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绫冲唴浜哄伐鍒嗚渹,怎样进行人工分蜂
怎样进行人工分蜂?
从一个或几个蜂群中,抽出一些子脾、蜜脾和数框蜜蜂组成一个新蜂群,并介绍进蜂王或王台,就叫人工分蜂。它是蜂场有计划地增殖蜂群的有效手段。人工分蜂有一分为二分蜂法和联合分蜂法及补充交尾群法。
一分为二分蜂法是将一群蜂按一定比例一分为二。一群为原群,另一群放入成熟王台或一只产卵王,成为一个新蜂群。具体做法是将一空蜂箱置于原群旁边,从原群中抽出一定比例的带蜂子脾、蜜粉脾放入空蜂箱中,将原群向另一侧移动一箱之距,次日给新分群介绍一个成熟王台或产卵新蜂王,分群即告完毕。此法适用于前一流蜜期结束后,而下一流蜜期至少还有45天才到来的繁蜂阶段。
联合分蜂法是在若干个蜂群中各抽出1~2框带蜂的子脾或蜜粉脾,组成一个新蜂群。1~2天后再给新分蜂群介绍进新产卵王或成熟王台,此法对原群影响较小。分蜂时要注意给新群多抖些幼蜂,以避免老蜂飞回原巢后,新群蜂数太少。
补充交尾群法,有些类似联合分蜂法,可在若干个强群中,抽1~2框抖掉老蜂的封盖子脾,连同幼蜂一起加入交尾群,这样交尾群很快就能培育成强壮的生产群。这种方法既不影响原群,又增加了新蜂群,多被养蜂者采用。
1、均等分蜂法
挑选蜂场内的强群进行分蜂,将一箱蜂群的子脾、蜜脾和蜜蜂平均分为2箱,一箱带有原蜂王,另外一箱诱入新的产卵蜂王,然后将二蜂箱的位置按原蜂箱所在地分别放在两侧,距离在20cm至30cm左右,等傍晚,采集蜂回巢时,不见原来位置的蜂箱,则会分别飞向左右二方的蜂箱,若发现一箱蜂多、一箱蜂少,则把峰少的蜂箱像原来蜂箱位置移近点,这样后面的蜜蜂数目就会均等了。
2、不均等分蜂法
如果大家在分蜂的过程中出现了分蜂热的情况,那么就可以采用这种不均等分蜂法进么分蜂。这种分蜂方法就是把原有的蜂群分成一强一弱两个不同的蜂群。不均等分蜂方法在操作时,可以先取出原有蜂箱中的三个蜂脾,然后与蜂王一起移入到新的蜂箱之中,再把这个新蜂箱放在距离原来蜂群距离相对较远的地方。而留在旧蜂箱中的蜂群,就是弱群,大家可以其留一个质量比较好的王台,然后诱入新的产卵王,再加以培育就可以形成的一个新的蜂群了
3、混合分蜂法
从多个蜂群内各抽出二框带有幼蜂的封盖子脾,混合组成新的分蜂群。为新的分蜂群诱入产卵蜂王;亦或是在春末夏初,当蜂群发展到10框蜂6-8框子脾时,每隔6-7日从这样的蜂群提出1框带蜂封盖子脾,混合组成新分群。距大流蜜期15日左右,停止从10框群提出于脾,以便它们在大流蜜期开始时,能发展到15-18框蜂的强群。
如何制作蜂箱?
蜂箱制作方法如下:
蜂箱制作材料准备:
树龄较老的木材若干 制作工具一套 钉子若干 尺子一把 图纸一张
蜂箱制作步骤教程:
1.用尺子按图纸的尺寸量出合适的尺寸,然后用专用的制作工具把它取出来。
2.把取出来的材料放到有阳光的地方晒几天让它里面的水分挥发干。
3.用专用的制作工具把晒干的木材取出适量做成箱身,要4块哦,在接口的地方用钉子钉起来。要保证表面平。
4.把需要打洞的木料用电钻按图纸打出合适的孔洞。
5.把已经做好各部分开始拼接起来,用钉子钉紧。
6.蜂箱的外形已经做成的,里面就开始隔开分成若干小格了。
7.对着图纸来画线,然后取出木料做成隔板。
8.打洞配对就可以了。
蜂箱制作步骤教程提示:
1.每一个蜂箱的做法都是有差别的,你需要画出图纸,然后对着图纸来做。
2.材料要选用得合适,坚固耐用,而且还要不容易变形。
3.耐心决定工艺的精美,自己掌握。
4.里面的布置自己做合理的安排,要尽量把空间用得合适。
张绪林蜂友《老蜂桶新养法》一文发表于2006年《蜜蜂杂志》第8期第31页。对于张绪林蜂友的这些评论,我深有同感。
张绪林蜂友为适应中蜂特性的需要,在大容量(有箩筐大)的木桶口或在原意蜂平箱上加高10cm后架上木条,或架上拆去底框梁的意蜂框(见2007年《蜜蜂杂志》第1期第22页)让蜂群自然造脾,得到了满意结果:“因巢脾宽大,一个中等群一次可取蜜10kg,大群可取蜜15~20kg,比活框饲养产量高、管理时间少、蜂群更健康”。我认为这是又一位蜂友证实了中蜂群必须生存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且巢下端必须有一定空间才能发挥它的天然本能,才能挖掘出中蜂的巨大潜力。自然界中的野生蜂巢和半野生状态的桶蜂都证实了这一点。但空间究竟要多大和空间应处的部位,我曾就葛凤葛凤晨先生的考察报告作过较细致的谈论,此文发表在《蜜蜂杂志》2008年第6期第19页上。
在大容量的桶蜂里以及拆去框底的意蜂框上,虽都造出了储有大片蜜区的大脾,可惜它们都不能上摇蜜机摇蜜,只能割脾取蜜一次。在一个主要流蜜期只能割脾一次的养蜂方式,所能适用的范围太窄了,适应不了时代发展需要。
如何解决既能得到蜂脾又能以摇蜜机取蜜?我认为组合蜂箱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组合蜂框是由三四个等份上下衔接构成的大框,上端配1根活动框梁,除此大框上不再有梁,让蜂群无阻碍地往巢下自然造脾。在大组框的各个等份上虽各穿了二道细铁丝,但对自然造脾的速度没有大的影响,却能使巢脾稳固地结在组框上。开始取蜜时,卸下上端带有上梁的蜜浅框,以摇蜜机摇蜜。留下的子脾部分补加活动框梁,以摇蜜机摇蜜。留下子脾部分补加活动框梁,架在下一个浅箱槽口上。蜜浅框摇蜜后,再架回原位连续贮蜜、摇蜜。油菜蜜流蜜期结束,这蜜浅框可用来组织小型交尾箱育王分蜂,或淘汰化蜡。
怎样制作组合蜂框?尤其是框横头木怎样衔接?若找不出一个稳妥并易于接受的方法,蜂友们则不能自己动手制作组合框。为解决这一问题,几年来我苦苦摸索,走了不少弯路,多有反复。现总算有了结果:其实很简单,只要在2根横头木的上下衔接处,钉一根露头的小圆钉然后加细铁丝上下缠绕带紧便可,卸框时只要解开细铁丝。这样就可装可卸,具体做法我在《逐步完善中的中蜂组合蜂箱》一文中,借助图片作了详细介绍(刊登在《蜜蜂杂志》2009年第2期24页)。5~6个组合框,一次性地置于加高的蜂箱内,让新分群或收捕来的蜂群像养蛹蜂一样地在组合框上自然造脾,无需调脾、互换。取蜜时,卸下蜜浅框摇蜜,又可淘汰上面的陈脾,再给下面装上新浅框,造出新空间,让蜂群永葆新的生活力。我认为组合式蜂箱是可以摇蜜的桶蜂,也是可以搞自然繁殖的活框蜂箱。
(来源于:《蜜蜂杂志》2009年第4期)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