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的养殖视频大全,白花蛇的养殖
白花蛇的养殖方法
不是。乌梢蛇是我国较为常见的一种无毒蛇,分布广、长势快、适应性强、抗病力高,是一种蛇类药。
白花蛇一般是指金钱白花蛇,但也有一种无毒的白花蛇也可以入药。
白环蛇怎么养
丝带蛇是一种北美分布最广泛的蛇类,它性情温和且没有毒性,因为身上带有条状的白色丝带斑纹而得名,目前有很多人将其作为宠物饲养。丝带蛇常年栖息在沼泽、池塘等近水地带,虽然没有毒液,但是擅长利用肛门散发臭味来驱敌。
丝带蛇的外形特征
丝带蛇并不算大蛇,体长普遍只有45-100厘米左右,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上长有三条黄白色的带状纹路,就像是礼物上扎的丝带一样,所以它才因此而得名。丝带蛇大部分呈现深褐色和黑色,在背部的中间沿着脊椎分布着一条最细的黄白色条纹,而身体的两侧也同样分布着两条黄白色带状纹路,而这些白色纹路的周围还分布着黑色条纹。
丝带蛇的生活习性
丝带蛇最喜欢生活在一些靠近水的地方,比如池塘、沼泽以及溪流等,因此有着极佳的游泳能力,因此也能够捕捉小型的鱼类为食,同时它在陆地上的爬行速度也并不慢,因此青蛙、蜥蜴以及蝾螈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偶尔也会吃一些昆虫,甚至是腐肉。
丝带蛇之所以会呈现这种棕白条纹的外形,也是因为这样能更好的在常年生活的林地中伪装,毕竟丝带蛇的攻击能力并不强,它既没有毒牙,而且牙齿也不够坚硬尖锐,而且因为体型较小也没法像蟒蛇、森蚺等大型蛇类一样,通过强劲的肌肉缠绕来致死猎物。不过丝带蛇一旦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比如用尾巴抽打以及从肛门中散发恶臭来吓退敌人。
丝带蛇的分布范围
丝带蛇主要产自北美洲,集中分布于加拿大和美国的东部地区,比如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路易斯安那州等,还有墨西哥的沿海地带,以及巴哈马群岛中也有发现这类蛇,它们基本上都生活在林地附近的沼泽、湖泊。
白花蛇草种植
白花蛇草种植新技术。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或新鲜全草,别名鹩哥利、鹤舌草等。性凉、味甘、淡。具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等功效。历史上是南方一种民间野生草药,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抗癌和护肝等功效。主要分布在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江苏等省自治区。
白花蛇草种植新技术
(一)形态特征
为一年生披散矮小草本,茎长约20厘米,多分枝,基部略方柱形。单叶对生,近无柄,纸质,线形,长1一2厘米或过之,全缘,上面光滑,下面稍粗糙,顶端急尖或渐尖;中脉上面凹陷,侧脉不显,托叶长约2毫米,下部合生,上部具l-3条钻形裂片。花通常春天开放,白色,单生或有时双生叶腋;花梗长2-3毫米;等管球形,长约1.5毫米,檐部4裂,裂齿长圆状被外形,长l.5-2毫米;花冠筒状,长约4毫米,檐部4裂,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雄蕊4,着生于花冠喉部;花柱稍外伸,柱头2裂。葫果扁球形,直径2-3毫米,项具宿事裂片,果皮膜质,室背开裂,灰褐色及黄褐色;种子细小,黄棕色。花期 6-9月,果期 7-10月。
(二)生长习性
白花蛇舌草多野生于生于田边、园地、旷野、路旁、渠沟、河边等潮湿处,喜温暖潮湿环境,需要充足的阳光,不耐干旱和积水,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壤土为佳。
白花蛇舌草种子极小,每一个果实中就包含有数百粒种子,种子千粒重仅有0.006克左右。种子在恒温条件下发芽率极低,但在自然变温(20-35℃)的条件下发芽率可达70%以上。在一般贮藏条件下,种子寿命为1年,低温贮藏可延长种子寿命。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家种白花蛇舌草应选择地势偏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壤土种植。基肥每亩施各种腐熟的农家肥500千克或复合肥l00千克,将基肥均匀撒人土内,浅耕细耙,开沟作畦,畦宽1米,畦沟深30厘米,畦面呈龟背形,以便排灌。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
(1)播种和收获时间:白花蛇舌草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可分为春播和秋播,春播作商品,秋播既可作商品又可作种子用,春播在江南水稻栽培地区,以5月上旬为佳,至8月中下旬收获,可原地秋播,也可留根发芽栽培,秋播于8月中下旬进行,至11月中下旬待果实成熟后即可收获。
(2)种子的播种前处理:由于白花蛇舌草种子细小,又包含在果实中,为了提高出苗率,播种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具体方法为:将白花蛇舌草的果实放在水泥地上,用橡胶或布包的木棒轻轻摩擦,脱去果皮及种子外的蜡质,然后将细小的种子拌细土数倍,便于播种均匀。
(3)播种方法:白花蛇舌草一般以条播和撒播两种。条播行距为30厘米;撒播将带细上的种子均匀播在畦面上,稍压或用竹扫帚轻拍,在播种后用麦柴薄薄盖一层,白无遮荫,晚上揭开,直至出苗后长成4片叶子为止,或播种后采用猪栏肥薄薄盖在畦面并留有空间,既遮荫,又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出苗,早晚喷浇1次水,保持畦面湿润,但不积水。秋播畦面要用麦柴覆盖,防止暴晒,影响出苗,待苗出4片叶子时,揭去遮盖麦柴,秋季如留根繁殖,不需要遮荫,沟里应灌满水,以畦面湿润不积水为佳。每亩用种量1千克左右。
3.田间管理
(l)间苗及除草:幼苗出土后应结合松土,除草进行间苗,按株距10厘米定苗,在苗高6厘米左右、植株尚未被散之前应勤除杂草,并追浇1次稀人畜粪水,待植株长大玻散满地时,就木再除草,以免锄伤植株。
(2)排灌:播种后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忌畦面积水,雨后有积水要及时排除;在小暑至大暑期间应在沟内灌水,起到降温、防止植株烧伤作用,在植物生长期间,水源是关键,既要防旱又要防涝,果期可停止灌溉。
(3)追肥:白花蛇舌草生长期短,需要重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经过多年观察,由于含一定氮肥,既能疏松土壤,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如遇苗情长势不好,在6月上旬亩高10厘米左右时,每亩用人粪500千克,加入5倍水泼浇,中期按长势可不定期追施清水粪,又因白花蛇舌草苗嫩,追肥时要掌握浓度,以防烧灼。另外,如果收获2次,在第一次收割后,每亩追施互次浓人粪或尿素15千克,待苗高10厘米左右再施清水粪,如果在收获前,即刚开花时,苗势不好,可增施1次粪肥。
4.病虫害防治:生长前期常有地老虎咬食幼芽、截断根茎;生长中后期有日本雀天峨咬食叶片和嫩茎。防治方法:可用敌百虫拌炒香的豆饼或麦麸,做成毒饵诱杀,或于清晨露水干前人工捕杀。
(四)采收与加工
在长江以南地区,白花蛇舌草一年可收割2次,第一次收获在8月中下旬,部分果实成熟时,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去杂质和泥土,晒干为商品。第二次收获在互*月上旬待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去杂质和泥土 ,晒干即可。
(五)留种技术
白花蛇舌草第一次收获的种子较嫩,出苗率不如第二次收获的种子,一般把第二次收获的成熟果实作为种子,收获时在大田选粗壮植株、分枝多、果实成熟的全草,齐地面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后全草连果实一起保存,待来年播种,一般出苗率在60%以上。
白花蛇草的种植技术
没有
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产于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
夏、秋二季采收,洗净。或晒干,切段,生用
白花蛇舌草的生物学特性是什么?
(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白花蛇舌草多生于田边、园地、旷野、路旁、渠沟、河边等处。喜温暖潮湿,需要充足的阳光。喜湿怕涝,不耐干旱和积水。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为佳,适宜生长温度为22~28℃,不耐严寒。种植以长江以南地区为宜。
(2)生长发育习性整个生育期为140~150天,大致可划分为出苗期、展叶期、花期和果期,各期之间有一定的重叠现象。
通常选择4月下旬气温约25℃时播种,播种后5~12天开始出苗,出苗不齐,后有陆续出苗,整个苗期约1个月。从出苗后出现第一对真叶到分枝后叶片停止生长,前后约90天,这一时期为展叶期,植株生长迅速,几乎所有的分枝都在此期完成。
6月上旬至7月上旬开始现花,花期约延续达65天,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从6月底初见结果,果期因受花期的影响,延续约80天,成熟于9月下旬至10月。
白花蛇舌草主根明显侧根茂密,根系发达,白色,展叶期根生长最快,
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一个缓慢生长期。茎基分枝多,且茎节处易长不定根,分枝数因环境条件不同而不同,如阳光充足,肥水条件好则分枝多而粗壮,反之则分枝少且较瘦弱。因茎基分枝多,主茎不明显,植株松散,匍匐生长。
刚出苗时为2片真叶,6~8天后长成4片叶子,以后随着分枝数的增加叶片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植株中部叶片最大,上部叶片长面窄呈线形,下部叶片短而宽呈条形。在花果盛期,叶片数最多,可达105~110片;果实在花谢后15天左右即可成熟,结实率仅为50%左右。
白花蛇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有祛风、通络止痉的作用。治疗顽固性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或皮肤麻木,可以祛风邪、止抽搐,治疗破伤风引起颈项僵硬、身体僵直,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功效,治疗干、湿癣症引起的皮肤瘙痒难忍,治疗麻风病,单用就有效。治疗脑血管疾病引起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白花蛇的养殖方法和技巧
头部不同
1、银环蛇:头部呈椭圆形,和颈部的区别不明显。
2、白花蛇:头部一般呈梯形,与颈部的区别较明显。
背脊不同
1、银环蛇:背脊突出,剖面像屋脊一般。
2、白花蛇:背脊比较圆滑,剖面呈圆形。
花纹不同
1、银环蛇:花纹相对密集、规整,环纹数量较多。
2、白花蛇:环纹在靠腹面的一侧略微加宽,枕部有1对或一整块白色色斑,并且会随着年龄的增大逐渐淡化。
形状不同
1、银环蛇:脊棱较明显,身体横截面呈三角形,黑白分明,条纹规律,尾部短粗,从泄殖孔到尾尖收势明显。
2、白花蛇:身体圆滑,脊棱不明显,黑白条纹乱而模糊,尾部细长。
鳞片不同
1、银环蛇:无论幼体或成体,背脊正中的一行背鳞为明显扩大的近似六角形的大鳞,与其他背鳞不同。
2、白花蛇:背鳞平滑,大小一致,肛鳞两分,尾下鳞双行。
毒性不同
1、银环蛇:具有极强的毒性。
2、白花蛇:属于无毒蛇类。
习性不同
1、银环蛇:栖息于平原、丘陵或山麓近水处,昼伏夜出,天气闷热的夜晚出现较多,初夏气温达到15-20℃时,会在晴朗天气下外出晒太阳。
2、白花蛇:生活在平原及丘陵地区,有时会进入房屋。
白花蛇养殖基地在哪
银环蛇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为易危。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白花蛇怎么养
豆角要想保存过冬的话,可以把豆角烫熟,然后制作成豆角干。
吃不完的蛇豆可以放进冰箱冷藏室保存即可。
蛇瓜一年生攀援藤本;茎纤细,多分枝。叶片膜质,圆形或肾状圆形,叶基弯缺深心形,背面淡绿色,密被短柔毛;叶柄长3.5-8厘米,具纵条纹。
果实长圆柱形,长1-2米,径3-4厘米,通常扭曲,幼时绿色,具苍白色条纹,成熟时橙黄色,具种子10余枚。
蛇瓜以嫩果实为蔬,但嫩叶和嫩茎也可食。嫩瓜肉质松软,有一种轻微的臭味,但是煮熟以后则变为香味,微甘甜。蛇瓜的嫩果和嫩茎叶可炒食、作汤,别具风味。
扩展资料
蛇瓜喜温、耐湿热,肉质根,根系发达,在15-40℃的温度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35℃,各种类型土壤均可栽培。蛇瓜的全生育期约180-200天。蔓性草本,生长势旺盛。
蛇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好,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土壤均可栽培,但为使蛇瓜生长良好,获得高产稳产,一般选择土质肥沃,近水源的地块。
蛇瓜自瓜柄开始有数条绿色线纹,瓜体有的垂直,有的弓身,有的弯曲,有的卷尾,酷似—条条长蛇在棚架下展姿。在嫩瓜期,瓜体表面有白绿色相间的条纹似白花蛇,老熟后的瓜体表面又呈现红绿色相间的条纹似红花蛇,体态各异,栩栩如生,稀奇而美观。
畜牧养殖
畜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