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养殖福寿螺,养殖福寿螺技术
福寿螺的养殖技术
福寿螺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大概3~4个月左右的时候,幼螺便可以发育成熟。
一般在每年的3月到11月左右是福寿螺繁殖旺季,而在每年的5月到8月则是最鼎盛的时候。
水温大概保持在18摄氏度到30摄氏度之间,最适合福寿螺的繁殖发育。而且福寿螺的繁殖能力非常惊人,一般一只雌性的福寿螺,经过一年两代总共大概会繁殖幼螺会达到32.5万只左右。
由此可见,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是相当惊人的,因而选择养殖福寿螺,并不会担心它的数量问题。
一般福寿螺的生长周期大概保持在20天到80天左右,如此可见它的生长周期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适中的。
福寿螺养殖基地
温度:养殖福寿螺最好的温度为25~32度,这个温度下福寿螺最有活性。
水质:福寿螺需要在碱性、钙质丰富、水体干净的环境中饲养。
食物:饲养福寿螺最需要注意食物的投喂。它们属于杂食性螺,对食物不挑剔,但是更喜欢甜食。建议投喂一些玉米、小麦这样含有糖分的食物。
福寿螺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福寿螺在以前,由于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快、产量高等特点而备受养殖户的喜爱,被大力推向市场,名气一度超过田螺。然而,现如今人们是“谈福色变”。原因为:经过人们研究发现,广州管圆线虫以福寿螺为寄主,人吃了这样的福寿螺就会受到感染而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病,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不利。所以,人们对福寿螺是心存畏惧而不敢食用。
所以,现在养殖福寿螺想要作为一种食材出售的话很难行得通。但是,我们如果把福寿螺作为一种饲料原料来发展倒是可以考虑。
比如可以将福寿螺作为甲鱼的饲料进行养殖。福寿螺营养价值很高,能够促进甲鱼的快速生长。因为经过研究发现,福寿螺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鲜螺肉蛋白质含量高达15.4%。同时,还含有钙、磷、铁和维生素A、B、C等,是甲鱼非常理想的动物性饲料。另外,福寿螺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体重仅有28克的母螺,交配一次就可以产卵5000粒,孵化率可达到90%。曾经有人测试过,一亩水面养殖2000只母螺,一年下来就可以繁殖小螺1000万只,可满足300只幼甲鱼的饲料需求。
如果将福寿螺当做甲鱼饲料养殖的话,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与水稻混养。因为福寿螺食量很大,能够咬食水稻,造成水稻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还有就是福寿螺螺壳非常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而且大量的粪便可造成水体污染。所以,养殖福寿螺比较建议单独进行池养。
好了,以上关于福寿螺养殖效益的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探讨交流。
福寿螺人工养殖
不能吃。
福寿螺的体内含有寄生虫,为了避免感染,必须清洗干净再用高温将其彻底煮熟之后才能吃。导致福寿螺携带寄生虫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能在水质环境很差的情况下正常的繁殖和生长。
福寿螺的外观和田螺很相似,个体较大,食性广,适应能力强,在水质环境差的情况下都能正常的繁殖和生长,因此也导致了体内含有寄生虫
福寿螺的养殖方法
养福寿螺的目的不是直接卖钱,而是作为动物蛋白,添加进饲料里的,降低养殖成本。
1、其肉质可食用,但口感不佳,并不为人们喜爱。另外,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
2、福寿螺食量大,咬食水稻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另外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
3、福寿螺对养殖环境条件要求不高,只要水源充足,水质不受污染,一般池塘、水坑、河沟、莲田等均可放养。但要求水源充足、水交换方便、水中溶氧充足。
4、养殖,培育和繁殖(水产动植物)。 养殖包括家畜养殖,家禽养殖,水产养殖,特种养殖几大类。
福寿螺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福寿螺又名苹果螺,肉质鲜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它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生命力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个体大等特征,在我国各地均可养殖。人工养殖福寿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可达6000~7000千克。
养殖方式
在有水源的地方均可养殖福寿螺,可采用池塘、小土坑、水沟和网箱等方式养殖。养殖面积不宜过大,农村庭院也可养殖。水深以0.5~1米为宜。池堤要求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并在进、排水口处安装栏网,防止敌害进入和成螺外逃。在池面投放一些浮性水生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等,既可防暑御寒,又可调节水质,提供饲料。
螺种放养
成螺池经清塘消毒后,注入清水,即可放养螺种。螺种个体重达20~25克的,每亩投放120只(雌雄比为5∶1),一般5~7天就可产卵1次,每个卵块中含有500~2000粒卵,一般孵化率为80%,成活率为50%。放养个体重1~3克的小螺作种螺,网箱或小池养殖每平方米可放养1千克,大塘每亩放养5万~10万只。
饲养管理
福寿螺的饲料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青料包括青草、水草、草皮、菜叶及各类瓜果等,精料包括米糠、粉渣、麦麸等。投喂的饲料应新鲜无霉烂。每天投喂1~2次,保证螺吃饱。饲料残渣要及时清除,以防败坏水质。同时根据水质情况,不定期的适时进行换水排污。注意防止敌害、农药及污水进入养殖池中。冬季管理是福寿螺养殖的重要环节。当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幼螺就会冻死。可在室内,或在室外利用防空洞、沼气池或覆盖薄膜越冬。越冬期间,要求水温保持在10℃以上,且要注意换水和投放少量饲料。
成螺收获和运输
4~5月份放养的个体重为1~3克小螺,经3~4月的饲养,个体重达到50克以上便可收获上市。种螺于3月上旬放养,种成螺产出的卵孵化后,养殖1个多月后个体重达到20~25克时就可收获,且以后每隔10天就可收获1次。收获福寿螺时一般捕大留小,可用鱼种网拖捞或干塘手工捕捉,也可当其浮于水面或附着于池壁、水生植物上时用手抄网捞取。
运输方法有干运和水运两种。干运时用竹箩或木箱作为容器,首先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水草,再在上面放一层螺,这样一层层地间隔铺放,最后用水草覆盖。在运输途中,每隔3~4小时用水喷淋或用手泼淋1次,保持螺体湿润,以提高运输成活率。水运即带水运输,将成螺装入运输鱼苗用的双层尼龙袋内,加水充氧运输,一般袋内装螺3.5~4千克,加水1.5~2千克。
不懂的欢迎追问。
人工饲养福寿螺
杀灭福寿螺应注意三个方面问题,首先是注意集中销毁。福寿螺一般是把卵产在田边、水沟边的杂草及禾苗上,在其未孵化前进行人工摘除,应集中深埋、打碎或烧毁;对于成螺,应组织人力将水排浅后人工捡螺,集中捣毁。萊垍頭條
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及用量。福寿螺对农药比较敏感,只要对症下药都可以杀灭。在使用方法和用量上也应注意,例如茶籽麸、桐籽麸对防止福寿螺繁殖效果较好,每亩田洒5公斤到10公斤茶籽麸或桐籽麸;插秧后24小时内,每亩田使用0.5公斤密达也可以防止福寿螺大量繁殖。萊垍頭條
福寿螺的养殖效益怎样
福寿螺、田螺是我国目前非常重要的经济螺类,它们都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饲养难度小而且养殖成本较低的优势,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幵发前景。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2年前后被引入我国,由于它具有一些显著的生产优势,如适应性强,能适应多种养殖水体和养殖模式;繁殖率高,成熟的雌螺一年可产出近万粒的卵粒;养殖的个体大,商品螺的单位面积产量高,非常适合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福寿螺怎么养殖技术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城,是一种大型食用螺类。福寿螺壳薄肉多,可食部分占螺体重的46%-48%。福寿螺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还可作为鱼的高蛋白饲料。现将福寿螺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养殖条件
福寿螺喜阴湿、怕光线,适宜生长在水沟、浅水低洼地、鱼塘、农田、水渠和人工建造的水泥池里.一般水深50至100厘米为宜。也可在大小水城中如湖泊、水库、河流等)用网箱高密度养殖,家庭小批量饲养可用水缸、水槽和盆等。饲养福寿螺水体的埂坝要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以防螺产卵时爬出或邻近鱼塘杂食性鱼类跑进吃掉幼螺。在其注排水口要装上铁丝网、聚乙烯布或竹箔等拦网设备,以防排水时外爬。在离农户较近的螺池必须在四周设置竹篱笆等拦阻设施,以防畜禽侵入。
放养种螺
选择健康、活跃、螺壳无破损、体重在30至50克、当年长成的种螺放养。一般每平方米放养60至80只种螺,雌、雄螺放养比例为5:1.在放养种螺的池塘中,要插些竹竿、木条等固定物,供其产卵附
饲养管理
1、福寿螺是一种杂食植物性螺类,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也摄食少量精饲料。以增加种螺的营养,提高种螺的产卵量和孵化率。
2、首先每5天换一次水,然后注意农药什么的有毒物污染水源。三要注意水温的变化,福寿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4C-30C之间,当水温低于10C或高于40C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及时采取保温与降温措施,防止福寿螺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人工繁殖
福寿螺雌雄异体,卵生。一般幼螺养殖100天左右就能产卵繁殖。
性成熟的雌螺,每隔5至10天产一次卵。在自然温度下,福寿螺的繁殖期为6至9个月。受精卵侄15跃可孵化出幼螺。但在孵化期间要防止蚂蚁、蜘蛛、蟑螂等天敌的危害。为了提高繁殖率,也可采用人工孵化法,即用一只水缸放10厘米深的水,在水面上放一个5毫米网孔的窗纱盘,用刀把福寿螺产在池壁上的受精卵块刮下,放在盘内,保持28C水温,经12天即可孵出幼螺。
种螺越冬
福寿螺一般在10C以下停止摄食、生长,进入休眠状态。5C左右为死亡临界温度。保温方法要因地制宜,或采用温泉、发电厂热水保温;或采用塑料大棚、深井中保温;也可采用室内加热保温。其保温温度应高于6C以上。
福寿螺的养殖技术视频
家鸡的养殖方法。
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库坝河滩等天然的青饲料和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库这一资源优势,且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利用我国土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的特性,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的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又使家鸡具有了野味。
品种选择我国的优质土鸡,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养。而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食客和养鸡户的喜爱。
棚舍的搭建
(一)场址的选择。场址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猛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的栖息和啄食。
(二)搭棚方法。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1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2层盖稻草,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三)清棚和消毒。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每一批肉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最好利用新棚,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实行游牧饲养。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四)铺设垫草。为了保暖,通常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但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鸡群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病。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的新陈代谢,也可刺激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可用碎米或玉米粉。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开食,亦可喂雏鸡料。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纸面上或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较差故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相对增重快,新陈代谢旺盛,要少量多餐。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此时喂料要定时、定量。喂饲时,每次不要让雏鸡吃得太饱,但又切忌让鸡受饿,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吃得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饲喂不足,又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餐喂八成饱,可保持雏鸡旺盛的食欲。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2.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能否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为37.5℃,雏鸡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温度不宜相差过大。出壳雏鸡,绒毛疏而短,御寒能力低,雏鸡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同时,雏鸡的食量较少,由吃入的饲料转化成的热能,难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尤其是寒冷季节更是如此。故此必须给予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运动以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都关系极大。如果温度过高,雏鸡代谢机能受到障碍,食欲减退,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影响生长发育,体质衰弱,以致死亡率增加。同时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啄肛恶癖。如果温度过低,雏鸡受凉就会相互挤压(俗称扎堆),因互相踩踏堆压而造成伤亡。此外温度过低,也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感冒、拉稀,诱发白痢病。所以,温度过高、过低对雏鸡都是不利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要勤换垫料,并加强通风换气;湿度过小,即太干燥,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可用水盆盛水,让其自然蒸发,达到增湿的目的。
3.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病雏分群饲养要经常进行,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即捉出分群。对那些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地、有目的地巡查鸡群,及时发现问题,做好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获得优良育雏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雏鸡食欲,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分析饲料的配合是否得当,饲料有否发霉变质,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及时发现雏鸡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精神状态、活动状态、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如停电或保温灯泡坏了,或电源烧着了附着物,鸡群发生啄食癖,其他侵扰鸡群的兽害、鼠害等,以便及时处理,减少鸡只死亡。 (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的特点是鸡只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这时主要形成骨架和内脏。饲养目的是使鸡体得到充分的发育和羽毛丰满,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饲养方式以放牧结合补饲。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
1.公母分群饲养:一般公雏羽毛长得较慢,易受环境的影响,争斗性也强,同时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的利用率较高,因而增重快,饲料效率高。此外,公鸡个体壮,竞食能力强,而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沉积脂肪能力强,因而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各自在适当的日龄上市,便于实行适宜于不同性别的饲养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整齐度,降低残次品率。生长期全期采用定时饲喂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桶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净吃饱为止。
2.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中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晚餐时把药片研成粉料,先用少量饲料拌匀,然后再与晚餐的全部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看是否有虫体排出,然后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餐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以求彻底将虫驱除。
(三)育肥期的饲养管理即10周龄后到上市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做到适时上市。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随着肉鸡的日龄增加,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由长骨骼、内脏、羽毛到长肉和沉积脂肪。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商品屠体外观的美感。因此,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水平一般要求达到12.54兆焦/公斤,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草根等,节约饲料;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群体的体质,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市鸡的外观、肉质更适应消费者的要求。但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相应地缩小活动场地,目的是减少鸡的运动,利于育肥。三是重视杀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老鼠既偷吃饲料、惊扰鸡群,又是疾病传播的媒介。苍蝇、蚊子也是传播病源的媒介。所以要求每月毒杀老鼠2~3次(要注意收回毒鼠、药物)。要经常施药喷杀蚊子、苍蝇,育肥期间,棚舍内外环境,饲槽、工具要经常清洁和消毒,以防引入病原,要特别注意禽出败的发生,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药物的预防工作,提高育肥鸡的成活率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