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乡的经济概况,陈集乡有多少个村庄
陈集乡的经济概况
陈集乡区位优越,交通便利。陈集是固始通往华东的重要门户,境内公路纵横交错,乡外与312、105国道连接,是固始重点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先后引资1亿多元,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高品位专业市场,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通过深入开展六城联创工作,集镇品位明显提升,街区面貌大为改观。
工业发达,农业丰茂。工业方面,全乡拥有石材加工企业30余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石料厂就达2家;3家大型粮食加工业,年加工销售优质米3.5万吨。农业方面,拥有耕地6万多亩,是固始县优质水稻和“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固始鸡、槐山羊、固始白鹅生态养殖发展迅速,年出栏达200多万只;2007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4.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市30强。
刘振屯乡的行政区划
种植业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科学规化,规模发展,注重效益的原则,以作物布局调整为手段,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刘振屯乡一直是淮阳县花生、大蒜,黄花菜的主要生产基地,素有“花生,大蒜王国”之称。历界乡党委,政府都从中长远利益着眼,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引导全乡千群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全乡年种殖地膜花生4万亩,大蒜1.5万亩,亩均效益突破1500元;同时,还着力发展了花卉苗圃,布朗李、黄姜、梨枣,芦笋、棚菜等特色高效作物5000多亩.
养殖业靠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规模发展.刘振屯乡农民素有养殖的传统习惯,且有丰富的饲草资源,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养殖业,把槐山羊生产作为一大支柱产业常抓不懈.全乡已发展养羊专业村11个,建起百只以上养羊场50多个,发展养羊20只以上的专业户2218户,初步形成了以高河为购销基地的“槐山羊交易市场”,年销售商品羊10多万只:以大方庄为中心的屠宰加工基地,常年从事牛羊屠宰和肉食品加工及皮革贩销的农民达1500多人。在养羊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它养殖业的篷勃发展.全乡建起600头以上养猪场2个、100头以上养猪场29个、10头以上养猪专业户120户;养牛30头以上专业户11户;千只以上养鸡场21个,500只以上养鸡专业户76户,达到了“人均2只羊,户均2头猪,1头牛”的目标.全乡年平均槐山羊出栏13万只,黄牛出栏0.6万头;生猪出栏1.5万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18亿元,畜牧业在整个大农业中的产值比重达到50.3%。 3,大力发展近农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该乡依靠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近农企业.全乡已兴办板材加工厂39个,细木板厂102个,形成了段庄和马庄两大板材,板条生产销售基地.板植材业的发展带动了木材购销,全乡从事木材购销的人员2000多人。同时,全乡已发展花生加工民营企业31个,大蒜加工厂7个,予制厂4个,酒厂1个,油脂加工厂1个,安排剩余劳动力4100人,人均月收入400多元.
刘振屯乡土质以沙地为主,适宜种植花生、大蒜、黄花菜、小麦、大豆、枣树和杨树等农林作物,是闻名省内外的花生、大蒜、大枣生产基地,素有花生王国、大蒜之乡的美称。13年来,历届乡党委、政府都把农业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号工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手段,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引导群众走上了大循环促大发展的富民兴乡之路。2003年,粮食总产量是1991万公斤,油料总产量2025万公斤,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全乡新发展塑膜农业6.3万亩,其中地膜花生3万亩,地膜太蒜1.5万亩、地膜山药、牛蒡等3000亩,新建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347个。麦棉套种、麦瓜菜套种和麦烟、红薯套种达到7.5万亩,年亩均增加收入1500多元。畜牧养殖业以推广青贮氨化等先进饲养技术和加速品种改良为重点,抓大户带整体,抓品种搞改良,抓科技重防疫,抓节粮搞氨化,抓服务求发展,使全乡畜牧养殖业向优质高效转化。通过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新发展猪、牛、羊、兔、鸡、鸭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村18个、专业户1612个。2003年底,全乡黄牛存栏1.3万头,羊7.3万只,生猪2.1万头,家禽28万只。畜牧总产值7130万元,比2002年增加3.8%,成为全县以槐山羊、黄牛为重点的6大畜牧生产基地之一。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流通业发展.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动员社会各界人士投入资金650多万元建成了豫东最大的花生,大蒜购销市场。市场建设促进了流通业的发展,全乡从事农产品购销的农民经纪人400多人。并在上海,北京、武汉,广州,深圳等30多个大中缄市设立了农产品销售网点,年销售花生2500多万公斤,大蒜2000多万公斤,板材30多万立方米,每年为全乡增收800多万元。
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多渠道向外输出劳动力.乡里成立了劳务输出服务站,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全乡每年向外地输出劳动力13000多人,年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全乡年劳务收入5000多万元。通过外出打工使一批务工农民长了见识,挣了票子,学了技术,纷纷返乡办厂兴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领路人。 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乡党委、政府坚持多轮驱动、私营为主、整体推进的战略决策,实施一系列得力措施,促使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乡村两级实施书记工程,加压紧逼,促其发展;设立乡镇企业奖励基金,对发展乡镇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力表彰,对后进村黄牌警告;采取上面争取,下面聚集,内部筹集,外面引进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年引进资金350万元以上;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联姻,实施高起点嫁接,借助外力求发展;强化企业管理、实行企业改制,对外租赁承包,对内挖潜改造,形成抓龙头摆龙尾,抓大厂活小厂,人流、物流、信息流三流汇集的企业发展格局。2000年,全乡国有私营企业发展到183个(其中板材厂36个,细木板厂71个,蒜片厂9个,花生加工作坊30个,预制品厂6个,个体工商户347户),完成企业总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利润1231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入库税金243万元,较上年增长11%。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