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产养殖大头鱼的方法和技术,快速高产养殖大头鱼
大头鱼养殖基地
大头鱼生长速度较一般春天放鱼苗,到秋天就可以长成上市了。
大头鱼养殖基地在哪里
大头鱼养殖深度最浅在2米左右,底部的淤泥大约在30厘米最佳。
哪里有老头鱼养殖基地
因为我国人工养殖老头鱼的技术尚不成熟,主要难点有两个:
一是老头鱼消费人群有限,和青鱼、鲢鱼不同,大规模养殖对市场造成的冲击不能预估;
二是老头鱼的攻击性强,对其它鱼类生存会造成影响,很难彻底驯化老头鱼。能预见的是:我国老头鱼的人工养殖有很长的路要走,且困难极大,老头鱼价格会持续走上坡路,喜欢吃老头鱼的消费者要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国内很多野生鱼种数量都在下降,主要就是人类生产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野生鱼生长受到限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捕鱼,避免电鱼和炸鱼等问题出现,这样才能持续食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大头鱼怎样超高产养殖
大头鱼大概要一年才能长一斤左右,按照每天投喂0.5千克来算的的话大概要182.5千克
大头鱼饲料:
大头鱼要达到高产,必须依靠饲料的投入。饲料最好是采用全价配合粉状饲料,粗蛋白含量要在30%左右。目前常用的饲料配方是:鱼粉5%,豆饼28%,菜饼20%,次粉25%,米皮糠12%,麸皮6%,添加剂及矿物质盐2%,大豆卵磷脂1%,菜油1%。
胖头鱼养殖基地
答主养鳙鱼养殖密度每立方米水体1-3公斤。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
中山大头鱼养殖基地
以鲩鱼、鳙鱼为主的“四大家鱼”是中山传统养殖水品种,去年养殖面积超过145319亩。近年来,由于“四大家鱼”价格持续低迷,大部分养殖户无钱赚或亏本,直接影响中山水产业整体效益。
为此,中山市渔业部门今年春放春养期间以市场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养殖结构,鼓励增加高效高值水产品种养殖,减少“四大家鱼”养殖面积,今年各镇区缩减“四大家鱼”面积10476亩,力争在三五年内缩减一半。
大头鱼养殖基地地址
胖头鱼是淡水鱼。
胖头鱼(学名:Aristichthys nobilis)又叫花鲢、鳙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能食用,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
栖息环境
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淡水区域的中上层。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
生活习性
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
食物:滤食性,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分布水域范围很广,在中国从南方到北方几乎淡水流域都有。
养殖技术
1、养殖模式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根据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鲢鱼的比例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应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2、苗种放养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
(1)、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
(2)、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3)、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
(4)、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5)、精心操作: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鱼种放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3、水质调控
调节水质有三大功能:
一是改良水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进入水体后,发挥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物残骸等有机物,有效降低了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
二是有机物分解后的盐类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维持和营造了良好的水质条件,能够长期保持水质的稳定,达到水肥、稳定从而有利于养殖对象健康生长。同时也可使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扩大饵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防病。养殖水体中施放了微生态制剂的有益菌,其不仅竞争排斥病原菌,维护水中微生态菌群的生态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病,而且还可以产生含有抗菌物质和多种免疫促进因子,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强化机体的反激反应,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存活率。
4、食料使用
(1)、食性分析
过去在天然环境的低水平养殖条件下,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根据对鳙鱼的食性研究表明,必须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来培养大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腐殖质,在水体缺乏大型浮游生物时,把有机肥中的腐殖质作为花鲢的主要饵料。而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隐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2)、肥料使用
原理:通过向水库、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及生物复合肥料等,增加水体中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和其它元素的含量,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提高鳙鱼的产量。
渔业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机肥,如粪肥、堆肥,后来使用无机肥化肥。原始有机肥营养全面,有效成分低,肥效缓慢,限制鱼产量。无机肥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短,成分单一,主要培养小型绿藻和蓝藻,利于鲢的生长,对鳙鱼养殖效果不理想。将传统有机肥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分解与无机肥适量地混合制成的现代渔用生物有机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大量腐殖质、肽类、有益菌、肥效增强剂等。有能肥水、改水、控水的功效。也特别适合培养大型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鳙鱼喜食的浮游生物,为鳙鱼的高产养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5、病害防治
(1)、疾病防控
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鱼病一般在“大麦黄,白露心”易发病,一个是水温逐渐上升,另一个是水温逐渐下降。这两个季节是鱼病的流行高峰季节,要提前预防。防病采用先杀虫,后灭菌的方法。以目检或显微镜诊断鱼病,对症下药。
A、寄生虫病:每年4-5月杀虫一次,大量用有机肥的水体在7-8月份杀一次虫,大水面常见的寄生虫病有:
a、中华鳋病:其症状是虫卵或虫体寄生在鱼的鳃部,少量寄生时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病鱼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膨大水肿、苍白、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体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常露出水面,俗称“翘尾病”,最后消瘦,窒息而死。主要用阿维菌素或菊酯类药物防治。
b、锚头鳋病:其症状是病鱼体表可见大型虫体,寄生处充血发红,烦躁不安,食欲不旺,继而鱼体消瘦而亡。主要用阿维菌素或菊酯类药物防治。
B、暴发性出血病:症状是眼球突出、充血;体表充血发红。分两种:
a、原发性出血病:只需杀菌。
b、继发性出血病:先是底层鱼死亡,下层理化指标严重超标,继而出现大面积死亡。先杀虫,后根据情况杀菌、调水。
大头鱼的养殖
大头鱼养一年可以长1斤以上。大头鱼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人工养殖大头鱼,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一龄鱼重量可达0.8-1公斤。养殖大头鱼可以投喂鱼粉、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麸皮、米糠、次粉等,体重增长速度快,日投饲量占存塘鱼总重量1%-5%,以半小时吃完为好,全年总投饲量不超过1000千克
大头鱼养殖技术
大头鱼养一年可以长1斤以上。大头鱼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人工养殖大头鱼,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一龄鱼重量可达0.8-1公斤。养殖大头鱼可以投喂鱼粉、豆粕、菜籽粕、棉籽粕、麸皮、米糠、次粉等,体重增长速度快,日投饲量占存塘鱼总重量1%-5%,以半小时吃完为好,全年总投饲量不超过1000千克。
大头鱼养一年可以几斤
1、大头鱼养一年可以长1斤以上。大头鱼属于大型鱼类,生长速度较快,人工养殖大头鱼,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一龄鱼重量可达0.8-1公斤,大头鱼适于在肥水池塘养殖。在天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通常可见到10公斤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公斤。
2、可用鱼粉4%、豆粕28%、菜籽粕10%、棉籽粕6%、啤酒糟5%、麸皮6%、次粉25%、米糠12%、大豆卵磷脂1%、菜油1%、磷酸二氢钙1.2%、钙粉0.9%、矿物添加剂0.5%、氯化胆碱0.2%、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2%饲喂大头鱼。
3、日投饲量占存塘鱼总重量1%-5%,投喂量应该随着水温度升高而增加。具体的投喂量要根据水温、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半小时吃完为好。全年总投饲量不超过1000千克。
大头鱼的养殖技术及密度
1、在水温为5℃-10℃的冬季或初春时投放鱼苗为宜,此时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相对减轻。投放每尾0.15-0.5公斤重的大头鱼为宜,1千克重的大规格鱼种亦可。一般来说,一亩放养不超过100尾大规格鱼种。
2、饲养大头鱼,需要每天观察水的颜色和鱼的动态,定期将池塘周围的水草杂物之类的物质清除掉,食台也要进行消毒,保持卫生和清洁,以免大头鱼生病感染。做好防逃、防盗等防护工作,铲除敌害、预防鱼病。
3、秋冬季节,水温逐渐下降,应该将大头鱼捞出来,放到更深的鱼塘里养殖过冬,注意在捞出大头鱼之前的一个星期应该停止投放食物,而且拉网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个好的天气,避免鱼受伤,或者发生水霉病。畜养的水池深度最好在2米以上。
龙头鱼养殖基地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产品出口国,远超美国、挪威等国家。那么你知道中国哪些区域最盛产海鲜吗?那个地方的海鲜又最受欢迎?
地理上说,寒暖流交汇处最容易形成优良的渔场,也最容易出产最美的海鲜。在此基础上,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区域,就成了中国最重要的海鲜出产之地。
东海篇
从长江入海口往南,一直到闽粤两省交界处的海域,就是东海。
东海海鲜产量比北方大得多,北方喜冷的和南方喜温的鱼虾贝类,在这里都可以过得很舒服。也因此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舟山是浙江省辖地级市,有着“东海鱼仓”和“中国渔都”之美称。
1.舟山带鱼
我国海域辽阔,在渤海、黄海、南海、东海中都有分布。但是若要论品质最好,国内公认是舟山一带海域出产的带鱼,鱼身宽厚、鱼肉细滑,鲜美异常,更是在国外被称为“世界上最好吃的带鱼”。
2.大黄鱼
大黄鱼是东海四大经济鱼类之首,备受国人偏爱。珍贵的黄鱼不仅金灿灿的卖相极好,而且肉质肥美鲜嫩,无论是各个餐饮店还是寻常人家的餐桌上,只要有以大小黄鱼入馔的菜肴便可尽显亮色。
3.蝤蛑(yóu móu)
这是蝤蛑,上海人叫青蟹。台湾人叫“蟳”,或“红蟳”。主要栖息于东海的海岸线边缘,穴居于海滩边沿的泥土中。其大者如升,小者如盏碟,两螯无毛。八月的大蝤蛑,力大无比,可与虎斗。是为资深补品。《本草纲目》:“其扁而最大,后足阔者,名蝤蛑。南人谓之拨棹子,以其后脚如棹也。一名蟳,随潮退壳,一退一长。其大者如升,小者如盏碟,两螯如手,所以异于众蟹也。其力至强,八月能与虎斗,虎不及也。”
4.蝤蛑虎
蝤蛑虎,东海近海滩涂的特色海产之一。此鱼虎头虎脑,尾部粗短有力,天然野生。蝤蛑虎只有一根主骨,完全没有小刺哦,而且味道非常鲜美。
5.土蚶
东海沿岸的一种特色海鲜,叫做土蚶,每只重100克左右,当地渔民视为超级补品,特别是女人生完孩子后的大补之物。做法很简单,用水烫熟即可食用,原汁原味,天然滋补。
6.土鲍鱼
土鲍鱼,东海特色野生海产。此物用来蒜蓉蒸,也可以油爆,口感劲道,味极鲜美。
7.海葵
这种黑乎乎的食材叫海葵,是处理好了的。随时可以下锅。海葵味道不仅鲜美,据说营养也是极其丰富,烧汤食用味美而滋补。研究表明,海葵可入药,沿海渔民常用它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据说疗效显著。也可以采用辣炒海葵,同样鲜美无比的。
8.龙头鱼
龙头鱼,别称忒鱼(潮汕话)、水潺(闽南语)、狗母鱼、虾潺、龙头鲓,是中国沿海常见食用鱼类。此鱼只有一条主骨,并且主骨柔软,其鱼的鱼骨细软如胡须,因此浙南柳市、台州、温州、丽水一带的人就形象叫它为水潺,就是说它像水一样柔软。而浙北宁波、绍兴、杭州、嘉兴以及上海等地称之为龙头鲓,是因为鱼头貌似龙头,学名亦然。肉松软,含水分高,不易保存或远运。鲜食味甚美,也可加工成干品。
9.望潮
望潮是一种小型章鱼,浙东沿海把小章鱼称为望潮,可能缘于它生活在海滩涂上,一有潮水涌来,它便会对冲上岸的小蟹、虾蛄等发起攻击,有谚语云:“大头望潮八只脚,十八后生追不及。立在洞中望潮至,送来蟹虾吃勿歇。”既是望潮,八月中秋潮水最大,故农历八月中捕获的望潮也最为肥美。
10.奉蚶
奉蚶,产于宁波奉化,又称奉化摇蚶,能补血健胃。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写道:“蚶出奉化县,品在车螯、蛤蜊之上。”这就是所谓的奉蚶。奉蚶颗粒较大,蚶肉肥满,蚶血鲜红,无泥腥味,肉味极鲜,早在唐代已成为上贡珍品。
关于奉蚶还有个有趣的说法,说是凡是正宗产地的蚶子贝壳上的瓦楞不多不少正好十八条。暗含“要发”之意,吉祥富贵的彩头,难怪宁波人宴席中少不了这道菜了。
11.梅童鱼
梅童鱼因在梅雨季节洄游产卵繁殖而得名,三国时期由沈莹撰的《临海水土异物志》载:“石首小者名躇水,即梅鱼也,头大于身,人呼为梅大头。”后来《台州府志》将梅童鱼作进一步描述:“似石首而小,黄金色,味颇佳,头大于身,人呼为‘梅大头’。出四明梅山洋,故名‘梅鱼’。或云:梅熟鱼来,故名。”至于说它是“梅童”,大概就是因为它身体较小,形似大头娃娃、童稚可爱的缘故。梅童鱼还有不少的俗名,梅子鱼、大棘头、朱梅鱼、大头宝等都是它的昵称。
12.滑皮虾
野生滑皮虾,是舟山独特的品种,舟山海域的天然环境造就的特色海味,目前还不能人工养殖。相较于西沙群岛或北部湾的土虾,滑皮虾会更滑口和鲜甜。滑皮虾是俗称,学名叫哈氏仿对虾,属十足目,对虾族,对虾科,仿对虾属。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该虾种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成为舟山近海拖虾作业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是当地非常受欢迎的海鲜品种。
13.梭子蟹
东海的梭子蟹肉质鲜美有弹性,特别好吃。农历九月以后捕捉的蟹称作“膏蟹”,体质丰满,质量最好,宁波特别喜欢选择肥硕的母膏蟹来制作宁波人非常喜欢的红膏呛蟹,那种鲜咸的滋味,真是难以形容的无上美味。
14.沙鳗
沙鳗学名星鳗,又名七星鳗。其鱼体侧线有明显的白色斑点,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喜好在海底石缝穴居,性凶猛,昼伏夜出,以鱼、虾为食。
在舟山,光是露出海面的岛屿就有1390个,半露或不露的岛礁更是不计其数,石缝洞穴奇多,是我国沙鳗的理想栖息地和最重要的产地。沙鳗营养极其丰富,有“水中软黄金”之称,富含多种养分,不仅强身健体、健脑益智,抗衰老、保护视力,而且由于其含有的西河洛克蛋白,是一种十分稀有的物质,可起到强精补肾的作用。
15.黄唇鱼
黄唇鱼是中国的特有鱼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为分布于中国东海和南海北部。栖息于近海水深50~60米海区,幼鱼栖息于河口及其附近沿岸,为肉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和虾、蟹等大型甲壳类为食,幼鱼则以虾类为食。闽粤人称黄唇鱼为金钱鮸、金钱猛鱼。尤其是鱼膘(俗称“鱼胶”)甚为珍贵,被视为上等补品,素有“贵如黄金”之说。美国一家媒体公布了9种全球最贵食物,其中金钱猛鱼便位列其中。
高密度养殖大头鱼技术
1.鳙鱼的食性问题。
在以往的资料中,鳙鱼的食性定义为以浮游动物为主的温和滤食性鱼类,一般简单理解为以浮游动物为食,这是过去在天然环境低水平养殖条件下得出的。现在高技术养殖条件下,水体浮游生物以大型种类为主。鳙鱼是滤食性鱼类,对食物的选择决定于鳃耙间距,只要个体大于鳃耙间距的浮游生物均可被其滤食,鲢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小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鳙鱼的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浮游生物。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裸藻科、丝状蓝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2.鲢、鳙鱼的搭配比例问题。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在这种放养模式下鳙鱼可正常生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鲢的价格越来越低,鳙的价格不断提高,这种以鲢为主的放养模式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
因此,怎样提高鳙鱼的放养比例和产量就成为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生物有机肥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水体藻相相应发生了根本变化,鳙鱼能摄食的个体大、营养丰富、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甲藻、隐藻,成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的生物量也很高,为鳙鱼成为主养鱼类提供了食物基础,据多年的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因此,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只能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3.鱼种规格问题。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厘米左右大规格鱼种,养2年上市,养殖周期长,上市规格小,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每尾150~500克大规格鱼种。经过一年的养殖达到尾重2000克以上的上市规格。
4.放养模式问题。
传统的湖泊、水库等大水体虽然也采用施肥技术进行养鱼,但产量很少超过每亩100公斤,经济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鱼种规格小,用每公斤20尾的大规格鱼种,回捕率低,成鱼规格小,一般每尾1~1.5公斤;
二是一次放种,一次起捕,上半年水中鱼的现存量少,造成水体资源浪费,下半年鱼的密度过大,天然饵料供给不足,生长速度减慢;
三是鲢、鳙鱼比例为3:1的放养模式不合理。
针对传统养殖的不足之处,现代大水体高产养殖:
一是用斤两鱼种即(每尾0.15~1公斤);
二是常年捕捞上市,即6~7月开始将部分长至1.5公斤以上的鱼起捕上市,剩下的鱼冬季起捕上市,成鱼规格有每尾1.5~2公斤和2.5~4公斤;
三是鲢、鳙鱼比例是1:4,甚至全养鳙鱼,价格高,效益好。
鳙鱼的养殖模式有水库施肥纯养鳙鱼;湖泊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投饵施肥主养鳙鱼;小型精养水体施肥套养鳙鱼四种。
根据不同的养殖模式,放养模式也不同。笔者在6月底在用全价膨化料主养黄颡鱼塘内配养当年2厘米的鳙鱼苗,40多天就长至200克,8月月中又加放一次3~4厘米的鳙鱼苗。到11月基本长至500~700克。塘口观察到,尾重100~200克的鳙鱼可以有效进食小颗粒膨化料,这有力地促进了鳙鱼快速生长。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