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鲈鱼养殖技术,梭鲈鱼养殖技术
梭鲈鱼养殖条件
贵州地区北部养殖成品梭鲈鱼。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梭鲈繁殖期
1.科属不同
梭鲈别名小狗鱼、牙鱼、白梭吻鲈,是鲈科、梭鲈属鱼类。
海鲈亦称鮨,属鲈形目鮨科多种鱼类的统称。
2.形态特征不同
梭鲈口端位,略倾斜。上下颌、犁骨与腭骨均具齿,上、下颌及腭骨尚有大犬齿。体被栉鳞,颊部无鳞或仅上部具鳞。背侧灰绿色,成鱼具12-13条褐色横斑。背鳍具黑色纵斑。梭鲈体肥肉厚,体呈梭形,头小,吻尖,口前位,口间距不大,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鳃部生有锐利的小剌。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尾鳍为分叉的正形尾。腹鳍在胸部稍后于胸鳍。梭鲈的身体浅黄色,腹部呈淡黄色、黄白色或淡青色色调,身体的两侧有大致纵行的黑色不规则色素斑8-12条。
海鲈体延长,呈长形,被有小鳞;尾直锐或圆。侧扁,口大,下颌突出,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背鳍为重要特征,包括前面的棘部与后面的软条部,两部分通常相连,有时则以V形刻痕隔开。幼鱼或与成鱼的体色不同,栖於深水的个体可能比栖於沿海的同种个体红得多。
3.生活习性不同
梭鲈为凶猛性鱼类,生活于淡水及半咸水水域,捕食小鱼。体长可达500-1300毫米,重约8-12千克。喜生活在水质清新和水体透明度、溶氧量高,并具有微流水的环境中。要求水体pH值在7.4-8.2之间。梭鲈属中下层鱼类,多在较深的水层平稳地活动,稍有惊扰即迅速潜入水底。此外,梭鲈还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惯,一般傍晚后出来觅食。
海鲈属杂食中上层鱼类,生活在浅海河口,主要的食物来源是小鱼,小虾等。每年的5-10月份会生活在近海,适盐广,幼苗在22‰左右盐度的海水中孵出,再溯河而上到咸淡水交汇的河口生活,并可进入淡水水域觅食生长,但成鱼多数在咸淡水中栖息。鲈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食量大,一次摄食量可达体重的5%― 12%,捕食强度在春夏季节最强裂,鱼苗以挠足类和糠虾为饵,长至10厘米体长后则捕食小鱼虾。鲈鱼生长速度较快,繁殖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1月。
4.分布范围不同
梭鲈原分布于欧洲的咸海、黑海、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60年代初,由中亚扩散分布到我国新疆伊犁河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
海鲈大部分分布于暖带与热带浅水海域。
梭鲈养殖场在哪里
鳞鱼营群体生活,是中上层杂食性鱼类。
幼鱼第一个夏季夏季期间以轮虫,挠足类甲壳动物和浮游动物为食,随着体长和年龄的增加,它们的捕食对象改为甲壳类浮游生物和一些小鱼。
鳞鱼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被食用鱼类,它是暖水性鱼类梭鲈及冷水性欧白鲑(lake whitefish)、大西洋鲑(Salmo salar)的食物。
梭鲈好养吗
金鱼,锦鲤,容易生鱼宝宝,都是冷水鱼,而且好养,对水的酸碱度软硬度没有太高要求,但是水温超过30度鱼会不舒服。
另外,黑斑条鳅(狗鱼)、黑背条鳅(狗鱼)、哲罗鲑、白斑狗鱼、雅罗鱼、五道黑、黑鱼、梭鲈、东方欧鳊、额河银鲫、柳根鱼、华子鱼。也是比较容易繁殖的。
梭鱼养殖技术
梭鱼没有养殖的,露天养殖池子里的梭鱼也是随换海水的机会进入的,所以没法辨别梭鱼是否是养殖的。
梭鱼 养殖
1、钓位选择:选择钓位需要根据梭鱼的生活习性来选择,因为梭鱼比较喜欢生活在岸边的石头周围,特别喜欢在水流回流的地方活动,可以选取这附近的位置为钓位,还有就是深浅水交界处也是梭鱼活动的主要场所。
2、饵料:可以选择钓黑鲷的诱饵来代替,例如养殖贝类海红,使用时将其弄碎,然后带水一起抛投到钓点,或者混合其他的饵料,能起到很好的诱钓效果。再者就是青沙蚕,挂钩时不要呈现耷拉状,最好能包住鱼钩。
3、打窝:首先准备好比重大的粉饵,兑水后的颜色最好为红色,因为梭鱼对红色比较感兴趣。窝料里面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南极虾、鸡肝等捣碎搅拌后将其抛投到钓点,这样能在水中形成鱼窝,也不容易被水冲走,能很好的招来大鱼。
4、作钓技巧:海钓梭鱼的时候需要的铅坠需要根据水流和水深及鱼情来决定,然后适当的上下提动钓竿诱鱼,操作的动作尽量放小,上下的幅度要控制在20cm左右,这样能更好的感受竿梢是否诱鱼,只要手感有鱼上钩就可以提竿遛鱼。
梭鱼怎么养殖
可以涨650到1200克。
棱梭个体较小,一般体长200毫米左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沿海,中国仅产于南海和东海。梭鱼、鲻鱼体形较大,一般200-500毫米,大者600-800毫米。梭鱼为黄渤海主要港养鱼种,鲻鱼为东海和南海主要港养鱼种。梭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鲻鱼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梭鱼、鲻鱼在中国南、东、黄、渤四大海域均有产出
梭鲈怎么养
1、东方欧鳊
东方欧鳊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欧鳊属。俗称鳊鱼,鳊花。东方欧鳊喜欢栖息在河流、湖泊的缓流或静水处,耐盐性、耐碱性均强。极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水域环境,有可能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
2、梭鲈
梭鲈原分布于欧洲的咸海、黑海、里海以及波罗的海水系的河流、湖泊,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伊犁河水系和额尔齐斯河水系。梭鲈抗病能力极强,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肌间刺少,营养价值极高,其蛋白质含量超过20.53%,有“淡水鱼王”之称。
3、五道黑
学名赤鲈又名河鲈,俗称五道黑。因其体侧有5条较宽的横跨体背的斑带而得名。赤鲈为生活于新疆北部的冷温带河湖鱼类。生长较为缓慢,3冬龄始达性成熟,最大个体体长可达500毫米左右。
梭鲈鱼养殖基地
在路亚时选择正确的时机是能够事半功倍的。
1. 鲈鱼生长环境:鲈鱼适宜生存的水温是1—35度,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大概在20到30度左右,10度以上才开始觅食活动,因此可以判断出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都是适合路亚鲈鱼的,在春天中午的时候,温度较高,此时很适合路亚鲈鱼,在秋天午时阳光直射时温度同样能够达到鲈鱼活跃觅食的要求,也非常适合垂钓。
2. 夏天路亚鲈鱼:夏天的时候全天气温都在20度以上,但是中午的时候气温太高,已经远超30度这个鲈鱼适宜生存温度的上限,所以此时鲈鱼会到阴凉处或者深水区避暑,无心进食。只有在早晚气温下降,水温降低的时候,才是路亚鲈鱼的好时机。在晚上七点之后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是鲈鱼捕食最活跃的时候,也是钓获的最佳时机。凌晨四点到到六点,是第二好的时间。
鲈鱼的养殖条件
养殖鲈鱼在淡水养殖可以。
1、清塘、培水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有条件的最好经过干塘、清淤和暴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50公斤或使用20PPM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果未经干塘暴晒的,还要每亩使用30公斤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遗留的凶猛杂鱼。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每亩施放3公斤复合肥进行培育浮游生物,水质微绿色或微褐色则可投苗。
2、投苗密度 经中间培育的鱼种已达10厘米,每亩放养2500尾为好,300天的养殖期亩产量可达1200—1500公斤。投苗过密,池塘容易老化和发生鱼病,难以进行持续性生产。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的剩饵,故每亩要投放100尾鲫鱼和30尾花鲢和白鲢,以减轻水质的污染和增加养殖效益。
3、投饵 鲈鱼暴食,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别在上午的7—9时和下午的4—6时,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量的5%。要坚持驯食的习惯,在塘中搭一饵桥,每次投饵敲击饵桥或泼响塘水,招呼鱼群游来抢食,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采取应变措施。鲈鱼抢食水中悬浮的饲料,下沉后不再摄食,因此投喂小杂鱼应耐心慢慢投喂,颗粒饲料则应用浮性饲料。
4、水质管理 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方法有: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天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夜晚可开动部分增氧机,白天则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这是鱼病产生的重要原因,适当施放生物制剂让有益菌群除去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病害防治1、氨氮中毒 高温天气时,水中的氨氮高,甚至产生亚硝酸盐,致使鲈鱼缺氧中毒死亡。主要症状:鱼群全塘狂游不安,上下乱窜,鳍条充血,鳃丝暗红。防治方法:立即注入新水,放出老水,注水时注意用木板把水挡散,以免直接冲起塘底污物加速鱼的死亡;每亩施放氟石粉(底质处理剂)10—15公斤,中和水中氨氮;发病前注意用生物制剂预防。2、肠炎病 病鱼食欲低,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轻压有黄色粘液流出,全年均可发生。预防措施是不要投喂变质的小杂鱼。治疗方法:按每100公斤鱼糜掺入300克呋磺合剂,连续投喂3—5天。3、烂鳃病 此病易暴发流行,死亡率高。主要症状: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鳃部粘液增多,鳃丝肿胀,末端糜烂,体消瘦,离群,最后致死。治疗方法:每100公斤鱼每天用复方新诺明6—8克、氯霉素4—6克混合拌饵连续投喂3天。4、车轮虫、斜管虫、聚缩虫病 多发生在中间培育阶段鱼的体表和鳃丝。症状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预防上多采用大量换水,改良水质。治疗可用0·7—1ppm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0—25ppm的福尔马林全塘泼洒。5、赤皮病、溃疡病 病鱼鳍基部充血,红肿,脱鳞,表皮腐烂,肌肉外露。此病多发生在高温季节,
养鹅
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