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凤鸡最大的养殖基地,正宗黑凤鸡养殖视频
黑凤鸡养殖技术
1、雉鸡:经驯化后的主要优良品种有左家雉鸡、美国七雉鸡、黑化雉鸡、白雉鸡、黄雉鸡和艺术型雉鸡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深加工产品已远销日本、东南亚。
2、乌骨鸡:主要品种有泰和鸡、黑凤鸡、山地乌骨鸡等,它们一直是中外餐桌上的佳肴,菜中上品,尤其是黑凤鸡。共同点是具有独特的药用功能和滋补食疗作用,是滋阴补肾、养气补血、停经滞带的高级补品。其市场需求量大。
3、鹌鹑:目前适于我国养殖的品种主要有白羽鹌鹑、美国法拉安鹌鹑、日本蛋用型鹌鹑等。它们不仅肉质细嫩、清香,而且富含卵磷脂、维生素及赖氨酸等,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滋补品。
4、火鸡:是一种肉用禽类。体型大,出肉多,肉质鲜美,口感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低胆固醇,脂肪含量少,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极好的肉食佳品。
黑凤鸡养殖场图片
乌鸡原产自中国的江西省的泰和县武山,距今具有超过2000年的饲养历史。它们不仅喙、眼、脚是乌黑的,而且皮肤、肌肉、骨头和大部分内脏也都是乌黑的,因而得名为乌鸡。
乌鸡有哪些常见的品种?
1、竹丝鸡
竹丝鸡是我国传统的乌骨鸡品种,但经过改良,现在基本上都是当做快大型的肉鸡来养殖了,因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基本50天左右就可以出栏,是各大乌鸡养殖场的首选品种。
2、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在全国饲养量最大,已列入国际标准品种,其外貌具有“十全”特征,即从冠(桑椹冠)、缨头(凤头)、绿耳、胡须、丝毛、乌脚、乌爪、乌皮、乌肉、乌骨。
3、余干乌黑鸡
因原产于江西省余干县而得名,属药肉兼用的地方品种。与泰和鸡及其他乌鸡的类型不同,具有突出的特点, 是一个独特的优良乌鸡品种。
4、雪峰乌骨鸡
产自湖南黔阳县,因位于云贵高原雪峰山区而得名。颜色有全黑、全白、杂色,皮、肉、骨、喙、脚均为紫色。开产日龄156-250天,平均蛋重46g,年产蛋94枚。
5、黑凤鸡
黑凤鸡被誉为“中国黑宝”,其体态玲珑,具有黑丝毛、乌皮、乌肉、乌骨、从冠、凤头、绿耳、胡须、毛腿、五爪十全特征。
6、麻羽乌鸡
也称之为土乌鸡。麻羽乌鸡整体的外观特征和土鸡一样,毛是麻黄的,只是它的皮,肉以及骨头内脏都是黑的。这种鸡更容易被消费者以土鸡的身份接受。
总的来说,乌鸡因其良好的营养价值和食补功效,目前在很多地区都被广大养殖户选定为致富的养殖项目,养殖前景广阔。当然,乌鸡的养殖也同样存在风险,因此首先选对品种就是很关键的一步。
黑凤乌鸡养殖技术
这两种几都好吃,黑凤鸡红烧好吃一些,乌鸡则炖汤是首选营养丰富,适合气血不足的人多吃比较好
五黑鸡养殖技术
1、倒悬法
拿住小鸡的双脚,将它倒悬起来,公鸡会抬起头,并拼命的扑动翅膀向上飞,母鸡的头则不会上抬,而且整个身子会无力地向下垂,连翅膀都不会扑动,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麻鸡。
2、毛色辨别法
等小鸡长到1.5月龄时就可采用毛色辨别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麻鸡,公鸡的羽毛在传统的毛色中会夹杂一些暗红色的斑条,背部没有珍珠状黑斑,母鸡则相反,并且颈部拥有一些黄色细纹,胸前也有暗褐色的菱形小斑,这些细节特征都是公鸡所不具有的。
3、看尾巴
母鸡在幼时拥有比公鸡尾部更长的尾巴,当它们长到3月龄时,该现象才会出现反转,但这种方法有时也会不准,如果少数的公鸡在幼时即拥有长尾,此时该用下面的鉴别法。
4、看鸡冠
这种方法适用于白鸡,也可在带杂色的黄鸡中应用,在雏鸡长成中雏时,也就是拳头大小时即能区别,雄性鸡的鸡冠肉较厚,锯齿刻口粗钝,不规则,大小不一,而雌性鸡的鸡冠肉较薄,锯齿刻口细小而尖,排列整齐,大小均匀。
黑凤鸡养殖技术与管理
黑皮鸡叫黑乌鸡,又名药鸡、黑凤鸡、包黑鸡,为我国宝贵的稀有唯一幸存的珍稀品种。其显著特征为“五黑一绿”,羽毛全黑、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趾甲均为黑色。
是我国特有的珍禽种源。它全身羽毛紧贴,以全身乌黑而得名,是天然黑色药用滋补珍禽。该品种觅食能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饲料消耗少,适应性广,南北均可养殖。早期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商品鸡90日可出售,体重达1.5公斤左右;成活率达95%。
黑凤鸡养殖技术培训
黑凤鸡,又名黑羽药鸡,是我国独有的珍稀种源。近年由我国生物学家历经多年选育而成,使绝迹400年的正宗明代乌骨鸡重现风采,并以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大、效益高而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特禽新品种,是继养鳖、养驼鸟之后回报最高的新项目。黑凤鸡具有黑丝毛、黑皮、黑肉、黑骨、黑舌以及丛冠、缨头、绿耳、胡须、五爪十大特点,符合“十全明代乌鸡”特征。更为奇特的是:其眼睛、血液、内脏、脂肪也近黑色,烧熟后象甲鱼一样胶着,味道十分鲜美。黑凤鸡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等多种维生素和抗癌元素硒、铁等矿物质,还含大量有极高滋补保健价值的黑色素,有美容、抗衰老、抗癌等独特功效,这是甲鱼、驼鸟无法比的。其胆固醇含量极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级补品。该鸡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完全一致,故称药鸡。具有滋补肝肾、大补气血、调经止带等功效,因药效卓越神奇,在民间广为应用,销量极大,自古流传“滋补胜甲鱼,养伤赛白鸽,美容如珍珠”。是妇女、儿童、病后体虚、老人的最佳滋补珍品。因此,一旦养殖成功,无论城市农村,无须介绍均会十分畅销。
黑凤乌鸡养殖基地
黑风的鸡羽毛是黑色的,而白凤乌鸡羽毛是白色的。
黑鸡的养殖技术
鸡场的场址建筑
1、场址选择:要求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水源要充足,水质好,供电方便,离主公路不少于500米,距次公路不少于100米以上。
2、鸡舍类型:密闭型和开放型。
3、鸡舍布局:根据饲养量决定,要有利于疾病控制。
4、饲养设备:因地制宜(供暖、通风、供水、喂料、笼具、光照等设备)。
育雏前准备工作
1、鸡舍消毒:育雏前要准备好育雏室,育雏室要求保温、不透风、不漏雨。进雏前1周,育雏舍应打扫、清洗干净,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或用消特灵水喷洒消毒。
2、提前预热:育雏室在进鸡前1~2天,铺好垫料进行加温预热,要求室温达到27~29℃,并维持温度平稳。
3、设施配备:备足饲料槽、饮水器等器具,选择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小鸡常用的药物如防白痢药、抗球虫药和消毒药等要准备充足。
育雏期饲养管理
1、开饮:雏鸡应先开饮后开食。开饮应尽早开始,以利于胃肠蠕动和卵黄吸收,饮水水质要求清洁,冬天要用温开水,开饮通常用青霉素水每只1000单位,开饮后就要保证饮水不间断。2~4日龄可饮用0.02%恩诺沙星水,连用3~5天后停药3天,再用一个疗程以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2、开食:雏鸡经充分饮水后,有2/3小鸡有啄食行为时就可开食。开食以后所用饲料,均应选用营养丰富的优质小鸡料,以少喂勤添为原则,1周后可喂些青饲料和砂砾。
3、温度:温度是养好小鸡的首要条件,母鸡能把孵出的小鸡带活主要靠母鸡的体温来保姆小鸡。地面育雏时,不管是任何季节,室内均要铺上垫料,使鸡睡眠时腹部不致受凉。育雏温度要求恒定,**周温度要求32~35℃,室温27~29℃,以后每周下降2℃。
4、湿度:湿度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的影响较大,如高湿低温小鸡易受凉感冒、下痢等。但若湿度太低,又会影响体内卵黄囊的吸收。五黑鸡要求的湿度为**周60~65%,第二周以后为50~60%。
5、换气:换气的目的是及时排除室内污浊空气,吸入新鲜空气,调节舍内的温、湿度,雏鸡既要保温又要注意通风换气,以排出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6、光照:正确地掌握光照,有利于鸡群生长及成熟的一致性,雏鸡在育雏阶段可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2~3瓦为宜。
7、密度:密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密度低不经济,密度过高会使雏鸡发育不均匀,生长减慢,易感染疾病,增加死亡率。以垫料平养方式的饲养密度为,6周龄前30~35只/米2,18周龄前12~15只/米2。
8、分群:分群的目的是使雏鸡发育一致,提高成活率。一般根据大小、强弱进行适时分群。对弱小的雏鸡应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
9、卫生:育雏室要勤打扫,及时更换垫料。饲料槽、饮水器、育雏舍每周清理、消毒一次,饮水器每天清洗一次。进出育雏舍要更换衣服和鞋,并在门口设消毒池,作好预防和消毒工作。
育成期饲养管理
1、管理要点:育成期一般指7周龄至开产前,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育体质健壮,生长发育正常、均匀的青年鸡,各周龄的生长速度应达到或接近体重标准。这一阶段的鸡消化能力强,食欲旺盛,若饲养不当,容易引起鸡过肥早熟,所以在管理上要限制饲养、控制体重,避免生长过快,成熟过早、体重过大而影响以后的产蛋率。
2、控制体重:每周按群体的3~5%随机抽查测重。若超过标准体重,就要调整饲料,在日粮中增加粗纤维含量或降低能量、蛋白水平。若低于标准体重,则要加喂饲料,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控制体重的方法一种是采用限质量、不限数量,另一种是保持饲料的营养平衡、限制饲喂数量的方法。
3、控制光照:光照对育成鸡的作用很大,直接关系到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和性成熟的迟早,光照对性成熟的影响不在于光照的强度,而主要取决于光照的时间长短。育成期的母鸡生活在长时间的光照下,则性成熟提前,反之则推迟。小母鸡的性成熟提前,虽开产早,但蛋重小,产蛋高峰期短。因此,在育成期要缩短光照,切不可用增加光照的办法刺激母鸡早产。
4、放牧饲养:育成期鸡已脱温,此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增强。在这一饲养阶段,可因地制宜地利用竹园、果园、荒地等放牧饲养。放牧能利用天然的饲料资源,节约开支,还可通过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养龟
养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