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突然后面两个摊了站不起来怎么回事,小羊突然站不起来一直叫怎么治疗
小羊突然后面两个摊了站不起来怎么回事
羔羊出生后站不起来,逐渐消瘦死亡,可能是羔羊白肌病,这跟地区土壤中缺硒有关,治疗时可肌肉注射0.2%的亚硒酸钠溶液2毫升,上午、下午各使用1次,连用5天,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E治疗,一般连用3-5天即可恢复正常。
小羊糕站不起来倒退是这么回事
羔羊出生后站不起来,逐渐消瘦死亡,可能是羔羊白肌病,这跟地区土壤中缺硒有关,治疗时可肌肉注射0.2%的亚硒酸钠溶液2毫升,上午、下午各使用1次,连用5天,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E治疗,一般连用3-5天即可恢复正常。
怎样防治羔羊白肌病?
羔羊白肌病又称肌肉营养不良症。由于饲料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缺乏或不足,而引起骨骼肌(图6-1)、心肌和肝脏组织变性、坏死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在绵羊羔和仔山羊均可发生。
图6-1羔羊白肌病的骨骼肌(1)预防
对缺硒地区,每年新生的羔羊,在生后20天左右,开始用0.2%亚硒酸钠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间隔20天左右再注射1.5毫升。注射开始日期最晚不超过25日龄。给怀孕母羊皮下一次注射亚硒酸钠,剂量为4~6毫克,能预防新生羔羊白肌病。
(2)治疗
对发病羔羊每只应立即用0.2%亚硒酸钠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1.5~2毫升,颈部皮下注射,隔20天再注射一次,同时注射维生素E,则效果更好。
(1)病因
缺乏硒与维生素E引起。母羊妊娠期间长期采食缺硒或低硒饲料,并且羔羊本身也吃这类饲料均可导致羔羊发生白肌病。羊只长期,乃至整年不喂青绿饲料而又在配合日粮过程中忽视了维生素E的补充,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2)症状
分急、慢两型。急型又叫心脏型,多见于日龄大的羔羊,主要表现为急性心脏衰竭而猝死。稍缓和者,也常在数小时内死亡。检查心跳,可发现心动疾速,每分钟达到200次或更多,心律不齐并有杂音。慢型又叫肌肉型,多见于新生羔羊,出生后表现为软弱。轻者走路摇晃,重者起立困难,站不稳,行走易跌倒,卧地不起。尸解,急型可见心室扩张,心壁变薄,心脏软塌,心肌颜色色调不均,横断面有灰白或淡黄色斑纹。其他骨骼肌颜色变浅,外观类似鱼肉,较正常肌肉干燥。慢型病变与急型相同,仅心肌变化不如前者严重,但骨骼肌变化明显、普遍。
(3)预防
在常年以秸秆、干草为饲草的饲养条件下,一定要在配合日粮时注意维生素E的补充。如果当地土壤缺硒,配合日粮时还应注意硒的补充。若为零星养羊,在购买复合饲料添加剂时要选择含硒的品种。
(4)治疗
在羊群的日粮中增加维生素E和硒,以便减少和制止该病发生。对于已病羔羊,通常可用0.2%的亚硒酸钠溶液1~2毫升皮下注射,每10~12天重复注射一次,亦可口服2毫升,2~3天一次,共服2~4次。当显然是因缺乏维生素E发病的,可每天再肌注维生素E10~15毫克,直到痊愈。
(5)护理
加强病羔的人工辅助哺乳,以防羔羊饿死。同时,还应注意病盖的安全,以防被羊踩伤或压死。
怎样防治羔羊白肌病?
(1)病因
缺乏硒与维生素E引起。母羊妊娠期间长期采食缺硒或低硒饲料,并且羔羊本身也吃这类饲料均可导致羔羊发生白肌病。羊只长期,乃至整年不喂青绿饲料而又在配合日粮过程中忽视了维生素E的补充,也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原因。
(2)症状
分急、慢两型。急型又叫心脏型,多见于日龄大的羔羊,主要表现为急性心脏衰竭而猝死。稍缓和者,也常在数小时内死亡。检查心跳,可发现心动疾速,每分钟达到200次或更多,心律不齐并有杂音。慢型又叫肌肉型,多见于新生羔羊,出生后表现为软弱。轻者走路摇晃,重者起立困难,站不稳,行走易跌倒,卧地不起。尸解,急型可见心室扩张,心壁变薄,心脏软塌,心肌颜色色调不均,横断面有灰白或淡黄色斑纹。其他骨骼肌颜色变浅,外观类似鱼肉,较正常肌肉干燥。慢型病变与急型相同,仅心肌变化不如前者严重,但骨骼肌变化明显、普遍。
(3)预防
在常年以秸秆、干草为饲草的饲养条件下,一定要在配合日粮时注意维生素E的补充。如果当地土壤缺硒,配合日粮时还应注意硒的补充。若为零星养羊,在购买复合饲料添加剂时要选择含硒的品种。
(4)治疗
在羊群的日粮中增加维生素E和硒,以便减少和制止该病发生。对于已病羔羊,通常可用0.2%的亚硒酸钠溶液1~2毫升皮下注射,每10~12天重复注射一次,亦可口服2毫升,2~3天一次,共服2~4次。当显然是因缺乏维生素E发病的,可每天再肌注维生素E10~15毫克,直到痊愈。
(5)护理
加强病羔的人工辅助哺乳,以防羔羊饿死。同时,还应注意病盖的安全,以防被羊踩伤或压死。
两个月小羊羔一直叫,突然到地站不起来,几个小时就死了什么原因?
病因分析
1、羔羊先天发育不良,抵抗力差
(1)怀孕母羊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物质时,羔羊发育差,出生时弱小,有的站不起来,多数于1~3天内死亡。
(2)孕羊患有疾病,如衣原体病、布鲁氏杆菌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时,羔羊发育受到影响,早产羔与弱羔很少能存活。
2、遗传与免疫因素
(1)该场从1998年引进种羊以来,一直自繁自养,近亲繁殖严重,一些与遗传有关的基因缺陷病、代谢病、免疫缺陷病逐渐暴露出来,2003年羔羊不明死亡开始发现,2004年显著增加。羔羊精神沉郁,很快(1~3日)死亡。剖检死羔,内脏几乎无可见肉眼变化,有时见肺间质水肿,脑软膜充血,脑水肿,脑液增多 。
(2)还有一些羔羊生下来健康,吃奶后逐渐变软弱,直到死亡,剖检见羔羊眼结膜苍白,血液稀薄。这可能是由Ⅱ型变态反应引起,主要是产羔时胎儿血液由胎盘进入母体或同一公羊连续配种同一母羊,使母羊体内产生某种抗体。通过初乳进入羔羊体内,与靶细胞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后,发生的一种细胞毒性反应。
3、管理与护理不当
(1)产羔时无人护理,会因难产死亡。产后外界环境恶劣,如寒冷,大风侵袭,羔羊经不住体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极易死亡。2004年3月16日夜里所产的12只羔羊。因圈舍简陋无法阻挡7~8级大风的袭击,羔羊全部死亡。
(2)羔羊出生后软弱,吃不到奶,初产羊不让羔羊吃奶,母羊无奶或患乳腺炎,产后母羊死亡,若不及时人工喂奶,羔羊会被饿死,约占16.3%。
(3)因围栏倒下或被其他羊顶撞、踩或挤压,会造成少数羔羊外伤致死,约占5%。
(4)圈舍潮湿、寒冷,有贼风侵袭,产羔舍无垫草,卫生不良,通风差,羔羊易患病死亡。
(5)运输、环境改变,尤其由条件好的圈舍转到条件差的圈舍时,因挤压和应激反应,较弱的羔羊易死亡,且死亡率较高。
4、羔羊患各种疾病
(1)肺炎是羔羊死亡的主要疾病。据该场剖检记录统计,死亡羔羊占总死亡数的18%~68%,平均为42.6%,主要由病原菌引起,如巴氏杆菌、链球菌、化脓放线菌、葡萄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病变主要是小叶性肺炎、肺小叶肉变严重,有胶冻样与纤维性渗出物,与胸膜粘连,少数肺脏有化脓灶。弱小的羔羊因免疫力与自身发育不全,病死率较高,在气温变化大,舍内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受寒感冒时肺炎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
(2)胃肠炎是羔羊死亡的又一重要疾病,占病死羊的3.2%~16.2%,平均为9.7%。少数死羔既有肺炎也有肠炎。死亡羔羊主要见卡他性肠炎与出血性肠炎。夏秋雨季与寒冷潮湿,胃肠炎发病较高;人工哺乳、补饲精料初期、刚断奶时腹泻羔羊显著增多,多数不会死亡,个别羔羊会发生肠毒血症死亡。
(3)消化系统其他疾病死亡羔羊约占7.8%,主要有胃内异物(毛球、塑料绳与薄膜),幽门痉挛与阻塞,腹膜炎,瘤胃臌气,皱胃破裂,肠套迭,肠便秘,肝炎。
(4)泌尿系统疾病死亡羔羊约占5.8%,主要有膀胱炎,膀胱破裂,肾炎,尿道炎与尿结石(公羔)。
(5)心脑疾病死亡羔羊约占5.8%,主要有心力衰竭、心包炎,脑炎,脑软膜充血、水肿。(6)其他病死羔约占7.0%,临床上见有羊口疮、羊虱、球虫病、全身脓肿、脂肪变性、贫血、营养不良等。
解决对策
1、加强饲养管理,是降低羔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1)科学合理的全价饲喂孕羊,保证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只要母肥羔壮,奶水充足,羔羊先天发育良好,抗病力增强,由弱胎和无奶饿死的羔羊就会明显减少。
(2)围产期的护理应由专人负责,做好接羔,人工喂乳,脐带消毒,弱羔的特别护理工作,以防羔羊窒息,冻死,饿死。
(3)产房及羔羊舍应干燥,卫生,保暖,挡风,设施安全。
(4)尽量减少羔羊饲养场地的变化,尤其是由较好的圈舍转入条件差的圈舍,防止应激造成死亡。
2、合理选配
合理选配,更新父系血缘,避免近亲繁殖所致的遗传病和免疫病,尽量避免一只公羊连续配同一只母羊
3、控制疫病
(1)繁殖公母羊应健康无病,加强免疫,驱虫,净化工作,防止因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造成的弱羔。
(2)及时治疗母羊疾病,尤其是无乳症、乳腺炎、子宫内膜炎等影响乳汁分泌的疾病,以防羔羊被饿死。
(3)保证羔羊吃足初乳,初乳中的各种抗体可增强羔羊的抗病力,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4)保持环境卫生、干燥、温暖、通风良好,勤换垫草,防止受寒感冒引起肺炎,或污物引起胃肠炎。发病后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5)羔羊舍应定期消毒,羔羊按时接种疫苗,适时进行驱虫。
(6)发病后应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病羔的死亡。
了解了羔羊突然死亡的原因及对策,我们知道加强饲养管理,是降低羔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羔羊由于抵抗力低需要更好的饲料,北京农博力尔生产的5%羔羊健壮素是根据羔羊生长期生理需求特别配制的,强化了羔羊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保障羔羊快速的生长。使羔羊营养丰富、长肉快、壮骨壮彪、健壮。
很多养羊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好好的一只羊,突然倒地鸣叫,打滚。要是不懂的可能会被吓到。所以遇到这种现像,不要急,有可能是羔羊肠痉挛,只要我们对症下药就会没事;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羔羊肠痉挛是因受寒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使肠平滑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出现间歇性疼痛。该病多发生于羔羊哺乳期。
病因
寒冷刺激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冬春季节羔羊受气候突变影响或受风雪、冰雹、暴雨突然侵袭而发病。母羊乳汁不足或品质不佳,羔羊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时也可致病。
症状
羔羊突然发病,病羊体温正常或偏低,耳鼻及四肢冰凉,结膜苍白,口吐清涎水。轻症者,肠痉挛多表现弓背、卧地、拉肚、回头顾腹、打滚等,有的亦做排尿姿势;严重腹痛时,病羊急起急卧,匍匐不起,四肢蹬直或转圈。腹部听诊胃肠蠕动增强,有时腹部胀满,下痢排稀粪。疼痛停止后羔羊恢复健康。
防治方法
1、加强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注意羔羊保暖,防止受寒。禁止用酸败、发霉、冰凉的饲料饲喂羔羊。
2、为了暖胃,可用姜酊10 ml或茴香酊10 ml,加适量温水灌服。30%安乃近5ml,肌肉注射;或用2%普鲁卡因2 ml、10%硫酸镁10 ml,一次静脉注射。
3、预防时可用清热健胃散,羊每头每次20~50g,拌入饲料中口服或灌服。
患羊往往采不及表现临床症状即突然死亡,常见在放牧时死于牧场或早晨发现死于圈舍内。病程稍缓者,表现为不愿行走,运动失调,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于数分钟或几小时内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预防措施:
干扰素(400斤/支) 头孢先锋(400斤/支)打一次。
治疗方案:
干扰素(200斤/支) 头孢先锋(400斤/支)连打3天,治愈率达85%以上。
羔羊出生后站不起来,逐渐消瘦死亡,可能是羔羊白肌病,这跟地区土壤中缺硒有关,治疗时可肌肉注射0.2%的亚硒酸钠溶液2毫升,上午、下午各使用1次,连用5天,也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E治疗,一般连用3-5天即可恢复正常。
白肌病是羔羊和犊牛较常发生的一种地方性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由饲草、饲料长期缺乏硒(Se)和维生素E所致。临床上以运动失调和循环衰竭为特征,病理上则以心肌和骨骼肌的变性、坏死为特征。白肌病地理分布较广,发病率较高,l~5周龄的羔羊死亡率有时可高达40%~60%,因此,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节。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