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的养殖技术,平乐乡马蜂养殖
马蜂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主要饲养设备
1.蜂笼。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2.蜂棚。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一般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高2米,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活动。
3.蜂箱。用木材做成,边长15—20厘米,上下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饲料
水果,如熟透的苹果、桃等,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
饲养管理
饲养胡蜂的关键问题是:冬季保护雌种蜂,安全度过冬季,春季引导早筑巢、多筑巢。每年9月底10月初,胡蜂开始脱离旧巢,迁移到适宜的场所群集越冬,此时收集群蜂最为适宜。夜间用捕虫网在群蜂的越冬处收集,养殖在蜂笼中。每个蜂笼放入300—500头,并用黑布遮光,放在干燥通风、不受干扰的空室中,减少活动量,促使其提前进入冬眠状态。为避免蜂群脱巢后不易寻找,也可于9月中旬在原巢上采收,放入笼或箱中,利用群蜂向上习性,在笼底投放熟透的苹果、桃和水分较多的青菜。中午气温高时,在阳光下晒3—4小时,使其活动并取食,推迟休眠期,补充了营养,能使其安全越冬。
胡蜂为半冬眠昆虫,气温降至5℃开始抱团,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则抱团松散;温度高于7℃时,便开始散团,越冬后成活率的高低主要与抱团好坏有关,所以,在越冬期间,要经常检查,箱笼10—15日进行1次抱团情况检查。如果发现散团,应及时降温,加厚遮光外套。
第2年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0℃以上,越冬蜂开始散团,在笼壁活动。此时,应立即投入苹果、糖蜜、糖拌馍等饲料进行人工饲养,喂养至4月中旬,笼内蜂振翅活动一段时间,才可放蜂出笼,回归大自然筑巢。
人工辅助筑巢是在自然条件下建筑蜂棚。春季气温恒定在13℃时,越冬胡蜂开始散团活动,可在夜间移入大棚中,轻开笼门或箱盖,来日胡蜂即在棚内飞翔。气温恒定在17℃以上时,蜂开始进入筑巢产卵阶段,应随时观察,见有蜂在棚顶及四周纱网上时飞时停,应及时将蜂笼挂在棚内各处,将笼开启一半并拴牢。由于育蜂棚中仅有人工设置的蜂笼是遮光避雨、挡风的适宜筑巢地点,蜂很自然地飞入笼中。只要经过短暂的适应,用足及口器在笼顶清理巢基。这时饲料盘中应添加糖蜜成分,以利于蜂建造牢固的巢柄。然后建立第1个巢室。巢室是由胡蜂将口器咀嚼后的朽木及纸张等糊状纤维物质衔入笼中,粘连在巢柄上修造而成。因此,要在蜂棚内放上腐朽木材,棚壁纱网上挂些废纸条,备蜂取用。
第1个巢室建好后,后蜂便在巢室近底部侧壁产下1粒带短柄的蜂卵。蜂卵孵化前,后蜂会很快在位于巢柄下第1巢室侧面接圆柱状巢室,边建边产卵,直至卵粒依次孵化。后蜂不断产卵,同时担负外出觅食和饲育幼蜂的任务。巢体不断扩大,幼蜂随之增加,此时要特别注意饲料的供应。经过5个月的饲养管理,蜂笼中蜂巢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有百余只成蜂。天气渐冷,雌蜂产卵停止。蜂巢内的蛹将要羽化完时,宜关闭笼门,防成蜂离巢。
病虫害防治
危害胡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螟蛾科的黄尾巢螟,其成虫夜间在蜂巢上产卵,4—5天后孵化出幼虫。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胡蜂死亡,对巢螟的预防,一是让胡蜂将巢建在离地面较远的位置,因为自然界的胡蜂,一般距地面近的蜂巢受巢螟危害严重,距地面远的较轻。二是人工饲养蜂箱中的胡蜂,在巢螟产卵的2—3天内,每晚将蜂箱门关上,可避免巢螟在蜂箱内产卵。
幼虫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得腐臭病,感染后会很快发病死亡。可以将蜂箱疏散,在蜂巢上用喷雾器喷洒抗生素进行预防。此外,危害胡蜂的动物还有乌鸦、喜鹊、蚂蚁、蜘蛛、壁虎等。在冬季越冬时,老鼠也会咬食成群越冬的胡蜂,这些都需要加强防范。
产品的粗加工
在幼虫期和化蛹期,将自然界或人工饲养的胡蜂蜂房采摘下来后,蒸一下,取出幼虫和蛹,再晒干,不要压碎,放置于干燥处,然后将其切碎生用,每千克用甘草1千克,取汁和蜂房拌匀,炒至微黄入药。蜂房形状大小不一,背面有附着在物体上的柄,正面有许多六角形空洞,质轻韧似纸,有臭气。以大个、整齐、灰白色、轻软有弹性、没有死蜂和卵的为佳
马蜂人工饲养技术
喜欢吃的食物,在筑巢后期即胡蜂有较多大幼虫时,每窝金环需每天喂食30只以上蜜蜂,黄脚需20只左右,另外还要准备一些蜂王喜欢吃的昆虫如苍蝇、蟋蟀、蜻蜓等进行杂食性饲喂,这样才能提高蜂王的筑巢率和后期能长大的成功率。没有蜜蜂的也可饲养青米蜂作为胡蜂的食物。
马蜂怎样越冬和饲养
要根据马上到越冬的特性,以墙缝,草垛等给马蜂自行钻入,抱团取暖,顺利过冬。
自然界的蜂群中有后蜂、职蜂(雌蜂)和雄蜂,后蜂是前1年秋天后与雄蜂交配受精的雌蜂,雄蜂交配后不久死亡,雌蜂则把精子贮存在贮精囊中。天气变冷的时候,受精的雌蜂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巢穴寻找墙缝、草垛等避风场所抱团越冬,气温越低抱团越紧,气温稍高抱团就松散,温度超过7℃就开始分散。第二年春天,存活的雌蜂散团外出分别活动,自己寻找合适的地方建造巢穴产卵,生产的受精卵形成雌蜂,没有受精卵形成雄蜂,随着职蜂越来越多,蜂巢逐渐扩大。
马蜂养殖技术培训
养殖准备:制作好养殖马蜂的蜂笼和修建好养蜂棚。蜂种来源:每年9月底10月初去野外去搜寻越冬雌蜂或规模尚小的蜂巢,或是直接在四五月份时从其他胡蜂养殖场购买蜂种。饲养管理:蜜源缺乏的时候需要补助饲养,马蜂繁殖时期进行奖励饲养,补充蛋白质。注意事项:注意昆虫、老鼠等对黄蜂的危害,以及蜂群越冬时期的管理。
马蜂养殖技术指导
将4份大豆粉炒熟后粉碎,加入4份蜂花粉和2份白糖,然后每公斤的料加入酵母片2-3片以及土霉素片1-2片。
夏饲料配方:2份蜂花粉、6份大豆粉、2份白糖,一般不用加入药物。其他:可使用白糖、糖浆、糖饼来替代饲料。
马蜂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养殖马蜂除了可以卖蜂窝、蜂蛹
还可以培育蜂王出售、培育整窝蜂出售
另外还可以卖成蜂、或者可以卖蜂酒等等
反正可以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看我们选择用什么方式,看我们技术如何了。当然了,马蜂除了有真实能见到的价值以外,还有一些无形的附加价值,比如可以利用马蜂防治棉花害虫,这样效果好,经济实惠,马蜂它的食性很广,把它们成窝的放进农作物地周围安家,还可以起到防治各种农林害虫的作用。
马蜂室内养殖技术
1.药物熏杀 春季是胡蜂开始建巢活动的重要时期,要重视抓住这时只有少量越冬蜂(每1只蜂建1巢)、“葫芦包”还较小的有利时机,在城镇周围、道路两端、游憩林区、登山路径等区域进行普查,及时发现建巢活动,要在小巢期或摘除小巢销毁或用布条、毛巾沾上农药挂在小巢上熏杀。
2.适时摘巢 先用杀虫剂射喷蜂巢出口和巢外蜂群,随后用编织袋套住蜂巢快速扎紧袋口,然后摘除蜂巢,蜂巢。连袋投入水中或浇上汽油用火烧掉。摘巢时间应在晚上或雨天进行。(桂林消防司令部参谋提示最好在夜间进行,因为马蜂是夜盲,晚上看不到东西)
3.用高压水枪除蜂、火攻 建在高处人员难以达到的蜂巢,用高压水枪瞄准蜂巢猛喷, 黄蜂将蜂巢打碎。也可在长竹竿一端扎上浸过燃油的废旧棉花,点燃后伸到蜂巢边烧毁蜂巢。事先需疏散周围群众,注意防火。
4.焚毁蜂群 深秋季节,当气温降低至15度时胡蜂就开始离巢,迁居至石洞、草堆等比较温暖处去避寒,常数百只聚拢抱成一团,抵御寒冷。发现蜂群可用火焚烧。
5.引诱捕杀 胡蜂有造巢取水的特点,于蜂取水的地方,可人工挖掘水坑或放置盛水器皿,加入农药,当胡蜂吸水时即会中毒死亡。同时要注意人畜饮水安全。
6.尸体捕杀 胡蜂不但喜食蜜蜂,也咬食同类的尸体,利用这一习性,在它扑食尸体时,用木拍消灭。拍打时一定要对准,否则大胡蜂一拍不中就会反冲蛰人。
7.携药毒杀 大胡蜂笨拙,可用小纱网拍轻轻按住,然后用镊子将它夹住,将毒性较强的农药糖液涂在胡蜂的胸部和腹部,再把它们放走。这些胡蜂回巢后,其它胡蜂就会来舔食其身上的有毒糖液,致使全巢中毒。使用福建农业大学研制的“毁巢灵”,通过“自动敷药法”进行防治,效果显著。捕到胡蜂后,放入100~150毫升的瓶内,瓶内预置“毁巢灵”粉剂,借胡蜂挣脱振翅的气流,自动将药粉均匀地敷散到蜂体各部分,打开瓶盖放蜂回巢,即可很快污染全巢,达到毁除蜂巢的目的。
8.防范法:春季至夏季在胡蜂造巢取材的牛粪中喷洒农药。
马蜂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
马蜂是杂食性昆虫,幼虫在巢中由成蜂饲喂嚼烂的其他类昆虫,并能分泌一种成蜂喜食的液体,而成蜂多以昆虫类为食,但山区的蜜蜂为主要的捕食对象,特别在食物短缺季节更集中捕杀蜜蜂,也吃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花蜜等,在人工养殖时可以喂熟透的水果、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及瓜皮等植物性饲料,也可以喂菜青虫、毛毛虫等动物性饲料。
马蜂的养殖设备
1、蜂笼:蜂笼可用木材或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立方米左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2、蜂棚:蜂棚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
3、蜂箱:蜂箱用木材做成,用薄木板做成盖和底,盖上装有挂钩,四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马蜂的养殖技术
1、建驯养笼:在田间用木条建造框架即为驯养笼,下部埋在土中,用木桩和铁丝将笼固定,顶部和四周均为尼龙纱网,一侧留有活门供人员进出,同时在笼内培育菜青虫作为饲料。
2、捕捉驯养:捕捉野雌蜂时可用自制的捕蜂网,在春天野外有马蜂飞舞时挥动捕蜂网,待蜂入网后放入驯养笼内,让马蜂自由飞出,同时在笼内投喂清洁的水及液体饲料。
3、悬挂蜂箱:将水和液体饲料装入瓶中倒置在铺有吸水滤纸或脱脂棉的玻璃皿中,马蜂可通过吸足水分的滤纸或脱脂棉摄食,并根据捕得的雌蜂数量悬挂空蜂箱供其建巢用。
4、饲喂管理:随着蜂群及幼虫陆续增加要有足够的菜青虫供应,否则会引起马蜂残食幼虫,当第一代成蜂羽化后可将蜂箱从笼内搬出移到田野,不必投喂饲料,让其捕食各类害虫。
5、越冬管理:气温6℃以下时马蜂会抱成团,应将蜂箱搬入干燥通风的空房中越冬,气温回升到6℃以上时开始散团,可再搬入蜂笼,气温稳定在13℃以上时陆续出箱外活动。
6、病害防治:危害马蜂的动物有乌鸦、喜鹊、蚂蚁、蜘蛛、壁虎等,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在冬季越冬时老鼠也会咬食成群越冬的马蜂,这些都要加强防范。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