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的养殖技术,蝼蛄现代化养殖
蝼蛄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首先要规模化饲养,先建砖灰结构的饲养池,长3-4米,宽2米,深2米,下部填一米厚的壤土,稍加压实,再填20厘米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含腐质的土,表面撒一层发酵的牛粪等作为蝼蛄活动和保护层,最后每平方米是可养10对蝼蛄
蝼蛄的养殖前景
蝼蛄养殖周期在4一5个月左右
蝼蛄养殖基地
蝼蛄的食性非常杂,主要以蔬菜叶及粮食茎叶为主,不过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准备一些饭粒、炒熟的粮食作物等精饲。一般在每天的傍晚进行投喂,投喂量不可过大,避免投喂后有残留饲料。每天必须投喂一次青饲,精饲两天一次,投喂时以多投少量为主。不可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可将饲料做晒干处理,提高饲料的贮藏性。
夏冬季要做好降温保温工作,防止蝼蛄无法适应温度变化。投入成本大概在5千元左右,年赚10万元以上。
蝼蛄养殖技术和种苗
蝼蛄的养殖技术
(一)饲养设备及种虫采集
蝼蛄饲养以长300厘米,宽200厘米,深200厘米以上的大饲养池为好,池的四周用砖块砌成,以水泥抹平,下部填100厘米厚的壤土,稍作压实,为其创造深入越冬或挖掘产卵、育儿的环境,再填人20厘米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腐殖质的土,这样的土质适应蝼蛄“跑湿不跑干”、“跑松不跑硬”的习性。表面撒上一层发酵后的马粪、碎麦秆、谷糠等作为活动和保护层,以供成虫、若虫潜入,挖掘隧道,觅食,寻偶交配或躲避天敌的侵袭,再在上面松散地放上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作为遮荫、保湿用。池口罩上铁窗纱盖子,防止成虫晚间逃逸。
饲养设备建好后,便可到野外采收种虫。其采收方法有:
①利用蝼蛄成虫期的趋光性诱捕。可用电灯、黑光灯或气灯、马灯,于天黑后到村舍附近的场院,靠近渠边、地头的荒坡、乱岗等半砂壤土质的地方,点灯诱捕;
②用蝼蛄的趋味性诱捕,可用直径20—25厘米,高30厘米的圆塑料桶,相同或略小些的大罐头瓶,于桶底放一层马粪并掺合一些炒香的豆饼或煮熟的谷子,作为诱饵。将桶或瓶埋在蝼蛄活动的地下,桶口与地面平齐,在上面搭上些松散的树枝、作物秸秆等遮盖物。天黑时放好,天亮后取出检查,如已诱到,即可取出。
诱捕成虫时间以每年的4、5月份及9、10月份,日平均气温在15.4—27℃,蝼蛄成虫活动盛期为佳。
凡诱捕到的成虫,均要进行选优检查,身体上有寄生螨(在身体腹面的头、胸节间,胸足的基节处),肢体残缺,体瘦腹小,体色灰暗无光泽,身上金黄色纤毛受到严重磨损,毛梢不尖者为劣品,均应淘汰。诱来的成虫应分池饲养,每池的放养数量以每平方米10对为好。
(二)蝼蛄的喂养及管理
饲养池中的腐殖土及农家肥远远不能满足所养虫口所需,必须及时补充。人工饲养蝼蛄的天然青饲料有麦苗、谷苗、玉米、高梁嫩叶、瓜果皮等,但一次投入量要少。
投食时间以傍晚蝼蛄开始潜出地表活动为好,次日检查取食情况,以吃完为好,如有余也应捡出,防止积压变质发霉,引发不利于蝼蛄的病菌侵入。精料以煮熟晾干的谷粒,炒熟的豆饼渣、麦麸、花生碎壳等为好,应隔2—3日投放1次,投放量的多少,也要通过观察后掌握。为投食方便和减少食物霉烂,可加工成人工饲料块。
其成分及制作方法如下:干麦苗或禾本科青苗粉5000克,麦麸(炒香)500克、豆饼粉(炒香)1000克、干酵母50克、清水1.5升。将上述饲料搅拌成稠糊状,在案板上压成薄片,用刀切成1厘米见方的方块,晒干保存。喂时应用木棒压碎至米粒大小,成渣而不出粉为好。喂养合成饲料时,应配以青菜、青草等含水量高的鲜饲料,以补充水量之不足。
关于饲养池中的温湿度调控,一般来说要求不太严格,因为蝼蛄是土栖性昆虫,它们所在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幅度比大气环境要小得多,而且通过土壤中的上下移动,随时可找到比较适宜于它们生活的温湿度条件。但最适宜的3种不同土层平均温度依次为:5厘米深的,15.4—23.1;10厘米深的,16.5—26.1;20厘米深的14.9—24。气温低只是略为影响生育,过高则影响其取食。
因此,气温高时,可在饲养池周围泼水降温。越冬阶段来临,气温隆至lot3左右时,可在池内及其周围堆放秸秆保温。
(三)、蝼蛄的采收加工
药用成虫的采收时间不固定,这是因蝼蛄的发生、产卵,孵化、个体的龄期长短及发育阶段极不整齐。一年四季均有成虫出现,但以春秋季数量较大,因此,在每次投放饲料时都应轻拨池中覆盖物,见有成虫即可捡出。迅速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备用。
蝼蛄养殖是一个新的养殖项目,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养殖技术经验,还需要养殖户在养殖蝼蛄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才能获得成功。
蝼蛄养殖销路
蝼蛄的养殖前景不好,没有销路。
蝼蛄是多种地栖性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昆虫的总称,俗名耕狗、拉拉蛄等,蝼蛄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各地,此类昆虫身体梭形,前足为特殊的开掘足,雌性缺产卵器,雄性外生殖结构简单,雌雄可通过翅脉识别。
蝼蛄养殖方法
蝼蛄的养殖技术
(一)饲养设备及种虫采集
蝼蛄饲养以长300厘米,宽200厘米,深200厘米以上的大饲养池为好,池的四周用砖块砌成,以水泥抹平,下部填100厘米厚的壤土,稍作压实,为其创造深入越冬或挖掘产卵、育儿的环境,再填人20厘米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腐殖质的土,这样的土质适应蝼蛄“跑湿不跑干”、“跑松不跑硬”的习性。表面撒上一层发酵后的马粪、碎麦秆、谷糠等作为活动和保护层,以供成虫、若虫潜入,挖掘隧道,觅食,寻偶交配或躲避天敌的侵袭,再在上面松散地放上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作为遮荫、保湿用。池口罩上铁窗纱盖子,防止成虫晚间逃逸。
饲养设备建好后,便可到野外采收种虫。其采收方法有:
①利用蝼蛄成虫期的趋光性诱捕。可用电灯、黑光灯或气灯、马灯,于天黑后到村舍附近的场院,靠近渠边、地头的荒坡、乱岗等半砂壤土质的地方,点灯诱捕;
②用蝼蛄的趋味性诱捕,可用直径20—25厘米,高30厘米的圆塑料桶,相同或略小些的大罐头瓶,于桶底放一层马粪并掺合一些炒香的豆饼或煮熟的谷子,作为诱饵。将桶或瓶埋在蝼蛄活动的地下,桶口与地面平齐,在上面搭上些松散的树枝、作物秸秆等遮盖物。天黑时放好,天亮后取出检查,如已诱到,即可取出。
诱捕成虫时间以每年的4、5月份及9、10月份,日平均气温在15.4—27℃,蝼蛄成虫活动盛期为佳。
凡诱捕到的成虫,均要进行选优检查,身体上有寄生螨(在身体腹面的头、胸节间,胸足的基节处),肢体残缺,体瘦腹小,体色灰暗无光泽,身上金黄色纤毛受到严重磨损,毛梢不尖者为劣品,均应淘汰。诱来的成虫应分池饲养,每池的放养数量以每平方米10对为好。
(二)蝼蛄的喂养及管理
饲养池中的腐殖土及农家肥远远不能满足所养虫口所需,必须及时补充。人工饲养蝼蛄的天然青饲料有麦苗、谷苗、玉米、高梁嫩叶、瓜果皮等,但一次投入量要少。
投食时间以傍晚蝼蛄开始潜出地表活动为好,次日检查取食情况,以吃完为好,如有余也应捡出,防止积压变质发霉,引发不利于蝼蛄的病菌侵入。精料以煮熟晾干的谷粒,炒熟的豆饼渣、麦麸、花生碎壳等为好,应隔2—3日投放1次,投放量的多少,也要通过观察后掌握。为投食方便和减少食物霉烂,可加工成人工饲料块。
其成分及制作方法如下:干麦苗或禾本科青苗粉5000克,麦麸(炒香)500克、豆饼粉(炒香)1000克、干酵母50克、清水1.5升。将上述饲料搅拌成稠糊状,在案板上压成薄片,用刀切成1厘米见方的方块,晒干保存。喂时应用木棒压碎至米粒大小,成渣而不出粉为好。喂养合成饲料时,应配以青菜、青草等含水量高的鲜饲料,以补充水量之不足。
关于饲养池中的温湿度调控,一般来说要求不太严格,因为蝼蛄是土栖性昆虫,它们所在环境中的温湿度变化幅度比大气环境要小得多,而且通过土壤中的上下移动,随时可找到比较适宜于它们生活的温湿度条件。但最适宜的3种不同土层平均温度依次为:5厘米深的,15.4—23.1;10厘米深的,16.5—26.1;20厘米深的14.9—24。气温低只是略为影响生育,过高则影响其取食。
因此,气温高时,可在饲养池周围泼水降温。越冬阶段来临,气温隆至lot3左右时,可在池内及其周围堆放秸秆保温。
(三)、蝼蛄的采收加工
药用成虫的采收时间不固定,这是因蝼蛄的发生、产卵,孵化、个体的龄期长短及发育阶段极不整齐。一年四季均有成虫出现,但以春秋季数量较大,因此,在每次投放饲料时都应轻拨池中覆盖物,见有成虫即可捡出。迅速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备用。
蝼蛄养殖是一个新的养殖项目,目前并没有太多的养殖技术经验,还需要养殖户在养殖蝼蛄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才能获得成功。
蝼蛄养殖怎么样
1、捕捉幼苗虫
虽然是人工养殖,但是蝼蛄的幼苗虫还是野生的,需要人工去捉幼苗的蝼蛄虫回来。蝼蛄虫害怕灯光,需要在晚上去捉,捉回来的幼苗经过筛选,只留下健康强壮的幼苗蝼蛄饲养。
2、选址
蝼蛄喜欢在阴凉潮湿的地方生存,但又不能要太多的水。所以既要保持土壤的干爽,也要温度湿润。因此建池的地方很重要,要把池子建在树阴地下,让池中总是保持阴凉干爽。
3、建池
蝼蛄需要在专门的池子中养殖,池子要大,基本规格在深5米左右,宽3米左右。以防蝼蛄跳出来了,还要在池子地下铺上腐质的土壤,和牛粪以供土壤的营养。
4、防治病毒
定期需要给土壤喷药剂,进行杀毒灭菌,以保持蝼蛄不生病。去农药市场,会有专门的针对蝼蛄养殖的农药。按照说明,把这些农药撒在池中的土壤上。
5、喂养管理
蝼蛄是素食昆虫,只吃素食的,像玉米、青菜叶子,和水果瓜皮之类的。还可以吃一些熟是素食,比如炒熟的豆子,或者花生。要少吃多餐,每次喂的时候,不要温太多,但可以一天多喂几次。
6、采收成虫
蝼蛄的养殖周期,一般一年就丰收一次。通常都是来年的春天丰收,这时的蝼蛄已经长的非常肥大了。用大网子把蝼蛄从池子地下捞出,再把收获的蝼蛄清洗干净,祛除内脏,晒干或烘干就可以了。
蝼蛄人工养殖
蝼蛄的繁殖速度和蝼蛄的种类和蝼蛄的分布地区有关。如果是华北蝼蛄,每3年完成一个世代,每次每平方米产卵50-500粒,如果是东方蝼蛄,每年完成一个世代,或者是每2年完成一个世代(东北地区),每次每平方米产卵约为30-50粒。世代:昆虫的一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至发育成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
蝼蛄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方法
1、蝼蛄的生活史较长,华北蝼蛄在京、豫、皖等地需3年完成一代,若虫有13龄之多。东方蝼蛄在长江以南1年 1代,北方地区2年1代,若虫6—7龄。
2、蝼蛄饲养以长300厘米,宽200厘米,深200厘米以上的大饲养池为好,池的四周用砖块砌成,以水泥抹平,下部填100厘米厚的壤土,稍作压实,为其创造深入越冬或挖掘产卵、育儿的环境,再填人20厘米厚的湿润疏松含农家肥或腐殖质的土,这样的土质适应蝼蛄“跑湿不跑干”、“跑松不跑硬”的习性。表面撒上一层发酵后的马粪、碎麦秆、谷糠等作为活动和保护层,以供成虫、若虫潜入,挖掘隧道,觅食,寻偶交配或躲避天敌的侵袭,再在上面松散地放上一层长麦秸、玉米芯、稻草等,作为遮荫、保湿用。池口罩上铁窗纱盖子,防止成虫晚间逃逸。然后可利用蝼蛄成虫的趋光性进行野外捕捉。时间以每年的4、5月份及9、10月份,日平均气温在15.4—27℃,蝼蛄成虫活动盛期为佳。
3、人工饲养蝼蛄的天然青饲料有麦苗、谷苗、玉米、高梁嫩叶、瓜果皮等,但一次投入量要少。投食时间以傍晚蝼蛄开始潜出地表活动为好
4、华北蝼姑多生活在轻碱地的高燥向阳,近地埂处,6—7月为产卵盛期。于地下15-20cm深处作卵室产卵,一雌可产卵80—100余粒。东方蝼蛄多集中在沿河、池塘、沟渠附近地块产卵,一雌产卵60-80粒,卵期15-28天。成虫寿命8—12个月。
5、雌雄虫的鉴别主要依据前翅脉和腹部末端外生殖器。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雄虫的前翅Cu2脉均明显呈角状弯折,并与A脉愈合成粗大坚硬的暗锉;雌虫则不呈角状弯折,亦不愈合成暗锉。
养龟
养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