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池塘养殖鸭嘴鱼,鸭嘴鱼池塘养殖亩产量
池塘鱼鸭混养技术
养鸭子的水域还可以套养什么
养鸭子的地方是可以养鱼的,不过这里需要注意一些技巧问题。

首先养鸭子的地方要用网围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鸭子到处跑,围起来的范围既要有一定的水域面积,又要有一定的陆地面积,让鸭子水陆都可以活动,一般用于围起来的水域面积不超过整体水域面积30%为最好。
二是要注意鸭子放养密度问题。在进行鱼和鸭混养的时候,鸭子最好每亩放养150只,密度过大对于水域的清洁和鸭子病害的防控会增加难度。
三是注意混养鱼的种类。由于鸭子会产生很多的粪便,所以平时要注意收集鸭舍、陆地上的粪便,并堆积发酵处理。水域里混养鱼最好以滤食性鱼为主,比如鲢鱼、鳙鱼,底层生活鱼类也要有,想鲤鱼、鲫鱼都需要有。这样可以起到综合兼顾水体上层和底层有机质消化的问题。

四是注意池塘换水、消毒以及鸭舌消毒问题。由于鸭粪有机质含量高,所以需要经常性的换水,特别是高温天气时候更要增加换水频率。而且还要充分的利用增氧机来增氧。多用底改剂,消毒剂。对于鸭舍要注意多用生石灰消毒杀菌。
以上是清水塘看法,大家怎么看的呢?欢迎交流。
以上是清水塘的观点,期待大家多专注我,愿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三农信息。
池塘鱼鸭混养技术属于
鱼鸭混养(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养殖模式。在我县有不少几亩至上百亩的小,由于这种小的特点与池塘大同小异,适宜这种养殖模式的推广。
鱼鸭混养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鸭可为鱼增氧。
鸭子浮游、梳洗、嬉戏,能将空气直接混压入水中,同时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小的溶氧状况。
2.改善小内系统营养环境。
小由于施肥、投饵和鱼类的不断排泄,容易形成塘底沉积物。这些沉积物是有很多机物质,经鸭子的搅动,促进分解,加速了小中有机碎屑和细菌聚凝物的扩散。为鱼类提供更多的饵料。
3.鸭粪是鱼类的上等饵料。
鸭粪中不仅有大量未被吸收的有机物,而且含有30%以上的粗蛋白,都是鱼类的上等饵料。即使不能为鱼类直接食用,也可被细菌分解,释放出无机盐,成为浮游生物的营养源,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鲢、鳙提供饵料。
4.能防治寄生虫病的发生。
鸭能及时摄食漂浮在小中的病死鱼和鱼体病灶的脱落物,减少了病原扩散蔓延;鸭能吞食很多鱼类敌害,如水蜈蚣等;鸭还能清除小的青苔、藻类;小中有鸭群活动,有害水鸟也不敢轻意在水面降落。同时,鸭子游泳洗羽毛,使鸭体寄生虫和皮屑脱落于水中,为鱼类食用,减少了鸭本身寄生虫的传染。
池塘鱼鸭混养技术要点
鱼鸭混养模式,以水面为中心,以养鱼为主,鱼鸭养殖合理配置,以达到鸭促鱼,鱼鸭双丰收。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混养模式:
一是每0.067公顷投放鱼种50-60公斤,滤食性鱼类70%-80%,鱼种增重6-7倍,每0.067公顷水面配养鸭60-80羽,养殖单产一般可达300-400公斤。
三是每0.067公顷投放鱼种75-85公斤,滤食性鱼类70%-80%,鱼种增重6-7倍,每0.067公顷养鸭100-200羽,养殖产量一般可产500-600公斤。
池塘鱼鸭混养技术属于什么生态农业
鱼鸭混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水面要求适合养鸭的水面为面积1亩以上、水深1米以上的成鱼池和2龄鱼种池。4厘米以下的鱼游得较慢,易遭到群鸭的蚕食,所以1龄鱼种池不宜养鸭;浅水塘中放养鸭群易造成塘泥搅动,形成浊水,也不宜养鸭。此外,也可选择合适的河沟、小型湖泊、水库用于养鸭。
2、鱼鸭搭配鱼塘养鸭以每亩水面放130~150只鸭为宜。若放鸭过多,鸭粪沉积,水色过浓,会造成鱼塘缺氧,甚至造成鱼种死亡;若放鸭过少,则水色淡,塘内产生的浮游生物少,鱼耗料多,会影响鱼塘的经济效益。鱼塘里宜放春上、中、下三层鱼,让鱼分层吞食饵料,避免浪费。因小规格鱼易被鸭吞食,所以提倡放养大规格鱼种。放养的鱼的种类应以肥水鱼和杂食性鱼为主,不放或少放草食性鱼类。一般情况下,池中的鲢鱼、鳙鱼应占45%,鲤鱼、鲫鱼、罗非鱼等应占50%,草鱼、鳊鱼可占5%。鱼的具体放养数量应根据塘口条件、管理状况等作出适当调整。
3、日常管理为了便于集中管理,可用网片、纱窗布等材料围一小部分鱼池作为鸭的活动池,每平方米水面养2~4只鸭,网片在水面上下各40~50厘米,以便鱼自由进出觅食,即使套养小鱼也可减少损失。每天早晚在池埂活动场给鸭投料,傍晚待鸭群进棚后将场地内的鸭粪清扫入池。早上赶鸭出棚,捡蛋后将棚内的鸭粪清扫入池。夏季鸭群的排粪量大,水质易肥,要及时加注新水,并减少施肥量。鸭龄大、排粪多时要实行半水半旱式放养,使一部分鸭在旱地排粪。此外,夏季要注意换水增氧。
4、疾病防治放养前鱼池应用生石灰(75千克/亩)彻底清塘消毒,淤泥较多的池塘还要清淤曝晒。鸭场应铺垫完好,并用漂白粉等喷洒一遍。鱼种可经4%食盐水浸泡,以杀灭病菌。幼鸭应按时注射疫苗,以增强抗病力。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水(10千克/亩)泼洒水面,以消毒、澄清水体,改良水质。鱼、鸭饲料中要经常加入氟哌酸、红霉素、痢特灵等药物。
池塘鱼和鸭混养有什么问题
答:第一,鱼塘里面养鸭子适量对鱼没有坏处;第二,鱼塘里如果养的鸭过多对鱼没有好处。
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有野鸭,家鸭之分。野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常年生活在水面上,潜水能力较强,以水中小动物(小鱼,小虾等)为食。家鸭体型相对野鸭较大,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依水中的小动物(鱼,虾,泥鳅等),植物(水草,稗子,稻子等)为食。与天鹅和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鸭子体型较小,羽毛较短,飞行距离有限。
池塘养鱼养鸭的方法和技巧
鸭子可以和鱼一起养
放养鱼种要适当。在鱼鸭混养的池塘里,应以养殖罗非鱼为主,其次为滤食性鲢鱼、鳙鱼和杂食性鲤鱼、鲫鱼等。而草鱼,因喜爱清静水体,故应不放或少放。
搞好鱼塘的排灌系统。鱼塘中养鸭后,鸭粪易造成水质过肥。这样,容易使鱼感染疾病,或发生泛塘。因此,需向鱼塘中定期注冲清水。如排灌系统不好,清水灌不上,肥水排不出,就会影响鱼的正常生长。
注意鱼塘水质的变化。要根据鱼塘水质,适当调整鱼、鸭的放养密度。当鱼塘水质透明度保持15-25厘米时,每亩水面可放养各类鱼种2500-2700尾,放养鸭子200-300只。如果水质透明度降低,就要及时注冲清水,一般每隔7-10天一次。
经常观察鸭粪。如发现鸭粪中有未消化的营养物,应暂停投喂饵料,既可节省饲料,又可防止水质过肥。
加强鱼病和鸭病的预防。在鱼塘中,每亩可用漂白粉1公斤或生石灰15公斤,均匀地施放。对鸭子,应定期注射疫苗。要经常进行鸭舍消毒,防止鸭病原传入水体,使鱼发生间接感染。
许多实践证明,鱼鸭混养只要得法,夺取鱼鸭双丰收是完全可能的。
养鸭与养鱼池塘建设方案
池塘水面养鸭了,水下养鲤鱼、鲢鱼。鱼塘养鸭,鱼鸭结合(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是推广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
鱼塘养鸭可为鱼增氧。鱼类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鸭子好动,在水面不断浮游、梳洗、嬉戏,一方面能将空气直接压入水中。
另一方面也可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中溶氧状况。这样,即可省去用活水或安装增氧机的投入。
鱼塘养鸭子技术
在正常情况下使用鱼塘进行养鸭子,每亩水面大概可以放点鸭子150只左右。为了避免鸭子会对鱼塘里的鱼造成伤害,要求我们所选择鱼的品种,尽量是在水的中下层进行活动的。同时为了保证鱼塘里面有足够的活物可以供鸭子取食,要求还要在鱼塘里放养一些在水面活动的杂鱼。
这些鸭子在水里活动的时候,就会把粪便也一起拉到水池里。一般每只鸭子每年拉出的鸭屎可以达到100斤左右,这些鸭屎落入鱼塘中以后。不但可以作为杂食类鱼的食物,同时还可以保证鱼塘里的水更加的肥厚,这样就可以生长出各种浮游的生物。鱼吃了这些生物以后,生长的速度就会更快,同时鱼肉的质量也会比单纯使用饲料要好得多。
池塘鱼鸭混养技术视频
厂家视频保存失败是因为你没有保存到云相册里,保存你相册里之后就不会失败了。
池塘混养比例
同一生活空间的品种尽量避开。
不同鱼品种有自己喜欢的活动空间。如:鲢、鳙鱼生活在池塘水体上层,草鱼、鲂、鳊等在水体中层,青鱼、鲤鱼、鲫鱼、鲮鱼、罗非鱼、鲶鱼等在水体下层。当然,当鱼需要吃食时,活动空间也不会仅限于哪个水体层面,只是在多数的栖息时间里在某一层水体待的多。鱼的活动空间和它们的食性有关系,如:鲢鳙鱼是滤食性鱼类,主要在水体上层活动进行滤食;青鱼、鲤鱼、鲮鱼、鲫鱼等喜欢在池塘底部寻找水生昆虫、螺蛳、饲料残渣、残屑等。
存在食物竞争的品种要避开。
我在上一期的文章中讲过鱼类的吃食问题:鲢鳙鱼是滤食性鱼类;草鱼、鲂、鳊是植性鱼类;乌鳢、鳜鱼、鲈、鲟鱼、虹鳟、金鳟等是肉食性鱼类;青鱼、鲤鱼、黄鳝、鲶
池塘鱼鸭混养技术图解
首先就是要选择选择适宜方式来进行鸭的养殖。现阶段实施鱼鸭综合经营重要有三种方式。其中一个就是放牧式,也就是鸭群散放在池塘或是湖泊水面,傍晚赶往鸭棚。这种方式有助于小水面鱼类养殖,亦可节约一部鸭饲料,但是对于鱼增产效果绝不小。然后就是是塘外养鸭的方式。也就是于渔池邻近建鸭棚,并且设立水泥活动场、活动池,每天把活动场的鸭粪、残余饲料洗涤到渔池之中。这种方式方便鸭群集中管理,但是绝不能充分发挥鱼鸭共计生互利的长处。最后就是鱼鸭混养。乃于鱼池堤埂之上建鸭棚,围一部分池埂作活动场,将鸭间接饲养于渔池之上。这种方式能比较糟糕地展现鱼鸭共计生互利的生态效应。农户因地制宜地选取糟糕适合的经营方式,可展现最为小的效益。
圈养和耕作全然有所不同、实际上采食绝不到任何野生饲料、全然靠天然饲喂。所以,对于青年鸭生长期之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长骨骼、短羽毛所需的营养均要加以符合。饲料要尽量多元化、维持能量、蛋白质的均衡,使含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均有充裕的来源。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