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土蜂”,老土蜂怎么养
怎样养“土蜂”?
土蜂养殖技术要点: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土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土蜂的强群是从土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土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土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土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请问蜂群不同时期的管理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不同时期蜂群的管理方法不同,具体可以管理分为为四期,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不同时期要注意的问题。
(1)春季
春季为促进蜜蜂飞行和排泄,提高巢中心温度,一般适宜在34℃左右,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瓶盖保温,以免延误蜜蜂的飞行和排泄。蜜蜂从体内排出后,进入繁殖期。当时,它是人工隔热的。拧紧蜂箱并将其牢固地组装起来。在北方,通常在同一个盒子里使用多个组,以保持盒子内外的温暖,直到4月和5月。
(2)夏季
首先,做好前期调整,组织采蜜组,维护强采蜜组。控制蜂后产卵,限制蜂后在巢箱的一定区域内或使用王板巢箱。大蜜流期前5天,将蜂王和采蜜组的1 ~ 2片脾蜜放入另一组,次日引诱采蜜组进入成熟的王战。对于体质弱、不能采蜜的群体,可大大提高蜂蜜的产量。在适应采集蜂蜜的前提下,创造繁殖条件,补充种群活力。
(3)秋季
第一,培育新的蜂后,替换新旧蜂后。其次,我们应该培育越冬蜜蜂。为了保证蜜蜂越冬的安全,必须对花蜜流期后出生的幼蜂的出生进行控制,以保证蜂群的活力。控制方法是强迫蜂王在花蜜流动期间停止产卵一段时间。最后,在合适的时间提前切下种子。越冬蜂繁殖后期,先取蜜粉压脾,倒两次蜜停止蜂王生产,将蜂群移至寒冷处,使蜂径加倍。将花粉脾从蜂箱中取出,取出保温材料,使花粉脾能尽快破碎。
(4)冬季
调整巢门6 ~ 7mm,宽度50mm左右。在寒冷的天气保持温暖。在盒子里放一些湿棉球,以减少通风。因为北方寒冷而早,必须在农历十月之前保证蜜蜂入蜂箱。蜂箱与墙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cm,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0cm。室温最好保持在1℃左右,在75-80%之间。
以上就是关于不同时期不同的蜂群管理方法,供大家了解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蜜蜂在繁殖之前,要做好蜂螨的防治工作。避免蜂螨患难。中蜂要及时防治巢虫,避免逃蜂。还要防止胡蜂危害蜂群。要通过人工盯防与其他治胡蜂的措施并驾齐驱,同时跟上。
防止敌害,防治农药中毒,防暑降温,注意管理,注意蜂群饥饿 ,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管理。
春季时期要适时扩大产卵圈,扩大蜂巢,夏季蜜粉源很多,在管理上必须善于处理繁殖与夺取蜂产品的矛盾,秋季要为蜜蜂准备越冬的饲料,冬季的时候,要少检查蜂箱,将蜂箱3―5个一组或一字形排列一起包装。
怎样组织交尾群?
交尾群又称核群,通常用1/2标准箱做交尾箱,每个交尾箱用闸板隔成互不相通的,大小相等的两个区,每个小区各开一个巢门,使巢门分别开在方向相反的两头。还有一种1/4标准箱型的交尾箱,大小只有标准箱的1/4,巢脾为标准巢脾的一半,两张小巢脾可对接成一张标准巢脾。1/4标准箱的交尾箱也可用闸板隔成互不相通,大小相等的两个小区,每个小区各在相反方向开一个巢门。
交尾群应于王台成熟前一天组织好,让交尾群有一天左右的无王状态。交尾箱中的每个小区都可用来组织一个交尾群,在每个小区内各放一张蜜粉脾,1~2张带青、幼年工蜂的半封盖子脾,其工蜂应至少有1框足蜂。交尾箱中相邻的两个小区共用一块覆布,用图钉固定于闸板上,使两群间互不相通。在诱入王台前,要对交尾群普遍检查,毁掉所有急造王台。交尾群的群势虽对处女王交尾的成功率没有多大影响,但对交尾后,精子从蜂王侧输卵管向受精囊中转移的速度有很大影响。精子的这一转移过程大约在交尾后24小时内完成。精子转移快,则在24小时内进入受精囊的精子数量多。精子的转移速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在20~34℃时精子转移最快。因此,交尾群应有一定的群势,才有利于巢温的调节,群势过小,特别在气温不稳定季节,不利于蜂群保温,故应及时补足。
交尾群又称核群,是为处女王交尾而临时组织的群势很弱的蜂群,供处女王在交尾期间和交尾后一段时间内栖息用,一般只有1~2框蜂,饲养于交尾箱中。交尾群主要分为用标准箱改制的标准巢框交尾群和使用小规格巢脾组成的小型、微型交尾群。
用标准箱改制的交尾箱
根据成熟王台的数量组织相应数量的交尾群。群势较强的交尾群,应在诱入王台的前一天午后进行组织,保持18~24小时的无王期。微型交尾群可在组织交尾群的同时诱入王台。
(1)标准巢框交尾群的组织直接从正常蜂群中带蜂提出封盖子脾和蜜粉脾,放入交尾群中组成新蜂群。组织交尾群或交尾区时应保证有足够的蜜蜂和蜜粉饲料。
(2)小型或微型交尾群的组织 在原场组织,外场使用。每个交尾箱各放一小框子脾和蜜粉脾,加上隔板。蜂数不足时从强群内提取巢脾,抖入蜜蜂进行补充。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