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鲟鱼的技术,人工养殖鲟鱼的技术
人工鲟鱼养殖条件
水温要求
鲟鱼对水温的要求不高,能够较快适应各种水温,最低可承受0度的水温,最高不超过35度即可,不过人工养殖的时候最适宜的水温在20度左右,在生产期与孵化期的时候将水温控制在19度左右,当冬季温度较低的时候,鲟鱼的食欲下降甚至停止进食,因此要将水温控制在15度左右,保证鲟鱼正常进食。
水体溶氧量
鲟鱼对溶氧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养殖的时候,如果水体中溶氧量含量不稳定的话是不适宜养殖鲟鱼的,养殖时要将水体中的溶氧量控制在5mg以上,如果低于这个数值,那么将会降低鲟鱼的食欲,如果低于3mg的时候,鲟鱼停止进食,出现缺氧症状,导致鲟鱼移动缓慢、出现昏迷甚至是死亡现象。
水质酸碱度
养殖水体的酸碱度对鲟鱼的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鲟鱼不能生长在偏酸性的水中,我们要将水体PH值控制在7.5左右,偏碱的水体是比较适合鲟鱼的生长的,如果偏酸的话,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会大大增加,导致溶氧量急剧下降,对鲟鱼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还会增加氨氮等气体,导致鲟鱼发育受阻甚至死亡。
光照需求
鲟鱼对光照的需求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有所不同,在垂直游泳的时候,鲟鱼对光照会有一定惧光性,不过随着鲟鱼慢慢进入底栖阶段后便会逐渐消失,通常光照不会对鲟鱼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但是在夏季高温的环境下,太阳直射水面会提高水温,对鲟鱼的生长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养殖池上合理搭建好遮阳棚。
水质透明度
在养殖的时候,为了保证鲟鱼的健康生长,在培育过程中,要保证稻田至少有50cm左右的透明度,及时清理鲟鱼的粪便及残留饵料,避免降低水体透明度,控制浮游生物及其他物质的数量,保证水质,当鲟鱼逐渐成年后,可将透明度降低至30cm左右,这样才可观察鲟鱼的生长,以便出现问题时可及时处理。
人工中华鲟鱼养殖技术
1.
首先养殖中华鲟氨氮最好不要超过0.2毫克/升,因为当中华鲟长期生活在较高的水中会引起活力减退,生长不良等症状,甚至还可能会引起大量死亡。
2.
其次中华鲟鱼苗有极高的趋光性,我们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所以我们需要再养殖的水池上方设置遮阳设备。
3.
还有中华鲟对含氧量的要求也很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五毫克研以上,如果少于五毫克时,那么中华鲟的食欲就会下降甚至会停止摄食,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4.
最后中华鲟适合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如果当PH过高或者过低时,就会使水中氨氮毒害左右加大,这对养殖中华鲟非常不利。
人工鲟鱼养殖条件和方法
1、目前,市场上贩卖的鲟鱼大多数为施氏鲟,杂交鲟。
2、施氏鲟是黑龙江的特产和重要的经济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雌鱼8龄成熟,雄鱼7龄成熟;在野生环境下,雌鱼9-13龄成熟,雄鱼7-9龄成熟。适宜生存水温为21℃左右,适宜产卵水温为17℃。20世纪末的时候,施氏鲟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鲟鱼养殖种类,产量占据了鲟鱼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3、黑龙江杂交鲟一般是施氏鲟和达氏鳇的杂交后代,其适应能力、抗病能力、生长速度以及配合饲料驯养均有一定优势。以鲟龙1号为例(与施氏鲟相比),1龄鱼的生长速度能够提高19.1%以上,4龄鱼的生长速度能够提高90.3%,7龄鱼的性腺指数为15.13,比施氏鲟高2.44,比达氏鳇高3.93。
人工鲟鱼养殖条件是什么
5-8年。野生鲟鱼大多数情况下是鱼龄在5至8龄时候性成熟,就可以有鱼籽啦,养殖鲟鱼性成熟年龄比天然条件下的鲟鱼的性成熟年龄较晚,多在7~12年之间;人工养殖条件下,鲟鱼的性成熟年龄可推后2~4年。鲟鱼每次产卵在一万颗鱼卵左右,鲟鱼是我国一级保护水生动物。
人工养殖鲟鱼品种
鲟鱼BELUGA
BELUGA产于全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位于俄国和伊朗之间的里海,是目前二十四种鲟鱼中最珍贵的品种.BELUGA性成熟要20年的时间,平均寿命长达百年
全世界的鲟鱼共有25种,集中分布于北半球,在我国江河及沿海生活有8种鲟鱼,其中3种分布于新疆,2种在黑龙江,2种在长江,1种在长江至珠江各河流及沿海。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而被作为观赏鱼饲养。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
鲟鱼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喜生活于流水、溶氧含量较高,水温偏低,底质为砾石的水环境中。性成熟年龄,中华鲟较晚,雄鱼为11龄,体重50-100公斤,雌鱼为14龄,体重160-250公斤;施氏鲟雄鱼为9-10龄,雌鱼在10龄以上;而达氏鲟则性成熟较早,体重10公斤左右的雌鱼和5公斤的雄鱼已经达到性成熟。鲟鱼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
人工鲟鱼养殖条件要求
养的活,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1)水温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2)含氧量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3)pH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4)盐度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5)光照强度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6)底质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7)透明度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8)氨氮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9)水流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10)流速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中华鲟人工养殖条件
准备一个透明美观、大小适中的鱼缸,将自来水暴晒一天再注入,水温保持在13-25℃为宜,将鲟鱼放进去。一天喂2-3次食,投喂小虾、红虫、海藻为主,需定时处理食物残渣。此外,鲟鱼不耐低氧以及鲟鱼粪便重易沉底,所以要经常换水和清洗鱼缸。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
鲟鳇鱼人工养殖
鲟鱼的生长周期长。
分辨出雌雄后,这些鲟鱼的命运就被决定了。雄鲟鱼不能产卵,继续养殖性价比不高,会马上卖掉,每公斤100块左右,或加工成各种鱼肉产品;鲟鱼全身无刺、都是软骨,浑身上下都可以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而宝贝的雌鲟鱼则被移到衢州的养殖场继续精细化养殖,前后总共要养7—10年,雌鲟鱼性成熟后,才能杀鱼取卵——一条养到300斤的欧洲鳇,鱼卵最多只有30斤
养殖加盟
养殖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