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养殖有限公司,地龙养殖收购价格
地龙养殖技术
选种
据了解适合大面积养殖的蚯蚓品种有大平二号。这个品种的特点是体长可达五十毫米至七十毫米,寿命长,肉多,繁殖率高,体表呈紫红色,但是体表颜色也会随着水分、饲料等因素而发生颜色深浅的改变。
饲料准备
1.饲料选择
适合大面积养殖的饲料只有三种:牛粪、猪粪或牛粪、猪粪以任意比例相加。
2.饲料发酵
将牛粪或猪粪、混合粪放到平地上摊开10—25厘米厚,晒至5到6成干左右。接着将这些粪料架堆起来,可以采用长方形、半圆柱形堆法,每堆一层(厚15—20厘米)粪料就淋300到500倍的菌一次,如此重复铺4—7层,直至水渗出为好;若采用垃圾,一层垃圾一层粪地堆。长宽不限,并用薄膜盖严,在气温较高季节,一般第二天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3—4天可升至60—70℃,以后逐渐下降。当堆温降至40℃时(这个过程需要约15天),则要进行翻堆(把上面翻到下面两边翻到中间去重新堆制,并再加入EM如金菌)。饲料发酵好以后,测试PH值,蚯蚓饲料一般要求适宜PH值为6.5—7.5,但很多动植物废物的PH值往往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例如:动物排泄物的PH值是7.5—9.5,因此对蚯蚓饲料的PH值要进行适当的调节,使它接近中性,以适合蚯蚓生长。
调制和添加营养促食物质的方法
以一立方米基料为例,取水100公斤,加入尿素2公斤、食醋4两、糖精5克、菠萝香精4盖,混合在水中溶解,先取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翻堆后再把另50公斤水泼在基料上,过二天即可使用。在蚯蚓的饲料里添加了柠檬酸、香精、糖精,把蚯蚓的饲料调制成蚯蚓最爱吃的水果香甜味,蚯蚓从此不但不逃走、不挑食,而且食量增加,从而大大地加快了生长速度、提高了产量。
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饲料横放在蚓床上,成50厘米宽的条形,长度不限,间隔30厘米。放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蚓种放入无饲料处,放养后补浇一些水,利于蚯蚓活动。忌在蚓床上堆满畜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死亡。
日常管理
1.温度
一般来说,蚯蚓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进行呼吸的,所以蚯蚓躯体必须保持湿润。因此对蚯蚓来说,保持一定的水份供应特别重要。蚯蚓抗急剧干燥的能力很差,其生育环境的最适湿度为70-75%。
3.空气
蚯蚓养殖的全过程均需充足的新鲜空气。为了保持饲养床始终处于疏松、透气状态,可采取以下措施:基料厚度不得超过规定高度,必须时予以削减;饲养一段时间后可适当翻动1次基料,将上、下层基料翻动,调换位置,既可使下层基料疏松、透气,又有助于上、下层基料湿度趋向一致。
4.养殖密度
蚯蚓的放养密度与蚯蚓的种类、生育期、养殖环境条件(例如食物、养殖方法和容器)、及管理的技术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平方米面积,25厘米高的培养基中可放养密度为:种蚯1.5—2万条,孵出至半月龄,可放养8—10万条,半个月到成体可放养3—6.5万条。所以在养殖蚯蚓时适时扩大养殖床,调整养殖密度,取出成蚓,这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以上就是今天有关大面积养殖蚯蚓的所有技术要点,想养殖蚯蚓的农户朋友一定要综合考虑,并不是每个人都养殖蚯蚓有销路的。
地龙养殖技术和一些要颈
养殖方法:选择扁平型状带有较多小鳞茎的种类,取出外包衣后经过修剪露出花芽,清洗消毒后种植在矮盆阔口的器皿中,,,。
地龙养殖技术教程
目前养龙虾的很多,主要是稻田维养和深水养这两个。亩产要看养法和环境。
地龙养殖技术与利润
环毛蚯蚓又叫大蚯蚓,经加工后为药用广的地龙,用途广,产品,供不应求,它还有较高的粗蛋白,可用于饲料,宜饲养生长快。利润高。
地龙养殖技术视频
这个很简单呐,你可以看头条。搜索养殖蚯蚓。可以看那些养殖蚯蚓的视频你就能怎样看出来他们是从土中分离出来的。
首先蚯蚓喜欢往下钻。不喜欢光,你可以把上面的一层土整下来。然后蚯蚓会转到下一层。1层1层的土,你慢慢的就可以整完,最后用一个筛子就可以把蚯蚓晒出来。
地龙养殖技术书
1、饲养方法:
(1)饲养方式:分土法饲养与工厂化饲养两类。土法饲养主要有沟养、坑养、野生放养、防空洞养、土温床养等。工厂化饲养主要有多层温床饲养、空内池养、塑料大棚饲养等。
①沟养与坑养:将饲料和种蚓放室外的沟或坑内饲养,沟长可灵活掌握,宽约0.5~0.7m,深0.3~0.5m,坑为方形或长方形,深度均为0.3~0.5m。沟养多在青饲料地挖沟饲养,可促进青饲料的生长发育,又能使蚯蚓丰收。
②野生放养:利用边隙地挖宽约1m的田畈,放置饲料投入种蚓进行养殖,多用于场内、河边、空地、房前屋后、果园、桑园。但不适用于雨季和冬季,夏季要采取防晒、降温和防止积水等措施。
③土温床养:利用水浮莲,水花生和小葫芦过冬的土温床饲养。
④多层温床饲养:在室内用角钢和水泥预制板或木板搭成多层床架。冬季利用工厂的废气或用煤火、电热器等加温,以保证蚯蚓正常生活。
室内池养:在室内用砖或水泥砌池,池可砌在地面上,也可一半在土内,另一半露在地面上,然后投放饲料和蚯蚓,进行饲养。
塑料大棚养:用金属骨架和塑料薄膜搭成大型饲养棚,如没有金属骨架,用竹片或细竹竿代替亦可。
(2)饲料的投放:蚯蚓饲料来源很广泛。造纸厂、酿酒厂、糖果食品厂、肉类加工厂的废渣、残肉均可作饲料。不同种类的蚯蚓对饲料要求不同,威廉环毛蚯的理想饲料是牛粪加土,其次是稻草和土;参环毛蚓为鸡粪或牛粪加土。饲料在投放前,应充分发酵,使有机质腐化分解。
投放饲料方法各地不一,原则是饲料和土相同,便于蚯蚓取食后潜伏肥土中栖息。
地龙养殖技术有哪些
适宜的环境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所以养殖蚯蚓要给蚯蚓提供好的生存环境。在农村养蚯蚓,最适宜的方式是建立专门的蚯蚓饲养场所。首先准备一层泥土,然后将牛粪和稻草以3:1的比例进行搅拌,泥土的厚度在10厘米左右,蚯蚓的饲养场所就基本有了雏形,我们通常称为种饲养场所为蚓床。
蚓床需要发酵,发酵时间为10天左右,稻草完全腐烂,泥土的颜色变黑,就成了最佳的蚓床。这样的环境比较适宜蚯蚓的生长,而且营养也比较丰富。
适宜的温度
在养殖蚯蚓的时候,温度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选择使用大棚进行养殖。蚯蚓比较适宜的温度在15-20度左右,气温低至5度左右,蚯蚓就会进入休眠期。当气温低于15度,蚯蚓的活性会降低,生长速度、繁殖速度都会降低。当气温高于30度,蚯蚓就会出现死亡。
地龙的主要食物
野外的蚯蚓食物主要是以有机物为主,饲养的蚯蚓,可以以打成浆的瓜果为辅进行喂养,选择腐熟的有机肥为主,而有机肥以腐熟的牛粪最佳。牛粪中的粗纤维较多,能增加蚯蚓的生活范围的同时,也能为蚯蚓提供食物来源。而打烂的瓜果类,可以促进蚯蚓的生殖繁衍,为蚯蚓的生长提供一定的糖分。
适宜的空气温度与水分
蚯蚓是一种喜湿怕涝的生物,过于潮湿蚯蚓会出现逃跑、窜窝的现象,而生活环境过于干燥会导致蚯蚓出现大量的死亡。所以,适宜的湿度是非常关键的。
养殖蚯蚓,空气湿度需保证在75%左右,蚓床是土壤的湿度要保持在30%左右。如果是进行大棚养殖,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蚓床之间,需要挖出排水沟,可以有效的降低蚓床湿度,也能避免蚯蚓逃跑。
药用地龙养殖技术
蚯蚓交配繁殖
①雌雄同体却异体受精繁殖。借由环带产生卵茧孵化成下一代。蚯蚓和蜗牛虽同是雌雄同体,却无法独自完成交配。蚯蚓生殖环节和其他环节异色,雌蚯蚓性生殖器官位于第13体节处,雄蚯蚓生殖器官位于第10~11体节内。储存生殖细胞到成熟,就会与其它成熟蚯蚓交配,获取成熟的精子细胞,在体内生成受精卵细胞。
②同体分割繁殖。蚯蚓肢体被截断后,生成两条或多条重生蚯蚓。蚯蚓一生产卵茧约四五百枚,跟女人排卵数相当,但前后又不一样,随着月龄增长,产卵量变弱。蚯蚓喜温湿,繁殖最适温度为22~26℃,低于8℃即停止生长发育。
地龙养殖技术及联系电话
1.饲养方式:一般分为生态养殖、立体养殖和大棚养殖3种方式。
生态养殖包括耕地养殖、林地养殖和沟槽养殖;立体养殖包括多层水泥架养殖、重叠式养殖箱养殖、缸养、百叶箱养殖、尼龙网床架养殖;大棚养殖分为温室养殖和日光温室养殖。其中耕地养殖和大棚养殖可以同时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作物,一举两得;立体养殖可以获得更多的蚯蚓;大棚养殖繁殖速度快;生态养殖和大棚养殖成本低,各有优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养殖目的进行选择养殖方法。
2.养殖池设置。
一般保持养殖箱、沟的深度为30-50厘米,不宜太深。宽度不限,长度不限,以排灌方便的场地为宜,保持填充物潮湿,禁止积水。可以填埋腐熟的牛粪、猪粪等圈肥,也可以施用腐烂的树叶、林中土,表层也可以覆盖一层田园土。
3.选择适合的蚯蚓品种,放入适量的蚯蚓种源。
蚯蚓的品种很多,但是要根据饲养的目的进行选择,比如垂钓的人喜欢细小的蚯蚓,如果蚯蚓太粗就不行。一般的蚯蚓价格在3-15元之间,1平方米放养2-3斤,一亩地一般饲养蚯蚓的地方只要半亩地,可以放养700-900斤。放养的蚯蚓数量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有机质消耗太快,蚯蚓快速繁殖以后就会逃跑。
4.投喂饲料的方法。
投喂的饲料必须是经过腐熟的树叶、青草、水果、菜叶、厨房下脚料、圈肥等,为了加快发酵速度,可以添加尿素、em菌等进行快速发酵以后,再添加鱼粉和骨粉等进行投喂。投喂的次数越多,蚯蚓生长繁殖得越快。
喂养的饵料以少量多次为宜,一般在15天左右进行清理一次残留的饵料,不能长期堆积,但也不能一次性间高残留的饵料全部清理干净,好让蚯蚓能够找到自己的洞穴,否则也会引起蚯蚓逃逸现象发生。
5.有效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
蚯蚓对于温度、湿度和光照敏感,要求十分严格。蚯蚓喜欢温暖、湿润、阴凉的环境,养殖场地需要进行必要的遮阴,每天最多只需要2-3小时的光照。蚯蚓在20-30℃ 环境下生长良好,在高温季节可以覆盖一层秸秆,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低温季节覆盖地膜、草帘、拱棚等增加温度;春、夏、秋季节需要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以不积水为限度最好。如果表层出现变白现象,就需要喷水或者浇水,确保蚯蚓正常生长和取食。
6.收集方法。
室内养殖的一般采用强光驱赶法,蚯蚓就会聚集到饲养床下层,或者筛网下层的容器内。在野外一般采用食物诱集法,放入腐烂的水果,2-3天以后,蚯蚓就会聚集在水果里。
养殖项目
养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