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北方养鹅养殖视频,高效养殖技术养鹅

北方养鹅养殖视频,高效养殖技术养鹅北方养鹅养殖视频,高效养殖技术养鹅

农业养鹅技术

养殖技术如下:

1、建立鹅场

养殖鹅时,需要在地势平坦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建立鹅场,便于鹅后期运动,并且鹅场中的鹅舍要具有良好的通风性,可以分为育雏舍、育肥舍、配种舍和孵化室等,而且鹅场和水流间要铺设运动场,最好使用水泥地面。

2、饲养密度

鹅需要充足的生活空间,在养殖过程中,要合理控制密度,按照每平方米8-12只的数量选购鹅苗,然后在温暖通风的地方搭建一个鹅舍,在地表铺放一层稻草,起到保温作用。

3、科学饲养

雏鹅出壳24个小时后,要先饮水开食,准备一个水盆,将鹅嘴捏住,按压到水盆中,调教其自行喝水,然后喂青菜、萝卜、米饭等精细的食物,方便小鹅吞食。

4、合理放水

雏鹅饲养20日龄后可以下水,一般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左右赶鹅下水为宜,每次的时间在15分钟,使鹅更好的适应环境,注意雨雪天不要让小鹅下水。

5、养殖管理

在养殖鹅的过程中,要定期清理鹅舍,保证环境干净、整洁,每天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免感染疫病,并且小鹅的草垫,每隔1个星期要更换一次,防止发霉腐烂。

6、饲喂管理

鹅是杂食性动物,养殖鹅时,需要为其提供植物茎叶、天然牧草、青绿树叶、蔬菜等粗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成本低廉的青贮饲料,或者为鹅提供玉米、小麦、豆饼或者小鱼小虾等能量较高的精饲料。

7、清理鹅舍

养殖鹅时,需要定期清理鹅舍,可以每隔一周打扫一次卫生,并将鹅舍中的粪便杂物清理出去,以免其腐败变质,而且要为鹅更换潮湿稻草,避免鹅感染疾病,并且要消毒清理水槽和料槽,使其中的病菌含量减少。

8、休产管理

鹅的产蛋期有7个月左右,它会在夏秋季节时进入到休产期,在此期间,要在鹅舍上安装通风设备,使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空气中产生大量细菌,而且可以为鹅群进行人工换羽,缩短鹅的换羽时间,使其产蛋期延长。

养鹅技术资料

肉鸽以玉米、稻谷、小麦、豌豆、绿豆、高粱等为主食,一般没有熟食的习惯。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将饲料按其营养需要配成全价配合饲料,以“保健砂”(又称营养泥)为添加剂,再加些维生素,制成直径为3~5毫米的颗粒饲料,鸽子能适应并较好地利用这种饲料。

农业养鹅技术有哪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商品率,提高整体效益,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一,我国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队伍,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依然不足,农业科技发展相对缓慢,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我国现代农业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的关键阶段。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就必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第二,当前,世界各国正从不同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发展农业。

高科技在世界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 一是以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为代表的高科技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这将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二是走上 "信息高速公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使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将培育出更多产量更高、质量更优、适应性更强的新品种,使农业的自然生产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的直接控制。 第三,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迫切需要开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因此,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是应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的需要。

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农业养鹅技术规范

违规占用耕地

我们国家对耕地有很严格的规定,即只能用来耕种,不能用于其他的经营活动,否则将会被查出养殖场,处以高额的罚金。

在禁养区从事养殖业

有一些地方是不能养殖牲畜的,比如水源地、居民区、旅游区和主干道附近等等地方,都是不能从事养殖活动的。

要及时处理养殖场粪污

养殖场是不能直接排放牲畜的粪污的,需要经过处理后才可以排放,也可以将粪污发酵处理后还田使用,这样养殖户们还可以发展种植经济。

养殖场内喷洒嵩安环保生物除臭剂去除臭气

养殖场内不能有太大臭气

养殖场内如果臭气太大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养殖场如果臭气太大,将处以1-10万元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将被责令停工停产。

农业养鹅技术规程

在农村,很多人都是靠养殖发家致富的,比如鸡、鸭、猪、牛等。其实养殖这些家禽有的养殖项目是可以申报补贴的。那么2021年国家扶持的农村养殖项目有哪些呢?补贴标准是多少呢?为大家整理如下:

2021年国家扶持的农村养殖项目有哪些?

1、肉牛

肉牛养殖出栏一年育肥牛达到500头以上的,或者存栏能繁母牛50头以上,国家将给以25-50万的补贴。

2、肉羊

(1)肉羊养殖存栏一年能繁母羊25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

(2)对于内蒙古肉羊养殖称为牧区,一般牧区存栏能繁母羊4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1000只以上,国家补贴25-50万。

3、肉鸡

在农村进行肉鸡养殖量在5000只以上,一年出栏量10万只以上,国家补贴35万。

4、生猪

生猪一年能繁母猪并存栏300头以上的,且出栏肥猪5000头以上,国家补贴25-100万。

5、奶牛

(1)奶牛一年年存栏300-499头的农村养殖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80万;奶牛一年存栏500-999头的农村养殖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130万;

(2)奶牛一年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农村养殖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170万。

6、蛋鸡

蛋鸡指的是能生蛋的鸡,在农村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上,国家补贴35万。

其中关于特种养殖水禽、蜜蜂、兔等,在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西、四川和青海8省区已经启动相关补贴政策,具体补贴标准需咨询当地政府。

2021年农村养殖补贴项目申报条件

1、准备好相关证件

在农村做养殖,申请补贴你需要这些证件:养殖场备案登记;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种苗来源和进出栏记录、饲料药物名称、类型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要依法建立养殖档案。

3、达到一定规模养殖

每个养殖项目补贴都必须达到它所规定的养殖规模。没有达到规模养殖是申请不到补贴的。

4、养殖场建设规范

在农村搞过养殖业的都知道现在农村在实行禁养令,如果你的养殖场不符合相关建设要求,比如离学校、化工厂、水源地等很近,这都属于养殖场建设不规范行为。

5、制定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同时健全完善好养殖档案。做好生产记录、投入品使用、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各项记录。

其实现在想要拿到养殖补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想要申请到相关补贴的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以免过了申请期。

养鹅技术指导

1、饲养环境。在准备养殖鹅苗的时候需要将饲养的环境进行打理,首先要将准备用来做鹅舍的房间进行一次全面的消毒,尤其是刚粉刷好或者是很久没有用过或刚养过别的家畜的房间,尽量多进行两次消毒,以免细菌感染,因为鹅苗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很容易受感染。

2、饲养管理。雏鹅一般在破壳的二十四个小时之后基本上都会进行初次饮水,饮水结束之后就可以开始食用饲料了,饮水的方式如果鹅苗比较少就可以人工进行教授进行饮水,但如果鹅苗数量较多则需要将水撒在鹅的身上让它们互相饮用羽毛上的水珠。开食之后要注意饲养方法,我们需要按照不同生长日期来进行饲料搭配和喂养次数,首先是从少量慢慢的加大量,然后一开始是一天喂个五六次,慢慢的变为三四次,最后走向正常,同时喂养的饲料从熟食也慢慢走向生食,饲养的时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急。

3、生活温度。不同时期的鹅苗所适应的温度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差一两天的鹅苗之间都有区别,所以在鹅苗的养殖中要注意要将不同时期出生的鹅苗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温度调节到它们各自适应的一个程度。一般出生一到六天的鹅苗做好放在温度为二十八度左右的环境,7到十四天的鹅苗一般是二十五度左右,而十五到而二十天的适合在二十二度的环境中生存,等到二十一天以后鹅苗就可以在日常的环境中正常生长了。

4、饲养密度。饲养的时候密度不宜过大,不然很容易导致鹅苗伤亡或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我们在开食的时候需要根据鹅苗身体素质的强弱来将鹅苗进行分群,一般每群是一百五十只左右,同时要根据时间的长度来慢慢降低密度,因为它们在不停的成长,所以要慢慢的再进行分群时刻保持适宜的密度,不然会出现压伤或压死的现象。

5、卫生防疫。小鹅苗很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在小鹅出生一天之后就需要对它注射疫苗,防治小鹅瘟。鹅苗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很容易感冒的,而且由于感冒导致死亡的概率非常大,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人会说自己的鹅苗养不活的原因,我们在平常的喂养时可以给它们喂一点红糖姜水,预防感冒,如果感冒了就要去兽医那拿一些专治小鹅感冒的要加在饲料里让它们吃下去。

养鹅技术大全

1、选用优良种鸽

优良种鸽个大、体健、毛色纯正、适应性好、生长速度快且繁殖力强,一般繁殖期可达5年左右,高峰期为3年。优良种鸽的最高年产仔为18只(6~9窝),最低为12只,因营养水平不同,种鸽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高低亦有所不同。引种时要选择品种特征突出、公母配对和谐、年轻力壮的种鸽。

2、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鸽舍可因陋就简,但基本要求是: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环境安静、应激因素少。鸽舍本身要能避风、挡雨、遮阳、防曝晒、防潮,有利于通风、采光、防敌害、清洁消毒和保持室内干燥。

肉鸽养殖一般采用笼养和平养(平地散养)两种方式。笼养鸽以3对/平方米为宜,平养鸽以2对/平方米为宜。

3、供给营养齐全的饲料

欲养好肉鸽,关键在于养好种鸽。种鸽的食量不大但要求饲料的营养齐全。一只种鸽日需饲料大约为45~50g,以每次饲喂剩下少许为宜,过多供料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增加养殖成本。通常以稻谷为主的饲料配方为稻谷45%、豌豆25%、玉米20%、小麦10%;以玉米为主的饲料配方为玉米45%、豌豆25%、小麦15%、高粱15%。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加些火麻仁和绿豆。同时,应当根据肉鸽的生长阶段,对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肉鸽生长发育的需要。提供足够的清洁饮水,肉鸽每天的饮用量约为采食量的1.5~4倍。

4、重视保健砂的作用

保健砂用量虽然不大,却是肉鸽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和辅助促长剂。一只种鸽每天大约需要吃6g左右的保健砂。保健砂最好是现配现用,要保证新鲜,有时为了减少配料的用工时间,也可以一次配制好,放于密封的无毒塑料袋或其它干净器皿中,供多次使用。注意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保管,切不可曝晒或受潮受热,以免变质。常用保健砂的配方是:红泥土30%,贝壳粉15%,骨粉10%,中砂25%,旧石膏、木炭末、旧石灰、食盐各5%。此外,根据生长季节的变化,还需适当的在保健砂中添加少许的中草药、维生素、抗生素,以保证肉鸽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5、加强种鸽的饲养管理

根据种鸽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即配对期、抱蛋(孵化)期、育雏期、换羽期,提供营养成分有所侧重的饲料、保健砂,创造适宜的环境,以努力提高种鸽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此外,对于留种的青年鸽,除精心饲养外,还要适当的增加光照,给予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以促使其尽快发育,待其性成熟后,要及时优胜劣汰,进行自然配对或人工配对,以不断扩大种群,增强生产能力。

6、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遵循“以防为主,防治并重”的原则。鸽舍(笼)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喂养鸽子的水槽、食槽等各种器具也要经常清洁消毒。在鸽子的生长发育期,除按规律(鸽龄)接种疫苗外,平时要注意观察鸽子的行为和神态,及时做好常见病(尤其是传染病)和鸽体内外寄生虫病的检验、防治工作,否则,轻则影响鸽子的正常生长发育,重则导致大批伤亡。此外,还要防止猫、狗、鼠、蛇等敌害。

生态养鹅实用技术

能提高产量。

1.

用鸡粪养殖黑水虻(以下简称虫子),在用虫子喂鸡,形成一条完整的生态养殖产业链,不仅改善了蛋、肉的品质,还节约饲料成本,经估算每吨饲料能节省1000元左右,每吨饲料添加30%的虫子,养肉鸡能增重10-20%,蛋鸡能延长产蛋高峰期,同时提高了蛋、肉的品质和市场价格,每斤肉鸡的市场价格能提高30%左右,鸡蛋可卖十几元一斤,是普通鸡蛋的3倍。

2.

用虫子喂鸡、喂鱼、喂虾等,不但能提高产量10-20%,还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畜禽的投药量(虫子含很高的抗生素)降低产品的药物残留,使我们的餐桌更安全。

3.

节省劳动力,用鸡粪养黑水虻能节省70%的劳动力,鸡舍内养上黑水虻再也不用天天打扫卫生,每十天收取一次黑水虻幼虫

养鹅养殖技术

选地

选择场址时要选择符合当地发展和土地规划的地点,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附近的交通要便利,水电充足。

鹅场周围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便于鹅群放水,鹅场的附近还要有充足的草源,要求草质良好,鹅场要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还要远离交通要道,距离主要干线和城镇主要居民1000m以上,这样利于防疫。

选种

选择体型大、耐粗饲、生长发育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增重效果好的品种,要求饲养75~90日龄体重达到3.5kg以上的品种。

饲料

肉鹅为食草型水禽,有强健的肌胃和发达的盲肠,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较强,可以利用大量的青绿饲料,如各种野草、蔬菜、饲草等都可作为肉鹅的饲料,因此饲养成本较低。

饲养管理

首先要准备好育雏室,要求有良好保温和通风性能,在进雏前要对育雏舍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并进行检修。

因雏鹅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抗寒能力不强,因此要保持育雏舍的环境温度,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夏季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

育雏室还要控制好相对湿度,如果湿度过大易引起雏鹅腹泻,还易造成舍内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雏鹅患病,导致雏鹅死亡率上升,在育雏期还要加强通风换气,良好的通风不但可以保持鹅舍温度、相对湿度适宜,还可保持鹅舍空气新鲜给雏鹅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疾病预防

要根据当地的疫情发生情况和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执行免疫计划。同时还要定期对鹅群进行全面的驱虫,选择广谱、高效、低价的药物进行驱虫。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怎么养鹅养鹅的技术

雏鹅出壳后,便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生活。由于雏鹅个体小,对环境的抵抗力差,各生理机能还不完善,其御寒抗热,调节体温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都较差,这时往往会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为此,在育雏期必须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注意做好保温、防湿、防集堆、放牧(包括放水)以及分群等管理工作。

温度

温度对雏鹅的健康影响极大。育雏舍的温度应高低适宜,供温均匀。刚出壳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较差。一般出雏后需保温2~3周。

合理密度

合理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面积饲养12~15只雏鹅,每群以100~150只为宜。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分散,28日龄时每平方米8~9只鹅。如果在网上育雏,开始可以将多余的网面积挡上,随着密度的增加,再逐渐放开。有条件时可以留一空栏,间隔3~5天,将另一栏的鹅传入。倒出的栏,经擦洗消毒后,再以同样的方法转其它栏的鹅。育雏期间经5~6次周转,每一次都在洁净的环境下饲养鹅雏。这对于提高成活大有好处,此法可以结合上疫苗时进行。

雏鹅的饲养密度与雏鹅的运动、育雏室空气质量及室内温度关系极为密切。在生产实践中,饲养密度过大,雏鹅运动受限,舍内温度偏高,空气质量不好,雏鹅生长发育受限;饲养密度太小,除降低育雏室的利用率外,育雏舍温度偏低。及时合理地分群,能使雏鹅生长均匀,可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分群方法有如下几种:一要根据雏鹅出雏的时间及体重来分群。二要根据雏鹅采食能力来分群。凡采食快,食管膨大部明显者为强者;凡采食慢,食管膨大部不明显者为弱者,将强弱分群。三要根据雏鹅性别分群。在出雏后几小时内可用翻肛法来鉴别雏鹅的公母,在3日龄后也可用翻肛法来区别公母,将鉴别出的公母分群饲喂。

此法,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经常注意检查鹅群健康状况,注意鹅粪是否正常。一旦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者,应及时剔出,隔离饲养。

防湿

雏鹅最怕潮湿和寒冷,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导致各种疾病。若湿度高,温度也高,则雏鹅体热散发受到抑制,因而形成体热积累,产生闷热感而造成物质代谢能力衰退,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因此,育雏舍要切实防止潮湿,经常注意保持干燥。防止办法:育雏舍应选址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地为佳。在确保育雏舍内没有“贼风”侵入,温度稳定时,育雏舍的门窗应经常打开,保证舍内有足够的光照。注意保持地面干燥,每次喂料后要增添垫草,隔日更换1次。

通风

采用负压通风,注意通风均匀,最大风速每秒0.2~0.5米,每次通风的温差不要超过1度。

放牧和放水

放牧和放水可促进雏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和适应性。但是时间不宜过早、不宜过长。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它是保证雏鹅健康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睡眠不足,会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5日龄内的雏鹅,每次喂饲后,应给予10~15分钟运动。

搞好卫生工作

定期消毒对减少舍内细菌、病毒的数量,降低污染十分有效。可每周进行一次,在消毒前尽可能清除舍内的羽毛、灰尘和粪便等,并且通风一定的时间后关闭门窗,用1:250的农福或0.5%的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由上而下,使雾滴自然下落,以地面见湿为宜。杨兴武

光照控制

育雏期光照的目的是为使雏鹅均匀一致地生长,0~3日龄提供每日24小时的光照时间,3~8日龄23小时光照时间,8日龄以后应从每日23小时光照逐渐降低到自然光照。并顺利过渡到中雏期光照。

温度调节

育雏温度是否恰当,可以由雏鹅的体态和叫声来判断。当温度适宜时,雏鹅活泼,食欲旺盛,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均匀散布于育雏栏的周围,睡眠姿态自然,头颈伸长,全身放松,入睡深,不易惊醒。当温度过低时,雏鹅互相挤在一起,以求取暖,或密集于热源处,绒毛竖起,并不断发出长而尖锐的叫声,并常常把头颈藏于翼下而睡;若温度太高时,雏鹅分散或远离热源处,张口呼吸,食欲减退,频频饮水,不时发出高而短促的叫声,起卧不安,难以入睡。发现上述不正常情况时,应立即调节温度。鹅育雏期所需温度,因品种、日龄、育雏季节、雏鹅强弱而有所不同,可作为育雏时参考,给温是否适宜应根据鹅雏的表现和实际情况来调整。

养殖方法


北方养鹅养殖视频,高效养殖技术养鹅
  • 海南的牛羊养殖,中国牛羊养殖县
  • 海南的牛羊养殖,中国牛羊养殖县 >> 海南的牛羊养殖,中国牛羊养殖县...

    北方养鹅养殖视频,高效养殖技术养鹅
  • 龙骨花的寓意和象征风水,香港龙骨花风水禁忌
  • 龙骨花的寓意和象征风水,香港龙骨花风水禁忌 >> 龙骨花的寓意和象征风水,香港龙骨花风水禁忌...

    北方养鹅养殖视频,高效养殖技术养鹅
  • 海洋渔业养殖网笼,网笼捕鱼最好方法
  • 海洋渔业养殖网笼,网笼捕鱼最好方法 >> 海洋渔业养殖网笼,网笼捕鱼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