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虱的养殖种苗,家庭养殖龙虱
龙虱生活环境
水鳖虫储存方法:水鳖虫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一般用自来水、地下水、自然水等无污染 的水源均可。水太脏时要注意换水。 水鳖虫养殖注意事项 ①不能在化工厂、石灰厂、水泥厂和污染较大的环境中养殖水鳖 虫。 ②要注决防偷、防鼠。
龙虱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纲——昆虫纲里最大的一个目——鞘翅目。属龙虱科,系水生昆虫,别名,水鳖虫,水龟子,泽劳等,龙虱是药食两用动物,食用价广、高,是一种高蛋白质食品,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龙虱的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龙虱作为一种水生的昆虫,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比较适合生活在清澈无污染的淡水中,喜欢温暖的环境,但是很不适应强光,畏惧强光。
2、养殖设施
因为龙虱是水生昆虫,所以它对农药化肥等水质污染非常敏感,所以一般要将养殖池建立在郊外比较好。要注意不能将养殖池建立在污染严重、特别是工厂饭馆等地方的附近。养殖设施主要根据养殖面积确定。养殖数量多的话可以建立小池塘,面积小可以建立水池或者是水缸。水缸的面积在10平方左右,水深不宜超过1米。一般一平方可以放养250只龙虱。池边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池内也可以种植水草。
3、养殖管理
饲喂龙虱非常容易,龙虱基本上不挑食,不过人工养殖一般以玉米粉、米糠和有甜味的水果为主。也可以将田螺打烂投喂,每天应在六点左右投一次料。要注意的是不能隔天投喂,防止因为食物不足,龙虱之间出现打架的现象,也不能将有毒变质的食物投喂给龙虱,否则将对造成龙虱死亡或者是不进行繁殖。龙虱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很大,一般换水用自来水或者是地下水都可以,只要无毒无病菌,没有受到污染。水太脏的时候也要注意及时换水。
4、采收保存
龙虱的养殖周期不会8个月,在每年的八月左右用网在水草较多的坑塘池水沟中进行捕捞工作,成虫的盛发期一般都在傍晚,所以我们傍晚的时候可以使用紫光灯对成虫进行诱集。这样不仅省工省时,还有着良好的效果。然后收集的成虫可以将其烫死,晒干后准备销售,如果是要出售鲜活的成虫,那么应该在运输存放的过程中用网将其罩住,防止它们逃跑。
龙虱的养殖
龙虱又名水龟子,是生活在田野、水沟、小溪中的珍贵水生昆虫,其味美爽口,营养独特,被誉为水中人参,市场价格一路上涨,人工养殖前景看好,目前,山东省曹县王泽铺村已建起了大型龙虱养殖基地,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龙虱属水生昆虫,体型椭圆,长约3厘米,前胸、背板、鞘翅为漆黑色,腹部黄褐色,头部略扁,复眼突出,个体大小不一,以肉食为主,也兼食植物性和腐物性饵料,善于捕食水中的小生物、有机物和水草。
龙虱营养丰富,为我国民间传统的药食两用昆虫,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含有丰富的钙、铁、锌,对调节人体机能有着较好的强体滋补作用,而且龙虱的药用价值也极高,有防癌、抗癌作用,特别对小儿遗尿和老年人夜尿频多,疳积等疾病疗效显著。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常吃龙虱对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肾炎等有良好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龙虱以其独特的营养滋补作用,神奇的药疗价值和特殊的风味成为21世纪的绿色食品,很快风靡市场,由原来的仅局限于高档宾馆和消费档次较高的地区外,逐渐走上了百姓餐桌;尤其是近几年的品奇尝鲜之风的推波助澜,龙虱成了消费者的美味佳肴,市场价格——路上涨,而且货源紧张,以致市场供不应求。
据悉,在广州和深圳每公斤卖到100元以上,个体较大的龙虱每公斤150元,而宾馆、酒楼的售价更高。
目前市场龙虱来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资源,但由于近年来的水域环境污染和人为滥捕,故野生资源日渐减少,因此,有关专家预言,发展龙虱养殖人有可为,将会成为今后几年养殖业中的新亮点。
目前,我国从南到北兴起了龙虱养殖热潮,而且获利者也大有人在,如山东省曹县魏湾镇土泽铺村的赵喜河投资养了300多平方米水面的龙虱,一年收入60000多元。龙虱适应性强,适宜生活在较清新的淡水中,喜温暖畏强光。
人工养殖比较简单,既适合池塘、河流等大面积饲养,也适合庭院水泥池或缸、盆饲养,而臣饲养成本低,管理简单,省工省时,不占用劳力。
龙虱的饲料以水中微生物和植物性饲料为主,各种动物的下脚料可直接投入饲养池中,平时搭配些豆粕、麸皮、玉米粉等,饲养池水深要求保持在1米左右。
龙虱养殖周期较短,从卵至商品成虫约需6—8个月。饲养管理简单,对溶氧、水温要求不高。
龙虱抗病力强,不宜生病,它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不会发生病变,无须用药防治,适合全国各地养殖,但在管理方法上要注意改良生长环境,可在水中放些水葫芦、水莲等,—是为龙虱提供食物,二是保持水质环境,以促其快速生长,怛庄饲养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水质清新,谨防环境污染。上面是复制来的 但是只有卖成品和成品养殖技术的 实际最难的繁殖幼虫和幼虫管理等核心技术都没 说得如何高效益都没法验证,而且不是人人能接受吃昆虫不推荐养殖
龙虱人工养殖
1.养殖设施。龙虱是水生昆虫,对农药、化肥、油污十分敏感,一般在郊外建池养殖较好,不能在环境污染、特别是有油污的地方养殖。养殖设施可选用小渔塘、水池或水缸等。水池用砖砌成,面积在10平方米以内为宜,水深0.5~1米,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龙虱200~300只。种苗要到信誉好的供种单位选购,也可在春夏之交在鱼苗期捕捉龙虱幼虫,饲养到入秋成蛹,羽化为成虫。池边可种植水生植物,池内养殖水草。
2.养殖管理。龙虱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面粉、有甜味的瓜果为主,也可投喂福寿螺(打烂),猪、鸡、牛、鸭的下脚。每天下午6点投料一次,投喂量为龙虱总量的7%~8%(每只龙虱投喂0.15克左右)。不能隔天投料以免发生自相残杀现象,也不能投喂带毒或有传染病的食物,否则会导致龙虱死亡或或长时间不繁殖。龙虱养殖周期约为8个月,前3个月以投喂肉类为主,如福寿螺、牛肝、新鲜的死鱼、死虾、死鸭、死鸡等,后5个月以投喂混合饲料、福寿螺、瓜果菜等为主。龙虱对水质无特殊要求,一般用自来水、地下水、自然水等无污染的水源均可。水太脏时要注意换水。
3.注意事项。①不能在化工厂、石灰厂、水泥厂和污染较大的环境中养殖龙虱。②要注决防偷、防鼠、防投毒,平时不得随意搅拌龙虱水池。③半露天养殖龙虱,池中一定要种上一些水草,最好种水浮莲。池底四角放2厘米厚的黄泥土。池内上下各设排水池1个。④幼虫和成虫隔离饲养,大小分开,公母搭配。⑤成虫盛发期,用光(水田、池塘附近)诱捕成虫,放入坑中,投入红线虫(水蚯蚓)、小鱼等水生小动物。⑥龙虱在运输中要防止水太深、颠抖过大,以免龙虱死亡。气温在36℃以上时不宜运输,如出现龙虱有热死现象,要立即停车冲水30分钟后方可继续行车。装运龙虱工具最好用竹笼,里面放上一些杂草和青菜。隔2小时淋水一次,即可安全到达运输地点。⑦龙虱晚上见光会腾空而飞,有水陆空昆虫之称,在养殖水池面上要加盖防飞沙网以防其飞逃,随时可捕捞。很少见病害发生,也少见天敌。
4、采收及保存每年7~9月用网在水草多的坑、塘、池、水沟中捕捞。成虫盛发期傍晚用紫光灯诱集,省工省时,效果颇佳,将收集的成虫烫死、晒干,或用40℃干燥烘箱烘干待销。
龙虱生活在哪里
因为龙虱能游善飞,生活于水草多的池塘、沼泽、水沟等淡水水域,对水质要求不严。幼虫老熟后钻入水边较干泥土作室,化为裸蛹,半月后羽化。所以每次下大雨,形成的水塘和水沟因为和土地直接接触,藏在泥土中的龙虱自然就出来了!
龙虱怎么养活
1.
养殖环境。养殖龙虱的环境很简单,既可以将龙虱放养在鱼塘等大面积的睡眠中饲养,也可以在几平方的水缸中进行养殖。龙虱的从虫卵到成虫大概需要8个月左右,龙虱对水体环境都不是很严格,例如溶氧水温、酸碱度等。并且龙虱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病害,吃的东西范围也广,非常容易养殖。
2.
养殖设施。因为龙虱是水生昆虫,所以它对农药化肥等水质污染非常敏感,所以一般要将养殖池建立在郊外比较好。要注意不能将养殖池建立在污染严重、特别是工厂饭馆等地方的附近。养殖设施主要根据养殖面积确定。养殖数量多的话可以建立小池塘,面积小可以建立水池或者是水缸。水缸的面积在10平方左右,水深不宜超过1米。一般一平方可以放养250只龙虱。池边可以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池内也可以种植水草。
3.
养殖管理。饲喂龙虱非常容易,龙虱基本上不挑食,不过人工养殖一般以玉米粉、米糠和有甜味的水果为主。
龙虱产卵在哪种地方
让人们趋之若鹜的“爬沙虫”其实就是水生昆虫“龙虱”的幼虫。龙虱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它们是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约4000余种昆虫的总称。我国已知龙虱超过200种,比较常见的有中国真龙虱、三星龙虱、黄边大龙虱等等。
每年万物复苏、春回大地之时,也是龙虱们繁衍生息的季节。成年龙虱的寿命可达3-5年,但雌性龙虱每年仅在初春时节产卵一次。此时,性成熟的雄性龙虱便会追逐雌性龙虱。一旦瞅准实际,雄龙虱便会利用其前足跗节基部膨大的圆形吸盘,紧紧吸附住雌龙虱光滑的鞘翅前部两侧,随后便爬到雌龙虱体背进行交配。
龙虱在我国各地俗名不一,东北称老鳖盖;西南叫水龟子;东南沿海则称其为水蟑螂。我国人民群众对龙虱这种昆虫的认知历史悠久,明朝福建盐运司同知屠本畯于万历二十四年写出了一本很有名的水产学著作《闽中海错疏》。其中记载“龙虱,似螥蜋而小,黑色,两翅六足,秋月暴风起,从海上飞来,落水田或池塘,海滨人捞取,油盐製藏珍之。”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龙虱善游、可爬、能飞,主要栖息于水草繁茂的池塘、沼泽、小溪等淡水湿地水域。它们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经由卵、幼虫、蛹最后羽化为成虫。成虫一般体长13—45毫米,呈长卵型流线型,全身黑色或深棕色。其头部略扁缩入前胸内,体背腹面拱起,复眼突出。龙虱的足有3对,前足小而后足侧扁,大部分种类的雄虫前足跗节基部膨大成吸盘。
龙虱的幼虫呈长园柱形,有一对钳形大颚,似蜈蚣毒螯得学名“水蜈蚣”。其头部略圆,两侧具有黑色单眼6个。躯干11节,前三节为胸节,各具足一对;后八节为腹节,末端尾毛二条作呼吸用,常倒悬露出水面。
龙虱生活环境条件
。
⑴在空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大多是白天活动,成虫期具有发达的翅膀,通常有发达的口器,成虫寿命比较长。如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昆虫在空中活动阶段主要是进行迁移扩散,寻捕食物,婚配求偶和选择产卵场所。垍頭條萊
⑵在地表生活的昆虫:这类昆虫无翅,或有翅但已不善飞翔,或只能爬行和跳跃。有些善飞的昆虫,其幼虫期和蛹期也都是在地面生活。一些寄生性昆虫和专以腐败动植物为食的昆虫(包括与人类共同在室内生活的昆虫),也大部分在地表活动。在地表活动的昆虫占所有昆虫种类的绝大多数,因为地面是昆虫食物的所在地和栖息处。这类昆虫常见的有步行虫(放屁虫)、蟑螂等。萊垍頭條
⑶在土壤中生活的昆虫:这些昆虫都以植物的根和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料。由于它们在土壤中的活动和对植物根的啃食而成为农业、果树和苗木的一大害。这些昆虫最害怕光线,大多数种类的活动与迁移能力都比较差,白天很少钻到地面活动,晚上和阴雨天是它们最适宜的活动时间。这类昆虫常见的有蝼蛄、地老虎(夜蛾的幼虫)、蝉的幼虫等。頭條萊垍
⑷在水中生活的昆虫:有的昆虫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半翅目的负子蝽、田鳖、龟蝽、划蝽等,鞘翅目的龙虱、水龟虫等。有些昆虫只是幼虫(特称它们为稚虫)生活在水中,如蜻蜓、石蛾、蜉蝣等。水生昆虫的共同特点是:体侧的气门退化,而位于身体两端的气门发达或以特殊的气管鳃代替气门进行呼吸作用;大部分种类有扁平而多毛的游泳足,起划水的作用。垍頭條萊
⑸寄生性昆虫:这类昆虫的体型比较小,活动能力比较差,大部分种类的幼虫都没有足或足已不再能行走,眼睛的视力也减弱了。有些寄生性昆虫终生寄生在哺乳动物的体表,依靠吸血为生,如跳蚤、虱子等。有的则寄生在动物体内,如马胃蝇。另一些昆虫寄生在其它昆虫体内,对人类有益,可利用它们来防治害虫,称为生物防治。这些昆虫主要有小蜂、姬蜂、茧蜂、寄蝇等。在寄生性昆虫中,还有一种叫做重寄生的现象。就是当一种寄生蜂或寄生蝇寄生在植食性昆虫身上后,又有另一种寄生性昆虫再寄生于前一种寄生昆虫身上。有些种类还可以进行二重,或三重寄生。这些现象对昆虫来说,只是为了生存竞争的一种本能。萊垍頭條
龙虱生活环境怎么样
养殖方法:
龙虱栖息在稻田、沟渠、池塘、水坑等淡水环境中,虽属水生昆虫,但仍保留着呼吸大气和飞行的本能。龙虱胸部和腹部背面均有通往呼吸器官的气管,当龙虱浮至水面时,可直接与大气进行气体交换,并吸入较多的新鲜空气储存于鞘翅下方,供长时间在水中活动之用。当食物缺乏时,龙虱就会飞向另一水体。龙虱为肉食性昆虫,非常贪食,其主要食物为各种昆虫的幼虫,甲壳类、小螺蚬、蝌蚪、鱼苗等,一个龙虱平均每天可吃4-5尾鱼苗,甚至能攻击10厘米以上的小鱼。因而,过去将龙虱作为渔业的敌害加以杀灭。由于长期大量使用高毒药物进行酷杀滥灭,加之水域环境污染,龙虱资源锐减,货源奇缺,价格居高不下。
养殖环境选择:
龙虱有很强的趋光性,对有机氯、有机磷和酚类等化学药品极为敏感,养殖水体应选择在光照充足、远离污染、水质良好的地方。养殖面积不宜过大,一般300-500平方米为宜,也可在水泥池或房前屋后的小水坑中养殖。水深保持50-80厘米。池中栽种一些水生植物,水面须安装防飞网。
苗种投放:
目前龙虱养殖的苗种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在鱼苗池中捕捉龙虱幼体进行养殖,这种方法简便经济,但数量难以保证。二是投放适量性成熟的龙虱在池中繁殖。龙虱在早春季节进行交配,雄性前足附节前3节膨大成吸盘,中足爪下也有很多小吸盘。交配时,吸盘基部分泌粘液,粘吸雌性。雌性交配后将卵粒产在水草或沿岸水底。产卵期可延续1-2个月,产卵量一般为1000-1500粒。在水温20℃左右时,卵粒2-3天孵化成幼虫,幼虫呈灰白色,体小而柔软,容易被小鱼虾、蝌蚪和其它昆虫摄食。池中应清除上述生物,提高幼虫成活率。一周后幼虫外皮逐渐硬化,活动能力增强就不易被捕食。此时可以捞出进行投放。龙虱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70只。同一养殖水体要求放养规格基本一致的幼体。
饲养管理:
龙虱养殖周期为8个月,前3个月以投喂肉料为主,如福寿螺、牛肝、新鲜的下脚料、死鱼、死虾等,后五个月投喂混合饲料为主,即肉类及植食类饲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后投喂。
龙虱以肉食性为主,也可兼植食性和腐食性,善于捕捉水中小生物、有机物和水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龙虱的饲料一般以玉米粉、米糠、麦麸和有甜味的瓜果为主,也可投喂打烂的福寿螺、以及农村广泛存在的猪、鸡、牛、鸭的下脚料,一般每天傍晚喂一次,投喂量为龙虱总重量的7%—8%(每只龙虱食量为0。15克左右),不能隔天投料,以免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也不能投喂带毒和有传染病的食物,否则会导致龙虱死亡或长时间不能繁殖。
饲养龙虱的常用饲料有动物下脚料、蚯蚓、死鱼是和螺蚌肉,将饲料捣碎后全池均匀撒喂,也可捞取青蛙卵放入池中,孵化成蝌蚪后供龙虱幼虫摄食。幼虫生活期70-90天,在此期间经过2次蜕皮,体形变得长而粗壮(形似蜈蚣,俗称水蜈蚣),一对镰刀似的大颚极为发达,性凶猛,食量较大。一昼夜可摄食15尾鱼苗或30尾蝌蚪。为减少水蜈蚣之间因食物短缺而相互残杀,必须投喂充足的食料。以每只水蜈蚣的日进食0.1克计算投饵总量。饲养到夏末秋初时,水蜈蚣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充足时,便钻到岸边泥土几十厘米深处变化成蛹。蛹经过2-3周时间羽化成为龙虱成虫。龙虱的饲养期约6个月左右。
养鹅
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