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苗养殖基地,青蛙的养殖基地
青蛙的养殖基地建设图片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3~8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3-10月,4—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在种蛙冬眠复苏以
后,配种繁殖之前,做好种蛙的选择、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
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雌蛙,体重达150
克以上性已成熟,雄蛙200克以上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
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
;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龄种蛙繁殖力较强。
青蛙养殖技术及场地建造
挖掘青蛙养殖池时,要先将场地进行测量,然后在地面用白灰画出草图,按照画线开挖池沟和做池埂。场地不一定规整,有的是大小头、三角形等,只要我们按照这种池形来挖建就可以了。
我们要力求将每一口蛙池做到比较平整,要尽量避免出现蛙池水沟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因为这样的蛙池会导致一头的沟内的水已经满了,而另一头还没有水。
附近青蛙养殖基地图
得庆县凤村镇健鸿牛蛙养殖场,成立于2021年8月6日,经营者为郑志雄,经营状态为存续
注册地址为肇庆市德庆县凤村镇乾相村委会罗双,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水产苗种生产;水产养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养殖。
青蛙养殖图片大全
在池的一侧或中央或池四周建筑一个高20~30厘米左右,青蛙养殖视频占整个池面积一半的平台(陆地),供蛙栖息,台上栽种花草,四季蔬菜等。台坡平缓,并注意池底和墙面光滑,避免擦伤蛙的表皮。池上搭盖荫棚,防暑降温。室内建池室内蛙池以3~5平方米为宜,水深10~20厘米,池墙可用永久性的砖、水泥修筑而成,青蛙养殖视频也可临时性用砖堆砌成一个池框(高约20厘米),池框铺垫农用薄膜,注水10~20厘米深,即成一个养殖池。
而防逃则用雨布或聚乙烯网布围拦即可。青蛙养殖视频如室内为土面,也可挖筑一个池塘框形(10~15厘米深),铺垫薄膜和四周围栏即可。由于光合作用不强,室内也不宜建造蝌蚪培育池。放养刚脱尾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养300只;个体重10~2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可放养100~200只;以后逐步分池、稀养,青蛙养殖视频成蛙养殖时每平方米放养50只。水源水源一般采用井水和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一定量氯,但对养蛙影响甚微,可直接引用。
【饲养】水、光和遮蔽,是最基本的饲养环境条件。养在水族箱要加盖,不然青蛙会跳出去。足够的光照会使骨骼较强壮。可以放石块构成峭壁,用潜水马达抽水制造瀑布效果,这种水族环境适合水栖性蛙类。至于陆栖性蛙类,可以在水族箱铺层泥土并放置观叶植物以提供遮蔽,放置水盆让青蛙随时可以泡水,要经常换水保持清洁。
【食物】它们只吃活的动物,可以买小虫喂它们,把虫放在食盆内喂食,尽量放置在固定地方,让青蛙习惯。不需每天喂食,3-4天喂食一次即可,喂食面包虫只数依青蛙体型大小调整。如果青蛙一直不吃,可以用镊子夹小虫在青蛙眼前晃动以刺激食欲;如果刺激无效,必要时打开青蛙的嘴强迫灌食,但最好不要这样。
养殖青蛙池建设图
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出来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
青蛙养殖场地建造图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上颌有齿,一般有犁骨齿。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荐椎横突柱状;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鼓膜明显隐于皮下,皮肤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长椭圆形,后端大多具缺刻。每亩大概可以养40万只左右!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注意事项!
青蛙养殖技术
1、养殖条件
(1)场地选择:青蛙喜欢安静的环境最好选择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干净地势略高的位置,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单个养殖池面积以200平方米起,采取生态立体养殖。
(2) 温度:青蛙生长适温为20~30。C,温度降至10°C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C以下时开始冬眠,水温超过32°C以_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C时会导致青蛙陆续死亡。
(3)光照: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青蛙怕阳光直射,因此养殖时要注意光照环境。
(4)水质:水源的好坏,直接影响蝌蚪的成活率及后期青蛙的发病率,蝌蚪时期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2、养殖池建设
青蛙养殖池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 稻田养蛙:场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设围墙,墙内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闸网,以拦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设孵化池,池上设网,以防来自空中的敌害。
(2)养殖场的设计
根据青蛙的不同发育期,需要建设不同的养殖场,一般有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及成蛙池。
①产卵池、孵化池:以200平方米为:例,其中在池当中修建宽1.8m,深度0.35m孵化池,池内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时要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青蛙产卵和受精卵孵化,场地建设不同孵化池也有所不同。
②蝌蚪池:采斜坡式,高低落差0.25m-0.35m左右,需遮光饲养,泥土地边用黑色塑料布铺上,以便清洗池底,并能吸收阳光增设水温,促进蝌蚪生长,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③幼蛙、成蛙池:青蛙不常栖于水中所以池里的水域不宜太多,应多留陆地以供栖息,池以长方形为好,池里设3-4条注排沟。
3、育苗技术
(1)种蛙选择:种蛙要挑选身体强壮、没有伤残、无疾病的,最好是经过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
(2)种蛙放养:种蛙在9~10月份放养,经过选择后的种蛙按1只雄蛙2-3只雌蛙的比例放入产卵池待产,产卵池中要放置水草或种水莲花,其数量约占水面的三分之一,种蛙在第二年来年清明节前后开始抱对产卵。
(3)青蛙的交配交卵:种蛙在平均气温达到16~20°C时开始自由抱对,抱对3~4天就会产卵,产卵时间一般会在早上5~6点、中午11点至1点。
(4) 采卵及孵化:采卵时间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捞卵网和盛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卵块颜色较深必须朝上,颜色偏白的一面,必须朝下,如果方向搞错,对孵化率有很大的影响;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C之间。
4、蝌蚪的饲养和管理
(1) 投喂活饲料:蝌蚪的饲料要根据蝌蚪的不同生长时期而供应,5天以后开始取食浮游藻类,可以供应些豆浆、少量蛋黄、水蚤、空心菜、木瓜等,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水质,也可以喂些厕所中的粪蛆或用沙头鱼繁殖的蛆。一般在养殖20天左右后肢开始长出,约经50天又长出前肢,整个蝌蚪时期为60天。
(2) 投饵料要足:由于蝌蚪在缺食情况下会以大吃小,互相残杀,因此投放饵料要充足,使蝌蚪随时都有饵料可食。
(3) 温度控制:养殖池的水温应保持在23- 25°C。
5、幼蛙和成蛙的饲养和管理
(1)养殖池的水温在20-28°C为适,水质要清洁,池中留三分之一的陆地供幼蛙栖息。
(2)青蛙有强吃弱的弊害,应分级饲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更应投足饵料,让它们都能吃饱,才不会互相残食。
(3)幼蛙饵料主要是蛆、小鱼、红虫小虾、蚯蚓等,成蛙饵料较为广泛,如蚯蚓、蛆、蜗牛、红虫、甚至死鸡、死鸭及动物五脏等,如果动物饵料不足,还可以掺些混合饲料。
(4) 青蛙喜欢在水中捕食,所以应把饵料投入池水面上,方便青蛙捕食。
青蛙养殖基地
青蛙养殖的场地是稻田最好了,为了防止它跑了,可以用网把稻田围起来就可以了。
青蛙养殖项目
2015年国家对养殖业政策 项目名称:2015年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申报 支持范围:规模化标准化畜禽(或水产)养殖基地,组织带动力强的股份合作和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或家庭。
资金补助数额:1000-2000万 预计申报时间:省级农发机构应于2015
养青蛙基地怎样建设
先就是要选择一块合适的稻田。我们所选择的当天,首先是地势比较低洼然后排灌比较方便的,并且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也不会干涸,这样的话青蛙才会有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四周用围网把稻田围起,在进、出水口设置防逃网,以防青蛙外逃。
加固加高田埂。
开挖蛙沟。在稻田的两边(靠进水渠或蓄水池)各开挖一条长与蛙田相等、宽1m、深O.5-0.6m的“11”字型蛙沟,面积占本田的15%-25%。
混合养殖
混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