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蛋鸭养殖技术要点,蛋鸭养殖利润高吗

蛋鸭养殖技术要点,蛋鸭养殖利润高吗蛋鸭养殖技术要点,蛋鸭养殖利润高吗

蛋鸭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蛋鸭饲养管理规程

一。鸭场与设施要求

(一)场址要求

1。鸭场周围500m内无其它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应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500m以上;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 鸭舍附近有一定的水面,水深1m以上,水体清洁、无污染。

3 。鸭舍应有运动场,一端连接舍门,一端连接鸭滩(鸭上下水的地方)。鸭滩面积与运动场相似,宽约2m~3m,其坡度呈20度~30度。

(二)场内布局与设施要求

1。

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划分,生活区处于上风向。

2。 与外界接触应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2。 生活管理区设有主大门及消毒池。区内建有生活、办公设施和兽医室、饲料仓库、车库等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4。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池。区内建有消毒更衣室或淋浴室,各区域间、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5。 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及运动场、水池的四周应设防鸟、防虫和防鼠设施。

二。卫生防疫要求

(一)卫生要求

1。

进鸭前必须对鸭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并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消毒剂对料槽、水槽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在日光下晒干备用。每周至少对鸭舍消毒2次,鸭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勤换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2。

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厂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按照GB/T 16569-1996的要求进行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入生产区。特定情况下,严格消毒穿戴保护服后方可进入。

3。 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进入鸭舍前应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鸭舍入口设供工作人员鞋消毒用的消毒池或消毒盆。舍内和水陆运动场至少每周消毒1次。

(二) 蛋鸭免疫

1。 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搞好免疫工作。

2。 推荐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8~14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2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60~9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和禽霍乱疫苗。

三 饲养方式

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宜选择刨花、木屑、稻壳或秸秆作垫料。

四。 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0~6周)饲养管理

1。

进雏: 雏鸭应来自检疫合格的种鸭场的健康雏鸭。

2。 雏鸭选择:应选按时出壳,眼突有神,喙爪光泽,绒毛蓬松,卵黄吸收良好,活泼喜动的雏鸭。

3。 雏鸭饲养

① 开水:“开水”,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

雏鸭干毛,打转,有三分之一小鸭伸长头颈,形似觅食状,即可“开水”。

②开食:开食应在开水后半小时内进行。开食应选用蛋雏鸭专用开食料,撒在塑料布或草席、竹席上,应一边轻撒料,一边温和调教让鸭啄食。

③饲喂次数:(1~7)日龄,每天喂6次,其中白天4次,晚上2次;(7~21)日龄,每天5次,以后可逐渐减少次数。

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250只为宜。饲喂原则为“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

4。 雏鸭管理

① 温度:在鸭子休息时及夜间,鸭舍内离鸭背20cm处的温度应达到:第1日龄32℃,(2~7)日龄31℃~28℃,(8~14)日龄28℃~25℃,15日龄以后保持在25℃~20℃。

白天及鸭子活动时舍内温度可低2℃~3℃。应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

② 密度:(1~7)日龄25~30只/ m2,(7~14)日龄20~25只/ m2,(15~28)日龄15~20只/ m2。

夏季适当降低,冬季适当增加。

③ 湿度:(1~14)日龄相对湿度宜为60%~65%,14日龄后相对湿度65%~75%。

④ 光照:(1~3)日龄24小时,4日龄以后每天减少0。5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⑤运动与戏水:5日龄后雏鸭可以调教下水,分批分时将雏鸭慢慢赶入浅水中活动3~5分,然后在无风的太阳下运动。

每天1次~2次,一周后增加到3次~4次,每次5~10分,以后逐渐延长时间。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下水时如果发现雏鸭发抖,应立即停止,并烘干羽毛。7日龄后在鸭舍内外温差低于5℃时,需运动20分左右。

(二) 育成期(7~16周)饲养管理

1。

育雏料过渡到育成料宜5天,替换比例一般每天为20%左右。

2。 喂料应遵循少喂勤添、定时定量、控制总量的原则。

3。。蛋鸭进入育成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伤残鸭。

4。 育成期间的鸭每周末应称重一次,称重鸭只的比例是该批蛋鸭的5%,一般不少于60只。

5。 蛋鸭育成期只利用自然光照,通宵以弱光照明。光照强度在3Lux~5Lux之间。(Lux:勒克斯)

6。 每天观察项目:鸭群活动、呼吸及粪便形态、分布情况,了解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产蛋期(17~72周)饲养管理

1。在蛋鸭开产前二周放入少量公鸭,放入比例为2%~3%。

2。 根据蛋鸭品种的不同,适时掌握开产期。开产期体重要求在1400g~1500g。

3。

从产蛋初期(100~120日龄)开始,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增加饲料营养,提高粗蛋白水平,并适当增加饲喂餐数。白天喂3次,夜间9~10点增喂1次。

4。从产蛋率达到60%起应供给蛋鸭高峰期配合饲料。应掌握饲料过度时间,一般以5天为宜,每天替换比例为20%。

每只鸭日采食量控制在150g左右。

5。 采用自由饮水,并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6。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7。 室内相对湿度宜为60%~75%。

8。

根据蛋鸭品种和鸭舍面积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8~9只/ m2。

9。改自然光照为人工补充光照。日平均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不少于14小时,增加人工光照时每次增加1小时,每隔7天增加1次,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17小时。

光照时间稳定后,不得增减。通宵以弱光照明,弱光强度为3Lux~5Lux。

10。 产蛋中期不断挑选出停产鸭、低产鸭、残次鸭。

11。 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包括蛔虫、鸭虱等。

12。 鸭蛋收集:

① 盛放鸭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

② 定时集蛋,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

③鸭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

五。废弃物处理:鸭舍清理出的垫料和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肉尸处理应符合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规定。

六 记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雏日期、雏鸭数量及鸭舍编号、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日龄、存栏数、产蛋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喂料量、鸭群健康状况、死亡数、死亡原因。

蛋鸭养殖关注的重点有哪些方面

养鸭有草场,有水源,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就可以了,没有鱼塘的养鸭户很多。

批量规模养鸭厂,一般都建在一个环境相对僻静的地方。比如村落的某一侧,地势相对高一点、比较开阔、有独立水源(平缓的河流丿优质的草场。远离嘈杂人流,公路等。避免惊扰鸭群。

每天早上喂点饲料直接就放到草地上觅食,草地上有河流鸭子可以嬉戏及饮水。特别方便。

但草地四周都有铁丝网,避免猫、狗及其它动物入侵。

也防止小鸭子顺水漂流跑丢了,或者下大雨涨水鸭子被小冲走。

草场大范围圈上,便于鸭群管理。

也有的养殖厂与草地放牧厂有较短的距离,天天早上去放牧,中午回厂休息。下午再去放牧、五个小时晚上再回家。

还有的养殖大户小鸭过了育雏期,直接去野外出牧。

在一个有山有水源有优质饲草的地方,建活动板房,大棚圈舍长期在野外居住放牧养殖。

从春天开始一直分批次养殖,一批次两、三个月一直养到秋天草场退化枯枯萎。

蛋种鸭养殖技术

鸭蛋的孵化方法可分为自然孵化法与人工孵化法两种。

1.自然孵化法

就是利用母鸭抱窝的特性来孵出雏鸭的孵化方法。此法具有投资少、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因此,在农民自给性养鸭中被广泛采用。但是,这种自然孵化法的孵化量较少,且易受季节的影响,所以不适合用于专业化规模养鸭。

2.人工孵化法

就是通过人为创造适合鸭胚生长发育的各种孵化条件孵出雏鸭的方法。此孵化方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环境等因素对鸭蛋孵化率的影响,且可进行大批量孵化,因此,适合于专业化规模生产。人工孵化的方法有两种。

①传统孵化法主要包括炕孵化法、缸孵化法、炒谷孵化法、桶孵化法、摊床孵化法等。

②机器孵化法是比较先进的大型人工孵化方法。随着肉鸭的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传统的孵化方法已不能适应越来越大的生产规模和效益的要求,因此,机器孵化法应运而生,并得以普及。电孵机已逐渐向容量大型化、操作自动化方向发展。孵化器可进行自动控温、控湿和机械翻蛋,且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因而被广泛使用。常用的”机器孵化器包括平面箱式孵化器、立体孵化器和房间式孵化器。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为保持胚胎的正常气体代谢,必须供给充足的新鲜空气。刚入孵的前3d可将进出气孔全部关闭,有利于升温和节省电力以后根据孵化器的使用说明打开进出气孔,并经常检查风扇是否正常运转。

在孵化前、中期(0~ 25d),通过翻蛋,可以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使胚胎各部位受热均匀,有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采用自动翻蛋时,将定时器定到2h翻蛋次,翻蛋的角度应达到90°,每次应记录翻蛋的方向,如前倾或后倾,左倾或右倾等。若采用人工手动翻蛋,翻蛋的速度要缓慢,翻蛋的角度要确实。在用摊床孵化时,可人工翻蛋,每4~ 6h翻蛋1次,翻蛋角度为180°,原着床面经翻转后变为向上面。孵化后期,胚胎已覆盖绒毛般不会与壳膜粘连,可停止翻蛋。

由于鸭蛋中脂肪含量较高,孵化的中后期,脂肪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多。鸭蛋个体大,散热性能差,容易出现超温,因此,孵化中后期必须晾蛋。一般情况下,孵化到第14~ 15d后,由于胚胎的自温能力增强,加之有的孵化器蛋盘间距离小,会出现超温现象,应晾蛋,以散失蛋内多余的热量。晾蛋的方法见孵化条件部分。

目的在于观察胚胎发育是否正常,如发现不正常,可找出原因,及时调整孵化条件,以便获得良好的孵化效果,并将无精蛋、死胚蛋、破壳蛋等剔除。一般进行3次,一般肉鸭第 1次在入孵6~ 7d时进行,将无精蛋、裂纹蛋捡出;第2次在13~ 14d (番鸭15~ 16d)

时,主要将死胚蛋和臭蛋捡出,以免孵化时变质炸裂:第3次般在25~ 26d (番鸭30 ~ 32d) 时,一边落盘 边验蛋, 剔出后期死胚蛋。目前,一些大型孵化厂 般只照前2次。每次照蛋时将室温升高到30C,拉出一个 蛋车或抽出部分蛋盘照检,其他胚胎继续孵化,待照完该部分后,将其推回机内,然后拉出另一部分,直至照完。照检过程中将无精蛋和中死蛋剔除,空位用活胚补充,以便统计。25 ~ 26d移盘,即把胚蛋由孵化器移入出雏器,移盘时因蛋壳较脆,动作要轻,防止蛋壳破裂。移盘后要加大出雏器内的湿度,降低温度。

具体时间应根据胚胎发育的具体情况而定,在气室已明显弯曲,气室下部黑暗,气室内有啄的阴影即可。一般在25d即可落盘。落盘时,速度尽量要快,尽量缩短落盘时间,以免温度下降太多而影响出雏率,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落盘后应多注意观察出雏机内的温度、湿度及通风情况,从最大程度上提高出雏率。

孵化条件控制适宜时27 ~ 27.5d开始出雏,出雏时要求安静,光线暗,不可经常开门,出雏器内空间大时,可进行一次出雏;空间小时,分3~ 4次捡出,每次将毛干的捡出,蛋壳扔掉,动作要快,以防捡雏时间太长,机内温度过低。捡完雏后要换水(最好是温水),地面喷水,增加湿度。捡出的雏鸭存放到温暖的存放室,等待雌雄鉴别和疫苗接种。之后进行选择,过数装箱,准备外运。

到28d后该出壳的雏鸭基本出完,对已啄壳但无力出壳的弱雏可进行人工助产。对于早已打嘴但尚未出雏的,若发现毛干,壳膜发黄的,可人工将蛋壳破开,将雏鸭的头颈舒展,若在助产过程中发现出血,应立即停止。

出雏结束后,必须及时对出雏机、孵化机、孵化室等进行清扫和消毒。出雏盘、水盘冲洗干净后放入出维机箱内,进行熏蒸消毒。

孵化厂要准备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如果没有发电机或发电肉鸭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治宝典机出现故障,可采取下列措施:将孵化室升温到37"C,打开机门,每半小时手动翻蛋次, 地面喷水。

鸭蛋(一般肉鸭)在适宜的孵化条件下,胚胎开始正常发育,经28d (番鸭35d、半番鸭30d)完成发育,雏鸭出壳。

养蛋鸭的技术和条件

蛋鸭养殖,首先需要注意鸭舍的清洁和卫生,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其次需要专门的鸭饲料,同时还要注意防范病害等。还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蛋鸭养殖注意事项

蛋鸭养殖一直是南京区域畜牧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但随着“263”环境整治,环保强约束需要,传统蛋鸭鱼鸭混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为促进蛋鸭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集成推广新型蛋鸭健康养殖模式成为必要。2018年起南京开始推广上网下床蛋鸭养殖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主要技术形式如下:

棚舍与设施结构

鸭舍建筑为封闭式钢架结构,面积1200m2,参数如下:鸭舍长度72m,宽度18m,檐高4.5m;舍内网床离地高度1.5m,网床材料采用无毒的聚丙烯或者是聚乙烯塑料制作,防止肉鸭形成腿患。单个网片外形为:1000mm*500mm*40mm,网格尺寸为16×16mm,采取插接方式固定,单片承重600斤左右。网床一侧为蛋鸭产蛋区,宽度为5m,设置产蛋箱,另一侧为自动饮水设施,中间为自动喂料设施,发酵床垫料厚度40cm,配套一套自动发酵床垫料翻耙系统,通风降温为纵向湿帘加风机通风方式,并在鸭舍进口处建有饲料储存间和鸭蛋储存间。

养殖技术要求

1、雏鸭饲养管理

1.1 育雏前准备

育雏期为0~2周龄,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鸭的成活率;将网床隔成2m*3m左右的单元格,育雏前一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饲养密度15只/m2~25只/m2,饲养密度不宜过小,以免造成空间浪费和保温不佳,并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注意观察雏鸭的活动状况,避免出现“扎堆”和“出汗”现象。

1.2 饮水与开食

掌握“先饮水,后开食”原则。饮水时间依据天气和运输时间而定,天气较热或运输时间较长,为防止脱水,应延长饮水时间,一般饮水后6~12小时后开食。前一周采用自由采食,从第八天开始分餐饲喂。

1.3 光照与管理

育雏第一周需24小时光照,从第二周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逐步过渡到每天16~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不少于20勒克司,光照制度一经确定后须严格执行。适时巡护,防止雏鸭打堆,及时捡出弱、死雏,保持舍内安静、通风干燥及饮水器、料槽清洁,并定期消毒等。

1.4 营养与选留

雏鸭料选择全价、适口性好、易消化的粹粒或颗粒料。2周龄育雏结束时选留,凡发育正常、健康活泼、体重外貌特征达到品种标准要求的雏鸭作为选留对象,剔除残弱病次鸭。

2、育成鸭饲养管理

2.1 密度与消毒

第3周起至1

蛋鸭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呢

蛋鸭饲养管理规程

一.鸭场与设施要求

(一)场址要求

1.鸭场周围500m内无其它禽类养殖场、屠宰加工场;应远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居民聚集区500m以上;有利于动物卫生防疫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2. 鸭舍附近有一定的水面,水深1m以上,水体清洁、无污染。

3 .鸭舍应有运动场,一端连接舍门,一端连接鸭滩(鸭上下水的地方)。鸭滩面积与运动场相似,宽约2m~3m,其坡度呈20度~30度。

(二)场内布局与设施要求

1. 生产区、生活区严格划分,生活区处于上风向。

2. 与外界接触应有专门道路相通。场区内设净道和污道,二者严格分开。

2. 生活管理区设有主大门及消毒池。区内建有生活、办公设施和兽医室、饲料仓库、车库等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

4.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池。区内建有消毒更衣室或淋浴室,各区域间、禽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5. 禽舍的门、窗等通风口或开口处及运动场、水池的四周应设防鸟、防虫和防鼠设施。

二.卫生防疫要求

(一)卫生要求

1.进鸭前必须对鸭舍及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彻底消毒,并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消毒剂对料槽、水槽消毒后用清水清洗,在日光下晒干备用。每周至少对鸭舍消毒2次,鸭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勤换垫料,保持舍内通风良好。

2.鸭场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间,进厂人员及车辆应严格按照GB/T 16569-1996的要求进行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外来人员不应随意进入生产区。特定情况下,严格消毒穿戴保护服后方可进入。

3. 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进入鸭舍前应更换干净的工作服和工作鞋。鸭舍入口设供工作人员鞋消毒用的消毒池或消毒盆。舍内和水陆运动场至少每周消毒1次。

(二) 蛋鸭免疫

1. 按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搞好免疫工作。

2. 推荐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8~14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2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60~9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和禽霍乱疫苗。

三 饲养方式

采用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地面平养宜选择刨花、木屑、稻壳或秸秆作垫料。

四. 饲养管理

(一)育雏期(0~6周)饲养管理

1. 进雏: 雏鸭应来自检疫合格的种鸭场的健康雏鸭。

2. 雏鸭选择:应选按时出壳,眼突有神,喙爪光泽,绒毛蓬松,卵黄吸收良好,活泼喜动的雏鸭。

3. 雏鸭饲养

① 开水:“开水”,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雏鸭干毛,打转,有三分之一小鸭伸长头颈,形似觅食状,即可“开水”。

②开食:开食应在开水后半小时内进行。开食应选用蛋雏鸭专用开食料,撒在塑料布或草席、竹席上,应一边轻撒料,一边温和调教让鸭啄食。

③饲喂次数:(1~7)日龄,每天喂6次,其中白天4次,晚上2次;(7~21)日龄,每天5次,以后可逐渐减少次数。饲喂时应分批分群,每群250只为宜。饲喂原则为“由精到粗,由熟到生,由软到硬,由少到多”。

4. 雏鸭管理

① 温度:在鸭子休息时及夜间,鸭舍内离鸭背20cm处的温度应达到:第1日龄32℃,(2~7)日龄31℃~28℃,(8~14)日龄28℃~25℃,15日龄以后保持在25℃~20℃。白天及鸭子活动时舍内温度可低2℃~3℃。应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

② 密度:(1~7)日龄25~30只/ m2,(7~14)日龄20~25只/ m2,(15~28)日龄15~20只/ m2。 夏季适当降低,冬季适当增加。

③ 湿度:(1~14)日龄相对湿度宜为60%~65%,14日龄后相对湿度65%~75%。

④ 光照:(1~3)日龄24小时,4日龄以后每天减少0.5小时,直至自然光照。

⑤运动与戏水:5日龄后雏鸭可以调教下水,分批分时将雏鸭慢慢赶入浅水中活动3~5分,然后在无风的太阳下运动。每天1次~2次,一周后增加到3次~4次,每次5~10分,以后逐渐延长时间。水温以不低于15℃为宜。下水时如果发现雏鸭发抖,应立即停止,并烘干羽毛。7日龄后在鸭舍内外温差低于5℃时,需运动20分左右。

(二) 育成期(7~16周)饲养管理

1. 育雏料过渡到育成料宜5天,替换比例一般每天为20%左右。

2. 喂料应遵循少喂勤添、定时定量、控制总量的原则。

3..蛋鸭进入育成期后应及时淘汰病弱伤残鸭。

4. 育成期间的鸭每周末应称重一次,称重鸭只的比例是该批蛋鸭的5%,一般不少于60只。

5. 蛋鸭育成期只利用自然光照,通宵以弱光照明。光照强度在3Lux~5Lux之间。(Lux:勒克斯)

6. 每天观察项目:鸭群活动、呼吸及粪便形态、分布情况,了解饮水、采食是否正常。发现病鸭后送检,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三)产蛋期(17~72周)饲养管理

1.在蛋鸭开产前二周放入少量公鸭,放入比例为2%~3%。

2. 根据蛋鸭品种的不同,适时掌握开产期。开产期体重要求在1400g~1500g。

3.从产蛋初期(100~120日龄)开始,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增加饲料营养,提高粗蛋白水平,并适当增加饲喂餐数。白天喂3次,夜间9~10点增喂1次。

4.从产蛋率达到60%起应供给蛋鸭高峰期配合饲料。应掌握饲料过度时间,一般以5天为宜,每天替换比例为20%。每只鸭日采食量控制在150g左右。

5. 采用自由饮水,并保证饮水清洁卫生。

6. 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7. 室内相对湿度宜为60%~75%。

8. 根据蛋鸭品种和鸭舍面积合理确定饲养密度。一般情况下8~9只/ m2。

9.改自然光照为人工补充光照。日平均光照时间应逐渐增加,不少于14小时,增加人工光照时每次增加1小时,每隔7天增加1次,直到每天光照时间达到16~17小时。光照时间稳定后,不得增减。通宵以弱光照明,弱光强度为3Lux~5Lux。

10. 产蛋中期不断挑选出停产鸭、低产鸭、残次鸭。

11. 春秋季节各驱虫1次,包括蛔虫、鸭虱等。

12. 鸭蛋收集:

① 盛放鸭蛋的蛋箱或蛋托应经过消毒。

② 定时集蛋,集蛋时将破蛋、砂皮蛋、软蛋、特大蛋、特小蛋单独存放。

③鸭蛋收集后立即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送蛋库保存。

五.废弃物处理:鸭舍清理出的垫料和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病死肉尸处理应符合GB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规定。

六 记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包括进雏日期、雏鸭数量及鸭舍编号、饲养员;每日的生产记录包括日期、日龄、存栏数、产蛋数、温度、湿度、免疫记录、消毒记录、喂料量、鸭群健康状况、死亡数、死亡原因。记录保存两年以上。

蛋鸭饲养管理技术

蛋鸭不下蛋是什么原因?怎么让蛋鸭多下蛋?

蛋鸭的主要功能是产蛋,然后有的鸭场的鸭子,已经到了产蛋的时候却依然不下蛋,也有的是产蛋鸭中途突然出现不下蛋现象,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不外乎4个方面,即营养不足、环境因素、健康因素和品种因素。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蛋鸭不产蛋情况,需要进行对因解决。

蛋鸭不下蛋的原因

1、营养不足:进入产蛋期以后,蛋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比以前任何阶段都高,如果此时期营养不足就可能会导致蛋鸭不产蛋。

2、环境因素:温度及光照不适,或者蛋鸭受到惊吓等都可能使蛋鸭不产蛋。特别是产蛋中期的蛋鸭对环境更敏感,遇到不同程度的应激,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神经紧张、内分泌失调,吃食、喝水、运动等行为反常并引起新陈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产蛋减少甚至停止产蛋。尤其是对各种外界异常声响地强烈应激,更容易引起异常。

3、健康因素:蛋鸭患病也是导致蛋鸭不产蛋的原因之一。

4、品种因素:品种是取得高产的先决条件,产蛋率的高低,产蛋周期的长短,产蛋持续性的强弱以及蛋的大小,都与品种有密切的关系。

蛋鸭不下蛋的解决办法

1、蛋鸭不生蛋有可能是饲料问题,饲料营养物质不均衡,应合理搭配饲料,增加营养物质含量。达龙蛋无忧蛋禽专用,提升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周期,抗应激、提高免疫力、降低死淘率;防治输卵管炎、开产腹泻,降低蛋料比;降低舍内氨气,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3天改变拉稀过料、改善蛋壳质量;5天增加蛋重;7天降低耗料量10%~15%;10天减少死淘率;15天提高产蛋率。

2、也有可能是光照不足导致蛋鸭不生蛋,在产蛋期光照每天要持续16-17小时。

3、鸭舍内环境所致的,应进行对应调整。成年期蛋鸭适宜温度为15℃~20℃,一般情况零下5℃会照常产蛋,一天产蛋为1~2个。但是冬季北方温度一般低于20度,且波动较大,致使蛋鸭难以适应导致产蛋率下降,出现产蛋少或是停止产蛋1~2个月。

4、对于疾病因素造成的,应进行对症治疗。鸭群发生病毒病、细菌病或者其它病后,要对症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治疗。

5、淘汰绝产鸭。每个鸭只的发病程度不一,有些鸭只在发病过程中生殖系统会造成严重破坏,致使失去产蛋性能。因此,对于这类绝产鸭要及时挑出淘汰掉,避免饲料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蛋鸭养殖技术和方法

棚舍与设施结构

鸭舍建筑为封闭式钢架结构,面积1200m2,参数如下:鸭舍长度72m,宽度18m,檐高4.5m;舍内网床离地高度1.5m,网床材料采用无毒的聚丙烯或者是聚乙烯塑料制作,防止肉鸭形成腿患。单个网片外形为:1000mm*500mm*40mm,网格尺寸为16×16mm,采取插接方式固定,单片承重600斤左右。网床一侧为蛋鸭产蛋区,宽度为5m,设置产蛋箱,另一侧为自动饮水设施,中间为自动喂料设施,发酵床垫料厚度40cm,配套一套自动发酵床垫料翻耙系统,通风降温为纵向湿帘加风机通风方式,并在鸭舍进口处建有饲料储存间和鸭蛋储存间。

养殖技术要求

1、雏鸭饲养管理

1.1 育雏前准备

育雏期为0~2周龄,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鸭的成活率;将网床隔成2m*3m左右的单元格,育雏前一周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饲养密度15只/m2~25只/m2,饲养密度不宜过小,以免造成空间浪费和保温不佳,并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饲养密度;注意观察雏鸭的活动状况,避免出现“扎堆”和“出汗”现象。

1.2 饮水与开食

掌握“先饮水,后开食”原则。饮水时间依据天气和运输时间而定,天气较热或运输时间较长,为防止脱水,应延长饮水时间,一般饮水后6~12小时后开食。前一周采用自由采食,从第八天开始分餐饲喂。

1.3 光照与管理

育雏第一周需24小时光照,从第二周开始,每天减少1小时光照,逐步过渡到每天16~18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为不少于20勒克司,光照制度一经确定后须严格执行。适时巡护,防止雏鸭打堆,及时捡出弱、死雏,保持舍内安静、通风干燥及饮水器、料槽清洁,并定期消毒等。

1.4 营养与选留

雏鸭料选择全价、适口性好、易消化的粹粒或颗粒料。2周龄育雏结束时选留,凡发育正常、健康活泼、体重外貌特征达到品种标准要求的雏鸭作为选留对象,剔除残弱病次鸭。

2、育成鸭饲养管理

2.1 密度与消毒

第3周起至15周为育成期。去掉育雏期的单元隔板,逐渐增加在网床上的活动范围, 3周~8周每平方米养10~12只,9周~15周每平方米养8~10只;注意舍内温湿度及通风条件,并定期消毒。

2.2 营养与管理

喂以全价育成鸭料,到育成中后期,对育成鸭采取每天仅喂至标准采食量的70%~80%,保持适宜的体重,防止体重超标;专人管理、避免应激、规范日常管理规程,及时淘汰病弱鸭。

3、产蛋鸭饲养管理

3.1 营养与环境

逐步从育成料过渡到蛋鸭料,喂以产蛋期全价颗粒饲料;保障舍内适宜温度15℃~25℃,湿度50%~6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5只~6只。

3.2 管理与淘汰

执行严格的免疫程序和卫生清洁制度,舍内外环境和用具用及时清洗消毒;每天及时收集种蛋并记录;专人管理,避免应激,规范日常饲养管理规程,及时发现病残鸭;使用年限一般为1年~1.5年。

发酵床制作与管理

1、发酵床制作

1.1 垫料原料选择

垫料原料要求无腐烂、毒害、霉变,而且要求透气性好、吸水性能强,一般以稻壳和锯末为主。

1.2 垫料原料配比

以稻壳和锯末按照2:1的比例混合制作发酵床垫料,料厚度不低于50cm.

1.3 湿度控制

发酵床表面水分应保持在30%~40%,发酵层水分保持在50%左右。

1.4 温度控制

将适量的发酵菌均匀撒在发酵床垫料上,用自动翻耙机将发酵床垫料与菌种混合均匀,翻耙深度不低于30m,垫料发酵3~5d后,气温高则时间短,气温低则时间长,待发酵层(发酵床表面10cm以下)温度达25~35℃即可。

2、发酵床管理

2.1 发酵床的翻耙频率

一般从雏鸭饲养至第7日龄翻耙1次,随着饲养日龄的增加,个体增大,排泄量增加,8~20日龄每隔3~5d翻耙一次,21~30日龄2~3d翻耙一次,30日龄之后1d翻耙一次,直至出栏。

2.2 发酵床的翻耙深度

采用自动翻耙机翻耙,翻耙深度30cm左右。

2.3 发酵床的温度控制

发酵床适宜的温度控制范围为20~40℃左右。发酵层(发酵床表面10cm以下)温度不宜低于15℃,否则应增加垫料厚度或补充菌种;另外,当温度出现异常时,还要检测湿度,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

2.4 发酵床的湿度控制

发酵床适宜湿度控制范围为38~43%(手握不成团,摊开即散)。当发酵床垫料湿度超过65%时,发酵由好氧向厌氧转化,发酵床温度急剧下降,影响粪便的降解能力,应改进供水系统防止饮水系统滴漏,立即用翻耙机进行翻耙,加强舍内通风换气,降低发酵床垫料湿度。当发酵床垫料湿度低于15%时,垫料干燥出现扬尘,抑制发酵菌生长,应配合适量发酵菌适当喷雾洒水,保持适宜水分含量。

2.5 出栏后发酵床管理

饲养一批结束后,及时对发酵床垫料进行翻耙,便于粪便及时发酵分解,待鸭舍消毒完毕后按初次添加量的10~30%补充发酵菌,保障发酵床正常发酵过程。

3、垫料使用年限

一般情况下,发酵床垫料可使用3年以上。如养殖过程中发现粪便味和氨气味严重,进入鸭舍咽部和眼睛出现不适时,则需要及时补充菌种和新鲜垫料,使用3~5年后,如果补充菌种也无法达到满意的发酵效果,特别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舍内氨气的浓度大于0.005%,进入鸭舍氨气刺激眼睛出现发红、流泪;发酵层温度低于20℃时;垫料吸水性严重下降,易湿不易干时,就需要把原发酵床作为有机肥处理,重新制作发酵床。

效果观察

蛋鸭上网下床技术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蛋鸭养殖模式,避免了蛋鸭养殖污染水体的局面,改善了蛋鸭养殖环境条件,经对160日龄产蛋鸭(绍鸭)3个月的饲养观察,平均产蛋率87.6%,较同期鱼鸭混养的同类蛋鸭82.3%,提高了5.4个百分点,死淘率下降2.3%,耗料水平下降6.8%,生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注意事项

1、蛋鸭上网下床养殖技术对鸭舍的环境控制技术要求比较高,在鸭舍建设上要注重通风口的设计,要做到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相协调,在春秋季节以自然通风为主,夏冬季节强制通风为主,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蛋鸭生产性能。

2、鸭舍可预留通道与鱼塘相连,采用上网下床养殖与定期亲水放水相结合的形式,在实践中蛋鸭每周放水一次,放水时间2小时,可有效满足蛋鸭水禽特性。

3、蛋鸭上网下床养殖一定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密度要和单位面积发酵床消纳降解能力相匹配,同时要注意渗透漏现象对床体的影响,避免死床。

蛋鸭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呀

蛋鸭品种大都在150日龄开产,200日龄时达产蛋高峰,这个时期饲产管理的目标是应尽快把产蛋率推向高峰。从营养方面应根据产蛋率上升的趋势不断提高饲料质量,当产蛋量达到高峰后要稳定饲料的种类和营养水平,使鸭群的产蛋高峰能维持得长久些。这个时期,鸭进行自由采食,每只鸭的耗料量为150克左右。光照时间从17~19周龄就可以逐步开始加长,最终达到16~17小时为止,以后维持在这个水平上,光照强度一般为5勒克斯。产蛋前期饲养管理是否恰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观察:⑴观察蛋重的增加趋势:初产时蛋很小,到200日龄时可达到标准蛋重。在产蛋前期,蛋重不断增加,而且越产越大。增重势头快,说明养得好,增重势头慢或出现蛋重降低,说明饲养管理不当,要找出原因。⑵观察产蛋率上升趋势:开产后的产蛋率不断上升,早春开产的鸭其产蛋率上升更快。产蛋率如高低波动,甚至出现下降,要从饲养管理上找原因。⑶观察体重变化情况:对刚开产的鸭群、产蛋至210日龄、240日龄、270日龄以及300日龄的鸭群进行称重。称重应在早晨空腹时进行,每次抽样应占全群的10%。若体重维持原状或变化不大,说明饲养管理得当;若体重有较大幅度地增加或下降,则说明饲养管理有问题。2、产蛋中期的饲养管理鸭群进入产蛋高峰后,体力消耗较大,如不精心饲养管理,较难保持高峰产蛋率,甚至引起换羽停产,这是蛋鸭最难饲养的阶段。这个时期要在营养上满足高产的需要,日粮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应从18%提高到19%~20%,同时增加钙的喂量,但日粮中含钙量过高会影响适口性,可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2%的颗粒状贝壳粉,或在舍内单独放置碎贝壳片槽(盆),供其自由采食。光照时间稳定保持16~17小时。在日常管理中还要细心观察以下内容:⑴蛋壳质量:好的蛋壳应该光滑厚实,有光泽。若发现蛋的蛋形变长、蛋壳薄、透亮、有沙点或产软壳蛋,说明饲料质量不好,特别是钙质或维生素D不足,要及时补充。⑵产蛋时间:正常情况下产蛋时间为深夜3~4时,若每天推迟产蛋时间,甚至白天产蛋,这就是不祥之兆,应采取措施,否则会减产甚至停产。⑶鸭群的精神状态:产蛋率高的健康鸭精力充沛,下水后潜水时间比较长。如发现鸭精神不振,行动无力,怕下水,下水羽毛沾湿,甚至下沉,则说明营养不足,将会引起减产停产,注意要增加营养。3、产蛋后期的饲养管理蛋鸭经过长期的持续产蛋后,产蛋率将会逐渐下降。产蛋后期饲养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缓鸭群产蛋率的下降。如果饲养管理得当,此期内鸭群的平均产蛋率仍可保持75%~80%。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是:⑴根据体重和产蛋率确定饲料的质量和喂料量,不可盲目增减饲料:如产蛋率仍在80%以上,体重略有减轻趋势时,饲料中应适当增加动物性饲料;若体重增加,有过肥趋势,产蛋率还在80%左右时,则可降低饲料中的代谢能或控制采食量;若体重正常,产蛋率也比较高,则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应略有增加;若产蛋率已降到60%左右,再难以上升,则无需加料。⑵保持光照:每天保持16~17小时光照,不能减少。⑶观察蛋壳质量和蛋重的变化:若出现蛋壳质量下降、蛋重减轻时,则可增补一些无机盐添加剂和鱼肝油。⑷管理得当,防止应激:保持鸭舍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防止产生应激。

养殖项目


蛋鸭养殖技术要点,蛋鸭养殖利润高吗
  • 南宁市周边适合养殖的水库,南宁市周边养殖场地有哪些
  • 南宁市周边适合养殖的水库,南宁市周边养殖场地有哪些 >> 南宁市周边适合养殖的水库,南宁市周边养殖场地有哪些...

    蛋鸭养殖技术要点,蛋鸭养殖利润高吗
  • 水库养殖草鱼技术视频大全,立休养殖大草鱼视频
  • 水库养殖草鱼技术视频大全,立休养殖大草鱼视频 >> 水库养殖草鱼技术视频大全,立休养殖大草鱼视频...

    蛋鸭养殖技术要点,蛋鸭养殖利润高吗
  • 现在养牛合作社有什么创业项目吗,国家扶持的创业项目养牛
  • 现在养牛合作社有什么创业项目吗,国家扶持的创业项目养牛 >> 现在养牛合作社有什么创业项目吗,国家扶持的创业项目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