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殖公鸡,怎样养殖公鸡
怎样养殖公鸡最好
选种建舍:一般以养殖土鸡为主,鸡舍可建设在背风、光照充足、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的地方,鸡舍内要准备好食槽、水槽、温度调控设施等。雏鸡饲养:要根据雏鸡的日龄调控温度。青年鸡饲养:要将公母分开饲养,并根据日龄控制好每日的投喂量。防治疾病:及时清理鸡舍粪便,并做好滴虫病、大肠杆菌病等防治工作。
选种建舍
1、选择品种通常以土鸡为主,因为土鸡的市场需求大、生长能力强、抗病能力高,选好品种后就开始建设鸡舍,鸡舍可选择建设在交通便利、背风、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
2、条件良好的地方不仅有利于鸡的生长,还方便后期饲养管理,鸡舍要搭建好休息室,准备好食槽、水槽、温度调控设施,有利于促进鸡的健壮生长。
雏鸡饲养
1、出壳后60天内是鸡的雏鸡期,这个时期的鸡体质比较弱,并且前10天内的成活率也较低,雏鸡对温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因此首先要调控好温度,一般雏鸡对温度的需求,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2、在前3天的时候,需要将温度控制在35℃左右,然后每隔3天降低1℃左右,直到30天左右时,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然后加强对雏鸡的管理,根据日龄规划好养殖密度,并且30天内要保持日夜光照,30天后可适当降低每日的光照时间。
青年鸡饲养
1、青年时期是属于鸡生长速度比较快的阶段,这个时期在育雏期过后的90天内,一般120天的时候,其体型就能逐渐接近成年鸡了,青年鸡需要在鸡舍内饲喂饲料,这时鸡舍内要准备好水食槽,然后在舍顶做好斜顶,避免下雨漏水。
2、在饲喂青年鸡时,要将公母分开进行饲养,避免出现弱肉强食的现象,并根据日龄掌握好每天的投喂量,通常60-90天的鸡每天需投喂3次左右,然后90天后可减少1次投喂量,假如是种鸡的话,那么每次投喂量不宜过多,以免吃的太饱,使产蛋期延迟,影响产蛋率。
防治疾病
1、土鸡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滴虫病、大肠杆菌病等,这些病对鸡的生长危害比较大,都会使鸡的成活率降低,影响养殖利润,因此在养殖时要做好鸡舍的卫生工作,每日及时清理鸡粪。
2、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将鸡舍消毒,并做好通风工作,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不可饲喂变质的饲料和饮用水,养殖时要规划好养殖密度,还需经常观察鸡的生长情况,当发现有异样的,要及时进行隔离,然后检查具体情况,再对症进行治疗。
怎样养殖公鸡最好吃
后备期饲养管理(1-17周龄)
1 饲养
(1)一般在第1-10周龄自由采食,其中第1-5周龄供给黄小料(如肉510料),第6-10周龄供给肉鸡料(如肉513料),保证种公鸡体格得到充分的发育和生长。
(2)第11周龄以后开始限饲,采食后备料,但限饲不要太严,只周增重控制在100克左右。
(3)公鸡断喙断的要比母鸡少一些,防止断的太多影响以后的配种。
2 管理
(1)选种:
①在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后马上进行初选。选留体格健壮,冠大且直立,淘汰体型较小和光毛鸡以及毛色脚色不符合要求的(如脚颜色发白发青,翅膀背部尾部有白羽的及黑头的)选留黄脚,羽色纯黄的。淘汰喙未断到位的及腿畸形的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公鸡。公母比例1:10,约选留70%。
②在第10周末选留冠较大红润且直立的,羽色偏黄偏深的,黄脚等外貌性状符合本品种要求的并结合全群称重选留体重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作种用,淘汰部分羽色偏淡偏白的公鸡。公母比例1:15,约选留40%。
③在转入产蛋舍之前再选种一次,将性成熟较早、体重较大、体格较健壮、羽色脚色符合本品种要求的公鸡留做种用,淘汰羽色较差的(含白羽的羽色较淡的偏红的),冠小的,脚颜色不纯较淡的。公母比例1:20,约选留20%-30%。
(2)育成期平养:有条件的种鸡场在育成舍时最好对后备种公鸡采用平养,这样可增加公鸡的运动量,增强体质,对以后生产性能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饲养密度要小:在10周龄以后,鸡的体型开始慢慢变大,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单笼饲养,因为此时种公鸡随着日龄的增加体内性*激素的分泌也增加,如每笼内的鸡较多易引发啄斗,增加淘汰率降低种用价值。
(4)进种数量要足:进苗时公鸡数量约占母鸡数的15%-20%,这样选择余地大一些。易出精品。
家庭养殖鸡怎么养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怎么养殖家鸡!这个问题,在自家院子里,盖上大网,最好搭个一米的台,把鸡架起来,这样又干净又保暖,下面整上下水道,把鸡粪冲出来,养公鸡我感觉别养母鸡好,省事也好养!要注意身卫生。一定要干净利落,养家鸡的利益还是可以的,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家里老鼠,和黄鼠狼!一定要注意防疫也要搞好,就行了。在一个就是饲料也要配好,这样鸡才长的又肥又漂亮!能卖个好价钱,最后祝大家,年年发大财!
公鸡如何养殖
这种公鸡的养殖技术必须做到饲料优秀,以黄豆粉为主要治疗温度,湿度控制良好
大公鸡怎么养殖
1、喂抗生素法。常用的抗生素有大碳霉素、魁北霉素、盐霉素、莫能菌素等。每公斤日粮中添加90-110毫克,增重提高7-15%,饲料转化率提高6.6-15%。
2、喂调料剂法。调料剂能增加饲料的适口性,起到诱食作用,促进生长。常用的方法有:在日粮中添加味精0.1%,或在日粮中添加红干辣椒粉0.6-1%;在日粮中添加大蒜粉0.2-0.3%。
3、喂稀土法。在仔鸡日粮中添加200-400毫克/公斤的稀土,日增重提高12.4-12.8%,饲料利用率提高12-12.8%。
4、喂利血平法。利血平利于育肥催膘。在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2-3毫克/公斤的利血平,可提高增重10-12%,饲养周期缩短3-4天。
土鸡怎么育肥,土鸡育肥配方
土鸡育肥需要从管理下功夫,本身活动范围大,采食量少,自然涨势就慢, 1 首先要控制好肠道。肠道疾病 是土鸡常见病变,肠道不好,吃进去不能吸收,所以会越来越瘦。 2 寄生虫。这个短时间不会出现死亡,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从而不断出现鸡越来越瘦这样情况。 3 晚上补充饲喂。晚上鸡休息前,加喂一餐,这样吃饱就休息,可以有效帮助增肥。
土鸡后期如何育肥
有两点建议,一是缩小活动范围,二是喂肉食料,不过喂肉食料得核算一下成本划不划算。
7
土鸡养殖后期怎么增重快?
土鸡养殖后期增重快的方法:1、圈养,尽量减少土鸡的运动;2、先驱一次虫,提高饲料的能量,在饲料中添加2%-3%的植物油脂或者动物油脂;3、适当喂麦片、玉米等食物。
土鸡养殖的方法
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 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 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以保障生态鸡健壮成长。 扩展资料 土鸡病毒病的防治 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终止等,敏感鸡群死亡率高达50%~70%。 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 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痂,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气管黏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 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 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委靡,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疏松下垂,最后极度衰竭脱水而死。 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做苗后连续用速效囊病宁饮水,可减少疫苗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法氏囊病的发病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鸡养殖技术
养鸡场养公鸡吗
养鸡场本来就养公鸡,养公鸡是砖门养公鸡蛋,
养殖项目
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