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养殖知识大全,圆桶中蜂养殖技术
中蜂养殖入门
养蜂需要学习很多项技术,但是对于初学者,第一步是学习蜜蜂的习性,第二步是学习如何留住蜜蜂,第三步是学习如何日常简单管理蜜蜂。其他的技术需要更深入地学习。接下来秦安西北贾二哥就为想要养蜂或者是新手养蜂人,讲解一下,初学养蜂需要学习的三个方面。
第蜜蜂的习俗
想养蜂,就要先了解蜜蜂的习性。蜜蜂是一种半驯养的社会性昆虫,由:一只蜂王和少量季节性雄蜂,以及大部分的工蜂组成。蜂王只负责产卵,雄蜂只有交配的时候才有用,工蜂负责所有的劳作。中蜂很飞逃,易分蜂,爱蜇人。
第如何留住蜜蜂
养蜜蜂,不像养阿猫阿狗,如果你不懂他们,那随时和你说拜拜,所以如何留住蜜蜂是一切的开始。首先蜜蜂有恋子情节和靠王的天性。养蜂人想要留住蜜蜂,要么有卵虫子脾,要么控制蜂王。蜂巢内有卵、有幼虫、有子脾,蜜蜂不会那么容易飞走,没有这些就要靠控制蜂王来保住蜂群了。养蜂人可以利用隔王片来锁住巢门口,让蜂王出不来但是工蜂可以工常进出。
第如何日常简单管理蜂群
蜂群的管理细分很多,初学者要先从简单日常管理开始学习。日常管理主要是了解蜂群的基本状况。首先是箱外观察蜜蜂,只要有进花粉,有出勤和巢门口有守卫蜂在扇风,都是属于正常情况。在天气晴朗,气温高的时候,才能开箱检查蜜蜂。检查巢脾要稳,速度要快,要有目的性的检查。
养蜂还有很多的技术需要去学习,一般养蜂人都是先学习入门技术,再边养边学习其他技术,通过日常所遇到的问题,一步一步成长,这就是养蜜蜂。
中蜂养殖技术大全
1、添加格子
繁殖期间,如果巢脾即将达到底座圈子上,就把原有的蜂箱搬离底座,先在底座上部添加1个格子箱圈,再将格子蜂群放回新加格子箱圈之上。生产期,大泌蜜期在上添格子箱圈,小泌蜜期在下添加格子箱圈,适时取蜜。
2、检查蜂群
打开底座活动侧板,点燃艾草绳,稍微喷出烟,蜂向上聚集,暴露脾下缘,从下向上观察蜂脾,既能发现有无王台,造脾快慢,卵虫发育等问题,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3、捕捉蜂王
向上撵:第一,准备1个与蜂巢相同的格子箱圈,1片同大的隔王板,先将被抓蜂王蜂巢搬离原址,另置底于原箱位,再取蜂巢上盖盖在底座上,收拢回巢中蜂。第撤下副盖,并在蜂巢上方添加1层箱圈,其上加上隔王板,隔王板上再加2层箱圈,盖上箱盖;第三,轻敲下部箱体,驱蜂往上爬入空格结团,或用烟熏,或用风吹,最后在隔王板下面箱圈中寻找蜂王,并用王笼关闭。
向下赶:箱圈下底座上添加箱圈,关闭巢门,再将底座活动箱版改换纱窗封闭,然后使用风机向下吹蜂离脾,即时在空格和巢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最后,工蜂上行护脾,在空格箱圈中寻找蜂王。
4、更换蜂王
分蜂季节,清除王台,在蜂巢下方添加隔王板,将上层储蜜箱取下置于隔王板下,底座上,诱入王台,新王交配产卵后,如果不分蜂,按正常加箱格管理,抽出隔王板,老蜂王自然淘汰;如果分蜂,待新王交尾产卵后,就把下面箱体搬到预设位置的底座上,新王,老王各自生活。
5、喂蜂
外界蜜源丰富,无框蜂群繁殖较快,外界粉,蜜稀少,隔天奖励饲喂。越冬前备足封盖蜜,饲喂糖浆需要早喂。蜂蜜或白糖水,前者加水20%,后者加水70%,混合均匀,置于容器中,放上木杆让蜂攀附,最后搁在底座中,边缘与蜂团相接喂蜂,如果容器边缘光滑,就用废脾片裱贴。喂蜂的量,以当晚午夜搬运完毕为准,如果大量饲喂,需全场蜂群同时进行,而且保证周边没有其他蜜蜂关顾。
6、收蜂
准备好蜂箱,树杈下或屋檐下的分蜂团,找一米袋子,反卷一点口,直接套上去,向中间封口,抖蜂进箱内。或置底座中,反卷一点口,中蜂自己上脾,或者先抓王,关进笼子里,置于蜂箱内,箱内涂蜜糖,纸筒舀蜂进箱,枝叶当扫帚,扫蜂进蜂箱,或者蜂团先喷水,将格子箱圈套上去,中蜂会自动爬进去。
另外,将木制梯形或竹制篓形收蜂笼挂在蜂场附近朝阳树枝上面,或置于向阳,显著的巨石旁,引诱分蜂群投靠。
7、补蜂
当小群或交尾群子脾封盖后,将强弱两群互换箱位,利用外勤蜂补弱。先准备香水混合液(1L水+少量香精),第一天傍晚喷雾2群,第二天早上蜂未出勤前重复1次,强群多喷,弱群少喷,工蜂大量出工后互换位置,如果发现有打架现象,则再喷香水。
8、合并蜂群
打开箱盖,揭去副盖,盖上报纸,多打小孔,再添箱圈,将无王蜂抖入,盖上箱盖,3天撤报纸,去箱圈,如果蜂多,从下加箱。
9、迫蜂造脾
如果蜂巢不满箱,剩下空间不造脾,在蜂群发展到3个箱体时,将巢脾高约30cm,蜜,粉,子圈分明时,就在第三箱圈与底座之间添加一块覆布,只挡有脾一侧,无脾一侧空出,中蜂就会将剩余空间做满蜂巢。
10、防止盗蜂
中蜂养殖最拍起盗,根据实践,群众总结出“中盗中一场空,强到弱白忙活”的盗蜂危害性。解决方法:1、加阻蜂器。意蜂盗中蜂,加格栅阻蜂器,格栅间隙4mm。2、强弱互换箱位,把强群搬到弱群处,弱群搬到强群处,各群添加食用香精水(不能用花露水),盗蜂立止。3、做盗群换箱位。4、常年保持食物充足,如果饲料不足,饲喂中蜂需在傍晚进行,午夜搬完,在没有其他蜂场蜜蜂干扰下,可以全场同时大量饲喂。
中蜂养殖入门基础知识
1、首先是饲养环境的选择,养殖场地要求坐北朝南、干燥通风。
2、还有就是蜂箱要严密无缝隙。接着就是合理管理,包括蜂种选择、蜂王管理、群温调控管理、蜂群饲料管理。
3、最后就是适度的生产,待巢脾上的蜂蜜封盖并成熟后再取,这样取的蜂蜜才是优质蜜。
中蜂怎样养殖
收捕蜂群
中华蜜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其在南方山区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资源,若能将其收捕并人工养殖无疑是最好的蜂种来源,目前收捕野生中华蜜蜂的方式主要有诱蜂和收蜂两种,其中诱蜂是利用诱蜂箱引诱分蜂群或迁飞蜂群,而收蜂则是找到野生中华蜜蜂的蜂巢后将其收捕回来。
蜂群过箱
中华蜜蜂在我国的养殖方式主要传统土养和活框蜂箱养殖两种,为了便于今后管理蜂群建议大家尽量选用活框蜂箱养殖,但不管是新收蜂群还是土养改活框都需要用到过箱技术,在过箱时是主要利用中华蜜蜂有恋脾的习性来进行的,简而言之是要先在蜂箱中安放些巢脾后再进行过箱操作。
人工饲喂
中华蜜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人工进行饲喂,但在春繁和秋繁时需要“奖励饲喂”来刺激蜂王产卵和激励工蜂育虫,另外在冬季或早春也需要“补助饲喂”来为蜂群提供必需的食物,饲料方面可以是蜂蜜水也可以是糖浆或花粉,其中养蜂人用得最普遍的是白糖加适量开水融化后制成的糖浆。
分蜂处理
中华蜜蜂最大的缺点是分蜂性较强,在分蜂处理上主要有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这两种方式,其中自然分蜂是等蜂群分蜂后再将分蜂群收捕回来,而人工分蜂则是在王台发育成熟时人为将蜂群拆分成两群,一群中有老蜂王和老工蜂,另一群中则有王台和新工蜂(未进行过认巢和试飞的工蜂)。
介入蜂王
中华蜜蜂相对而言较容易失王,因此养蜂人必须掌握一定的介王技术,在介王时根据操作不同有直接介王和间接介王两种,其中直接介王是将蜂王喷上蜂蜜水后放入蜂群中,而间接介王则是用介王器介王,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围王时不要用手去拨蜂团,要采用喷烟或洒水等方法来解救蜂王。
春繁管理
春繁是中华蜜蜂养殖的重点工作,做好春繁能显著提高全年的养蜂效益,但中华蜜蜂在春繁时注意下面四个点,其一是要根据当地气候来确定春繁时间,其二是春繁期一定要做到“蜂多于脾”,其三是春繁期要连续“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群快速繁蜂,其四是春繁期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
秋繁管理
秋繁的目的是让蜂群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简单来说越冬前蜂群中适龄越冬蜂越多越冬就越安全,在具体管理上和春繁差不多,其一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确定秋繁时间,其二是秋繁期要连续“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群快速繁蜂,其三是秋繁后期要及时“关王”以保存蜂群的越冬实力。
蜂群越冬
越冬期是中华蜜蜂养殖成败的关键点,此时管理重点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越冬前要为蜂群补充足够的食物,因为越冬期工蜂结团并靠吃蜜产热,食物不足蜂群会被饿死或冷死,其二是蜂箱要做好的保温工作,但保温的原则是“宁寒勿暖”,原因是保温过度会促使蜂群散团而导致越冬失败。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中华蜜蜂养殖的重头戏,事实上也是大多数人养蜂失败的罪魁祸首,因此在病害上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对中蜂威胁最大的中蜂囊状幼虫病和巢虫,一但爆发起来对整个养蜂场可说是毁灭性的,另外在敌害(主要是胡蜂)危害严重时还要协助蜂群对抗天敌。
中蜂养殖技术要点
蜂群挑选
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养殖蜜蜂的,也并不所有的蜜蜂都适合在当地养殖的,那么蜂群的挑选就显得至关的重要。首先我们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最好是选择当地的蜂种进行养殖,其次就是可以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生长的蜜蜂,这样才能提高蜜蜂养殖的成功率。最后就是在选择蜂群的时候,尽量选择出入勤快的、花粉采集多的蜂群。
蜂箱选用
蜂箱的选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蜜蜂养殖的一个基础条件。因为蜂箱我们通常都是露天放置的,而蜜蜂它基本的生活都是在蜂箱中搞定的,所以选择蜂箱的首要的要求就是材料要坚实但质地要轻。其次就是对于刚入门养殖蜜蜂的新手来说,最好还是选用活框蜂箱,这样有利于巢脾的调换,在管理的和取蜜的时候更加的方便。
蜂群转移
蜂群转移就是要将采购回来的蜂群或者说是野生诱捕回来的蜂群转移到选好的活框蜂箱中去的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为了使蜜蜂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那么我们会连带这蜜蜂的巢脾一起放入蜂箱中,这样蜂群也可以尽快的恢复正常的活动,不会留恋之前筑巢的地方,因为它的巢脾已经一起搬过来了。
补助饲养
补助饲养其实就是针对蜜蜂采蜜期间的一个补充饲养的过程。我们我们通常是在晚间进行蜂蜜、糖水、花粉等人工喂养。尤其是在采蜜比较少的时候,比如说冬季,那么我们也需要采用补助饲养来维持蜜蜂的生存以及提高产蜜量,而这时的补助饲养四叔一般是早晚各一次。
奖励饲养
奖励喂养一般就是两个阶段,分别是春季繁蜂期和秋季繁蜂期。春季繁蜂期进行奖励饲养,是为了更高的提高蜜蜂养殖的经济效益,而秋季繁蜂期,则是为了使蜜蜂能顺利的越冬,提高来年的经济效益。奖励饲养其实和补助饲养的方式十分的相似,都是利用蜂蜜、糖水、糖浆等进行喂养,但奖励饲养的话,只在每天傍晚进行饲喂。
中蜂养殖实用技术
回答 土蜜蜂养殖时要做好场地的规划,准备好蜂箱,还要收取蜜蜂,最好将巢脾一起收回来。捕捉好蜂群后,尽快进行过箱,及时将它转移到蜂箱中。平时饲喂时饲料用蜂蜜水或者白糖水都行,每晚都要喂一次,奖励饲喂。另外,管理期间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发现就要及时处理。
中蜂养殖技术小技巧
中蜂很爱干净,要经常给蜂桶打撒卫生。来了蜜蜂的蜂桶,由于花粉掉落会长虫。夜间把蜂桶搬开清扫,还一个办法就是撒点食盐。石板或者木板,撒盐后虫子不能生长。
中蜂的蜂王一般是单数,一三五七这样排列。有一个新蜂王出生,说不好就有三个蜂王。蜂王出生时间16天,出生后会飞出蜂桶在空中进行交配。圆桶蜂王在蜜蜂做的屏尖部,蜂王是朝下。想留好的蜂王?自己观察几个蜂王的大小,留大的即可。
如果发现蜜蜂的数量减少,工蜂没有出生就死了?办法就是把生姜一煮,把煮好的生姜水用盘子装好。盘子里面放点树叶或者木棍,放到圆桶里面即可。还有一种药材,张家界话叫毛头。做法也是一样。
发现出生的蜜蜂出现死亡怎么办?个人建议用盐水,散在蜂桶里面。
关于诱蜂,我是给蜂桶里面涂抹蜂蜜。可以一个月涂抹一次,诱蜂3月份到10份都可以。没有来蜜蜂的蜂桶,半个月打扫一次卫生。蜂桶位置可以选择山上,或者房屋周围。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
蜜蜂来的少,自己要放蜂蜜。没有蜂蜜可以选择放白糖,白糖和水溶解放到蜂桶里面。冬天过冬同样如此。
新的蜂桶购买来怎么处理?新的蜂桶有木腥味,自己把新的蜂桶放在锅里煮。锅里煮的时候放蜜蜂的屏,新蜂桶一般煮20来分钟。蜂桶煮好后晒干,晒干的蜂桶要紧箍。蜂桶紧箍后涂抹蜂蜜,选好位置放好。夏天的新蜂桶放在外面,链接木块会裂开。给蜂桶打扫卫生的时候,给蜂桶紧箍涂抹蜂蜜。
周围气温在35度的时候,蜂桶离水源远。自己给蜂桶旁边放点水,减少蜂蜜的疲倦。蜜蜂很勤劳,工蜂的生命周期是50天
中蜂养殖入门教程
在西方一些国家,把蜜蜂当宠物养,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在城市养蜂,也是完全可能的。中蜂养殖在城市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就具体说说吧。
一,要有好的放蜂场地。
蜜蜂不是真正的宠物,是能够蛰人的,而且要出巢飞行,会受气味或光源的吸引,跑到别人的地盘,甚至会蛰人。蜜蜂蜇人很疼,一般人都会怕的,所以如果养蜂伤害到邻居,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就不好了。想在城市养蜂,不能随便就在家里的阳台开始就养,必须要处理好邻里关系,让周围的人不反对养蜂才可以。
城里养蜂,最好能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附近没有邻居,没有大的光源,没有过多的车辆喧哗,也不能靠近工厂闹市。在人口众多的地方蜜蜂是不能养的,人怕蜜蜂,蜜蜂也是怕人的。
二,蜂箱不能摆放太高,不能面临马路。
蜂箱要选在阴凉舒适通风的地方摆放,如果只能摆在楼层里,不要摆在炎热的阳台上,要在遮光又能够方便出行的地方摆放。而且蜂箱不能放太高了,顶多三四层楼左右就可以了,如果太高了,蜜蜂归巢时会很困难。采集过于劳累蜜蜂就死得快,这样蜂就养不好。
城市里马路比较多,要考虑蜜蜂出巢时不要横穿马路。虽然蜜蜂有辨别障碍物的能力,但对于疾驰的车辆,可能会躲让不及会撞死的。而且在车辆滚滚的情况下,蜜蜂的性情会暴躁,容易蛰人。
三,要考察清楚,城市里是否有蜜粉源花可以采集。
并不是所有的花朵都有蜜粉供蜜蜂采集的,很多观赏性的花朵都是没有蜜粉的。可以通过观察了解一下城市里种植的观赏花是否能够为蜜蜂提供蜜粉,在两3公里范围内,是否有可以采集的密粉源花?
在城市养蜂是不方便转地放养追夺蜜源的,如果蜜粉源不足,想要靠人工的饲喂把蜂养好就很难了。特别是中蜂,如果饲喂白糖浆及花粉替代物是养不好的,如果没有真正的养蜂技术,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蜜粉源花可以采集。
四,蜂箱周围晚上不能有灯光照亮。
蜜蜂有趋光性,晚上如果有灯光照亮蜂巢,蜜蜂就会朝着光源飞去,会一直环绕飞舞,直到累死为止。在城市里晚上灯光比较多,无论是家庭里的灯光还是路灯对蜜蜂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不能让蜜蜂都累死了,蜜蜂飞到家里还有可能会蛰人,会让人害怕。
在城市里养蜂一定要注意避免灯光照到蜂巢,可以在晚上蜜蜂归巢以后,用遮光物把巢门挡上,只要挡光就可以了,千万别把蜂巢门堵死了。
五,要知道养蜂的基本技术。
养蜂必须要有技术,虽然中蜂养殖比较容易一点,但是还是要有基本的技术。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时候注重繁蜂,什么时候添加巢脾?什么时候该育王换王?缺蜜少粉时怎样饲喂?……
养蜂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只有清楚了基本的操作技术,通过摸索总结提高,才能真正养好蜂。养殖中蜂虽然比较容易,但是有爱跑的特性,必须注意,别惊扰了蜂群,别让蜂群跑走了。就是具体的方法这里我就不一一多说了,不是几十几百个字都能说明白的。可以看养蜂技术书籍,或者与养蜂的人学习技术。我写的文章问答里面讲的就是养蜂技术,了解一下应该会有收获。
好啦,就说这么多了,首先要明白你的条件适不适合养蜂,然后决定养蜂,再开始学习养蜂技术,才能真正开始养蜂。
中蜂养殖入门知识
从蜂群越冬后蜂王恢复产卵,一直到主要蜜粉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开花泌蜜前夕 (立夏) 的繁殖阶段,这 3 个月的饲养管理,叫做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采取积极措施使新蜂顺利接替越冬老蜂,为全年第一个主要蜜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培育众多上好的适龄采集蜂。蜂群到“立夏”,单王群达到 8~10 脾蜂,双王群达到 12~16 脾蜂,力争全年第一个蜜源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
中蜂的春季繁殖,是奠定全年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的基础,是全年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蜂群恢复发展最困难的一个阶段。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春繁。
1 早春阶段
蜂群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越冬期,巢内饲料消耗殆尽,为使蜂群不受损失,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1.1 全面检查
“立春”以后,趁晴暖无风天气,气温 8~10℃,当蜜蜂大量出巢飞行排泄时,全面检查。检查的内容有:巢脾数量、存蜜多少、群势强弱、蜂王是否健在等。要做好详细记录,为饲养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1.2 处理失王群
有些蜂群失王,可暂时从其他双王群中抽蜂王介入,以安定蜂群情绪。
1.3 处理缺蜜蜂群
有些蜂群中间巢脾上蜜已消耗尽,可将外边蜜脾紧靠蜂团,小心撞伤蜂王;有些蜂群巢内饲料已消耗尽,外界还没有蜜粉源,不能进行补充饲喂,只能补充蜜脾。若无多余蜜脾,可从其他多蜜群中抽调。
1.4 防止蜂群起盗
中蜂嗅觉灵敏,若蜂箱有漏洞或巢门过大,容易引起蜂群互盗。要用泥巴糊严蜂箱缝隙,堵塞漏洞,缩小巢门。
2 越冬蜂更替阶段
蜂群经过了 3 个多月的越冬期,老蜂逐渐死亡,群势衰减严重,剩余的蜜蜂也年老体弱,是蜂群最弱的时期。要想使蜂群恢复强大,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2.1 适时开繁
刺槐、狼牙刺等主要蜜粉源“立夏”前后开花泌蜜。中蜂到“立夏”前后,单王群要繁殖成 8~10 脾蜂,双王群繁殖成 12~16 脾蜂,全场调整后,群均群势 11~12 脾蜂,产量不亚于西蜂。因此,蜜源前75 天即“雨水”开繁。
2.2 开繁标准
3 脾蜂 3 张脾,不达标则饲养双王群。3 张脾除去被蜂群越冬咬毁的部分,其实只有 2 张脾,还能保持蜂多于脾。弱小蜂群,根据“母女同巢”特性饲养双王群,新蜂王产卵力强,2 张脾放于大区紧靠隔王栅,老蜂王产卵力弱,1 张脾放于小区紧靠隔王栅。其实还是 1 群蜂,只是中间多了 1 块隔王栅。
2.3 防止巢虫危害
蜡屑是巢虫滋生的食物,必须彻底清除巢底蜡屑。单王群,掏出小区的保温物,用起刮刀先将小区清理干净,然后将蜂群调往小区,再清理大区;双王群,准备一只空蜂箱,将大区的蜜蜂提入空箱内,先用起刮刀清理大区,然后清理小区。
2.4 让蜂群修补被咬毁的巢脾育虫
春繁期,中蜂善于更新旧巢脾,修补新巢房育虫。因此,被咬毁的巢脾不能提出,只能用快刀削去黑色巢础部分,连脾带蜂放回大区紧靠王栅繁殖,将蜂路缩至 0.8 cm,工蜂会边修补,蜂王会边产卵,还是 1 张优良子脾。
2.5 加强保温
蜂群繁殖期,巢内育虫区温度保持 33~35℃。早春气温低,寒流频繁,为了保持巢内恒温,继承旧法饲养中蜂的优点,蜂群 2 箱 1 组:一箱坐北朝南,一箱坐西朝东,各箱露出前面,用干砖镶至箱盖,然后用麦秸拌泥糊好。单王群,小区填满保温物,框梁上盖覆布和小棉被;双王群,大区空间大,塞少数洗干净的破旧衣物,上盖覆布和小棉被。
2.6 饲喂花粉
花粉是蜂群育儿的蛋白质饲料,早春外界无粉源或长期阴雨天气,采集蜂难以采回花粉时,应给蜂群补充花粉。若头年秋天有脱下的花粉团,可用蜜水调和成糕状,放在框梁上让蜜蜂取食。若无,可用代用品如炒黄豆粉、奶粉也行。
2.7 喂水、喂盐
早春蜂群繁殖,采集蜂要到河边采水调和蜂粮、饲喂幼虫,但是因天气寒冷,往往被冻死,所以要在巢内喂水,并往箱后潮湿处撒少量食盐让工蜂采食。
2.8 奖励饲喂
奖励饲喂可刺激蜂王多产卵,提高工蜂造脾、育虫、采集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奖饲群比非奖饲群,蜂量可增长 1 倍以上。因此,当外界有零星蜜粉源,即可进行奖饲。单王群,将饲喂器放在小区保温物上;双王群,放在大区隔板外侧。每晚或隔晚饲喂1∶1 的糖浆 200~300 g,糖浆上面放浮漂,一直奖饲至主要蜜粉源开花泌蜜。
2.9 及时加脾扩巢,不误蜂王产卵
开繁 20 多天,单王群 3 张巢脾,若蜂王在巢脾一头产卵,可先将中间巢脾颠倒;若中间巢脾已产满,可将 1 张边脾调往中间;当 3 张巢脾产满,新蜂陆续出房,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可加 1 张优质空脾或巢础。以后依次加脾,不可延误。双王群,3张巢脾已基本产满,可将大区 1 张未产满的子脾调往小区,将大区隔板外侧的蜜粉脾调入隔板内侧,再往隔板外侧放 1 张蜜粉脾。当大区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可加 1 张优质空脾或巢础,以后依次加脾,不可延误。北方中蜂繁殖期,单王群加至 5~6 张脾,双王群加至 7~8 张脾为止。但是,宁晚勿早,否则易造成“春衰”。
3 蜂群快速发展阶段
“春分”以后,新蜂基本更替了越冬老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3.1 加大饲喂量
巢内幼蜂多,外界粉多蜜少时,要加大饲喂量。若有大蜜脾,可放在隔板外侧。
3.2 加速弱群繁殖
“春分” (3 月 20 日) 以后,幼蜂大量出房。要及时抽强群的出房子带蜂补弱群,加速弱群繁殖,力争到荆条蜜源前夕发展为生产群。
3.3 提早培育雄蜂
“春分”后 7~10 天,工蜂开始造雄蜂房。要利用意蜂巢脾,没有意蜂巢脾可选用雄蜂房多的中蜂巢脾,在能维持强群、蜜粉产量高、抗病性能强的蜂王群中提早培育雄蜂,为提早培育蜂王作准备。
3.4 加巢础造新脾
“清明” (4 月 4 日) 以后,柳树、油菜、樱桃吐粉泌蜜,蜂群已发展为 5~6 脾,只要框梁上出现白色蜡痕,即可加巢础造新脾。不能加入越冬期被蜜蜂咬凹的巢脾让其修补,因为此时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工蜂会造些雄蜂房来修补。
3.5 提早培育新蜂王
为了控制分蜂,力争第一个蜜源蜂产品高产,更换老、劣、病王及为人工分蜂作准备。“清明”以后,当人工培育的雄蜂出房,即可根据场内蜂群数量,酌情人工移虫提早培育一批新蜂王。
3.6 及时生产雄蜂虫、蛹
“清明”前后 (南方时间还要早),当工蜂在巢脾下边、两角积极造雄蜂房,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为分蜂期培育雄蜂时,要抓住这一良机利用全场蜂群生产雄蜂虫、蛹 (平时也可生产,但要利用老蜂王,但无此时效果好)。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既能控制雄蜂,又能节省饲料。
3.7 防止“分蜂热”发生
“谷雨”以后,巢内蜜蜂拥挤不堪,气温基本稳定。单王群,要掏出小区的保温物,若巢门口扇风降温的工蜂多,还可掀去小棉被;双王群,掏出大区的保温物,掀去小棉被,以防“分蜂热”发生。
3.8 及时平衡群势
接近“立夏” (5 月 5 日),北方的刺槐、狼牙刺等主要蜜粉源含苞欲放,箱内巢脾已经加满,新蜂陆续出房,双王群内蜜蜂拥挤,此时要平衡群势。将双王群正出房子脾带蜂补入单王群,使全场蜂群的群势均维持在 11~12 脾蜂的状态。
3.9 生产蜂王浆预防“分蜂热”
北方中蜂“谷雨” (4 月 20 日) 前后 (南方时间还要早),当工蜂在中间巢脾凹陷处积极造王台,蜂王往王台内产卵,为分蜂期培育新蜂王时,要抓住这一良机利用全场蜂群生产蜂王浆 (平时也可生产,但要利用老蜂王,无此时效果好)。此时,适龄工蜂泌浆量大,蜂王浆易获得高产,这既能增加蜂场收入,又能预防“分蜂热”。
东北、西北地区的蜂群,要为 6~7 月份进入生产期适时培育适龄采集蜂。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