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养殖银鲳,银鲳养殖条件

养殖银鲳,银鲳养殖条件养殖银鲳,银鲳养殖条件

银鲳养殖条件

大的银鲳体长可达30厘米~40厘米,体重1公斤~1.5公斤,几乎全身都是肉,骨刺少、肉味鲜美。

银鲳鱼是一种中大型观赏鱼,原产于亚马逊河。又名银盘鲳、银盘鱼。体形和习性 体形和食人鲳相似。全身银白色,发情期下鄂至腹部、臀部及臀鳍前几根鳍条,均为红色。银鲳性情温和,不袭击它鱼,可以和其他大型鱼混养。喜微酸性软水,生活条件不苛刻。杂食性,爱吃水草,是养水箱中不宜植草否则会被其吃光。也食动物性饵料。爱成群结队游泳,体格强健,容易饲养。银鲳鱼(Metynnishypsauchen)主要分布在亚马孙河巴西段流域,最大体长可达15~17厘米。体侧扁,呈银白色。

金鲳可以养殖吗

个方面,通过对比就可以区分开来。

1、重量不同

养殖的鲳鱼成品一般在1-2斤之间,而野生鲳鱼超过一斤的几乎找不到了,市场上是买不到的。

2、价格不同

野生鲳鱼要比养殖的鲳鱼贵很多,它们之间的价格差距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购买野生鲳鱼时要注意辨别,谨防买到养殖鲳鱼冒充的。

3、体表颜色不同

野生鲳鱼颜色偏色浅,鳞片薄,呈灰白色,光泽明亮,苗条细窄,脊背和肚皮侧线不明显,体色参差不齐,而养殖的鲳鱼生活在有一定底泥沉积的静水中,偏深偏黑,鳞片偏厚。

4、体内脂肪含量不同

现在的鱼饲料都是高脂肪高蛋白组成,且喂食充足,因此,人工养殖的鲳鱼体内脂肪含量很高,不但腹腔和鱼肠堆满脂肪,连鱼皮下都可能是厚厚一层脂肪,甚至鱼腩都是脂肪为主。而野生鲳鱼由于食物匮乏,往往体内脂肪含量很低,鱼肠和腹腔脂肪比较少,鱼肉上的脂肪更少。

金蝉养殖技术

金蝉养殖虽然是个好项目,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项目,毕竟金蝉的养殖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一些刚接触的朋友还是量力而为吧,金蝉其实不好养殖,在没有很好的养殖经验的前提下,切不可盲目发展, 只从2005年金蝉养殖推广,到现在也有几年时间了,可现在还是能听到很多人在喊上当,有过2年以上养殖金蝉的朋友会深有体会的一句话就是,金蝉养殖并不像网站或者媒体上说的那样简单,大家听说过蝎子养殖吧,其实蝎子养殖也是个好项目,九几年就有养殖推广的了,到现在我敢说养殖成功的也是极少数的,大都是失败,总结一下原因,大都是上炒作种苗当和技术不过关导致,所以怀揣这一梦想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朋友们,一定要谨慎对待这个新兴行业,人工摸索实践养殖技术应该属于起步摸索阶段,他并不像种小麦玉米,有着几千年的种植历史,农民朋友都会种,总之一句话,在做这个行业之前谨慎对待,多考察,多学习。

银鲳能人工养殖吗

因为银鲳鱼属于海鱼,出水即死,所以捕捉活鱼很难,养起来自然就更难了。不过目前这种鱼已经可以人工养殖了,只是还有一些难题没有解决,所以成本还很高,想要大规模养殖还有一定的难度。

银鲳属于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一般在水深30-70米的地方,只有早晨和黄昏会在中上层出现。

金鲳鱼的养殖条件

淡水鲳为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发达,具有肉食性鱼类所具备的膨大的胃和幽门囊,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

(作为观赏鱼喂水蚯蚓即可)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花生麸、豆饼和配合饲料。

鱼苗阶段主要摄食硅藻、甲藻等单细胞藻以及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

据观察,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4~5天后肠管形成。长至5.6毫米,开始摄食浮游生物,主要是小型单孢藻和轮虫类。

在全长16毫米左右时,其消化道内的食物主要是水蚤;当全长长至4~5厘米,肠胃内食物主要有水蚤和枝角类;全长6厘米左右时,消化道中食物组成除各种浮游生物外还有植物碎屑和人工投喂的饲料。

当全长达7厘米以上,其食物组成主要是各种植物碎屑和投喂的饲料。所以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市场上的银鲳鱼是养殖的吗

人工养殖的便宜,品种不同,价格差了好几倍,5块钱到50块钱都有。银鲳鱼是一种中大型观赏鱼,原产于亚马逊河,体形、习性和食人鲳相似,长20厘米左右,全身银白色。银鲳性情温和,不袭击它鱼,可以和其它大型鱼混养,喜微酸性软水,生活条件不苛刻,杂食性,爱吃水草,也食动物性饵料,爱成群结队游泳,体格强健,容易饲养。

银鲳养殖条件是什么

金鲳鱼的养殖技术

金鲳鱼属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我国台湾、海南人工已育苗成功,人工养殖主要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模式。

海区选择

养殖金鲳鱼的网箱应该选择在有一定挡风屏障或风浪相对较小,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不受内港淡水和污染源的影响,水质清爽,水质环境相对稳定的海区。水深一般要求在10~15米(指落潮后),如果为深水网箱,可以设置在水深20米以上的海区,一般要保证在最低潮时,网箱底到海底的距离至少应在2米以上。为保证养殖的成功,养殖海区的水质应满足以下条件盐度20~30‰、水温18~32℃、酸碱度7~9、透明度8~15米、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

网箱准备

养殖金鲳鱼的网箱一般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网线编结而成,网目为2.5~3.0厘米,网箱规格可以根据鱼苗的大小及实际情况调整,从3×3×4米到4×4×4米不等。随着深海网箱的普及应用,实践证明金鲳鱼也适用于此类网箱养殖。所以在深海区,则可以使用直径达20米以上由高强度聚乙烯(PE)制成的深水网箱进行养殖。根据网箱大小以及潮流和风浪的不同情况,可以单个网箱单点固定,或多个网箱组成网排,多个网箱组成的网排应保持适宜的间距,一般要求在3米以上,以保障水流的畅通。

鱼种放养

金鲳放苗时间在每年的4~5月份,放养规格为2~3厘米,当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即为鱼种的适宜投放时间。金鲳鱼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海区水质环境条件、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水平、饵料来源情况及产量和规格要求指标等情况来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如果要早日收获,体长10厘米左右的鱼苗,可放为40~50尾/立方米水体,如果不急于收获,可适当加大养殖密度。鱼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及寄生虫,放养后要加强鱼苗早期的营养,壮苗,增强抗应激能力。

喂养管理

1、饲料选择:金鲳鱼是肉食性的鱼类,过去主要使用绞碎的鲜杂鱼进行投喂,但是也可以全程投喂配合饲料而有较好的养殖效果。在金鲳鱼网箱养殖中普遍使用高档海水鱼膨化配合饲料进行养殖。

2、饲料投喂:金鲳鱼食量大,消化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食后停留不长的时间,若再投喂其爱吃的食物,仍然凶猛争抢。因此,在水温适宜其生长的6、7、8月份日投饵量可以控制在鱼体重的20%以上,而在水温较低的其他月份可以适当降低投饵量。也有部分养殖者为使其迅速生长,压缩其生长周期,在高温季节通过增加投喂次数的方法来提高其日投饵量到其体重的40%。

网箱管理

1、换网: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网箱上会附着一些海洋微生物和尘土,堵塞网孔,影响水流畅通,导致网箱内部水质较差。网衣及堵塞网孔的污物甚至会给寄生虫或非寄生阶段提供栖息场所,给鱼苗埋下感染寄生虫病的隐患。因此应该根据网孔堵塞情况换网,一般6分网5-7天换洗一次,一寸网10-15天换洗一次,错开换网的时间可节省用网的个数。

2、筛鱼:金鲳鱼苗标粗一般需要筛分苗2次,一般和换网工作结合起来一起完成,把大小不同规格的苗种分开养殖。第一次筛鱼在鱼苗回来后20天左右进行,用寸二网或9朝筛筛鱼,筛上鱼放入1寸网中养殖。第二次筛鱼一般在40-50天时进行,用两寸二网筛鱼,筛上鱼放入2寸网中养殖。筛鱼分苗有利于鱼的规格整齐,争料平等,加快长速,鱼头尽早入大网,为尽早和分批出鱼打下基础。

日常管理

网箱养殖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勤一细”,即勤观察、勤检查、勤检测、勤洗箱和勤防病,耐心细致投饵,以及防患大风、污染、人为等意外事故发生。要经常对养殖金鲳鱼进行巡视,注意观察鱼群活动情况及水色、水质等情况。一般每天早、中、晚都应该测量水温、气温,每周应该测1次PH值,测2次透明度。每隔15~20天左右抽样测量金鲳鱼的体长和体重,以掌握其生长速度、规律等情况,便于确定饵料的投喂量,同时检查金鲳鱼鱼体是否有病害发生。

银鲳养殖与野生辨别

养殖鲳鱼和野生鲳鱼的区别

野生鲳鱼和养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重量不同、价格不同、体表颜色不同、体内脂肪含量不同四个方面,通过对比就可以区分开来。

1、重量不同

养殖的鲳鱼成品一般在1-2斤之间,而野生鲳鱼超过一斤的几乎找不到了,市场上是买不到的。

2、价格不同

野生鲳鱼要比养殖的鲳鱼贵很多,它们之间的价格差距是比较大的。

3、体表颜色不同

野生鲳鱼颜色偏色浅,鳞片薄,呈灰白色,光泽明亮,苗条细窄,脊背和肚皮侧线不明显,体色参差不齐,而养殖的鲳鱼生活在有一定底泥沉积的静水中,偏深偏黑,鳞片偏厚。

4、体内脂肪含量不同

现在的鱼饲料都是高脂肪高蛋白组成,且喂食充足,因此,人工养殖的鲳鱼体内脂肪含量很高,不但腹腔和鱼肠堆满脂肪,连鱼皮下都可能是厚厚一层脂肪,甚至鱼腩都是脂肪为主。而野生鲳鱼由于食物匮乏,往往体内脂肪含量很低,鱼肠和腹腔脂肪比较少,鱼肉上的脂肪更少。

银鲳鱼养殖技术

银鲳(学名:Pampus argenteus)是鲳科、鲳属鱼类。体侧扁,体呈近椭圆形,背、腹缘弧形隆起。头较小,侧扁而高。吻短而圆钝。口小,斜裂;上颌略突出;上下颌有一列细齿,锄骨、腭骨及舌上则无细齿。前鳃盖骨边缘不游离,主鳃盖骨具柔软扁棘。鳃耙细弱,排列稀疏;鳃裂较小,鳃膜与喉峡部相连。体被细小圆鳞,且易剥离;侧线完全,头部后方之侧线管在侧线上方区后缘呈圆形,侧线下方区向后延伸至胸鳍1/3处之上方。背鳍及臀鳍前方软条特长,呈镰刀状,但不伸达尾鳍基部;无腹鳍。背部呈淡墨青色,腹面呈银白色,各鳍略带黄色及淡墨色边缘。

银鲳为近海暖温性中下层鱼类。栖息于水深30~70米的海区。喜在阴影中群集,早晨、黄昏时在水的中上层。有季节洄游现象。成鱼主要摄食水母、底栖动物和小鱼,幼鲳主要摄食小鱼、箭虫和桡足类。分布于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区,包括朝鲜至日本的西部海域、中国诸海、太平洋印度洋区以及印度的孟加拉湾、波斯湾等海域。在中国以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分布较为集中,即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

银鲳 养殖

野生鲳鱼和养殖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重量不同、价格不同、体表颜色不同、体内脂肪含量不同四个方面,通过对比就可以区分开来。

1、重量不同

养殖的鲳鱼成品一般在1-2斤之间,而野生鲳鱼超过一斤的几乎找不到了,市场上是买不到的。

2、价格不同

野生鲳鱼要比养殖的鲳鱼贵很多,它们之间的价格差距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购买野生鲳鱼时要注意辨别,谨防买到养殖鲳鱼冒充的。

3、体表颜色不同

野生鲳鱼颜色偏色浅,鳞片薄,呈灰白色,光泽明亮,苗条细窄,脊背和肚皮侧线不明显,体色参差不齐,而养殖的鲳鱼生活在有一定底泥沉积的静水中,偏深偏黑,鳞片偏厚。

4、体内脂肪含量不同

现在的鱼饲料都是高脂肪高蛋白组成,且喂食充足,因此,人工养殖的鲳鱼体内脂肪含量很高,不但腹腔和鱼肠堆满脂肪,连鱼皮下都可能是厚厚一层脂肪,甚至鱼腩都是脂肪为主。而野生鲳鱼由于食物匮乏,往往体内脂肪含量很低,鱼肠和腹腔脂肪比较少,鱼肉上的脂肪更少。

银鲳养殖条件要求

金鲳鱼体侧扁而高,在外观上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春节后不久,在南方地区的河流入海口经常可以看到年幼的金鲳鱼在集群游动,这是因为受陆源营养物质输入的影响,江河入海口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金鲳鱼幼鱼就选择在那里集中摄食肥育。长到了成鱼阶段,金鲳鱼会集中游向外海深水处,这种洄游特性与大多数鲑鳟鱼类很相似。

在食性方面,金鲳鱼是典型的杂食偏肉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甲壳类以及海洋中的小型鱼虾类为食。虽然说大多数鱼类都是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但是金鲳鱼在自然海域中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摄食能动性——发现食物时会疯狂追逐掠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过食性驯化后的金鲳鱼也可以摄食大小合适的配合饲料。

金鲳鱼的生存水温在16~36℃,最适宜的温度区间为22~28℃,一旦海水温度低于14℃,金鲳鱼就无法适应了。相比之下,金鲳鱼对盐度的适应性更强,只要海水盐度在3~33之间都能够正常存活,但最适宜的盐度范围为12~23。

金鲳鱼捕捞上市

金鲳鱼作为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另一个优势在于生长速度快:一般只要养殖3~4个月,就能达到4-5两的上市规格,养殖一年可以达到500~800克。金鲳鱼最大可以长到10公斤,但并不是规格越大的金鲳鱼就越受消费者欢迎,考虑到养殖的饲料成本,金鲳鱼的养殖周期一般不超过两年。

此外,金鲳鱼活泼好动,属于高耗氧的鱼类,因而对水中溶解氧的要求很高,无论是池塘还是网箱养殖,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都不能低于5mg/L。实验研究表明,当溶解氧在0.91~0.99mg/L时金鲳鱼便会窒息死亡。只要在溶解氧低于5mg/L的环境中生活5天,金鲳鱼的存活量就会降低到原来的90%,11天时降为原来的50%,到了14天,能够存活下来的金鲳鱼仅仅为初始量的26%。

混合养殖


养殖银鲳,银鲳养殖条件
  • 深水网箱养殖国家补贴,养殖补贴需要什么手续
  • 深水网箱养殖国家补贴,养殖补贴需要什么手续 >> 深水网箱养殖国家补贴,养殖补贴需要什么手续...

    养殖银鲳,银鲳养殖条件
  • 一只甲鱼需要多大的场地,甲鱼养殖场地建设图
  • 一只甲鱼需要多大的场地,甲鱼养殖场地建设图 >> 一只甲鱼需要多大的场地,甲鱼养殖场地建设图...

    养殖银鲳,银鲳养殖条件
  • 水产养殖创业加盟,我要水产养殖创业
  • 水产养殖创业加盟,我要水产养殖创业 >> 水产养殖创业加盟,我要水产养殖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