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长的蜈蚣是小蜈蚣,蜈蚣一般有多长?有-厘米的蜈蚣吗?
蜈蚣一般有多长?有2.5厘米的蜈蚣吗?
蜈蚣成体体长为11~14(20)厘米,体宽0.5~1.1厘米。(这个也要看品种吧)
小蜈蚣,当然就有2.5厘米的啦
蜈蚣有多少只脚
蜈蚣又称“百足”虫,大约15厘米长的躯干上长着许多只脚。蜈蚣号称“百足”,但实际上它没有100只脚。原先蜈蚣躯干部分有22个节,每节有1对附肢,所以实际上只有44只脚。后来在进化中,蜈蚣的第一对附足产生了变化,成为一对毒颚,叫做颚足。颚足是口器的一部分,上面长着利爪和毒腺,蜈蚣就是用它捕杀昆虫和蜇人。身体尾端的最后一对附足,也产生了变化,向后大大的延伸,像尾巴一样。
蜈蚣这么小的动物,对于昆虫来说,它不但毒性大,而且凶猛异常。一只小昆虫被它的颚足一刺,立即就会毙命。一条蚯蚓被它咬住后很快就会被毒死,半小时之内就会被吃得精光。
现商品蜈蚣的收购价格是多少?
近十余年蜈蚣的价格动态:
以15公分以上蜈蚣价格(单位:元/条)为例:1990年蜈蚣货量丰
富,产新后上市量较多,成交也很活跃,全年价格稳定在0.35元。1991
年产新前价格仍然平稳,产新后价格由0.35元降为0.3元,由于价低,农
民的采收积极性不高,待产新结束,减产局面形成,而当年需量较大,很多集体
和个体商贩在产地竞相抬价收购,使产新时一度下浮为0.3元的大条蜈蚣价格
上升0.2元,达到了0.5元。此价一直保持到第二年产新之前,当年的收购
商多未获利。1992年产新后,产地收购商减少,价格由0.5元降为0.4
5元,但是当年产新时受天气干旱的影响,产量较少,总的来说供需基本平衡,
后期价格一直稳在0.45元。1993年产新前货足畅销,价格仍然稳定,新
货上市后价由0.45元降为0.38元,从而使捕捉量下降,产新过后,价格
又反弹为0.45元,然后在0.45元的价位上保持到1994年产新前。1
994年产新后降为0.4元,走势畅快,当年市价一直保持在0.4元左右。
1995年又逢干旱,蜈蚣有所减产,库存薄弱,产新后价格节节上攀,年底价
格涨为0.7元,与当年年初的价格相比,上涨幅度达到了75%左右。199
6年产新前货源更加紧缺,产新时众商抢购,价格一下子暴升为1.3元,这个
价位使捕捉蜈蚣的农民积极性高涨,当年产量增加,产新后价格也随之降到
0.6元。由于蜈蚣的需求增大,市场旺销,但1996年库存几乎为零,当年
所产的蜈蚣也被消耗得所剩无几,致使后期价格再次上攀,1997年1月份达
到1.2元左右。高价位再次调动农民捕捉蜈蚣的积极性,1997年产新后随
着产量增加价格又回落为0.6~0.65元。由于1998年蜈蚣产季天气凉
爽,不利于大量捕捉,产量不大,但供需总体平衡,价格稳定在0.7元左右。
1999年产地蜈蚣丰收,而需求量不强,产新后价格逐渐下滑到0.55元。
2000年产新因天气干旱有所减产,但库存有量,价格从0.55元降为
0.5元。2001年上半年销势不畅,经营商无利可图,产新后少人前往产地
收购,价格从0.5元降为0.36元,在价格下挫的同时,农民捕捉积极性受
到打击,造成产量减少,产新过后,价格缓缓回升,至年底达到0.55元。2
002年产季主产区阴雨不断,造成欠收,价格又从0.55元上升到0.6
元。2003年产新主产区又遭阴雨,当年产量比2002年降50%。由于该
品库存有量,销势一般,价格没能继续上升,至今年产新前市价仍保持在0.6
元。
蜈蚣是4月中旬至5月中旬大量产新,大量捕捉时必须是白天暴热,夜晚暴
雨,蜈蚣出来凉夜时捕捉,时遇今年主产区又遭干旱,蜈蚣的产量更难以形成,
市价从产新初的0.6元上涨为目前的0.9元。如后期不出意外,估计今年的
产量也只有2003年的50%。再者主靠野生资源供药的蜈蚣,主产区在前几
年高价位时,受利益的驱使,蜈蚣遭到连年狂捕滥杀,无节度的清剿,其资源遭
到破坏。从近年的产量看蜈蚣的资源在减少,库存在消耗,加之近几年用于惊
风、中风、风湿、癌症等病症较广,销量呈上升趋势,故今年蜈蚣市价将再度坚
挺。
蜈蚣多少钱一只
上海蜈蚣种虫价格
数量(只) 价格(元/只) ≥1 3.00元/只
蜈蚣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百脚虫等,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该品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镇惊、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系我国传统的动物产品药材。蜈蚣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和广西等省区,当前正值捕捉加工季节,现将捕捉方法介绍如下:
生活习性 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活动觅食。
捕捉方法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前捕捉的质量较好。若“立夏”过后,多数雌体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较难捕捉。再者,立夏以后,雨水渐多,捕获到的蜈蚣难以干燥,容易生虫腐烂,且肉薄质差。
捕捉蜈蚣,可根据其活动特点进行,方法是:①蜈蚣是食肉性动物,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其觅食时间。此时,可在它隐栖的场所,用电筒或避风油灯寻找,发现蜈蚣即用竹夹或镊子夹起,放入准备好的竹篓或布袋内。②选择蜈蚣隐栖的场所,用尖嘴锄或钉耙翻挖土层,掀起石头、砖块,发现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③挖窝诱捕。在蜈蚣经常活动的栖息地,于立春前后选择阴湿山野处,挖一“十”字形长坑,坑长1~2m,宽0.5m,深15~20cm,内放鸡毛、杂骨、马粪或鸟粪及一些腐败草类,上面覆盖树枝、土块或砖瓦片,引诱蜈蚣爬进缝隙,翌晨检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过程中若不慎被其螫伤,应及时用手挤压螯伤处,使毒液不致扩散到皮下组织。随后尽快在被螯伤处敷3%氨水或5%~10%小苏打水;或用新鲜桑叶、蒲公英叶或洋葱捣烂,涂擦或外敷。
加工技术 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沸水烫死,再把尾端剪去,挤出粪尿,后取长宽与蜈蚣相当的簿竹片,削尖两头,一端插入蜈蚣腭下,另一端插入尾部,借竹片的弹力将蜈蚣伸直,置阳光下晒干。若遇阴雨天,可用炭火烘干。干燥后取出竹片(切忌折断头尾,影响品质),将体长相近的蜈蚣头朝一方,在背腹处用宽lcm左右的细竹片横向夹住,结扎成排,每排50条,置木箱内密封贮存。
品质要求 成品蜈蚣应足干、呈扁长状,头部红褐色,背部黑绿色,有光泽,并有2条突起棱线,腹部棕黄色,瘪缩,足黄色或红褐色,向后弯曲,最后一节如刺状,断面有裂隙或中空,气微腥,具刺鼻臭气,味辛而微咸,头尾部齐全,无破碎,无虫蛀,无霉变。
蜈蚣分为四个等级:特级,每条长16.5cm以上;一级,每条长13cm以上;二级,每条长10cm以上:三级,每条长6.6cm以上。
蜈蚣
蜈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