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育苗养殖,海参育苗养殖
海参苗的养殖技术
大多在初耳幼体入池时,培育池先加水约1/2,幼体入池后的前2天~3天内,由于水质比较新鲜,投饵量与幼体代谢产物少,每天只添水不排水,逐渐加满池后再开始换水。也有的在初耳幼体入池后第二天即开始换水。
还可以采用流水培育法,即从初耳幼体入池后,从培育池一端进水,从另一端排水,但在投饵后数小时不能流水。排水时通常用网箱、滤鼓和过滤棒等工具。
海参苗的养殖技术和管理
海参苗养殖技术在国家前些年的大力扶植下现在已经很成熟了,要想赚钱要看几个方面,1地理环境2育苗的配套设置是否齐全3优秀的技术人员4要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5要尽力尽力的管理5要掌握好销售价格的尺度,如果没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失误,一般纯利润在50%以上,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海参育苗保苗养殖新方法
第一个原因是你这个海参苗本质的问题。质量不够好。 还有一点因为你这个水源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你饲料的问题啦。你必须要请一个技术员来帮你详细的检查一下分析一下。
海参幼苗的养殖技术
1.剥离后稚参营养免疫,水环境修复净化:每次倒池前,先在备水中投入“全效倍力健3-5毫升/立方水体+免疫应激灵1克/立方水体”后,再将参苗入池。
使用剂量原则:夏季高温选择下限剂量,冬季低温选择上限,单位水体载苗密度大选择上限,密度小选择下限。残饵粪便积累多,水质老化时选择一周期中间时段,补加一次“全效倍力健1毫升/立方水体+免疫应激灵1克/立方水体”。拟定冬季保苗一周期为10-15天,夏季8-12天。
2.饵料日常营养添加及发酵:日常拌料取“全效倍力健0.5毫升/立方水体”,兑水拌入搅匀的合成饲料及自配料中,发酵2小时后投喂。混饲25天后,再用“解毒修复液”替换5天拌料使用。30天为一个混饲周期。
3.稚幼参非感染性疾病调治:病因与重金属超标、水质理化指标超标、底部硫化氢中毒、饲料污染以及免疫力低下有关。前期症状表现为:拖便、厌食、肿嘴、活力弱。建议泼洒“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体+解毒修复液1毫升/立方水体”,连续2天。
4.肠道感染性疾病治疗:病因与变换饲料和饲料污染,海参附着基污物过多,长久没有更换消毒,细菌繁殖导致肠道感染,以及免疫力低下有关。前期出现症状为扭劲摇头,拖便,厌食,不能吞水摄食,炎性半黄肠,活力弱。可泼洒“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体+抑菌多肽3毫升/立方水体+整肠生10克/立方水体”,连续2天。
5.腐皮综合症疾病治疗:病因与海参免疫力低,水质底质环境负荷过重,饲料污染,换季气候变化应激等综合因素有关。出现症状为摇头,肿嘴,吐炎性黄肠,呼吸树后口虫,表皮细菌伴有寄生虫混合感染,化皮。可泼洒“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体+德国V508消毒1毫升/立方水体+解毒修复液2毫升/立方水体,连续使用2天
海参苗的养殖技术视频
首先详细了解海参的营养成份价值,再参照媒体视频中国足球队员们的生活标准及一日三餐对吃海参的真实感受,合理调配,早上吃几根,中午吃几根,晚上吃几根,重点是是吃起来很Q弹,还能很好保护老年人的牙齿,让老人重返青春,活力四射,踢个足球,跳个广场舞不在话下。
海参苗怎么养
选址建池:可在海边建造水池来进行海参养殖,使用岩礁、石块、混凝土来搭建围城,水池的深度为1.5米左右较好。放人工海参礁:在水池内放入人工海参礁石,并繁殖大量水草和海藻,壁板选择接近原始状态的。海参苗:每10-30平方米的水池可投放300-500头海参苗,注意水温和水质。养殖管理:每天早晚投喂饲料。
选择养殖方式
根据养殖地点的不同,海参的人工养殖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种,第1种是采用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第2种是以海洋为基础进行养殖,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养殖,其养殖的步骤都是相同的。
建造水池
一般采用陆地建造水池进行养殖,适宜选择在海边进行建造,这样有利于借助地理优势,可以使用岩礁、石块、混凝土来搭建围城,并借助海水的涨落,来保证水池每天都有新的水进行更换,一般水的更换量要保证在30%左右,水池的深度适宜在1.5米左右。
放人工海参礁
向水池内放人工海参礁石,可以为海参提供一个很好的栖息场所,可以在人工海参礁里面,繁殖大量的水草、海藻等,其中材料的主要来源,可以使用砖头、瓦片、扇贝笼等,而且壁板越接近原始的状态会越好,这样有利于保证海参的野生繁殖。海参苗的运输
对于海参苗的运输,主要有两种方法,第1种方法是采用干法运输,干法的运输是将海参苗放入周转箱里面,然后在里面放少量的脱脂棉,而且在海参苗的运输途中,要不停的进行喷水,第2种方法是采用湿法运输,湿法运输是将海参苗放入帆布桶中,然后加入适当分量的水。
海参苗的投放
一般投放海参苗,如果是在10-30平方米的水池养殖,可投放300-500头的海参苗,投放后海参苗的成活率大概在35%左右,不过投放海参苗的密度,还有水的温度以及水质调控好,就有利于提高海参苗的存活率。
海参的饲养
配合饲料可在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投放的重量为海参重量的3%-5%左右,一般在投放之前,需要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5分钟再进行投喂。
海参苗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海参病害的发生期通常在春季伊始,如果控制不好,便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为了提高海参养殖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要注意春季海参养殖。以下就春季海参养殖技术做个介绍。
春季海参养殖技术
春季海参养殖技术
水体消毒和水质调节
由于冬季长时间的封冰,池塘底质和水质得不到曝气,水环境中有害微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积累造成水质和底质差,海参直接摄食底质微生物,底质不好容易引发海参肿嘴、化皮病等疾病,所以应投放消毒剂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消毒。建议使用二氧化氯或者聚维酮碘,待药效完全消失后,再投放底质改良剂改善池塘底质。有增氧设备的池塘每天中午气温高时进行小气量增氧,开启时间15—20分钟左右,彻底改善水环境。
换水
池塘冰层融化后换水要极为慎重。因为这个时期上游河水融化,海水的各项指标很不稳定,河流和养殖区池塘换水带来的海水污染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此阶段大排大灌使海参适应的水环境发生骤变,海参易出现应激反应而发生疾病,所以建议融冰后个大潮不进水或者少量进水,之后进水需注意海水的各种理化指标,忌大排大罐。
控制草类的繁殖
很多海参圈春季大量生长黄管菜、绿管菜之类的低温水草,使池水清瘦。目前采用的控制方法有药物、微生态制剂、改变透光度和人工捞取。初春时,水草量一般不会过大,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和人工捞取的方法,若利用药物扑杀,需在杀草后进行人工捞取并改良底质。
春季海参养殖常见问题
春季海参养殖常见问题
春季漂参
春季化冰的初期水体盐度分层现象较重,尤其是池水较深的参池和没有及时排淡降水位的参池,盐度分层会导致底层氧气不足,底部缺氧发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海参向溶氧量较高的池塘边角浅水区移动,并通过肛门大量吸水以虑取水中氧气,当体内的水过多时,整个呼吸树、肠胃及体腔都会膨胀,海参整体比重变小,从而发生漂浮现象。
对于这种现象,以防为主。首先在池塘化冻后及时利用排淡闸板缓慢(一次排水幅度15厘米~20厘米,防止水体较大波动)降低水位至100厘米左右,以排出表层盐度较低的冰水,打破水体盐度分层的形成,防止池底缺氧现象发生,同时及时添加新鲜海水,改善池塘水质,为海参春季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及时泼洒维生素C、葡萄糖、氨基酸活力钙等免疫增强营养剂,这些物质一方面能够被海参直接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另一方面能够为藻类和有益菌类的增殖提供充足的碳源。同时配合使用底质改良剂,氧化分解池底有害物质,建立良好的底部环境。
如果已经出现漂参现象,有条件时可立即更换部分海水,并同时使用改底、解毒、抗应激等渔用药品,使用一次即可打破水体分层,解除底热,并增加底部溶氧。大量的实际应用证明,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迅速解决漂参问题,使之恢复正常。
春季肿嘴、吐肠
每年春季海参都会在水温7℃~15℃时暴发因肿嘴而引起的吐肠、化皮等病症。其原因在于海参在7℃~8℃开始陆续进入摄食期,10℃~15℃进入摄食高峰期。在这个阶段,由于温度较低,底栖硅藻繁殖速度较慢,会导致硅藻不够吃的情况发生,海参的摄食特点是没有选择性的,饿了一冬天的海参就会摄食池塘中厌氧环境下的有害底质。这些物质在肠道内积累,就会引发肠道疾病,进而诱发肿嘴、摇头、化皮等病,严重时会因肠道极度不适而吐肠。
该病有以下特点:
1.冬季封冰时间场,尤其是海面乌冰多的年份,次年化冰时发病率较高;
2.海参密度较大的池塘发病率较高;
3.底质较差的池塘发病率较高;4.新池塘底栖硅藻等天然饵料严重不足的池塘发病率较高。
此病症的预防措施如下:
1.适当降低参池水位。化冰后,结合天气情况,缓慢排换水,每次降低池塘水位15厘米~20厘米,终保持参池水深在80厘米~100厘米即可。这样可以提高阳光的通透率,快速提高底层水温,促进底栖硅藻的生长,增加硅藻的产量。
2.全池泼洒维生素C、底质改良剂,一方面稳定水质,增强海参抗应激能力,另一方面在海参下礁前彻底改良底质环境,使海参尽量少接触到有害物质。
3.天然饵料不足的情况下,适当补充人工配合饵料。
4.定期潜入池底,查看池底环境及海参生长、摄食情况,一旦发现有肿嘴、化皮的海参要及时处理,做好消毒杀菌工作,防止病情蔓延加重。
春季海参不下礁(或下礁晚)
春季海参不下礁(或下礁晚)
春季海参不下礁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底质状况差,经过一个冬天的时间,参池长期没有消毒、改底,池底有害物质积累,池底恶化,而且海参虽一个冬季未曾摄食,但不良底质使其不愿下礁觅食。
2.水质混浊,导致池塘底部底栖藻类等可供海参摄食的食物缺乏,海参停留在食物相对丰富的参礁上采食,不愿下礁。
3.底层溶氧较低,化冰后没有及时适当降低参池水位,水过深(1.8米以上),底层溶氧较低,而礁上溶氧相对较高。
主要控制措施:
1.适当添换新水,改良水质。
2.改良池塘底质,及时泼洒底质改良剂和芽孢杆菌等。
3.及时泼洒维生素C、有机酸等,提高水体通透性,解除有毒物质毒性,增强海参免疫力。
4.适当降低水位,使用增氧剂或机械增氧,增加底部溶氧。
5.适当投喂优质海参配合饲料,丰富海参饵料种类。
青苔(或竹节草)的防治
青苔(或竹节草)的防治
春季是青苔(或竹节草)防治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段时期处理不当,会导致夏季、秋季青苔(或竹节草)的泛滥,给海参养殖带来一定危害。
主要危害有:
1.水体透明度过大,导致海参应激反应;
2.大量死亡后易出现黑底、臭底现象,危害海参生存环境。
3.生长过多过快,压缩海参生存空间,影响海参正常的活动及生命。
4.形成优势种群,抑制底栖硅藻及其他有益藻类繁殖,破坏海参天然饵料供给。
防治措施如下:
1.早春青苔(或竹节草)还没有出芽的时候,适当降低水体透明度,避免其大量繁殖和生长。
2.在低温期(18℃以下)或青苔(或竹节草)刚发芽生长时及时施用“藻苔净”、“青苔净”,对抑制青苔(或竹节草)生长有很好的效果,一旦水温达到21℃以上,就易过度繁殖,很难控制。所以,清除青苔及竹节草,一定要把握准确时间点及生产节点,果断采取措施,已达到佳效果。
3.如果青苔(或竹节草)已经生长起来,遍布全池,则必须先进行人工捞除,再施用杀草杀藻药物(粉剂的产品拌合泥土或沸石粉效果更好),当天晚上要注意池塘增氧,可以全池泼洒增氧片,2天~3天青苔(或竹节草)萎缩后,应施用有机酸等解毒剂,以分解青泥苔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防止其对水生动植物造成不良影响。隔一天,再进行改底,防止藻类死亡沉底造成底质恶化。
4、一般经5天~7天青苔(或竹节草)即可杀死,此时池塘水质老化较差,要及时添换新水,使用水质改良剂,调节良好水色。
春季海参养殖技术
春季海参养殖技术就是以上的全部内容呢,智慧来自于民间,上述观点绝大多数来自于咱们广大海参养殖户的日常经验,我们仅仅是完成了总结和提炼的工作,希望反馈后能对大家的养殖工作能起到一点点的帮助作用,也希望大家多提批评和指正意见
海参苗养殖技术书籍
采用传统保苗技术培育出来的海参,保苗成活率及产量不稳定。育苗场一年四季不停歇的生产中,病害反复出现,依靠化学药物治疗,即使苗种保留下来,但治标不治本,后期病害不断反弹,影响参苗生长发育。苗种抗病力低,抗应激力下降,常常出现厌食不长、缩水、肠道病、腐皮综合症等情况,导致苗种入塘后成活率低。
近年来,研发运用“植物能量活性物质技术”推广营养免疫,环境修复,稳水净水为一体的健康综合保苗技术,使参苗免疫力提高,抗逆性增强,参苗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下面详细介绍保苗技术方案:
1.剥离后稚参营养免疫,水环境修复净化:每次倒池前,先在备水中投入“全效倍力健3-5毫升/立方水体+免疫应激灵1克/立方水体”后,再将参苗入池。
使用剂量原则:夏季高温选择下限剂量,冬季低温选择上限,单位水体载苗密度大选择上限,密度小选择下限。残饵粪便积累多,水质老化时选择一周期中间时段,补加一次“全效倍力健1毫升/立方水体+免疫应激灵1克/立方水体”。拟定冬季保苗一周期为10-15天,夏季8-12天。
2.饵料日常营养添加及发酵:日常拌料取“全效倍力健0.5毫升/立方水体”,兑水拌入搅匀的合成饲料及自配料中,发酵2小时后投喂。混饲25天后,再用“解毒修复液”替换5天拌料使用。30天为一个混饲周期。
3.稚幼参非感染性疾病调治:病因与重金属超标、水质理化指标超标、底部硫化氢中毒、饲料污染以及免疫力低下有关。前期症状表现为:拖便、厌食、肿嘴、活力弱。建议泼洒“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体+解毒修复液1毫升/立方水体”,连续2天。
4.肠道感染性疾病治疗:病因与变换饲料和饲料污染,海参附着基污物过多,长久没有更换消毒,细菌繁殖导致肠道感染,以及免疫力低下有关。前期出现症状为扭劲摇头,拖便,厌食,不能吞水摄食,炎性半黄肠,活力弱。可泼洒“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体+抑菌多肽3毫升/立方水体+整肠生10克/立方水体”,连续2天。
5.腐皮综合症疾病治疗:病因与海参免疫力低,水质底质环境负荷过重,饲料污染,换季气候变化应激等综合因素有关。出现症状为摇头,肿嘴,吐炎性黄肠,呼吸树后口虫,表皮细菌伴有寄生虫混合感染,化皮。可泼洒“全效倍力健3毫升/立方水体+德国V508消毒1毫升/立方水体+解毒修复液2毫升/立方水体,连续使用2天。
暴利养殖
暴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