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鸭鹅要注意什么成活率会高,第一次养鸡-该如何更好地提高成活率
第一次养鸡,该如何更好地提高成活率?
养鸡的收益很大,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要想提高养鸡的成活率,有几点是必须要注意到:种源的选择、安全管理、防疫工作、消毒工作以及鸡舍的合理布局等。注意到这些,养鸡就相对来说容易很多了。
提高成活率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健康有活力的鸡苗。这时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鸡苗不好,不管后期如何努力,效果都不是很好。同时在养鸡的时候要注意保温,如果保温不太好,鸡是非常容易感冒的。很多养殖鸡的养殖户,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鸡舍非常简单。这样容易让鸡发生感冒,从而引发一些列的并发症。还有霉菌问题,这也是在养鸡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多发于高温高湿的环境,这种霉菌会让鸡的抵抗力下降,而导致鸡发生群体性生病。
在养鸡的过程中要做好防疫工作,需要按照科学养鸡的方法,做好对鸡的重要传染病的预防和接种的工作。并且还要重视驱虫工作,定期驱杀鸡的体外寄生虫。在养鸡过程中不能重防疫而轻消毒。消毒工作在整个养鸡过程中占着重要位置,杀死鸡体外病毒和病原菌的唯一措施就是消毒。
养鸡的环境非常重要,养鸡场的鸡舍要坐北朝南,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可以做到挡风、保温、不漏水。在养鸡场的附近最好有清洁的水源。如果没有,可以在养鸡场内每隔一段距离放置饮水机,保证鸡有充足的水喝。在平时放养鸡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行动落单、精神萎靡不振的病弱鸡的时候,要把这个鸡进行隔离观察,防止因为这只鸡感染了传染病,把这种病毒或者病源菌传染到整个环境,引起整个鸡舍的鸡出现问题。
首先保持干净卫生的环境、然后保持食物的营养均衡,同时保持光照、密度与通风,这样才能更好提高成活率。
第一,定期投喂食物。第二,给他们打相关疫苗。第三,避免他们被其他动物吃掉。第四,时刻关注他们。第五,一旦发现有问题,及时带他们治疗。
选好种源 果园养鸡的品种以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的*鸡为宜,不适宜饲养艾维茵等快大型鸡种;鸡苗选择 应健康活泼,并已接种马立克氏疫苗。 严防中毒 果园喷过杀虫药或施用过化肥后需停止7天以上才可放养,雨天可停5天左右;果园附近不要有农药污染的水源,以防中毒。
养鸡成功的第一步,如何提高“鸡仔”的成活率?
场地选择在山上养有很多好处的,因为在山上养鸡,活动场地大,优势也很大的,在山上鸡可以到处乱跑,可以吃到野生虫,新鲜草这类,细菌又少,那么你的鸡存活率就提高了。要养好鸡,首先要把雏鸡养好,雏鸡成活率高大鸡的成活率才会高。去年我发了两批鸡苗给娘家养,每一批都是300只,第一批成活率95%,而第二批10%,第二批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前期管理不好造成的。
引入鸡苗前几天,育雏室内一定要消毒,比如用火碱和石灰水喷洒地面,再用烟熏消毒,最后用含碘类的消毒剂喷雾消毒。这样把病毒细菌消灭干净,以后维鸡才好管理!喂料时也是对鸡群观察的重点时间,育雏50只鸡~80只鸡一个料桶,大鸡20-30只鸡一个料桶,避免有些鸡吃不到料 一晚上不吃料,鸡会比较饥饿,抢料很明显,那些不抢料的,直接就是有问题的,及时处理。
从理论上讲,提高养鸡的成活率,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进强健种苗。引进鸡苗时,要从没有病毒和细菌污染的种鸡场引进,避免垂直传播的疾病侵害幼雏。鸡仔在之后的饲养过程中,因为幼小,对于天气、温度的适应能力还很差;所以必须要先放到适合鸡仔饲养的恒温养殖区进行饲养;饲养时间为20天左右。
育雏前期适宜的环境湿度在70%-85%,青年鸡和成年鸡适宜环境的相对湿度为60-65%,当环境相对湿度低于40%时,环境干燥,空气中的粉尘增多,容易出现呼吸道病。雏鸡羽毛生长不良、易脱水,成年鸡的羽毛凌乱,皮肤干燥。定期做防疫,保持鸡舍干净卫生!
想要提高的成活率就是要注意不会生病,注意他的保养,让鸡生活在一个很好的环境里面,避免接触细菌导致生病生病就会提高病死率。
想要提高鸡仔的成活率就必须注意鸡仔的饮食和生活环境,还要注意预防鸡仔的一些疾病发生,注意到这几点,就可以提高鸡仔成活率。
鸡仔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要做到养殖环境刚好适宜鸡仔才能够存活。
如何提高雏鸡成活率
肉仔鸡相对生长发育较快,对营养要求高,幼雏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而死亡。雏鸡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加强责任心,严格各项操作规程,搞好育雏的环境条件,供给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严格防疫,加强疾病防治的措施,就可以减少雏鸡死亡数,提高育雏的成活率。
(1)严格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免疫大群密闭饲养的雏鸡,稍不注意就容易得病,尤其是禽流感、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些传染病一旦传染开来,就很难控制,将会导致整个鸡群及鸡场的毁灭性损失。因此,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免疫程序的制定,要根据本场或本区病原微生物种类不同而异。在引进鸡苗时,须向供种单位索要有效的免疫程序,如当地没有某种传染病流行,应暂不接种此种疫苗,以免因接种疫苗而污染了这个地区,只有发生过这种疾病,才能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2)适时开饮,防止脱水往往容易因运输时间过久,或是接种疫苗等准备工作,使雏鸡开饮时间推迟太久;或是喂水时雏鸡不会饮水,或饮水器孔堵塞,或饮水器太少,致使饮水不及时,鸡体失水过度引起脱水。雏鸡脱水表现为体重减轻、脚爪干瘪、抽搐、最后衰竭、瘫痪而死亡。刚出壳的雏鸡第一件事就是在24小时内饮水,使它在并不感到口渴时开始饮水,促使其新陈代谢,就不会发生狂饮泻死和脱水瘫痪的现象。外运雏鸡应在入舍3小时内饮5%的葡萄糖水和电解多维,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3)防止中毒死亡用药物治疗和预防疾病时,计算用药量一定要准确无误,剂量过大会造成中毒。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时必须搅拌均匀,应先用少量粉料拌匀,再按规定比例逐步扩大到要求含量。不溶于水的药物不能用饮水给药,以免药物沉淀在饮水器的底部,造成一些雏鸡摄入量过大。切忌把饲料和农药放在一起而造成农药中毒;绝对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雏鸡;搞好室内通风换气,谨防煤气中毒。(4)防止聚堆挤压而死在雏鸡阶段,聚堆挤压而死时有发生,主要是由于:密度过大,而室温突然降低;搬运时倾斜堆压,称重或接种疫苗时聚堆而没有及时疏散;断水、断料时间太长,特别是断水后再喂时发生的拥挤;突然停电或窜入鼠害等因素引起惊吓、骚动而聚堆。所以,要按鸡舍的面积定饲养量,而且要备足食槽和饮水器。在雏鸡阶段要进行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训练,使其能适应黑暗环境。(5)加强管理,预防各种恶癖的发生严重的恶癖多发生在3周龄以后,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羽癖。预防的主要措施是在5~9日龄时断啄。平时应加强管理,饲养密度不能过大;配合饲料中各种营养含量要合理,不能缺少无机盐和必需的氨基酸;光照强度不能过强,时间不能太长。(6)及时进行药物预防沙门氏菌病是造成817雏鸡死亡的首要因素,球虫病也是育雏期间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两病症的流行病学,在3周龄以前的饲料中应添加抗菌药物。15日龄后就应该预防球虫病,尤其在饲养密度大、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必须用药物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地克珠利等药物。(7)防止温湿度急骤变化和通气不良若育雏时保温不好,温度偏低,则雏鸡较长时间内难以维持体温平衡,严重者可冻死。若室内温度过高,偶尔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容易发生感冒;室内空气污浊,通风换气不够;温度忽高忽低,急剧变化;使用潮湿、污染的垫料和霉变的饲料;有的强调保温,空气不流通,导致鸡只被闷死;温度过高、湿度不够可导致雏鸡脱水,脚爪干瘪。这都是由于没有调节好育雏室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的缘故,造成育雏环境恶劣,给雏鸡带来生长迟滞、死亡的后果。以上几个因素中,温度最为重要,育雏期所采用的温度,随季节、气候、育雏器种类、雏鸡体质、日龄等情况灵活掌握,在保持育雏舍温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通风换气,但切忌贼风和穿堂风,不要让风直接吹到雏鸡身上。湿度与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头10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8)供给全价平衡饲料,预防营养性疾病饲料品种单一,某些营养成分缺乏或不足,容易引起各种营养缺乏症。如维生素D缺乏,则容易引起发育不良,喙和骨软弱且易弯曲,脚腿软弱无力或变形;硒和维生素E缺乏时,患白肌病,因此应选用信誉好的公司的饲料。(9)严格消毒,预防脐部感染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消毒不严,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通过闭合不好的脐孔侵入卵黄囊感染发炎引起脐炎,因此应用福尔马林熏蒸的办法对孵化室、育雏室、种蛋及各种用具进行消毒。另外,对大肚脐鸡要单独隔开,用高于正常鸡体温2~3℃的室温精心护理,且在饲料中添加治疗量的抗菌药物,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来降低此病的死亡率。(10)防止兽害雏鸡最大的兽害是老鼠,所以应该在育雏前统一灭鼠;进出育雏室应随手关好门窗,门最好用弹簧拦好,自动关闭;堵塞室内所有洞口。冬季防止麻雀等鸟类进入。
1.严格消毒
接雏前准备好育雏室。饲槽饮水器等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再用热碱水刷洗,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育雏室用清水冲扫干净,待干后铺好垫草,放入育雏用具,按每立方米空间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水14毫升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12~24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将室温预热至30℃以上即可接雏入室。
2.选择健雏
健雏一般活泼好动,腿部结实,行动自如,眼有神,脐部愈合良好。弱雏羽毛污浊,精神不振,闭眼打盹,站立不稳。购买雏鸡时一定要挑选健雏。
3.及时饮水
雏鸡出壳后24小时可失水8%,48小时可失水15%,当失水大于15%时,很快便会出现脱水症状。因此,雏鸡出壳12小时后应及时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最初几天饮0.01%的高锰酸钾水,起消毒饮水和清理肠胃作用,促进胎粪排出。
4.精心饲喂
饲料要适口性好,易消化,新鲜质优,颗粒大小适中。雏鸡出壳后12~24小时内开食,开食可用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煮至八成熟饲喂,利于雏鸡消化。1~3日龄每昼夜喂6~8次,4日龄以后日喂4~5次,夜间喂1次。逐渐改喂雏鸡混合料,在饲料中拌些切碎的青菜叶或嫩草,饲喂量约占饲料总量的 10%左右,以后逐步加大喂量到占饲料总量的20%~30%。
5.调节温湿度
养雏鸡适宜的温度是:1周龄时30℃~32℃,2周龄时28℃~30℃,3周龄时25℃~28℃,4周龄时22℃~25℃,以后每周降低 1.5℃~2℃,直到室温。湿度1周龄以内保持在60%~65%,1周后以50%~60%为宜。鸡舍过湿可用布袋装一些生石灰放在室内吸潮;过干可在火炉上放盆水,通过水分蒸发,增加室内湿度。
6.密度合理
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和鸡舍结构等进行合理调整。一般养殖雏鸡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为每平方米20~25只;5~7周龄为10~20只。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为每平方米24~28只,5~7周龄为15~20只。
7.科学光照
合理的光照时间是:0~3日龄24小时,4~14日龄16~19小时,15日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按每15平方米的鸡舍在第一周时,用一个40W的灯泡悬挂在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开始换用25W的灯泡就可以了。
8.卫生防疫
不卫生和潮湿的环境易诱发雏鸡疾病,尤其是小鸡白痢和球虫病最易发生。应定期对鸡舍彻底消毒,保持干燥清洁,勤换垫料,饮水洁净,饲料新鲜。雏鸡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冻干苗0.2毫升,进行首次免疫。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0.1%的维生素及青霉素、链霉素。2~7日龄在饮水中加0.02% 的痢特灵,饲料中拌入0.1%的氯霉素。5~7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或Ⅳ系疫苗按规定剂量滴眼滴鼻。14日龄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18日龄时注射法氏囊炎疫苗。3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或Ⅳ系疫苗进行第二次免疫。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治疗,死鸡要远离鸡舍焚烧或深埋。
9.空气新鲜
加强育雏室的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舍内通风换气可在中午阳光充足时开窗进行,门窗的开启度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吹,使室温突然下降。
10.细致管理
要经常观察鸡群,掌握鸡群动态。减少应激因素,严防猫、鼠等进入鸡舍;随时检查舍温,温度过低往往引起雏鸡扎堆压死;发现啄肛雏鸡,可在被啄处涂上紫药水;7~11日龄要及时断喙,用断喙器切除雏鸡上喙的1/2和下喙的1/3,断喙前两天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K3(20~30毫升/千克体重)和抗生素防止出血,减缓断喙应激反应。
1.对雏鸡房舍及设施严格消毒,预防病菌感染 可以对鸡舍、育雏室以及其他各个地方进行熏蒸消毒... 2.掌握好温度和湿度 雏鸡培育的温度和湿度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如果把控恰当,也是能够大大提高... 3.平衡雏鸡的营养 在雏鸡管理中,要注意精细,平衡雏鸡的营养。不要把农药和饲料放在一起,不要... 4.注意通风换气与光照 雏鸡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群体大,饲养密度高,呼吸排出的CO2... 5.注意密度 一般新进雏鸡都是在室内大批量进行育雏,但是应该要随着鸡逐渐长大,而及时调节鸡群...
合理的饲养密度为;一周龄时,每平方米可饲养25只,随着雏鹅生长,不断调整饲养密度,到一月龄时,每平方米面积饲养4-5只,同时,为防雏鹅打堆而压死、压上以及有利于雏鹅发育整齐、生长均匀,要经常根据雏鹅大小、发育整齐,要经常根据雏鹅强弱、大小进行合理分群。一般每群以50-100只为宜。
雏鹅的消化道较短,胃肌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鹅时,每次不宜喂得太多,只喂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又由于雏鹅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少,使雏鹅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饲料添加达龙禽初乳,防治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引起的白痢、腹泻、呼吸道疾病。促生长、提高采食量。明显提高成活率、健雏率。
2周龄内的雏鹅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肠胃,20分钟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时间超过4小时,雏鹅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鹅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即一周内)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鹅活动。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