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鳅鱼能养殖吗,刀鳅鱼养殖致富视频
刀鳅鱼能养殖吗能长多大
最大刀鳅有半米长。刀鳅俗称猪麻锯、蛇鳅、光鳅等,是一种南方水域常见的杂食性鱼种,喜欢栖息在水流较缓、光线较暗的水域中,以前并不受人“待见”,但在近些年却身价“飙升”,经济价值很高,因此不少钓鱼爱好者都以钓到刀鳅鱼为乐。不过,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刀鳅鱼并不算“大型水族”,常见个体也只比普通泥鳅更细长一些。
刀鳅怎么养殖
1.喂养刀鳅鱼的话喂蚯蚓就好了,小时候喂小一点的,后来喂大一点的,有条件可以去商店买一些红虫来喂
2.养的地方一定要放一些石头,因为它们喜欢钻进石头缝里,而且这样不容易死,能养很久
3.不管是水池还是鱼缸,底部都应该铺一层河沙,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温度,不会太热或太冷
4.去找一些水草种在里面,增加氧气含量,为其提供栖身场所。
5.一定要换水,频率半月一次,不换水的话可能会得病死掉,而且水时间长了之后会发臭。
6.不管怎么说,养的环境尽量大一点,这是一直以来的经验
刀鳅鱼可以长多大
刀鳅鱼(即中华刺鳅)又称钢鳅、刀鳅、石锥,是一种淡水鱼,分布于中国南方及淮河、京杭运河南四湖等流域,体型细而长,背上有倒刺,嘴巴又尖又细。
刀鳅鱼的养殖技术
1
喂养的话喂蚯蚓就好了,小时候喂小一点的,后来喂大一点的,有条件可以去商店买一些红虫来喂
2
养的地方一定要放一些石头,因为它们喜欢钻进石头缝里,而且这样不容易死,能养很久
3
不管是水池还是鱼缸,底部都应该铺一层河沙,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温度,不会太热或太冷
刀鳅鱼可以人工养殖吗
刺鳅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淡水鱼类,养殖成本低,养殖一亩大概投入成本40000元左右。一亩池塘可以放养8000~10000尾,养殖10个月即可出售。刺鳅鱼成鱼的平均个体能够达到200克以上,即0.4斤。由于刺鳅鱼大小重量不能与其它鱼相比较。能达到0.4斤算是上市的标准了。
养殖刺鳅鱼亩产量也算得过去,一亩可收获3000斤左右。
市场上刺鳅鱼的收购价格比一般的鱼儿要高出一大截,最低也有60元/斤,最高能够达到100元/斤。
我们以60元/斤的收购价格计算,亩产值可以达到180000元。然后除去40000元的投入总成本,盈利就是140000元。由此可见,刺鳅鱼很有市场前景,选择养殖还是不错的。
刺鳅鱼养殖一年有多大
1、池塘要求
一般以池为好,池塘面积一般为1亩-2亩,池水水深1.5米以上,塘基高出水面50厘米以上,池底淤泥少,池塘排灌方便且四周环境安静。池塘内种植1/5左右水面的水葫芦,可以调节水质和为大刺鳅隐蔽遮阳。鱼种下池前,以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然后贮水,待药物毒性完全消失后才可以放入鱼种。
2、鱼种放养
一般在每年5月-6月投放全长5厘米以上的鱼种,要求投放的鱼种同一规格,一次投放足量,鱼种体质健壮。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尾/亩-3000尾/亩。经过8个月-10个月的养殖,成鱼平均个体达200克以上,即可收获上市,亩产量一般达250公斤-300公斤。
3、饲料
大刺鳅为杂食性鱼类,目前人工养殖大刺鳅主要投喂冰鲜鱼,经过人工驯化后也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但要注意的是:要求冰鲜鱼的质量应比较好,不要腐烂变臭,否则容易引发细菌性疾病。
4、日常管理
因为养殖密度较高,所以要求经常加注新水,防止因大量投喂饲料而导致水质恶化;在雷雨天气,要及时巡塘,检查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防止大刺鳅跳逃和池水漫池;做好饲料的保鲜工作,确保饲料新鲜,不腐烂变质,同时投喂要做到“四定”;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每隔15天-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水1次,以调节水质,如发现鱼病要及时治疗。
刀鳅鱼好养活吗?
不容易缺氧。
1、池塘养殖: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
2、池塘混养 即和其它鱼类混养。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这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
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故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3、稻田养殖 我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着,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3.1、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
3.2、放养与管理。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
3.3、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4、坑塘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
刀鳅鱼,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
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体鳞细小,侧线不显著。体背黄褐色,腹部淡黄。
头部从眼上向后有2条淡色线条,沿体背纵伸至尾鳍基。体背、腹侧有许多网状花纹,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基部网纹更为明显,体侧有30余条褐色垂直条斑。有些个体条斑上端色较深黑,有部分个体近腹侧的条斑之间杂以短斑。背棘基黑褐色,胸鳍淡黄色或灰黄,其余各鳍灰色,臀鳍下缘常饰以白边。
刀鳅鱼生长周期
一般来说,泥鳅属于淡水里寿命较短的,大约3~6年。
(1)泥鳅,属鲤形目,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体灰黑,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
(2)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
(3)杂食性,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
(4)补益脾肾;利水;解毒。主脾虚泻痢 ;热病口渴;消渴;小儿盗汗水肿;小便不利;阳事不举;病毒性肝炎;痔疮;疔疮;皮肤瘙痒。
(5)泥鳅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不存在控制体重方面的顾虑。泥鳅维生素b族含量丰富(特别是维生素b3),维生素b族主要的作用是维护皮肤健康、促进消化、维护神经系统健康等,具体请参照:维生素b的作用。
刀鳅鱼能养殖吗能长多大呢
容易死
刀鳅鱼可以在清水中饲养,如果勤换水的话可以活一个星期以上,刀鳅鱼属于小型底层鱼类,主要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比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体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
刀鳅鱼鱼缸养殖
刀鳅鱼如人工养殖技术方法如下:
1、池塘养殖: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
2、池塘混养 即和其它鱼类混养。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这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
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故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3、稻田养殖 我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着,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3.1、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
3.2、放养与管理。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
3.3、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4、坑塘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
刀鳅鱼,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
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体鳞细小,侧线不显著。体背黄褐色,腹部淡黄。
头部从眼上向后有2条淡色线条,沿体背纵伸至尾鳍基。体背、腹侧有许多网状花纹,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基部网纹更为明显,体侧有30余条褐色垂直条斑。有些个体条斑上端色较深黑,有部分个体近腹侧的条斑之间杂以短斑。背棘基黑褐色,胸鳍淡黄色或灰黄,其余各鳍灰色,臀鳍下缘常饰以白边。
养殖方法
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