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的未来会是怎样,农民未来5年的新政策
中国农民的未来会是怎样?
未来最能代表农村的是什么?一个是作为环境的乡村,一个是生活在环境里的人。随着通讯、物流、交通、互联网的发展,区位的重要性在发生着变化,乡村作为城市的附庸的状况也必将变化。未来人们选择生活在农村,不见得是因为那里有就业机会(这是现在的逻辑,是现在都市人的焦虑),而极有可能是因为那里有生活。同样,选择在城市里,也是因为喜欢城市里的生活。生活不止是就业和消费,而应该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能有暇去思考越来越多就业和消费之外的事情。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农村才是对头的,而不是鼠目寸光或者破罐破摔。
我家祖辈都是农民,我思考了一下现状,想认真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家有6亩8分地,从我记事起就是种蔬菜,玉米,再也没有种过其他。一年靠种地可能只有不到2万左右的收入,我家如此,村里的人也是如此,是的这个是个贫穷的小山村。我记得在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们村还是贫困村,还在拿着救济。是的,这个收入情况导致这个村里的人普遍文化素质都不高只知道卖苦力赚钱。我想这是大多数农民的现状。若是说道未来,也许会随着农田的统一管理,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吧!遍观天下各国,都是从这个境遇走出来的。
除了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部分发达地区以外,大部分都地区的农民无非三条路,少部分留守,更少部分通过读书(主要途径)和其它途径在各类城市扎根,成长为中产阶级或者准中产阶级。大部分出外打工成为城市有依附者,做着类似工业集中区工人、各类服务业最基层员工、小商小贩等工作,绝大部分沦为夹心蛋糕,农村已经回不去,不想回也无法谋生,城市无法扎根,只能做依附者,但是这种状态不可能坚持到退休,大部分人还得回农村。
会活着,依靠“商业化”而活着。我在一个村子里承包了382亩土地,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这个村子位于西藏山南市贡嘎县,101省道旁边,去往日喀则珠穆朗玛峰、阿里冈仁波齐、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等地旅游的游客必须经过该村子。日均20座以上旅游车经过数量在800台以上,这算成旅游人次不低于16000人。长期以来,空有游客经过却没办法留下消费,村子里的人都跑到拉萨打工补贴家用。我准备在这个地块建设一个旅游服务区,一片农业温室大棚。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农广天地”告诉我们,农民想要增收,靠山,就要种山货、养蛇、养纯天然有机猪,顺便搞旅游;靠海,就要养鱼养虾养螃蟹,顺便搞旅游和垂钓;靠着城市,就要种草莓、蓝莓养带刺的豪猪(用来吃肉),顺便搞搞采摘农家乐什么的。那么问题来了,上哪去找又有闲又有钱、上山下海、又是采摘又是垂钓的人呢?好像只能从城市里找,那么怎么能让城里人又有闲心又有闲钱往乡下跑呢?那就得让城市繁荣富强起来,那么怎么让城市繁荣富强起来呢?那就得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比如大飞机小芯片什么的。所以说,城市的产业升级是否成功直接决定了农村能不能发展起来。
有谁有养蛇的养殖经验吗~~蛇是不是~适合在不是很热的地方养殖~ 请问下?
可以养殖,但却是热带蛇的品种。
蛇肉不仅是鲜美的名贵菜肴,还具有滋补健胃的功能。人工可以养殖的肉蛇有乌梢蛇、赤链蛇、颈棱蛇、过树蛇、菜花蛇、王锦蛇等蛇类,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蛇的饲养方法可分为蛇场养蛇、蛇房养蛇、蛇箱养蛇三种。
(一)蛇场养蛇。场地要选择僻静、位置较高、离水源近的地方。四周建2米以上的坚固围墙,墙基要求0.5~0.8米,并用水泥灌注,墙内四壁刷成灰色,黑色或草绿色,但不能刷成白颜色。内墙要求光滑无缝,四个墙角要做成圆弧形,绝对不能成直角,否则蛇会靠腹鳞借助90度直角夹住蛇身两侧沿墙外逃。围墙的出入门一定要设两层,内门开向蛇场,外门开向场外,这样比较安全。蛇场围墙也可不设进出门,每次用木梯进出。蛇场内设蛇洞、水池、水沟、饲料池、产卵室和活动场。可在活动场栽种一些小灌木、短草并垒上一些石堆,有利于夏季遮荫、降温和蛇类蜕皮。蛇场内保持干净、潮湿、荫凉和卫生。
(二)蛇房养蛇。可采用室内室外互相结合,尽量模仿蛇类野外生活的自然环境。蛇房的房屋和围墙需专门设计后使用,房内要有水池,适当放置几盆花卉,以增加蛇房湿度,有利于蛇的健康生长。
(三)蛇箱养蛇。一般建在通风采光好的房内或房边,多是建成长方形,大小和高低要根据蛇的种类和数量而定。蛇箱的材料可用木板或砖。可在蛇箱内铺5厘米厚的潮湿沙土,四周放几块适合的石块供蛇躲藏和蜕皮。蛇箱一般长2.5米,宽1米,高0.8米,蛇箱要有活动气窗,内遮金属网可防蛇外逃。每周投喂1~2次,做到勤换水和垫土,保持好蛇箱卫生。
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1公斤左右的蛇10条,小蛇可适当多放一些。人工投的食物多为活体的大小白鼠、黄金地鼠、青蛙、蟾蜍、泥鳅或小鱼类。人工可养殖蚯蚓、黄粉虫、地鳖虫等昆虫,以保证大规模养蛇的需要。投食要广谱多样化才能保证蛇类的健康和生长。
秋冬寄养法。就是在秋冬蛇已进入冬眠期的时候,把蛇收集寄养到来年未出蛰之前出售。每年2、3月蛇价最高,高出约平时的2~3倍。首先挖一个长6米,宽2.5米,深1米的池子,在池两侧各挖几个深0.3米正方形小池子,再在中间挖一条深0.4米的沟供人进出或投食观察,然后池上面横放木板,堆土1.5米或用玉米秸覆盖,这样蛇池中的蛇均可以安然越冬。
蛇的繁殖和孵化。蛇类性成熟后,多在每年冬眠初醒后第一次蜕皮时便开始交配。由于雄蛇的精子在母蛇体内可以存活数年之久,所以母蛇一生中最多交配3~4次,母蛇在每年的6月初或8月底产卵,数量在几枚到二十几枚不等。人工孵化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在20~27℃之间,湿度控制在相对74~95%之间,由于蛇的种类不同,蛇孵化时间的长短也不尽一样,最短孵化时间25天,最长则需55天左右。
幼蛇的饲养。幼蛇的饲养方法很简单,只要关在小板箱内,只供水,不需供食,因其腹中的卵黄可维持5天左右。随着卵黄的耗尽,幼蛇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加。这时可投喂小昆虫、蚯蚓或小土蛙,待生长到一定时期,投喂可与大蛇一样。
蛇病防治。人工养蛇常见的蛇病有霉斑病、口腔炎、急性肺炎等。
(一)霉斑病。在梅雨季节里,由于地势较低或排水不畅,造成蛇窝积水或长期反潮。病蛇常见腹鳞生有点状黑色斑,苦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局部溃烂而死亡。治疗方法是:用2%碘酊在霉斑部位涂擦,每日擦两次,一周即可痊愈。
(二)口腔炎。蛇类出蛰初醒后,由于身体瘦弱,一些有害细菌侵袭蛇的颈部,引起肿胀的口腔炎。病蛇张口不能闭合,不能吞吃食物,最后因不进食和水而饿死。治疗方法是:用生理盐水冲洗病蛇口腔,后用龙胆紫溶液擦两颌,每天各冲洗、涂擦一次,直至消炎消肿后才停止。
(三)急性肺炎。在7、8月份,产卵后的母蛇因身体虚弱,对气温过高不适才得此病。病蛇会呼吸困难、盘游不安、不想归洞,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治疗方法是:用粉剂80万单位的链霉分8次包于青蛙皮内填喂病蛇,再用清水冲下。每天1~2次,一般3~4天即可痊愈。
定期驱虫。每年初夏和深秋进行两次驱虫,可在水池中投入肠虫清或四环素,供蛇饮用和洗澡,均可收到明显效果。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