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值高,养殖水体的几种情况
养殖水体ph值高的原因
在养殖水体中,氨态氮具有很强的毒性,所以氨氮的调控是养殖中后期水质调控的重要项目,在阐述调控措施之前,我们先总结造成氨氮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氨氮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1)养殖期间对虾的排泄物、残饵、浮游生物残骸等分解后产生的含氮的中间产物大部分以氨的形式存在,加上对虾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中氮元素以氨的形式直接通过鳃排入水中,这两部分是池塘氨氮的主要来源。
2)当水中缺氧时,含氮有机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氨。
3)当水中缺氧时,氨不能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进而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直接利用。
4)养殖水体的pH值升高,温度升高,水中以氨分子的形式存在的浓度升高。pH值越小,温度越低,分子氨NH3的比例也越小,毒性越低。pH值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NH3比例越大,毒性也越大。
5)细心地养殖者可能发现,氨氮升高经常发生在天气骤变或者水中的藻类发生变化的时候。所以预测水质和天气变化,随时准备减少或停止投饵是预防氨氮浓度升高的重要手段。
养殖生产中氨氮浓度的测定及计算
分子状态的氨在水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和水反应生成无毒的离子状态的铵(NH4+),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这个平衡受养殖池塘水中pH值和温度的影响很大;我们平常使用快速水质分析试剂测得的氨的浓度其实是分子氨(NH3)和离子铵(NH4+)的总和,所以给出氨氮含量的结论时需先测养殖水体的pH值和水温,再根据表3-3查得分子氨的比例,用该比例乘以测得的氨的总和值,结果即为分子氨(NH3)的含量(以氮计)。
例如:若测得氨氮值为1.20毫克/升,pH值为8.5,温度为25℃,可从表中查得分子氨的比例为15%,则有毒分子氨(NH3)的含量(以氮计)为1.20×15%=0.18毫克/升。严格意义上讲,分子氨(NH3)含量一般应控制在0.02毫克/升以下,实际生产中由于氨氮的毒性和水的盐度、其他离子浓度等都有关系,所以以对虾活动摄食正常为准,这是测得的氨氮值往往会高于0.0毫克/升。
氨氮的调控措施:
1)清淤
每年清塘时清除含大量含有机质的池塘淤泥,这是预防养殖水中氨氮超标的首要条件,池底淤泥太厚的老塘,后期没有办法进行水质调控。
2)排底层水,加新水
有条件的池塘,在养殖中后期、使用潜水泵每天抽取部分底层水,加入少许新水,换水量以
养殖水体ph值较高的原因
PH值高于8.8时,称为过高。
1.过高的原因:⑴过多使用生石灰。⑵肥水池塘,在晴天光照强烈时,藻类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导致PH值升高。⑶水中的二氧化碳大量逸散到空气中,可以使 PH值升高。
2.过高的处理方法:⑴清塘时不要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⑵对于藻相引起的PH值偏高,可每亩水深一米用“蓝藻速灭”100g或“苔藻净”150g,晴天中午在下风口局部泼洒。⑶PH高于8.8时,每亩水深一米用“复合乳酸菌”200ml加“果酸解毒灵”500ml全池泼洒。⑷定期使用“磁性水质改良剂”或“速效改水王”,每亩水深一米用量分别为1kg。⑸改善池塘环境,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对池塘施肥,并经常加注新水。⑹泼洒“降碱灵”,每亩水深一米使用量为200-250g。
养殖水ph值过高有什么影响
池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其酸碱度(即pH值)是鱼池水质的主要指标,它对鱼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鱼类最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其pH值为7.8~8.5。但在pH值6~9时,仍属于安全范围。不过,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9,就会对鱼类造成不良影响。
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如果pH过高或过低,不仅会引起水中一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变化,甚至会使化学物质转变成有毒物质,对鱼类的生长和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还会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水中的溶氧状况,妨碍鱼类呼吸。
如果pH值过高,鱼类生活在酸性环境中,水体中磷酸盐溶解度受到影响,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环强度降低,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而且鱼鳃会受到腐蚀,使鱼的血液酸性增强,降低耗氧能力,尽管水体中的含氧量较高,但鱼会浮头,造成缺氧症,还会使鱼不爱活动,新陈代谢急剧减慢,摄食量减少,消化能力差,不利于鱼的生长发育。
同时,偏酸性水体会引发鱼病,导致由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大量发生,如鞭毛虫病、根足虫病、孢子虫病、纤毛虫病、吸管虫病等。如果pH值过低,在5~6.5之间,又极易导致甲藻大量繁殖,对鱼的危害也较大。
pH值对鱼类繁殖也有影响。pH值不适宜,亲鱼性腺发育不良,妨碍胚胎发育。若pH值在6.4以下或9.4以上,则不能孵出鱼苗。若pH值过低,可使鱼卵卵膜软化,卵球扁塌,失去弹性,在孵化时极易提前破膜。若pH值在5~6.5之间,又遇适宜的温度条件(22℃~32℃),饲养的鱼种还极易得“打粉病”。
测试ph值可用帮邦小黑,可以在线监测溶氧、水温、PH、orp数值,并利用大数据分析帮助客户分析水质发现问题,是养殖户和水产技术服务人员的巡塘小助手。
由于池水酸碱度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要经常对池水作pH值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结果,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以保证池水的pH值正常。
养殖水体ph值高的原因有哪些
1、分次换水。
鱼缸内的水PH值升高可能跟投放的食物或者是因为鱼的粪便是碱性的,使得鱼缸内的水显碱性,解决这种情况的办法首选的是定期换水,每次换水把鱼缸冲洗干净。
2、如果想短时间见效,用酸性软水树脂调节。将酸性软水树脂加入到鱼缸内,可以中和水里的碱性物质,使得PH值明显下降,这种办法非常有效。
海水养殖ph值高的原因
海缸PH值越来越高有以下三种解决方法:
1、缓释法:通过向水里添加能够缓慢释放酸碱的物质而起到pH调节作用。缓释法使用最广泛,经常使用的缓释性物质包括:珊瑚沙、火山石、榄仁叶、沉木、黑水等。缓释法对于微碱或酸跌的水非常有效,可以单独使用。对于硬碱水效果较差,应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2、软水法:用软化水来多次置换鱼缸里的水。软水法使用面较窄,一般只针对高pH值的硬碱水。经过一段时间的置换,鱼缸水的硬度会下降,缓冲能力会降低,会产生自然酸降。
3、生物法:通过调控各种生物的数量来影响生物降解的产酸量,有机物被逐级分解的过程叫作降解,在鱼缸里生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矿物盐、水和二氧化碳,因为有了二氧化碳和矿物盐主要是硝酸盐,水会酸化。生物法常用手段包括:增加或减少鱼的数量、喂食量、滤材数量以及清洗或者更换新滤材等。
养殖水体PH
1.
温度 池塘养鱼主要水质指标 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不同鱼类要求不同的水温,可分为以下三类: 温水性鱼类:适宜生活的水温为20~30℃,如:鲢、鳙、草、鲤、团头鲂。 热水性鱼类:适宜水温为25~34℃。如:罗非鱼、淡水白鲳。 冷水性鱼类:一般认为,冷水性鱼类生存的温度范围为0~20℃,最适温度为12~18℃,如:虹鳟 、大马哈鱼。 通常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鱼类的代谢相应增加,摄食增加,生长加快。
2.
PH 《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体PH值范围为6.5—8.5,这是鱼类生长的安全PH值范围, 鱼类苗种培育阶段的最适 PH值为7.5~8,成鱼养殖阶段的最适PH值为7 ~ 8.5;PH值小于6.5时,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 即使水中并不缺氧,但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PH值过高时,离子NH4+转变为分子氨NH3,毒性增大,水体 为强碱性,腐蚀鱼类的鳃组织,造成呼吸障碍,严重时使鱼窒息。强碱性的水体还影响微生物的活性进而影响微生物对 有机物的降解。
水产养殖ph值高是什么原因
pH过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如果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造成的pH过高的话,可以通过适当的换水,并通过培养微生物来控藻的方式调节pH,另外还可以通过提高总碱度的方式来提高水体对pH的缓冲性能。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二种情况,就是由于虾池属于盐碱地,本身碱度高的情况!
这种情况是比较难处理的,高碱度的水体一般pH也高,因为其碳酸浓度也高,在这种情况下钙的浓度往往不足,那么对于虾的生长也是极其不利的。由于碱度对pH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因此需要添加大量的酸根才可以降低pH。
首先用大量的有机酸进行pH调节,其次泼洒氯化钙以及硫酸钙进行补钙。
其实,对于第二种情况的池塘是不适合养虾的,因为其调节困难,极易造成养殖失败。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的pH值7是中性水,鱼虾适合生存的pH值范围在5到9之间,超过9就是强碱水。强碱对水生植物和藻类。和鱼虾有很大的腐蚀作用,能烧死水草的根和茎,同时对鱼虾有很大的刺激性。所以强碱水是不适合鱼虾生长的必须像办法将pH值降下来。
解决方法
强碱水可以通过短时间注入大量的中性水和偏酸的水质来缓解,替换其中的碱性,当然这只是应急的方法。
碱水偏瘦,水不肥,所以可以通过肥水来代替强碱水,降低pH值,可以直接将秸秆放入水中腐烂,释放出有机质和有机酸物质能够中和碱性,同时肥水。还可以直接将发酵好的农家肥一块鸡鸭粪加入虾田里肥水,原理也是利用生成的有机酸和有机质来降碱肥水。
在确保虾塘里虾生长密度正常的情况下,使用少量的盐酸来全池泼洒,强行降低碱水的pH值,这种方法,一定要注意用量,因为盐酸是强酸,过量使用会短时间造成水体pH常数,鱼虾又可能翻塘。亩用量5毫升主轴溶液比较合适。
养鱼水体ph值正常范围
pH值为7—7.85时,鱼类的食欲增加,生长良好,长膘快,饲料系数低。
但是,当鱼塘中水的pH值在6以下,呈酸性水体;或pH值超过10,水体偏碱时,鱼类的生活和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发生死亡。
因此,必须对鱼塘中的酸性或碱性水体,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改良。
农村养殖
农村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