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放入池塘后-出现在水面浮游或大量死亡的原因有哪些
虾苗放入池塘后,出现在水面浮游或大量死亡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对策?
虾苗放养后应迅速潜入池水中,在水面浮游属异常现象,出现死亡更属严重问题。出现此类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
(1)池塘水体与培苗水体在温度、盐度、pH等因子差异大,虾苗产生应激反应。
(2)池塘水体中农药、残留消毒剂、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超标。
(3)高温、低压天气,导致池塘水体溶解氧含量过低。
与此相应的对策是:
(1)放苗前,应使池塘水体与育苗水体在盐度和温度尽量保持一致,并检测水体常规理化因子,确定pH、氨氮、亚硝酸盐处于合理范围。
(2)放苗之前,使用主要成分为有机酸或有机盐的解毒剂处理池塘水体。
(3)选择合理天气放苗。
2019年马上就要结束了,春节将至,许多冬棚虾农已经陆陆续续开始出虾了,今年的对虾养殖可谓是高产,虽然受到台风影响,但是对虾的产量依然是一路猛增。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能在2020年做到高产?那可是需要从虾苗抓起。提到虾苗,应激一直是许多虾农困扰的问题,许多养殖朋友就是因为对虾养殖初期,放苗时应激负面影响严重,才导致对虾长势慢、机体弱、疾病多。
虾苗为什么会应激?
环境的突然改变是造成虾苗应激的主要原因。虾苗从苗场出苗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产生应激反应了,只是刚开始环境变化不大,应激反应没有那么大;又经过长途跋涉的运输过程,最后转入虾塘,又因为水体环境与苗场水环境大不相同,所以虾苗普遍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只是应激的大小主要跟水体环境与虾苗本身体质有关。
虾苗的应激反应能否避免?
既然虾苗的应激是由于环境的突然改变引起的,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几乎不可能,因为我们几乎不可能将自己的水体环境改变的跟苗场水体环境一模一样,所以虾苗应激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将应激情况降到最低。
如何减轻虾苗的应激反应?
既然虾苗的应激反应几乎不能避免,那我们只能想办法减少虾苗的应激反应。虽然我们不能将虾塘水体环境调成和苗场的水体环境一模一样,但是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于它们的水体环境,放苗前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水体中的PH、温度、微生物、微量元素等尽量接近虾苗在苗场的水体环境从而尽量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并且要时刻注意塘底淤积的导致的中氨氮累积和亚硝酸盐上浮,不要在虾苗应激的情况下还生活在高氨氮亚盐的水环境中,这无非是雪上加霜。
怎样提高虾苗的抗应激能力?
虾苗的应激反应不仅跟水体环境有关,也与虾苗本身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强化虾苗的体质来减少虾苗的应激反应。这时我们可以给虾苗中加入优兰宝,优兰宝中丝兰皂苷分子结构与应激条件下产生的皮质醇分支结构相似,它可以与皮质醇竞争同一结合点位,大大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并且优兰宝可以改善虾苗肠道健康,提高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增强了自身免疫力,也会大大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营养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市场需求依然处于上升阶段,可以说对虾的养殖行情及养殖前景都是非常可观的。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想2020年头一批对虾长得好长势快,还是要从春季选好虾苗,养好虾苗开始。
应激能力差,放苗前可提前泼洒液肽美,提高抗应激能力,增加免疫力,降低死亡率,提高苗种成活率。
如何进行池塘青虾与热带虾茬口轮养?
青虾和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等热带虾双茬轮养,可显著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
(1)轮养方式
一般4~5月投放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大苗,至8月底起捕,完成第一茬养殖;7~9月投放青虾苗,至翌年4月出售,从而实现一年两茬轮养的目的。以南美白对虾为例,放养与收获见表5。
表5 放养与收获
注:本模式由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高庄特种水产养殖场提供。
单位:亩放养时间 品种 数量 规格 预计产量4月中下旬 南美白对虾 8万~10万尾 虾苗 450~500千克7~8月 青虾 5万~8万尾 2~3厘米 50~60千克
(2)池塘选择与清整
面积5~15亩,池塘保持水深1.5~1.8米,单独进排水,配备增氧设施。池塘在放苗前10天,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杀灭池塘中的野杂鱼和致病菌。如新开池要求在放苗前4~5天,施发酵有机肥200~400千克,底泥肥的老池可少施或不施。
(3)饵料投喂
选用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刚开始每亩每天500克,以后平均每天增加约150克。当增加到每亩每天10千克时,保持这个投喂量,直到养殖结束。投喂次数每天2次,第1次为5:00~6:00,投喂量为全天总投喂量的1/3;第2次为17:00~18:00,投喂量为全天总投喂量的2/3。
(4)水质调节
刚开始保持水深0.5米,后逐步加深至1.5米以上,以后只要视水的渗透或蒸发的数量补满即可。整个养殖期保持水色呈绿色,透明度20~30厘米。当南美白对虾养殖1个月以上时,逢阴雨天及时开启增氧设施增氧。当养至一个半月以上,特别是高温季节,需从21:00开始整夜增氧,直到翌日7:00结束。
(5)病害防治
主要在虾苗放养前,施沸石粉80千克/亩和光合细菌8千克/亩,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在南美白对虾正常养殖期间,每10天用虾病康200克拌虾饲料40千克投喂,每次连喂3天,直到养殖结束。平时,视水质情况不定期泼洒底净改善养殖水质,当发现南美白对虾有细菌性疾病时,则采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治疗。
(6)起捕上市
当南美白对虾养至70天以上,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用大眼地笼起捕规格达10厘米以上的成虾出售,至10月底捕捞结束。
(7)青虾苗种放养与养殖管理
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每亩放养2~3厘米左右当年繁殖的青虾苗种5万~8万尾。青虾放养并正常管理后,继续用大眼地笼起捕南美白对虾,直到10月底左右捕捞结束。南美白对虾捕捞上市结束后,继续做好青虾养殖的投饲、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等工作,以促进青虾生长。以后,视青虾长成规格逐步起捕上市,但主要捕捞上市时间为翌年清明前后,因这段时间青虾售价较高。南美白对虾早苗养殖池要求在4月前将青虾干池捕清,其余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可在5月上旬将青虾全部捕清。
青虾和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等热带虾双茬轮养,可显著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
(1)轮养方式一般4~5月投放罗氏沼虾或南美白对虾大苗,至8月底起捕,完成第一茬养殖;7~9月投放青虾苗,至翌年4月出售,从而实现一年两茬轮养的目的。
(2)池塘选择与清整面积5~15亩,池塘保持水深1.5~1.8米,单独进排水,配备增氧设施。池塘在放苗前10天,每亩用100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杀灭池塘中的野杂鱼和致病菌。如新开池要求在放苗前4~5天,施发酵有机肥200~400千克,底泥肥的老池可少施或不施。
(3)饵料投喂选用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刚开始每亩每天500克,以后平均每天增加约150克。当增加到每亩每天10千克时,保持这个投喂量,直到养殖结束。投喂次数每天2次,第1次为5:00~6:00,投喂量为全天总投喂量的1/3;第2次为17:00~18:00,投喂量为全天总投喂量的2/3。
(4)水质调节刚开始保持水深0.5米,后逐步加深至1.5米以上,以后只要视水的渗透或蒸发的数量补满即可。整个养殖期保持水色呈绿色,透明度20~30厘米。当南美白对虾养殖1个月以上时,逢阴雨天及时开启增氧设施增氧。当养至一个半月以上,特别是高温季节,需从21:00开始整夜增氧,直到翌日7:00结束。
(5)病害防治主要在虾苗放养前,施沸石粉80千克/亩和光合细菌8千克/亩,全池泼洒,调节水质。在南美白对虾正常养殖期间,每10天用虾病康200克拌虾饲料40千克投喂,每次连喂3天,直到养殖结束。平时,视水质情况不定期泼洒底净改善养殖水质,当发现南美白对虾有细菌性疾病时,则采取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治疗。
(6)起捕上市当南美白对虾养至70天以上,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用大眼地笼起捕规格达10厘米以上的成虾出售,至10月底捕捞结束。
(7)青虾苗种放养与养殖管理在7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每亩放养2~3厘米左右当年繁殖的青虾苗种5万~8万尾。青虾放养并正常管理后,继续用大眼地笼起捕南美白对虾,直到10月底左右捕捞结束。南美白对虾捕捞上市结束后,继续做好青虾养殖的投饲、水质调节和病害防治等工作,以促进青虾生长。以后,视青虾长成规格逐步起捕上市,但主要捕捞上市时间为翌年清明前后,因这段时间青虾售价较高。南美白对虾早苗养殖池要求在4月前将青虾干池捕清,其余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可在5月上旬将青虾全部捕清。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