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鹅的养殖需要的设施,肉鹅的养殖需要的设施
养殖鹅的技术
雏鹅出壳后,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由于雏鹅个体小,对环境的抵抗力差,各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其御寒抗热,调节体温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都较差,这时往往会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为此,在育雏期必须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注意做好保温、防湿、防集堆、放牧(包括放水)以及分群等管理工作。
温度
温度对雏鹅的健康影响极大。育雏舍的温度应高低适宜,供温均匀。刚出壳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一般出雏后需保温2~3周。
合理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面积饲养12~15只雏鹅,每群以100~150只为宜。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分散,28日龄时每平方米8~9只鹅。如果在网上育雏,开始可以将多余的网面积挡上,随着密度的增加,再逐渐放开。有条件时可以留一空栏,间隔3~5天,将另一栏的鹅传入。倒出的栏,经擦洗消毒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转其它栏的鹅。育雏期间经5~6次周转,每一次都在洁净的环境下饲养鹅雏。这对于提高成活大有好处,此法可以结合上疫苗时进行。
雏鹅的饲养密度与雏鹅的运动、育雏室空气质量及室内温度关系极为密切。在生产实践中,饲养密度过大,雏鹅运动受限,舍内温度偏高,空气质量不好,雏鹅生长发育受限;饲养密度太小,除降低育雏室的利用率外,育雏舍温度偏低。及时合理地分群,能使雏鹅生长均匀,可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分群方法有如下几种:一要根据雏鹅出雏的时间及体重来分群。二要根据雏鹅采食能力来分群。凡采食快,食管膨大部明显者为强者;凡采食慢,食管膨大部不明显者为弱者,将强弱分群。三要根据雏鹅性别分群。在出雏后几小时内可用翻肛法来鉴别雏鹅的公母,在3日龄后也可用翻肛法来区别公母,将鉴别出的公母分群饲喂。
此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经常注意检查鹅群健康状况,注意鹅粪是否正常。一旦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者,应及时剔出,隔离饲养。
防湿
雏鹅最怕潮湿和寒冷,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导致各种疾病。若湿度高,温度也高,则雏鹅体热散发受到抑制,因而形成体热积累,产生闷热感而造成物质代谢能力衰退,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因此,育雏舍要切实防止潮湿,经常注意保持干燥。防止办法:育雏舍应选址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地为佳。在确保育雏舍内没有“贼风”侵入,温度稳定时,育雏舍的门窗应经常打开,保证舍内有足够的光照。注意保持地面干燥,每次喂料后要增添垫草,隔日更换1次。
通风
采用负压通风,注意通风均匀,最大风速每秒0.2~0.5米,每次通风的温差不要超过1度。
放牧和放水
放牧和放水可促进雏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和适应性。但是时间不宜过早、不宜过长。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它是保证雏鹅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不足,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5日龄内的雏鹅,每次喂饲后,应给予10~15分钟运动。
搞好卫生工作
定期消毒对减少舍内细菌、病毒的数量,降低污染十分有效。可每周进行一次,在消毒前尽可能清除舍内的羽毛、灰尘和粪便等,并且通风一定的时间后关闭门窗,用1:250的农福或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由上而下,使雾滴自然下落,以地面见湿为宜。杨兴武
光照控制
育雏期光照的目的是为使雏鹅均匀一致地生长,0~3日龄提供每日24小时的光照时间,3~8日龄23小时光照时间,8日龄以后应从每日23小时光照逐渐降低到自然光照。并顺利过渡到中雏期光照。
温度调节
育雏温度是否恰当,可以由雏鹅的体态和叫声来判断。当温度适宜时,雏鹅活泼,食欲旺盛,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均匀散布于育雏栏的周围,睡眠姿态自然,头颈伸长,全身放松,入睡深,不易惊醒。当温度过低时,雏鹅互相挤在一起,以求取暖,或密集于热源处,绒毛竖起,并不断发出长而尖锐的叫声,并常常把头颈藏于翼下而睡;若温度太高时,雏鹅分散或远离热源处,张口呼吸,食欲减退,频频饮水,不时发出高而短促的叫声,起卧不安,难以入睡。发现上述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调节温度。鹅育雏期所需温度,因品种、日龄、育雏季节、雏鹅强弱而有所不同,可作为育雏时参考,给温是否适宜应根据鹅雏的表现和实际情况来调整。
鹅的饲养技术
、将初生鹅苗握在左手中,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鹅苗的颈部,头向外、腹朝上,呈仰卧势,然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分开肛门旁边的羽毛挤出胎粪,轻轻地将肛门张开,并使其外翻;若可见到长约4毫米的突起物,说明为公鹅苗,否则为母鹅苗。
大鹅养殖技术
1、0-7日龄,舍内温度控制在28℃-30℃,之后每天降1℃,直至常温。
2、通常饲养密度为1日龄-7日龄,每平方米养25-30只;8日龄-15日龄,每平方米养20-25只;16-25日龄后,每平方米养15-20只。
3、可用玉米20%、花生饼4%、米糠10%、统糠59%、鱼粉4%、抗生素1%、贝壳粉1%、沙子1%进行饲喂。
4、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包括饮用水、水槽、料槽等用具及鹅舍、运动场的环境卫生。疾病主要预防小鹅瘟和球虫病。1-3日龄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或小鹅瘟卵黄抗体0.3-0.5毫升,7-10日龄和21日龄注射小鹅瘟疫苗1毫升。阴雨连绵、温度较高的潮湿季节,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球虫药,连用7天。
养殖鹅的技术要求
雏鹅:开始1-2星期需要保温,0-3日龄温度保持在30-32度,4-7日龄28-30度,1星期后温度每天下降1度,直到温度保持在21度左右为止。育成鹅:实行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节省大量饲料。育肥鹅:舍饲育肥要给鹅创造安静并可多休息的环境,密度为4-5只/平方米。
养殖鹅技术视频
鹅是草食动物,小时要有温床,据为水源充足的地方,
怎样养鹅技术
中蜂养殖,一般分为土养技术与活框养殖技术两种方式。
土养,在普通的农户家里,最为常见。只需要几个木桶,倒扣在农户民房四周围的屋前屋后。
木桶需用大锅蒸煮过,水里放入食盐,少量蜂蜜,再加上少量蜂蜡也行。也可以将煮过的木桶用纯正的中蜂蜡,在桶内刷一遍,桶底刷厚一点也行。
一般的地方在正常的情况下,等到了春分季节,就到了中蜂自然分蜂的旺季到来,会有自然分蜂群来入驻做巢,再等到大蜜源过后,便可以取蜜打蜜。常见的情况,一年可以取两季蜂蜜,产量一般,蜂蜜浓度极高,口感好,价格稍贵。
这就是土养中蜂的技术,虽然产量一般,但是管理摆操作方法,极其简单,非常适合新手养蜂,或者是少量养殖中蜂的散户,也适合养几群蜂丰富业余生活的业余养蜂人。
从这种传统的土养技术方式,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的衍生养殖技术方式,比如格子箱,三峡桶等等,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懒人养蜂法,操作简单易上手,技术门槛低。
活框养殖中蜂,在当下,已经开始规模化,产业化的一种养殖技术方式。
这种养殖技术,专业性非常强,最好是有当地,专业的养蜂人指导学习,才会避免新手养蜂朋友,少走变路。
那么,一般活框养殖中蜂的技术,一定要了解,以下的几点大纲:
第一,明确自己养殖中蜂的目的。就是要想清楚自己养中蜂,是以卖蜂群为主,还是卖蜂蜜为主,还是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最终变现目标,在实际养殖操作中,才会更加的有目的性,有定向选择性的进行养殖。
第二,一定要清楚和了解,自己当地的中蜂群势,产蜜能力,以及野外生存的适应能力。
只有清楚了这些,才能决定养蜂人,用什么样的蜂群做种群,选择使用什么样规格的蜂箱。
第三,选择蜂场地址。
选择一个有蜜源,有水源,有光照,有遮荫,有坡度的场地。而且,场地无风口,周围无工厂污染,无家禽养殖场与各类加工厂嘈杂声的地方。因为蜜蜂爱干净,爱安静,也是为了产出更好的更健康的野生原生中蜂蜜。
第四,了解并记载当地的粉蜜源植物周期。
清楚的知道自己当地的粉蜜源植物,什么时期开花,什么时候流蜜,并且,做好记录,越详细越好。这样,就是为了清楚,什么时候可以取蜜,什么时候可以育王,什么时候换王操作。
第五,学习,持续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书本上,在互联网上,多学习,多交流,不做盲人摸象的养蜂人,不做自高自大的养蜂人,不做闭门造车的养蜂人。
第六,观察,细致入微的观察中蜂的各种生活习性与生理特性。
要养好蜂,就必须要知道中蜂的生活习性,生理特性,要想清楚的知道这些,只能靠细致入微的观察,持续不断的钻研与领悟,日积月累的堆积,才能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当地的中蜂养殖管理技术。
第七,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疗技术。
把治疗与预防病虫害放到最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中蜂,一般情况下,根本就无需专门的使用药物去治疗。
主要就是养蜂人,在平时的养蜂操作,直接关系到了病虫害的起因。当然,合格的养蜂人,也要具备治疗传染性与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能力。
养殖鹅的技术与管理
雏鹅:开始1-2星期需要保温,0-3日龄温度保持在30-32度,4-7日龄28-30度,1星期后温度每天下降1度,直到温度保持在21度左右为止。
育成鹅:实行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饲养方式,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成活率,节省大量饲料。
育肥鹅:舍饲育肥要给鹅创造安静并可多休息的环境,密度为4-5只/平方米。
农业养鹅技术
养殖鹅苗一定要及时开水开食,并且给它们注射疫苗,以防传染病导致大规模死亡。
育雏期要保证温度适宜、光照充足,但不能受强光照射,投喂饲料要以青料为主,同时搭配精料。随着它们的长大,要进行分群,并降低养殖密度。
养殖鹅技术大全
种鹅的养殖方法:
1.种鹅公母配比要合理
不同的鹅品种,其公母比例也有不同,大型品种1∶4~5,小型品种1∶6~7,中型1∶5~6。天气寒冷的冬天或早春、老龄的公鹅,饲养水平不高,以及公鹅的性活动减弱时,公母比例要相应缩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公母比例可以提高到1∶15~20,这样的公母比受精率可达9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公母配比的具体大小要根据种蛋受精率的高低进行调整,如果公鹅过多,因争抢爬跨影响交配,受精率反而下降。在配种季节,如发现受精率偏低,主要检查公鹅,个体不合格、性欲差的应立即更换。
2.增加营养,提高产蛋率和受精率
为提高种鹅产蛋和受精率,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需配制粗蛋白质为15%~16%的种鹅混合精料为口粮,在繁殖期,每天每只按体重大小喂给250克~300克混合精料,为保证种鹅对维生素的营养需要,除放牧外,还要多喂含维生素高的青绿多汁饲料(如卷心白、胡萝卜、黑麦草等)。产蛋季节,早上、下午将种鹅赶进池塘或水沟中嬉水配种,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3.加强管理工作
①鹅舍必须保持干燥、清洁。最好在鹅舍内设置网架,让种鹅在网上过夜,减少疾病发生。
②设置产蛋箱。规格为深10厘米,宽30厘米,长1米~2米。每30只~40只设置一个产蛋箱,产蛋箱内的垫草用干净的稻草铡成3节。产蛋箱不能被雨淋湿和阳光曝晒。种蛋不能在外过夜,以保证种蛋质量。
③注意舍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搞好冬季防寒和夏季防暑降温,保持鹅安静。
④注意合理密度,以2只~3只/平方米为宜。密度过大,影响种鹅的生长发育。
注意事项:
1.进育雏室后要及时潮口(第一次饮水),水温应控制在20℃左右,并抓住几只雏鹅将其喙浸入饮水器内,刺激其学会饮水,之后其他雏鹅就会模仿饮水。
2.不可避免地会在雏鹅群内出现一些弱小的个体,所以要做好弱雏复壮工作。
3.及时的进行隔离。
4.在一定时期适当保温。
5.补充营养。
6.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和寄生虫病。最后一个是减少鹅苗意外的伤亡。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