的啊,总之多吃海蛎对身体的好处多多的,请大家多多吃海蛎吧听我的没错
海蛎子如何养殖
目前牡蛎养殖有全人工育苗和半人工采苗两种方式。
海蛎可以人工养吗
现在生蚝一般都是人工养殖了,我家也是这样!风险肯定是有的,而且养生蚝还要有很好的养殖地才行,为什么有些地方的生蚝那么出名呢?并不是那个地方出了名人什么的,而是养殖地非常的好,这是一个先天条件!就我家养生蚝30年来的经验来讲,风险有一下几个吧:
1:如果夏天长期高温不下雨,导致海水的温度和咸度大大上升的话,生蚝就会咸死了;
2:像我们广东的话,台风太多了,如果有一个台风达到15级以上正面过来的话,那么生蚝就要减产了;
3:防被偷。
乳山海蛎子养殖
乳山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具有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温差较小,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的特点,为牡蛎生长提供优质条件。
海蛎子人工养殖方法
答:海蛎子是动物
海鲜的一种,生物学上叫牡蛎,可食,非常鲜美。学名牡蛎,是海洋中常见的贝类,南粤称"蚝",闽南称"蛎房",北方渔民称之为海蛎、石蛎。牡蛎属贝类,肉肥美爽滑,营养丰富,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属牡蛎科或燕蛤科,双壳类软体动物,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各大洋沿岸水域。牡蛎不仅是佳肴美食,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海蛎肉中含有天然牛磺酸,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能。
海蛎养殖图片
域都在海蛎养殖区域、贝类养殖区域、鱼排间隔水路等地方作钓。尽量选择水底情况不是很复杂,地势较为平坦的区
首先在选择贡海蛎钓法,应当选水质较清的环境作钓,更能突出饵料在水底的状态,其次我们在挑选海蛎时尽量挑个体饱满的海蛎作钓
选个体较小的海蛎连壳打碎,但不要敲得太碎,不好打窝,看准潮水流向,往作钓区域隔30分钟打一次窝
4
/6
将一个海蛎打开,取连壳带肉的一半,用钩子的钩肚将海蛎白色肚端揭起,将钩尖穿入白色位置,直到将钩完全埋进海蛎里面,反转一圈后钩住较韧的部位,以钩尖朝上为准。
把海蛎投进作钓的定点,让牡蛎自然飘落到底。根据水流大小选择海蛎2到3个连体,这蛎壳就是你的铅,轻轻带动一下线组,使海蛎脱离水底重新着地,此时便可注视竿梢等待信号
基本上如果窝做成,到底就吃,然后就是狂拔的节奏,是高手老师傅狂拉,你在旁边干瞪眼,这个钓法对于抓口要求非常高,而且稍纵相关问题海蛎怎么钓鱼?海蛎钓法很简单,只要准备两把筏竿就行,一把钓,一把备用,最好用1.3米-1.5米筏竿即可。无需配重,线用2号以上,...2020-05-05全部1个回答生蚝能用来钓淡水鱼吗?效果如何?生蚝钓鱼效果还是不错的。 尤其在水库里或在江边上,有野鱼多的地方。 一般我们是先用纱网把猪肝鸡肝等腥味大的肝...2020-03-30全部113个回答海钓怎么用哈唎做饵?1、选用较大的海蛎,最好是有一颗大的旁边抱着一两个小的,撬开大的那颗挂钩。 2、挂钩后,轻拿轻放。 3、海蛎到...2018-11-30全部5个回答
海蛎子人工养殖技术
,涂质为沙质或泥沙质。 棚架为两行或多行对应平行的树桩(毛竹、石均可)及水平敷设的聚乙烯绳(或毛竹)组成,标桩行顺流设置,桩行中两桩距离为3-4米,行与行之间的相对距离为1米左右,桩行长度根据养殖场地确定桩的长度,一般为3米,也可视滩涂底质软硬而定,桩头大部分垂直打入涂中,上端露出滩面0.6-0.8米,在桩头的顶端,用240丝(股)以上的聚乙烯绳或毛竹把桩按行串连起来,桩行的两端用斜桩将聚乙烯绳固定,构成一个固定的低棚架。 当采苗后40-45天,采苗达到生产要求后,将采有牡蛎苗的采苗器分散,移到低潮区的棚架上养成。将蛎壳采苗器的两端分别吊挂在养殖棚架的聚乙烯绳或毛竹上,苗串平挂略呈抛物型,串与串之间距离20-25厘米,并行挂养,苗串最低点离滩面20厘米以上。
其他养殖方式:目前国内开展的牡蛎养殖方法还有底播插滩养殖、滩涂播养等等方法。
养成管理 牡蛎养殖中经常性管理有:经常巡视、观察,特别是在台风过后,应及时下海整理好附苗器,在水泥条养蛎过程中要减轻促淤和下陷,一般每月一次顺簇脚耥沟扒泥。在垂下式养殖中,应及时清除附在筏上及附苗器上的杂质及过多附着物,发现壳串断绳掉入泥中要及时挂好,特别要注意防止筏、绳被冲走,棚架倒塌,在台风季节前均要及时加固。
敌害及病虫害
(一)赤潮:赤潮不仅对渔业,而且对贝类养殖业也有很大的危害性。产生赤潮的生物主要有环勾藻、光甲藻、角藻、多甲藻、夜光虫等等。由于赤潮的侵袭而引起牡蛎的大批死亡。
(二)肉食性腹足类及其他敌害:红螺、荔枝螺等肉食性腹足类对牡蛎的危害极为严重,而藤壶、海鞘、苔藓虫等与牡蛎争夺附着器和食物,影响牡蛎的附着和生长;其他如锯缘青蟹、虾类和一些鲼科鱼类对牡蛎的危害,也相当严重。
(三)菌类和寄生虫:国内对牡蛎的病害和寄生虫报道极少,国外报道的有:牡蛎的微孢子虫寄生使牡蛎大批死亡,日本牡蛎的弧菌病。涉及牡蛎的牛普吸虫病、六鞭毛虫病等等。
(四)工业废水污染及农药污染:目前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许多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大海中,对牡蛎养殖造成极大的危害,另外因许多剧毒农药的过量使用,农田中排出的水也会成为污染物之一。 对上述这些危害,作为养殖户来说,在选址上应避开赤潮多发海区及农业废水污染区,对敌害生物应加强管理,特别是在幼苗期间,更要及时清除附苗器上的敌害生物。
收获 收获:收获季节一般在蛎肉最肥满的冬、春季。
收获方法:在潮间带用块石、水泥条等养殖牡蛎,可在退潮时装船,等潮涨运回岸上开壳取肉。垂下养殖的牡蛎,可将附苗器收回,运回岸上取肉。也可直接在船上采收牡蛎,单体牡蛎可以带壳销售。
海蛎子养殖赚钱吗
看海蛎子的年龄就像看树的年龄一样,看它的生长纹络。在细长的牡蛎壳的表面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壳的三分之一处,海蛎子的生长纹络和其他纹络不太一样,在海蛎子壳的里面我们可以观察到,光滑的内壳有一小部分的和其他部分的颜色有点差别。那么这就是海蛎子的生长年龄。
一般养殖的牡蛎在3年左右,野生的牡蛎需要5年以上,个头大,营养更丰富,更为神奇的是牡蛎即使雌雄同体,又可以是雌雄异体。
海蛎子养殖场
1、筏式养成: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米以上的海区可以作为牡蛎筏式养殖场地。近江的牡蛎应该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的牡蛎应可以选择远离河口、盐度较高的海区;太平洋的牡蛎和褶牡蛎介于这两者之间。养成的方式最主要有以下两种:
(1)吊绳养殖:适合于以贝壳做固着基的牡蛎,其养成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厘米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3.5厘米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10厘米左右夹1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米。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
(2)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 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为每667平方米10万粒,以贝壳作采苗器,每667平方米可吊养10000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千克以上。
2、滩涂播养
(1)场地选择:滩涂播养应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2)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生产上最迟可在5月中旬播苗。
(3)播苗方法 1干潮播苗:就是在退潮后滩面干露时播苗。播苗前应将滩面整平,或筑成畦形基地再播苗。干潮播苗应尽量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避免中午日光曝晒时播苗。 2带水播苗:就是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将滩面划成条状,插上竹竿、木杆等作为标志,待涨潮后在船上用锹将蛎苗撒下。带水播苗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蛎苗的分布,往往造成播苗不均匀。播苗密度应根据滩质好坏、水的肥瘦而定。优等滩涂每667平方米播苗12万粒左右,中等的10万粒左右,一般差的可播苗6万~8万粒。
3、蛎、虾混养
(1)虾池选择:混养牡蛎的虾池,底质以泥或泥砂质为宜,水深为1.3米以上,日平均换水率应达50%左右.前期透明度应控制在40~50厘米,中后期控制在50~60厘米。
(2)场地整理: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淤,用推土机等工具将播放牡蛎苗种处的池底整平压实,呈微凸状,略高于周围底面,可防蛎苗下沉被淤泥埋没致死。
(3)播苗:在保证正常对虾放养密度前提下,牡蛎苗种的播养量以每667平方米3万粒左右为宜。播苗时间应选择在4月初,苗种子选手规格以壳长2厘米以上为好。播苗应力均匀,并避开环沟低洼处和投饵区,播苗面积占池底面积的1/4~1/3。
4、投石养殖
用做牡蛎采苗器的石块,此时成为牡蛎的养成器材。生长期较短的褶牡蛎可在采苗场就地分散养成;生长期较长的近江牡蛎要移到养成场养成。
海蛎子有人工养殖的吗
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包括牡蛎、缢蛏、蚶类和蛤仔。
1、牡蛎:牡蛎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牡蛎是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也叫蚝或海蛎子。
2、缢蛏:缢蛏一般指蛏子,蛏子是帘蛤目竹蛏科瓣鳃纲软体动物的通称,又称蛏子皇、圣子、竹蝗、蜻。贝壳长,近柱状或卵圆形,两壳相等。中国盛产蛏子,南北沿海多有分布。蛏子肉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蛏干、蛏油等。中国养殖历史悠久,以福建、浙江产量最大,并有人工养殖。
3、蚶类: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 、毛蚶等。毛蚶属海产经济贝类。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
魁蚶:大型蚶,壳高达 8厘米,长 9厘米,宽 8厘米。壳质坚实且厚,斜卵圆形,极膨胀。左右两壳近相等。背缘直,两侧呈钝角,前端及腹面边缘圆,后端延伸。壳面有放射肋42~48条,以43条者居多。放射肋较扁平,无明显结节或突起。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壳面白色,被棕色绒毛状壳皮,有的肋沟呈黑褐色。壳内面灰白色,其壳缘有毛、边缘具齿。
血蚶学名“泥蚶”。海南人就称它为血蚶,广府人称它为“蛳蚶”,潮汕地区的人们则习惯单称为“蚶”。蚶属于软体动物的“瓣鳃类”。它的介壳形状,作心脏形,两壳质厚而隆起,左右同形,表面有垄沟,如瓦屋棱,约有三四十条,均由壳嘴而散射。
毛蚶: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
4、蛤仔:蛤仔,动物界,属帘蛤科,具有药物价值。生活于近河口沿岸和潮间带浅泥沙滩。蛤仔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蛤仔属的统称。中国近海发现有菲律宾蛤仔和杂色蛤仔2种。其生态习性相似,仅外部形态特征和分布区稍有差异。
养竹鼠
养竹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