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青虾的生殖习性与幼体生长过程,青虾的繁殖习性有哪些特点

青虾的生殖习性与幼体生长过程,青虾的繁殖习性有哪些特点青虾的生殖习性与幼体生长过程,青虾的繁殖习性有哪些特点

青虾的繁殖习性有哪些特点?

青虾的繁殖习性主要指产卵期、交配及产卵、抱卵次数及抱卵量、胚胎及幼体发育等方面。

(1)产卵期青虾的产卵期各地不尽相同。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虾的产卵期为5月上旬至9月初,极个别的青虾在4月中旬已开始产卵,也有少数老龄虾在9月中旬产卵,产卵高峰期为6~7月;珠江下游地区,青虾的产卵期从3月初开始一直延续到11月下旬,长达9个月;河北省白洋淀,青虾的产卵期为4~5月;北京地区,青虾在5月中下旬产卵。各地产卵期存在差异,主要受水温影响。青虾产卵水温在18℃以上,最适产卵水温为25~28℃。青虾的抱卵比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珠江下游地区的青虾,在3月中旬出现抱卵虾,4月下旬达到全年最高峰,抱卵率约达70%。长江中下游地区4月开始出现青虾抱卵群体,6、7月为青虾产卵的高峰期。通常6、7月产卵的亲虾群体,系由越冬后的大龄虾组成的,这一部分雌虾的个体较大,最大个体可达8厘米。而8月抱卵的雌虾,相当一部分是当年虾苗长大性成熟后形成的,规格较小,一般体长3厘米左右。

(2)交配及产卵青虾是在雌虾临近产卵之前进行交配。雌虾交配前先行蜕壳,交配在软壳的雌虾和硬壳雄虾之间进行,当雌虾刚一蜕壳,雄虾就用步足将雌虾身体翻过来,使腹部向上,随后雄虾用第2对步足钳住雌虾第2对步足,两虾胸腹紧贴或雄虾横曲于雌虾腹部,背部不断向上耸起,雄虾用第1、2对步足将排出的精荚移到雌虾后3对步足基部之间的胸部纳精区,数分钟后,精荚黏附在雌虾胸壁上,交配即完成。交配后的雌虾在24小时内即可开始产卵,产卵一般多在夜间进行。雌虾产卵时将腹部曲向头胸部,腹足向左右扩展形成保护产卵通道,卵粒从生殖孔中逐个产出。青虾卵为椭圆形,产出的卵成团附着在雌虾具有刚毛的腹足上,通过游泳足的不断摆动,提供充足的氧气条件,促进虾卵的孵化。

(3)抱卵次数及抱卵量青虾为多次产卵类型,虽然生命周期短,但一生也可产卵2~3次。5、6月繁殖出的第一批虾苗,到7月下旬至8月体长可达2.5厘米以上时即成熟产卵,但适宜产卵的时期只有一个月,所以一般只能产一次卵,极个别小虾能产两次卵。6月下旬以后产的虾苗当年不再抱卵,经过越冬,到翌年5月进入产卵期,可连续产两次卵。当第一次产出的卵孵化期间卵巢又重新发育,到第一次卵孵出幼体时,卵巢即达第二次成熟,接着进行第二次产卵。两次产卵相隔20~25天。大部分老龄虾产过两次卵后卵巢不再发育,也有极少数虾的卵巢能进行第三次发育,但发育不到Ⅲ期即退化吸收。青虾抱卵量与体长、体重存在一定关系。通常,越冬后体长4~6厘米的雌虾,最大抱卵量为5000粒,最少为600粒左右,一般在1000~2500粒。太湖地区越冬老龄青虾的抱卵数量,一般在1500~4000粒。8月产卵的当年性早熟虾体长3厘米左右,最多抱卵数量可达700粒,最低200粒,一般为300~500粒。青虾相对抱卵量通常为每克体重抱卵400~600粒,也有更高或更低者,具体抱卵数量与环境和营养等条件有关。

(4)胚胎及幼体发育水温24~28℃,受精卵经过20~25天孵化,幼体破膜而出。孵化期间,抱卵颜色会逐渐发生变化。刚产出时,卵呈黄绿色或橘黄色;随着卵黄的吸收,机体的形成,卵变为淡黄色;再变为青灰色并呈透明状;至眼点出现,表明幼体即将出膜。青虾孵化率很高,通常可达90%以上。刚从卵膜中孵化出的_状幼体,与成虾形态差异很大,需经9次蜕壳变态后,才成为外形、体色和习性与成虾相似的仔虾。幼体的蜕壳间隔长短,随温度、饵料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通常1~3天蜕壳1次,大约经过20天,孵出的幼体即可变态为仔虾。整个幼体发育阶段具趋光性,但畏直射阳光和其他强光。游动时尾部斜向上,头部向下,腹面朝上,呈倒悬状向后游动,有时也作弹跳运动。早期幼体喜群集生活,常密集于水表层,每群成千上万尾幼体在连续的水流中蹿上蹿下。10日龄后群集性逐渐减弱。整个幼体期以动物性饵料为食。天然饵料主要是大型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卤虫幼体和其他小型甲壳类,很小的蠕虫和各种水生无脊椎动物,鱼、虾、蟹、贝的碎屑,鱼卵以及很小的植物性饲料颗粒,特别是那些富含淀粉的谷物、种子等颗粒。幼体用颚足、胸足捕捉食物颗粒,非常细小的颗粒或不喜欢的饵料不捕食。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药用植物栽培和动物养殖大全》

如何提高青虾育苗的成功率?有哪些技术可以参考?

    青虾养殖一直流传一句话叫“育苗成功等于养殖成功了三成”。一方面说明青虾养殖过程中,育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育苗过程中存在一些限制“翻身”的因素,导致当地育苗成功率参差不齐,影响到青虾最终的养殖效益。“翻身”指虾苗幼体经过变态发育到仔虾的过程,是当地的称法。经过我们多年对塘口的实际调查和总结,提出“三步走”的育苗重点,来提高虾苗“翻身”率。

巧肥水

1、由于在进水后使用大量清塘药物(漂白粉、硫酸铜等),池塘有残留,影响藻类繁殖,应使用有机酸解毒产品“碧水安”彻底解毒,减少影响肥水的毒素残留,再进行肥水,提高肥水效果。

2、水质清瘦的池塘可适量引进其它鱼塘水或河水(5-6公分),目的是引进部分藻种后下肥,藻类繁殖速度快。

3、正确选择肥水产品,如“肥水肽Ⅱ”或“藻安生Ⅲ”是可溶性有机肥,使用之后肥水效果稳定。要减少化肥的使用(复合肥、尿素等),使用后容易水体变化快,水质指标超标,反而影响育苗成活率。

重营养

1、饵料营养

    由于虾苗孵化出后凶从滋濉⒖废航锥危粲诟∮危ǖ构颐纾┳刺耸敝饕锹耸乘逯懈∮味希ü柙宓雀∮卧謇唷⒙殖娴雀∮味铮5窃谇嘞河绯靥琳饫嗵烊欢贤怀渥悖敬锊坏酱私锥蜗好缧枰氖浚栽谙好绶趸2-3天要及时补充悬浮性好、营养丰富的饵料,“利饵多Ⅲ”+“水产诱食酵母”可直接作为虾苗滤食的饵料,连续投喂8-10天,保障虾苗生长发育。

2、水体营养

    虾苗蚤状幼体至仔虾阶段也就短短的8-10天,需要进行8-9次蜕壳,这说明此时对水体营养的需求更加迫切,特别是对钙的需求,所以在育苗过程中,3-4天补充一次有机钙“活力钙”可有效提高虾苗变态发育的成活率。

防病害

     在育苗中容易忽视防病工作,导致在清放(放虾苗)或毛塘(直接放抱卵虾)养殖时伤亡,出现腐壳、白尾、烂尾、肠炎等病症,且处理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养殖实践中我们得出疾病应以防为主的思路。

青虾幼苗水质中有一些药物的残留对青虾育苗危害很大,对于养殖户来说,无论是育苗青虾,还是养殖其它的水产,一旦水质造成污染,里面残留的有农药,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养殖的生物幼苗出现大规模死亡情况,这给水产养殖户带来重大的损失。所以对于青虾养殖户来说,在选择青虾幼苗的地点,一定要选择那种水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并且水源充足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青虾养殖成活率。

一定要在培育的过程当中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和过滤,这样才能够提高培育的成功率。培育技术,水源管控,技术过滤技术,疾病预防技术,饲料喂养技术。

提高倾向疫苗的成功率,首先要选择正确的肥水产品。对于青虾补充一定的营养。

养虾


青虾的生殖习性与幼体生长过程,青虾的繁殖习性有哪些特点
  • 养殖小龙虾要喂什么,小龙虾喂鱼粉的方法
  • 养殖小龙虾要喂什么,小龙虾喂鱼粉的方法 >> 养殖小龙虾要喂什么,小龙虾喂鱼粉的方法...

    青虾的生殖习性与幼体生长过程,青虾的繁殖习性有哪些特点
  • 养鸭技术与鸭病怎么治,养殖养鸭治疗法
  • 养鸭技术与鸭病怎么治,养殖养鸭治疗法 >> 养鸭技术与鸭病怎么治,养殖养鸭治疗法...

    青虾的生殖习性与幼体生长过程,青虾的繁殖习性有哪些特点
  • 北方如何养殖对虾,北方养殖对虾怎么养护
  • 北方如何养殖对虾,北方养殖对虾怎么养护 >> 北方如何养殖对虾,北方养殖对虾怎么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