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鸡在什么时间为最长膘,肉食鸡什么阶段长肉最多
一般情况下30天之前的基础打好了,30天之后就是增肥增重,等着长肉的舒服日子了。在排除疾病侵扰的情况下,想要让你长的更好需要做到三点,第一加强日常管理,通风温湿度都要掌握好,这个不用多说。第二,鸡长得好不好,关键看长的快不快料比低不低。只要料比低,死亡少,这个鸡肯定就是养的成功了,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样降低料比?大家都只注重鸡病的治疗,日常小细节往往被忽视。首先要排除霉菌毒素的干扰,霉菌毒素的侵袭会导致鸡病不断或者消化能力低下,在日粮中添加脱霉剂能有效吸附霉菌毒素,这里要注意了,脱霉剂建议使用进口的,例如百安明,并不是说国内的一定不好,限于国内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标准,吸附能力应该是不强的,加上造假的多,所以宁愿多花点钱买贵的也不要浪费钱买假的。第三。养鸡就要养肠胃,肠胃好吸收就好,料比就好。一般建议在育雏期间使用预防腺肌胃炎的药物例如胃康灵,这个产品真是火的让人不敢相信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药物和鱼肝油等的配合,治好了肠粘膜,增加了消化能力,想要不高产都难。
肉食鸡什么阶段长肉最多?肉鸡后10天是关键时刻,30日龄后鸡群整体的采食量增长很慢,看大群精神也不错,粪便也正常,只是零星有伤亡。
省钱小妙招,青霉素在养鸡中的妙用,快进来涨知识

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逼近猪肉 协会否决激素说
养鸡是个很操心的事业,虽然起起伏伏,但还算稳定,不过很多养殖朋友都遇到过,到了30日龄后鸡群整体的采食量增长很慢,看大群精神也不错,粪便也正常,只是零星有伤亡。
再或者肉鸡养殖到34或35天左右,鸡群没有呼吸道,也没有绿粪,伤亡率也不高,就是不怎么涨料,有的时候还不跟天,其实,肉鸡养殖赚不赚钱,后10天很重要。
所以怎么让这些鸡群把料吃进去才是当前所急切要改变的现状。
鸡在30天左右的时候是长身体最快的时间这个时候的掉料对鸡的生长影响特别大。一般掉料估计都是疾病引起来的,要是精神状态粪便都正常的话,考虑饲养环境和消化系的隐患。

鸡吃料不涨料原因分析
1、鸡苗问题
鸡苗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菌感染。
2、饲养管理问题
育雏温度过低,鸡舍湿度过大。温度过低极易造成鸡群受凉,湿度过大极易造成白痢、球虫,同时温差过大还会造在“大肚子病”,均会影响采食。

家畜-幼肉鸡在家禽家/安大略,加拿大。
3、饲料问题
饲料霉毒是一个较普遍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霉菌毒素导致肝脏、肾脏、胰腺变性坏死,肌胃角质膜糜烂,腺胃、肠黏膜损伤,肠道菌群失调,消化不良、拉稀;另一方面,造成鸡免疫抑制,使其它病原体继发感染,特别是变异传支、新城疫、大肠杆菌等的继发感染。
4、腺胃炎
腺胃炎的流行非常普遍,它的危害非常大,腺胃炎的原因有多种,既有病毒病,也有寄生虫,如隐孢子虫病,还有其它因素,如低纤维饲料。
不论何种原因,只要是腺胃发炎,就会引起鸡消化功能降低,鸡采食量过低或长时间采食量维持在同一水平而不增料。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
肉鸡各生长阶段特点
共享文档 2页
肉鸡各生长阶段饲养特点
各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任务
根据肉鸡的生理特点,刚出壳的雏鸡绒毛短而稀,且体温比成年鸡低3℃左右,4日龄后体温逐渐升高,10日龄达到成年鸡的体温。雏鸡胃肠容积小,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差,但生长发育快。因此,生产中依据这些生理特点以及生长规律,可将肉鸡的饲养管理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14日龄;第二阶段15~25日龄;第三阶段36日龄至出栏。
1、0~14日龄
生理特点
1、刚出壳的雏鸡绒毛短而稀,且体温比成年鸡低3℃左右,4日龄后体温逐渐升高,10日龄达到成年鸡的体温。雏鸡胃肠容积小,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差,但生长发育快
2、此阶段由于雏鸡刚从孵化室转到育雏室,有的鸡还会经过贮存或长途运输,经受了饥渴和颠簸等应激,处于新的生活环境
饲养任务
1、尽快让雏鸡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
2、降低疾病的发生
3、提高生长速度
饲养措施
1、给雏鸡提供高质量的充足的饮水(最好是18~22℃的温开水),并供给体积小,易于消化吸收的全价配合饲料。饲料添加量以占食槽容积的1/3~1/2为好。
2、第一天采用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每平方米4瓦,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至过渡到自然光照。可在一定程度上处进肉鸡内脏器官的发育和骨骼的钙化,使肉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同时还可以带来肉鸡后期的补偿生长,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发生
2、15~25日龄
生理特点
此阶段雏鸡已基本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逐渐进入快速生长期。
饲养任务
1、提高鸡雏体质,促进鸡体框架的形成。
2、促进肉鸡内脏器发育和腿部的健壮有力,为下一阶段的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后期快速生长发育。
3、少患疾病。试验表明,对14日龄后的肉鸡限饲3周,可明显地提高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和肉鸡的成活率。
饲养措施
1、适当加大饲料粒度,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可降低10%左右,但饲料中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要按标准要求供给。
2、饲喂方法:每天定时喂3次。
3、管理方法:主要是注意运动,如晚上用竹竿轻轻驱赶仔鸡,以提高肉鸡的运动量,达到锻炼内脏器官的目的,又可以减少胸部压力的刺激。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长,有利于运动,减少疾病的发生。
3、36日龄至出栏
生理特点
此阶段肉鸡的体架已经形成,且体质健壮,代谢旺盛
饲养任务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促进肉鸡采食和消化吸收,降低机体消耗,使饲料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饲养措施
1、要供给优质的育肥饲料,营养全价,能量高,蛋能比合适。
2、配合饲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原料要多样化和低纤维化;添加3~5%的动植物油;饲料状态要尽量采用颗粒饲料
3、饲喂次数应由原来的3次增加到5次,或者采用自由采用的方式,保持槽内不断料,满足鸡自由采食的要求。
4、管理方面:在不影响鸡群健康的情况下,要减少运动量,并配合低光照强度。
各生长阶段的饲料配方
肉雏鸡
1、玉米55.3%,豆粕38%,磷酸氢钙1.4%,石粉1%,食盐0.3%,油3%,添加剂1%.
2、玉米54.2%,豆粕34%,菜粕5%,磷酸氢钙1.5%,石粉1%,食盐0.3%,油3%,添加剂1%.
3、玉米55.2%,豆粕32%,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1.5%,石粉1%,食盐0.3%,油3%,添加剂1%.
肉中鸡
1、玉米58.2%,豆粕35%,磷酸氢钙1.4%,石粉1.1%,食盐0.3%,油3%,添加剂1%.
2、玉米57.2%,豆粕31.5%,菜粕5%,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2.5%,添加剂1%.
3、玉米57.7%,豆粕27%,鱼粉2%,菜粕4%,棉粕3%,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2.5%,添加剂1%.
肉大鸡
1、玉米60.2%,麦麸3%,豆粕30%,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3%,添加剂1%。
2、玉米59.2%,麦麸2%,豆粕22.5%,菜粕9.5%,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3%,添加剂1%。
3、玉米60.7%,豆粕21%,鱼粉2%,菜粕4.5%,棉粕5%,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3%,添加剂1%
从第19天开始过渡,利用3天的时间从小鸡料过渡到中鸡料,21天起完全饲喂中鸡料。要想肉鸡增长速度快就多喂一些氨基酸一类的营养物质吧。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