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的养殖技术,白对虾养殖怎么卖
白对虾的养殖技术调水大全资料
俗语说:“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在对虾养殖的过程中就更显得及其重要了,新手养虾怎么在前期做好对虾的水质调整控制,达成虾好水好的目的呢?今天就教你一分钟成为调水大师。
一:对虾养殖水体问题-水色
养殖水色讲究“肥、活、嫩、爽”,养殖的水体讲究以黄绿色和黄褐色为好水,这样的水色主要以绿藻和硅藻为主。
绿藻水:绿藻为水中的主要藻类,经常见到的绿藻有栅藻、小球藻、纤维藻等等。绿藻吸收了水体中多数的氮肥,水质净化,养殖动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快,体色透明。水质看上去爽嫩,有大概20-35厘米的可见度。
硅藻水:好水!这种水体的水质较“肥、活”,水体中的藻类是硅藻,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等,这些都是水产养殖的优质饵料。生长在这种水色里的对虾活力强,体色光洁,助食消化好,成长速度快,透明度1250px,是水产养殖的最佳水色。
茶褐色硅藻水
(图片为硅藻水)
二:对虾养殖水体问题-氨氮
在早春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特别注意是在高密度的精养塘中,氨氮问题会更加严重,下面就带大家正确认识水体中的氨氮问题。
养殖水体中的氮在水体中转化原理
氨氮是怎么形成的:
水产动物排泄物、施肥、残饵,动物植物尸体被分解成为氨基酸进一步被分解成氨氮。氧气不够时水体发生反硝化作用,亚盐、硝酸盐分解为氨氮。甲壳类,鱼类向水里排出体内氨氮以免体内中毒。氨氮的危害:氨氮太高容易导致虾采食变低,生长缓慢,组织受损,降低氧在组织间传送,导致虾容易长期应激,免疫力变低、生长速度怀卵期等。
三:对虾养殖水体问题-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水体内的氮循环受到阻碍!
亚盐产生的根本原因
合准光合菌
【作用】减少发病、净水、加快生长,增味、提鲜、减少死亡率。
【原理】
光合菌可以抑制水体里的有害病毒、细菌和蓝藻等等有害生物的滋生。促进有机物分解等多种不同的机制将底层的残饵、粪便、各种冗杂有杂物彻底分解和转化,有效净化和吸收水体里的氨氮、 亚硝酸盐、 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光合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能促进水生动物成长发育,均衡各种营养摄入;可促进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发育,增强免疫力。
对虾养殖调水方法
绿鳃多为倒藻后死藻粘附虾的鳃部导致。
防控方法:
1、开足增氧机,加大增氧,保证溶氧充足。
2、调水降氨氮、亚硝酸盐,保持水质清爽,pH值稳定在相对正常范围,内服胆汁酸保肝, 增强对虾抵抗力,有助于对虾肝胰腺排毒解毒,解决对虾因水质恶化,造成的鳃部问题。
3、定期少量多次菌+肥+腐殖酸钠,前期菌少肥多,后期菌多肥少,可采用4-5天一次或一个星期一次,池水不够肥力的池塘特别在天气变恶劣前补充肥菌。
室内养殖南美白对虾调水需要什么材料
白对虾调水可以在放苗前将发酵的有机肥和生物肥撒入新建虾池,若是老池或土泥塘可撒入生物肥或植物肥,经过5-7天后池水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即可完成肥水培养。
在养殖中后期可根据水色和透明度分别进行补肥和追肥,使水色和透明度达到放苗和养成期水质要求。
白对虾养殖水温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南美白对虾适宜水温可在16~35°C。
(渐变幅度),最适生长温度25~32°C。相关研究显示,1克左右的幼虾,在30°C时生长速度最快;而12~18克的大虾,在27°C 时生长最快。南美白对虾养殖最低温度应在18°C以上。水温15°C以下,南美白对虾减少或停止摄食;9°C以下出现侧卧或死亡;35°C以上的高温,南美白对虾的摄食与生长受到较大影响。
对虾养殖一般盐度多少合适
对虾一般都属于广盐性种类,可适应较广的盐度范围。中国对虾可在盐度为1的半咸水中和盐度40左右的海水中生存和生长。斑节对虾可在盐度为0.5以下的水域中存活。墨吉对虾则不能在盐度7以下的水域中生存。仔虾与幼虾往往比成虾可耐受更低的盐度。对虾不能在纯淡水中生存。
对虾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能力是可以驯化的,用逐步过渡的方法可使对虾适应较大的温差与盐差。通常驯化后适应的范围与驯化前对虾所处的温度或盐度有关,与驯化速度有关。缓慢驯化可以加大适应范围。
养白对虾怎样调水
1、刚放虾苗时,池中水位高应该保持在六十厘米左右;养殖前期每天加水大概四厘米,直到水位达到一米半;中后期则需要每天换水约五厘米,还可以增加些活菌调水。
2、水中氧气量对虾的存活率非常重要,所以可以在水池中使用增氧机。不过增氧机不能天天使用,而是要根据时节、天气、水质来进行调节。
3、藻类植株,既可以作虾的食物,还拥有氧气量生产、解毒、净水等作用。所以最好在养殖水池中投入一定的藻类。
4、虾养殖对水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水质保护剂,以改善水中的PH值、溶解氧,并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发生。
5、活菌也是一种常见的调水方式,适当投入活菌微生物可以增加水中的有益物质,并减少有害细菌。
6、使用消毒剂主要是为了减少水体病菌的繁殖而感染到虾,不过它的使用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配比,太多会危及虾的存活,太少则不会有作用。
7、需要定期检测下水体质量,比如PH值、酸碱度、硬度、硫化氢等项目,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白对虾的养殖方法
1、成虾养殖池 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池面积一般均小于海水养殖池。养殖池面积过大,捕捞和管理均不便。塘口面积一般在2—12亩,池深2米左右,水深维持在1。3米以上。池塘外形多呈长方形,长宽比约为2:1。池坡不应太陡,坡比为1:(2。5—3。0)。
池底平整且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放干池水晒塘和捕捞。淤泥一般以不超越10厘米。
池塘须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水管上套有60目筛绢网袋,排水口必需设置拦网以防野杂鱼顶水进入养殖池中抢食和摧残虾苗。
河水、湖水、江水、水库的蓄水或地下水均可用作养虾的水源。
水质尺度为:氨氮≤0。2毫克/升,亚硝酸盐≤0。01毫克/升,铜离子≤0。01毫克/升,锌离子≤0。1毫克/升,铅≤0。05毫克/升,铬≤0。1毫克/升,pH7。5—8。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并不受农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
假如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偏高可用10—40毫克/升复合型生物制剂进行水质处置。
经测试,在水温22—30℃的条件下使用生物制剂,1—3天即可使淡水水质达标。
而重金属污染较严峻的水域,虾的成活率较低,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进行络合处置虽有一定效果,但成本比较高,故重金属含量高的水源一般不合适养虾。 2、虾苗暂养池 虾苗暂养是为了使虾苗从海水生态转向淡水生态过程中有个过渡时期,使虾苗在放养初期能适应淡水养殖环境。
暂养池一般建在养成池的一端,面积约占全体养成池的1/15—1/10,水深一般为0。6—1。2米,水体盐度为2—5,并配有小型增氧机。常见情势有:
2.1、大棚土池暂养:在养成池的进水端开挖一个小池,小池的池堤由开挖出的土壤垒成,池堤高约0。8米,池宽5—8米,池长视养成池大小而定,一般以60—120米为多见,池上搭建简易大棚保温。
大棚暂养池多在外界水温较低的2—4月使用,有利于延伸虾苗生长期。暂养结束时拆除大棚,挖开池堤,虾苗即可顺缺口游进养成池。
2.2、塑料薄膜拦养:用塑料薄膜作为隔水材料,在养成池的一端拦出一块暂养区进行虾苗暂养。
该方法合适在外界水温达20℃以上的季节使用,暂养期一般为10—20天,当虾苗适应了池塘生态环境后,撤除水中塑料薄膜虾苗即可进入养成池中生长。
但塑料薄膜具备漂浮性,强度也较低,因此薄膜的下端必需埋进泥中,并用竹桩将塑料薄膜垂直固定在水中,注水时暂养池和养成池的水位须维持一致以使薄膜在水中能维持平衡。
3、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调理水质 在养殖前期,使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调理水质,营造水体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养殖中期,使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调理水质,改善底质和水质;养殖后期,使用天时好乳酸菌水剂调理水质,促进水体良性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并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提高南美白对虾活力和抗病能力。
南美白对虾养殖最新方法
虾是比较喜欢生活在活水的环境下的,所以养虾最好用流动水,而且水质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另外注意虾的饮食就可以了。
space
养虾怎么养
1、保持水体水位,及时换水
放苗时水体的水体保持在60.0厘米左右,养殖前期每日加水4厘米左右,知道水体的水位达到1.50米左右。养殖中后期每日需要换水5公分左右;每日可以增加活菌进行调水。
2、开足增氧机
养殖过程中开增氧机有一定的技巧;要遵循“四开,三不开”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次日开、连续阴雨天半夜开、饲料投喂前后2小时开;早上日出后不开机,傍晚不开机,阴天中午不开机。除此之外要根据季节、天气、水质变化等合理开增氧机。
3、维持藻类的稳定
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控制水体的透明度和酸碱度,调节营养盐度的使用量,并适量使用有益菌,以稳定藻类的稳定。
4、定期使用水质保护剂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改善水中的溶解氧,减少藻相和PH值的变化,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的发生,减少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
5、定期使用活菌
在南美白对虾水体的管理过程中,活菌是必不可少的,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可以促进水体中有益生物的平衡,抑制有害细菌。
6、定期使用消毒剂
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定期的进行水体的消毒,以免水体中的有害病毒进行大量的繁殖,避免南美白对虾大面积的传染。
7、定期检测水体指标
水体管理过程中要定期检测水体中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总碱度、总硬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虾和水生动物都一样,同样都需要好的水质保证自己的生活。
白对虾中后期调水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达到2-3亩,水深达到1.8-2米,底质为泥砂底,放苗前全池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
2、放养虾苗:放养经过淡化的对虾品种,放养密度为40尾/平方米,放养前将虾苗装入袋内,然后放在池塘中浸泡15分钟,使其适应水温和环境。
3、饲养管理:定时定量投喂饲料,投饵量白天占30-40%左右,晚上占60-70%左右,饲养期间做好调水、增氧、防治病害等工作。
池塘条件
1、在水源充足、水质干净的地方建造池塘,池塘面积要达到2-3亩,水深要达到1.8-2米左右,底质以泥砂底为宜。
2、为池塘配置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用60目的筛绢过滤,增设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安装1台功率达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于规定时间内供氧,确保溶氧含量充足。
3、放养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灭菌处理,在正式放养虾苗的前25天,对池塘留水50厘米,并亩用生石灰110公斤进行全池消毒。
4、经过消毒后,提前1周向池塘中撒施一定比例的漂白粉,再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比如鸡粪,这样可达到肥水效果。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放养虾苗
1、选择虾苗
(1)将经过淡化的对虾品种作为养殖对象(尽量选择市场上销量较多的虾苗),或根据池塘的养殖条件选择对应品种。
(2)购买前几天可前往育苗场观察其淡化情况,以购买放心苗种。
(3)选购前还可以对虾苗进行无毒检测,确保虾苗的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防止它们交叉感染。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2、放苗入池
(1)对于完全淡化、体长为2.1厘米左右的虾苗,每平方米面积可放养40尾,虾苗放养1个月后投放30-40尾鲢鳙鱼(规格为0.25公斤/尾)。
(2)也可以根据池塘的实际面积来决定放养密度,一般可在池塘中放置固定的网格,并在每个网格中放养固定数量的虾苗,这样既能有效控制放养数量,又能防止虾苗乱游动。
(3)为了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防止对虾因不适应环境而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放养前要将装有虾苗的袋子放在池塘中浸泡15分钟,使虾苗适应水温和环境,然后再拆袋分批投放入池。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
(1)饲料投喂要掌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塘中设置3-4个食台,放苗后半个月每天投喂4次,每万尾虾苗的日投饵量为鸡蛋5个、花生麸0.2公斤、小鱼0.75公斤、小虾料0.3公斤。
(2)再经过半个月以后,每天投喂3次,主要投喂配合饲料,投饲量为虾体重的30-40%,同时要适当补充天然饵料。
(3)当对虾的规格为1-3厘米左右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8-10%;规格为3-10厘米左右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7%;到了养殖后期,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4%。投饵量白天占30-40%左右,晚上占60-70%左右。
(4)投喂量过多,则造成饲料浪费,投喂量过少,则会影响对虾的生长。投喂时间要与对虾的进食习惯相对应,这样可减轻饵料对池塘水质造成的影响。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2、调节水质
(1)经过淡化的虾苗仍然具有海水习性,所以要在放苗前向池中加50ppm生盐,以后酌量投放生盐。
(2)虾苗放养后的1周内要保持50厘米水位,以后每天增加5厘米,直至水深达160厘米左右。每隔4-5天更换20%的池水,每隔10-15天施1次生石灰(12-15ppm)。
(3)为了给对虾提供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在虾苗投放半个月后移栽一些水葫芦,面积为20%,并用毛竹固定,防止到处蔓延。
(4)适时打开增氧泵,平时在晚上10点定时开机,翌日早上8点关机,遇特殊情况(闷热、暴雨前)要及时开机。
(5)通过采取固定频次的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的变化情况、适当减少投饵量投等方式也能有效调节池塘水质。
(6)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长,一般情况下要将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3、调节溶氧量
(1)水中缺少溶氧时,可用氧气泵向水中注氧,然后再使用溶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水中的溶氧含量是否达标,待溶氧含量达到标准后即可停止供氧。
(2)水中的溶氧含量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养殖期间可灵活调整溶氧量。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4、防治病害
(1)养殖一段时间后池内就会出现较多的淤泥,细菌也会大量繁殖,此时要及时清理淤泥,并做好灭菌工作,防止水质恶化,爆发疾病。
(2)用网格饲养可有效隔离病毒,防止对虾相互传染,减少疾病扩散。根据虾苗的生长情况,确定感染病害的种类,然后再对症下药,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
(3)南美白对虾容易发生红腿病和烂眼病,红腿病发生后,附肢变成红色,此时要向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然后再投喂;发生烂眼病时,病虾会潜伏在池塘底部水草中,眼球持续肿胀,后期会腐烂,此时需向饲料中添加抗菌素,连续投喂3-4天即可见效。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适时捕捞
1、食物充足且温度适宜时,对虾经过60-90天左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
2、集中捕捞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份底至10月份初,当放养时间为3月份时,到了6月份即可开始轮捕,捕捞原则为捕大留小,这样可提高回捕率。
3、当水温降到14℃以下时,对虾基本停止摄食和生长。此时可放干池水,再将剩余的成虾捕尽。
白对虾淡水养殖技术
青虾
青虾也叫做河虾、学名是日本沼虾。在我国,它产地分布广泛,是淡水虾中优质的品种之一。此种虾味鲜肉嫩、营养丰富,尤其富含优质蛋白。在各个产地中以太湖和白洋淀两地最为知名。
罗氏虾
罗氏虾,大型淡水虾,这种虾生长得很快,食性较广,虾肉的营养也极为丰富,加之养殖周期比较短,是很受养殖户欢迎的品种。
草虾
草虾也叫斑节对虾,喜欢在水草之间栖息,这也是名字的由来。草虾的个体生长快速,食性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高,养殖量也较大。草虾的外观呈现暗绿、棕色、浅黄交替的横斑排列,易于辨别。
白虾
白虾常见于开阔水域,白虾一般个体不是很大,外观呈白色,虾壳比较薄,看起来几近透明。白虾中尤以太湖白虾最为知名,此处出产的白虾肉质极为鲜嫩,营养价值也很高。
鳌虾
鳌虾,也是淡水虾的一种,这种虾体型较大,壳厚,看起来就像圆筒一样。生活的环境一般是含氧量较高的流动水体。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