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养殖密度,猪养殖密度
高密度养鸭技术
村民孔小冬等5人从广东佛山引进技术,成立了新余科侬创富有限公司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系统鳜鱼养殖基地。该项目占地面积50亩,由6个温室养殖大棚和6套循环水养殖系统组成。
大棚里摆放着两排大大的金属鱼缸,每个鱼缸都连通着水管。养殖基地技术员汤诗超告诉笔者,每个大棚内有10个鱼缸,每个鱼缸的容积是30立方米。鱼缸里的水通过恒温系统,全年保持在37℃。每个鱼缸可养2500至3000尾鳜鱼,相当于室外1亩鱼塘的容量。工厂化养鱼,就是用最小的养殖空间,达到最大的产量。而且,工厂化养殖风险也低。室外养殖一旦遭遇洪水、天旱等自然灾害,很可能血本无归,工厂化养殖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就要强许多。
汤诗超介绍,鳜鱼生长最重要的因素是水质。工厂化养殖使用的是循环水技术,通过漩涡分离机和微滤机24小时不间断对水体进行过滤、检测,使水质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可以防止鳜鱼发生病害。今年春节期间,第一批工厂化养殖的鳜鱼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每公斤价格在70元左右。“6套养殖系统,预计可年产鳜鱼12万公斤,产值760万元,纯利润达280万元。”汤诗超说。
高效养鸭关键技术
不能。
氯氰菊酯不能在养殖场喷洒,因为氯氰菊酯是低毒农药但对动物也是有害的。
5%高效氯氰菊酯猪场不可以喷,可以喷生物性杀虫剂,用没有挥发性的治蛆
氯氰菊酯是不能用来猪场防苍蝇的,因为它有毒,对猪有害,所以不能用于猪场
高效氯氰菊酯主要用于防治菜青虫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和用于卫生害虫的防治,所以高效氯氰菊酯可以在鸡舍内使用。
养鸭养殖技术
一千只鸭是需要办手续的。
规模养鸭一般都是要办理营业执照的,还要经兽医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等条件批准后,发给动物防疫条件许可凭证,有注册备案的许可证号方可。详情请咨询当地的畜牧局、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工商部门。
养鸭新技术提高养殖密度
洋鸭日龄不同、季节不同以及饲养方式不同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养鸭的密度,一般来说4-10周龄,每平方米约10-12只。
11-20周龄,每平方米约8-12只。
冬季气温较低,每平方米可以适当多几只。
夏季气温较高,每平方米可以少几只。
洋鸭生长快,密度可以略小些,洋鸭生长慢,密度可以略大些。
高密度养鸭技术培训
入雏前应消毒试温
雏鸟入室前,应将育雏室进行认真清洁消毒。地面、墙壁、门窗用0.5%的消毒液喷洒,过一段时间后要打开门窗,让毒气排放干净。待地面干燥后,再放置干净麻袋和保温用具、食槽和饮水器。人室前一天,还需进行试温检测,确保雏鸟适宜温度。
鸵鸟雏舍的建造方法
温度要求
适宜温度是保证雏鸟成活的关键。刚出壳的雏鸟,一周之内温度应维持在36℃左右,以后逐渐降温,每3天降1c,一周降2-39C,一直降到23℃左右为止。云南春夏季气温较高,雏鸟脱温期一般为45-50天。育雏室的温度是否合适,可从雏鸟的反应观察:温度过高时,雏鸟会张咀呼吸,亦会展翅散热,甚至鸣叫不安;温度过低时,雏鸟会聚堆保暖,紧靠热源或呆立颤抖。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雏鸟生长均不利。温度过高,会使雏鸟烦躁不安,饮水增加,进食减少,发育减缓,易患呼吸道疾病;温度过低,进食亦会减少,还易受凉引起下痢或感冒,有时也会由于过多聚堆,造成弱小者被挤压死亡。因此,应随时注意观察,发现上述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将温度调整适宜。
鸵鸟雏舍的建造方法
湿度要求
育雏室的湿度对小鸟的影响也很大。湿度过大,饲料潮湿,加上高温,易产生霉菌变质,使雏鸟易得下痢、曲霉菌病等多种疾病;湿度过低,空气干燥,易起灰尘,会引起呼吸道疾病。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70%,且头一周可用低限,以后逐步过渡到高限即65%-70%。若高于此范围,应采用 抽湿机或加强通风量降低湿度;若低于这一湿度,可增加饮水器或水盘提高湿度,如还不能达到要求,可用喷水法增湿。云南干雨季分明,干季降雨极少,空气十分干燥,雨季阴雨连绵,特别潮湿。应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及时采取增湿或降湿措施。
鸵鸟雏舍的建造方法
密度要求
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养殖雏鸟的数量。养殖密度随着雏龄的增加而减少。一周龄雏鸟,每平方米舍内养3-4只,2周龄每平方米养1-2只,一月龄以后的雏鸟,每只需舍室面积2平方米左右,同时每只还需室外运动场5-6平方米。
鸵鸟雏舍的建造方法
通风要求
雏鸟生命力较弱,应随时注意室内良好的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当饲养人员进人舍内闻到臭气、氨气味道时,说明舍内有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存在,应用排风扇或打开门窗排除。同时,要经常清扫粪便,减少粪便发酵产生的氨气。
鸵鸟雏舍的建造方法
光照要求
雏舍内除保温设施外,光照也很重要,晴天可自然采光,但光照不能太强烈;阴天和晚上必须加人工光照,不能使舍内黑暗。2周龄后,可放入运动场让其增加运动量和进行日光浴。开始放出时间不宜太长,且以早晚放出为佳,中午阳光强烈,为防暴晒,宜收回舍内。1月龄后,可任其进出运动场自由活动,仅遇雨天或气候突冷时,需赶回舍内关养。
高密度养鸭技术要求
物理方法是利用氧气在向水体溶解过程中的物理特性,通过机械、人工或其它手段的作用,提高氧气向水体中溶解的速率,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一种增氧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1. 充气式 又叫扩散式,它是将空气或制备的纯氧通过散气装置释放为微小气泡,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与水进行传质,使得氧慢慢地溶解到水体中去,成为溶解氧。这种方法在目前的工厂化养殖中应用的比较多。
2.机械式 它是利用机械动力,增加水体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水体与空气充分的接触,从而促使空气中的氧溶解入水中,以达到增氧的目的。在池塘养鱼中大量使用的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就属于这种类型。
高效养鸭技术
养殖鹅的技术
1,地址的选择。选择场址时要选择符合当地发展和土地规划的地点,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附近的交通要便利,水电充足。鹅场周围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便于鹅群放水,鹅场的附近还要有充足的草源,要求草质良好,鹅场要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还要远离交通要道。
2,品种的选择。在选择肉鹅品种时要选择体型大、耐粗饲、生长发育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增重效果好的品种,要求饲养75~90日龄体重达到3.5kg以上的品种。
3,饲料的供给。鹅为食草型水禽,饲养成本较低。达到一定饲养规模的鹅场可实行种草养鹅的方式,适宜种鹅的牧草主要有黑麦草、苦菊等。
4,饲养管理。鹅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品质优良的雏鹅是养殖好肉鹅的关键,首先要准备好育雏室,要求有良好保温和通风性能,在进雏前要对育雏舍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并进行检修,还要保持育雏舍的环境温度,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夏季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育雏室还要控制好相对湿度 。
5,疾病预防。首先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发生情况和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执行免疫计划。同时还要定期对鹅群进行全面的驱虫,选择广谱、高效、低价的药物进行驱虫。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养殖鸭的技术
第一个在冬季养鸭技术的就是对于鸭舍进行补修,在秋天过后,如果一些养鸭的养殖户想要继续在冬季养羊的时候,那么对于鸭舍进行补修,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他们的冬季气温可以说是下降的,非常厉害的,并且有一些雏鸭他们的体质原本就非常的差。
第二个冬季养殖鸭子的技术就是在给鸭子喂养一些饲料以及水的时候都要采用一些热的饲料以及温和的水,在冬季的时候,无论是未成年的鸭子还是已经成年的鸭子,在冬天都需要进行温水的喂养,防止鸭子再吃到一些非常冰冷的食物之后抵抗力下降,从而生病进行传染。
种鸭养殖密度
大约需要20平方米。
按照地面平养的密度标准是每平方米5一6只,按最低标准5只计,100只鸭则需要20平方米。
合理的饲养密度能给肉鸭适当的休息、采食、饮水、活动的空间,有利于肉鸭的生长发育,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过密造成拥挤,缺乏运动,地面潮湿,均匀度不好,易生病,成活率低,影响经济效益。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