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可以用淡水养殖吗,淡水养活海蜇的方法
海蜇的养殖
一次放4cm以上的海蜇苗(“蛋黄苗”)60-100个/亩,5月中旬到10月,一般放苗3次,捕捞3茬。每茬的养殖周期在40-50天,笫二茬海蜇的套养一般在笫一茬海蜇出塘前10-15天左右。
海蜇的养殖产量预测
通常吃的海蜇皮是水母中的一种,算是水母。
海蜇被划分在水母纲下水母科下的海蜇属,是水母的一种。 一般的水母不能吃,海蜇是唯一可食类水母。
海蜇,,属腔肠动物。其外形似伞,身体分为伞部和口腕部,伞部俗称“海蜇皮”,口腕部俗称“海蜇头”。通常直径50㎝—100㎝左右,成体色泽多样一般为乳白色、蓝青色和红褐色,少数为黄褐色,分布很广,亚洲、澳洲各大海域均有,但产量不等。海蜇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其性平、味咸,入肾经,能清热滋阴、软坚化痰,有降血压、治哮喘之功效。
海蜇的养殖技术
海蜇养殖的水温范围是十六摄氏度到三十二摄氏度,最适合的温度是二十摄氏度到二十六摄氏度。
养殖海蜇对于池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排水条件要好,附近要有丰富的淡水资源,从而来进行适时的调节一下水的含盐度,换水量需要随着海蜇的生长而逐渐的加大,排水的时候最好水流要尽量的慢一点,防止海蜇苗粘在排水网上而导致溃烂甚至直接死亡。
海蜇的养殖成本及利润
是真的。
拼多多上面的东西为什么便宜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拼团。关键词在于“拼”,拼多多会用各种方法,诱导你去拼团,拼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团,拼的人越多越便宜。用拼团下来的庞大需求去购买商品当然会便宜很多。
第二,压低成本,薄利多销。拼多多做到了比9块9包邮还低的价格,市场上批发都拿不到这个价格,拼多多在大批量低成本购入后又低价格卖出,获得了双赢。
数据显示,除了一二线城市,我国的三四五等中小城市的消费者,都倾向于便宜的货物,但是便宜的货币中拼多多也能赚到钱。比如一件小商品,商家只赚1-2元,但是卖个几万件,就算只卖一个商品,那利润也是很不错的。
海蜇的养殖技术常见问题
人工养殖海蜇应该没有激素,但是有毒素。海蜇毒素为四氨络物、5-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有较强的组织胺反应。
海蜇又叫水母,通体透明或半透明,伞盖下有无数触须,其上有密集的刺丝束囊。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海蜇靠触须上的刺丝囊保护自己,触须碰到人,就会缠绕上去,同时囊中弹出刺丝,刺进人体内并释放毒素。
海蜇的养殖最新养殖技术
在养殖周期内,海蜇缩水的现象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中后期,正常的海蜇随着个体的增大,颜色也逐渐加深,但是缩水的海蜇颜色加深,个体变小,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1、放养密度过大,导致养殖中后期饵料不足,由于饵料的制约,造成整体长势缓慢,容易出现缩水现象;
2、底质、水质环境恶化引起。养殖中后期底质、水质污染严重,由于海蜇体内水分含量高,长时间处于这种恶劣的水环境中,导致渗透压失衡,进而出现缩水现象,可通过调水、改底有效缓解;
处理方案:
1、每五天使用一次生物肽肥,可快速改善;
2、按说明书使用底不臭,可有效的改良底质,调节水环境。
海蜇的养殖技术与肥水
1、池塘选择面积50亩以上,进排水方便,最好附近有淡水水源以便调控水体盐度,池水水深在1.5-2.0m为宜,且应在岸边水深0.5m处设置围网,以防海蜇抢滩死亡。
2、清塘消毒池塘经过彻底清淤后,冬春季干池,曝晒。池塘消毒前经过2次浸泡,每次池塘进水7-10天后排干。放苗前3O天清塘,用生石灰lOO-120kg/亩或漂白粉1O-20kg/亩,以杀灭残留的致病因子。
3、水质调控池塘进水应在放苗前10天结束,进、排水口应设置40-60目的围网。解毒肥水,放苗前全池泼洒“绿水解毒安”每瓶3-5亩或“氨基酸解霸”每桶5-8亩,第二天使用“肥水膏”+“贝蜇乐”或“生物酵素肥”+“肥水精华素”每亩500-1000g,促进硅藻和小球藻繁殖,透明度维持在40-50cm,pH维持在8.0即可放苗。放苗前,要对水质进行检测,主要是水温、盐度、pH值、浮游生物量等。海蜇养殖水温的适应范围是15-35℃,水温的最适范围是22-28℃;盐度的适应范围是8-38‰,最适范围是18-25‰;pH适应范围7.8-8.5,最适pH为7.9-8.3;水体透明度保持在50cm左右为宜;溶解氧4mg/L以上。
4、放苗苗种选择:苗种选择体态较好、游姿舒展、个体活跃、大小均匀的个体,伞经一般在1.5cm以上,最好5-8cm,活力强,色呈浅红色或金黄色。放苗时间:应选择在天气较好的早晨或傍晚,以防止阳光直射。苗种运输到池塘边时,打开袋口,自然适应 10分钟-20分钟后慢慢将蜇苗放人池塘,切忌在大风天气、下风口或岸边浅水区投放,以避免幼苗冲上岸边致死。放苗密度:伞经5-8cm的苗40-80只/亩,伞径1.5-2cm以上的苗500-800只/亩。放苗后全池泼洒“低聚糖863”或“激活”每袋2亩提高苗的成活率和活力,促使蜇苗快速生长。
5、海蜇各阶段养殖注意事项(1)幼蜇入池选择规格在2cm左右、健康无畸形、活力好的幼蜇,在天气晴朗、无风、水温在19℃左右时人池,放苗后全池泼洒“低聚糖863”或“激活”每袋2亩,这样幼体适应环境快,存活有保证。(2)15天的海蜇形状似鸡蛋大小,伞径在7-8cm,多在上风处聚集,在傍晚浮上水面。在水中游动时,触须伸展,伞动频率高,有力,不间断摄食小型浮游生物,食量很大,体重在60g左右。在放苗15天内,定期泼洒“肥水膏”或“贝蜇乐”每亩500-1000g,水质不宜过肥,保证水中生物饵料充足。(3)30天的海蜇伞径在15cm左右,基本上全池可见,此时是海蜇增重速度加快期,体重在1000g以上,体色有白色、深红色、紫红色3种。适当添加辅助饵料或自己发酵饵料(豆粕50斤,麦麸30斤,玉米粉10斤,“水产诱食酵母”5袋,“强效EM”2瓶,水40斤混合发酵三天,有酸香味即可)促进海蜇快速增长。定期使用“绿水解毒安”或“速调107”每瓶3-5亩稳定pH,定期使用“底巧”+“底生氧”或“底速安”配合“臭氧水安”每袋2-4亩改善底质,促进蛏子、对虾健康生长。(4)45天的海蜇伞径在28cm以上,伞动频率舒缓,体重约4000g,全池可见,上风处居多,惊动后快速下潜。这一阶段除满足前面的条件外,还应及时补充新鲜海水。管理人员巡池时,用长竿将触网的海蜇轻轻推离网边,以免海蜇磨伤伞头,影响销售。(5)60天的海蜇伞径在35cm以上,伞动频率缓慢,体重在8000g以上即收获。
海蜇的养殖基地在哪里
210684是东港市的身份证。
东港市,为辽宁省辖县级市,由丹东市代管。地理座标东经123°22′30″至124°22′30″,北纬39°45′至40°15′。境内江岸线(边境线)23.85公里,海岸线93.5公里,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地处丹东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北、西北接凤城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西与庄河市毗邻;东北和丹东市振安区相连;东隔鸭绿江同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相望。拥有沿海、沿江、沿边地理优势,是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县级市。
2014年,全市陆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60.81万人;辖3个街道、14个镇、1个民族乡;2014年,东港市地区生产总值348.9亿元。
东港市地处东北亚、环渤海和环黄海三个经济圈的交汇点,是连接中、朝、韩、俄、日五国的交通枢纽、欧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是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海陆门户。东港是中国最大的海蜇养殖基地 和梭子蟹养殖基地 、国家级的草莓产研中心和最大的优质生产基地。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