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蚯蚓养殖技术与利润,养鸡场蚯蚓养殖技术

蚯蚓养殖技术与利润,养鸡场蚯蚓养殖技术蚯蚓养殖技术与利润,养鸡场蚯蚓养殖技术

蚯蚓如何养鸡

蚯蚓的食性偏好:蚯蚓的食量非常大,主要以猪粪或者牛粪等禽畜粪便为基础饲料;另外还特别喜欢吃甜食,例如米饭、红薯、水果新鲜蔬菜等。所以要想源源不断地有猪粪养蚯蚓,自己养几头猪是非常适合的方法。

合理利用蚯蚓粪:蚯蚓几天就能将粗糙的猪粪咬碎,经蚯蚓食用过的猪粪以及蚯蚓的排泄物混合,是一种非常好的有机肥。将这种有机肥用于种植红薯、玉米等杂粮,大大地减少了使用化学复合肥(苗期用少量尿素即可)。因此,养蚯蚓不仅能供给鸡的精饲料,在种植使用化肥成本这一块,也能减少成本开支。

鸡类能养蚯蚓吗

目前,在养鸡场中长用到的虫子有:黄粉虫、蚯蚓、蝇蛆。由于这三种虫子营养价值高,繁殖快,好饲养,不少养殖户利用养殖场内所产生的粪便养殖“虫子”,然后饲喂禽畜,做到了一种生态循环的养殖效果,大大的降低了养殖的饲料成本,增高了养殖场经济效益。

如何养蚯蚓喂鸡

蚯蚓作为畜禽饲料深入开发利用包括

1.蚯蚓粉:蚯蚓粉加工方法简单,鲜蚯蚓经风干或烘干后粉碎即成.干蚯蚓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0%,与进口鱼粉相当,高于国产鱼粉,其中精氨酸含量比鱼粉高2-3倍,胡萝卜素丰富,是动物需要的高蛋白保健饲料.据报道,蚯蚓粉养鸡,效果比鱼粉好.肉仔鸡日粮加入7.5%的蚯蚓粉,同日粮中加入80%的鱼粉相比较,5-6天增重提高13%,在蛋鸡饲料中添加4%的蚯蚓粉,比不添加的产蛋量增加20%.

2.蚯蚓液:蚯蚓消化道中有10多种蛋白水解酶和纤溶酶等.这些蛋白酶对蛋白质具有较强的水解活性,而利用这些酶水解蛋白,使之变成可溶性的小分子活性肽和氨基酸,作为添加剂可被养殖动物完全吸收,发挥其抗病和促长作用.有养殖黄鳝试验结果:经5组试验比较,教佳配方:鱼粉20%,蚯蚓液11%,ESB酵母9%,饼粕20%,能量饲料35%,MTS促长剂0.001%,添加剂2%,粘合剂3%.养鳝效果:增重100.48%,饵料系数2.32,蛋白质利用率21.21%.蚯蚓液氨基酸含量高,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丰富,是一种新型的饲料添加剂.

3.抗菌肽:蚯蚓中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和动物体相仿,动物能充分吸收,而且其氨基酸中谷氨酸占10%(味精中的鲜味是谷氨酸),氨基酸种类齐全,可使养殖动物肉嫩鲜美,品质提高.研究发现蚯蚓体内含有高活性植酸酶,能显著提高动物饲料中矿物元素的消化吸收,还证明蚯蚓体液含有广谱的抗菌物质-抗菌肽.利用蚯蚓制造出新型的可替代抗生素的抗菌肽饲料原料和添加剂,经过蛋鸡和育肥猪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蚯蚓如何养鸡视频

有啊。红蚯蚓可作钓鱼饵料卖,黑蚯蚓供养殖场喂鸡鸭

用蚯蚓养殖鸡需要注意的什么

一只成年鸡一年吃多少蚯蚓?这个要回答两个问题。一般来说一只成年鸡一天能找到十条蚯蚓左右,一条大蚯蚓大约是十克,也就是说一只成年鸡一天能吃掉一百克蚯蚓,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去乘以一天蚯蚓的重量一百克等于36500克(这是答案一)

答案二:一天十条蚯蚓,一年就是3650条

蚯蚓如何养鸡蛋

有。蚯蚓蛋即为 蚯蚓的卵,也是喂食蚯蚓的鸡下的鸡蛋的简称。通过生态链:蚯蚓喂鸡——鸡排粪便——粪喂蚯蚓的循环利用,得到的具有高价值的农产品。

蚯蚓蛋的产生充分利用了生态链的结构,不仅避免了养鸡成本高的问题,还解决了鸡粪难处理的问题。蚯蚓蛋的生产模式应该得到广泛的宣传,我们生活中更应该提倡这种循环利用、环保、健康的生成模式。

蚯蚓养鸡的养殖方法

家鸡的养殖方法。

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库坝河滩等天然的青饲料和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库这一资源优势,且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投资少,利用我国土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的特性,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的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又使家鸡具有了野味。

品种选择我国的优质土鸡,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养。而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食客和养鸡户的喜爱。

棚舍的搭建 

 

(一)场址的选择。场址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猛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的栖息和啄食。

(二)搭棚方法。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两侧高0.8~0.9米。覆盖层通常用3层,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1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2层盖稻草,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三)清棚和消毒。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每一批肉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最好利用新棚,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实行游牧饲养。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四)铺设垫草。为了保暖,通常需铺些垫料。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但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鸡群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病。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的新陈代谢,也可刺激食欲。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开食时可用碎米或玉米粉。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开食,亦可喂雏鸡料。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纸面上或浅颜色的塑料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雏鸡的消化力较差故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雏鸡相对增重快,新陈代谢旺盛,要少量多餐。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此时喂料要定时、定量。喂饲时,每次不要让雏鸡吃得太饱,但又切忌让鸡受饿,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吃得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饲喂不足,又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每餐喂八成饱,可保持雏鸡旺盛的食欲。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2.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能否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为37.5℃,雏鸡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温度不宜相差过大。出壳雏鸡,绒毛疏而短,御寒能力低,雏鸡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同时,雏鸡的食量较少,由吃入的饲料转化成的热能,难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尤其是寒冷季节更是如此。故此必须给予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运动以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都关系极大。如果温度过高,雏鸡代谢机能受到障碍,食欲减退,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影响生长发育,体质衰弱,以致死亡率增加。同时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啄肛恶癖。如果温度过低,雏鸡受凉就会相互挤压(俗称扎堆),因互相踩踏堆压而造成伤亡。此外温度过低,也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感冒、拉稀,诱发白痢病。所以,温度过高、过低对雏鸡都是不利的。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要勤换垫料,并加强通风换气;湿度过小,即太干燥,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可用水盆盛水,让其自然蒸发,达到增湿的目的。

3.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病雏分群饲养要经常进行,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即捉出分群。对那些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经常地、有目的地巡查鸡群,及时发现问题,做好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获得优良育雏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雏鸡食欲,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分析饲料的配合是否得当,饲料有否发霉变质,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及时发现雏鸡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精神状态、活动状态、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病;三是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如停电或保温灯泡坏了,或电源烧着了附着物,鸡群发生啄食癖,其他侵扰鸡群的兽害、鼠害等,以便及时处理,减少鸡只死亡。 (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此期的特点是鸡只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这时主要形成骨架和内脏。饲养目的是使鸡体得到充分的发育和羽毛丰满,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饲养方式以放牧结合补饲。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

1.公母分群饲养:一般公雏羽毛长得较慢,易受环境的影响,争斗性也强,同时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的利用率较高,因而增重快,饲料效率高。此外,公鸡个体壮,竞食能力强,而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沉积脂肪能力强,因而增重慢,饲料效率差。公母分养,各自在适当的日龄上市,便于实行适宜于不同性别的饲养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整齐度,降低残次品率。生长期全期采用定时饲喂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桶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净吃饱为止。

2.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等。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第2次驱虫每只中鸡用驱蛔灵1片。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晚餐时把药片研成粉料,先用少量饲料拌匀,然后再与晚餐的全部饲料拌匀进行喂饲。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看看是否有虫体排出,然后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餐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以求彻底将虫驱除。

(三)育肥期的饲养管理即10周龄后到上市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做到适时上市。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随着肉鸡的日龄增加,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由长骨骼、内脏、羽毛到长肉和沉积脂肪。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商品屠体外观的美感。因此,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肉鸡育肥期的能量水平一般要求达到12.54兆焦/公斤,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一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草根等,节约饲料;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群体的体质,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市鸡的外观、肉质更适应消费者的要求。但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相应地缩小活动场地,目的是减少鸡的运动,利于育肥。三是重视杀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老鼠既偷吃饲料、惊扰鸡群,又是疾病传播的媒介。苍蝇、蚊子也是传播病源的媒介。所以要求每月毒杀老鼠2~3次(要注意收回毒鼠、药物)。要经常施药喷杀蚊子、苍蝇,育肥期间,棚舍内外环境,饲槽、工具要经常清洁和消毒,以防引入病原,要特别注意禽出败的发生,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药物的预防工作,提高育肥鸡的成活率

用蚯蚓养鸡划算吗

蚯蚓是一种小型的环节腐食性动物,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简单,技术要求低,非常适合农村养鸡户养殖。

蚯蚓体内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或脂肪,是蛋鸡急需的营养物质。因为鸡蛋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

而使用粮食喂养蛋鸡,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这些淀粉在蛋鸡体内转化成鸡蛋的营养物质时,其转化率非常低。

这样就造成了粮食喂养蛋鸡的鸡蛋品质差,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用蚯蚓代替部分粮食,喂养蛋鸡,能够提高鸡蛋的品质和产量。

一般农村养鸡户配置的这种营养性饲料的比例是,青料、粮食和蚯蚓按照1:1:1的比例配制。

这样无形地提高了蛋鸡饲料的成本,因此这种鸡蛋比土养鸡的鸡蛋价格上要贵一些, 品质上也要高一些。

养鸡


蚯蚓养殖技术与利润,养鸡场蚯蚓养殖技术
  • 七彩山鸡在不在禁养名单,养只七彩山鸡用办证吗
  • 七彩山鸡在不在禁养名单,养只七彩山鸡用办证吗 >> 七彩山鸡在不在禁养名单,养只七彩山鸡用办证吗...

    蚯蚓养殖技术与利润,养鸡场蚯蚓养殖技术
  • 雏鸡第八天的温度,雏鸡育雏第一周温度
  • 雏鸡第八天的温度,雏鸡育雏第一周温度 >> 雏鸡第八天的温度,雏鸡育雏第一周温度...

    蚯蚓养殖技术与利润,养鸡场蚯蚓养殖技术
  • 仙客来小苗培育,仙客来小苗的养殖
  • 仙客来小苗培育,仙客来小苗的养殖 >> 仙客来小苗培育,仙客来小苗的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