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水养殖甲鱼
淡水甲鱼养殖技术
淡水鱼好赚钱回报高,下面我介绍几种!
白斑狗鱼
白斑狗鱼虽分布于高寒地带,却属于亚冷水性鱼类,相对适应温度比较广,适应能力比较强,适白斑狗鱼的各种图片应温度范围为0℃~30℃,在35℃情况下仍可以生存。白斑狗鱼生长速度快,当年均可出塘;捕食范围广,所有鱼类均可作为饵料鱼;适宜水温低,6℃至26℃均可捕食生长;肉质坚韧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使白斑狗鱼逐渐成为各地开展池塘名优水产养殖的优质品种。
黑鱼
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黑鱼的生命力很强,在淡水鱼类中居首位。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它们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符合"头年鱼种、二年成鱼"的生产要求。乌鳢的含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可以预料,乌鳢将是21世纪初最有发展前景的水产养殖对象之一。
匙吻鲟
匙吻鲟亦称匙吻猫鱼。产于北美洲的原始鱼,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匙吻鲟肉质鲜美,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价格昂贵,鱼皮可匙吻鲟制成优质皮革。每公斤成品鱼约200元。匙吻鲟还可以作为观赏鱼出售,体长15厘米的每尾30元。美国于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我国1988年从美国引进,现已成功地人工育苗和养殖。
胖头鱼
胖头鱼学名鳙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能食用,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
鳇鱼
鳇鱼是鲟鱼的一种,主产于黑龙江水域,故乡为黑龙江,身躯庞大,一般体重50~100公斤,大者可达1000公斤,为大型食肉性鱼类。以其寿命长,身体大,食量多,力量强而著称,被誉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有淡水鱼王的美称。现仅存于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黑龙江之中。鲟鳇鱼经济价值很高,1998年,鲟鱼肉在国际上售价为60美元/公斤、鱼籽300美元/公斤、鱼籽酱高达700美元/公斤,鲟鱼皮是制作高档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靡性、柔韧性可与鳄鱼皮媲美。
黄颡鱼
黄颡(sǎng)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亦有巨大的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黄颡鱼人工养殖是近年开发的养殖新技术,目前国内主要有三大养殖集中区域,广东省佛山市、浙江省湖州市、四川省眉山市。
甲鱼
甲鱼又称鳖或团鱼,是一种卵生两栖爬行动物,甲鱼常在水底的泥沙中生活,喜食鱼、虾等小动物,瓜皮果屑、青草以及谷物等也吞食。甲鱼肉味鲜美,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克和钙、磷、铁等,营养价值很高,是滋补珍品。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时食后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亡。当然,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生长。
青鱼
青鱼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地区,也可人工养殖但由于受鱼食来源的限制,北方饲养较少,青鱼四季均产,但以秋季产的最多品质最好。青鱼肉厚且嫩,味鲜美,富含脂肪,刺大而少,是淡水鱼中的上品。中国历来将青鱼与鲢、鳙和草鱼等混养,成为中国池塘养鱼的主要方式。
水产养殖甲鱼
甲鱼是属于水产养殖。
甲鱼高产养殖技术
以科学养殖实现单位高产。养鱼是利用立体水层,水位深载鱼量大,才能实现草青、螺蛳青、鳙鱼、鲫鱼、鲤鱼密放混养。宋全英通过养殖实践证明:水深1.3米的池塘,亩产鲜鱼250公斤尚且困难,但水深达2.5米时,亩产鲜鱼500公斤很容易。因此,1亩2.6米水深的池塘,就相当于水深1.3米的2亩池塘了。她的鱼塘最深处有5米,通过立体混养,曾经也捕获过一条30多斤的螺蛳青。
看准市场后适时出售。养鱼不必年年清塘,像遇到去年行情不好的情况,宋全英把鱼“捂”在塘里。到了今年,鲫鱼价格大涨,批发价在9.8元/斤左右,鱼贩特地跑到她家来收,因为质量好,10.5元/斤的收购价比批发价还高。“箍了一网,大约有1500斤左右,卖了1万多,剩下不准备卖了” 宋全英说。
以生态养殖实现多种经营。在宋全英眼里,这几亩鱼塘不仅是她的养殖场,也是她的经营场。为了提高鱼的品质引来垂钓客,她和丈夫在鱼塘边种了几亩青草,喂鱼只用青草,不用饲料,通过生态养殖,她发现塘里原本放养的草鱼大了,但是体型却瘦了不少,而且出现了大量野生的昂公、甲鱼。鱼的品质好了,吸引自然很多垂钓客前来,每年,来宋全英鱼塘的垂钓客达三百人次,也给她带来一笔不小收入。
甲鱼养殖技巧
在家里养殖甲鱼时,需要准备空间较大且透光性良好的玻璃鱼缸,并且甲鱼是两栖动物,可以在池底铺上疏松透气的沙土,让甲鱼有一个能上岸晒太阳的平面,有利于其繁殖与生长。
甲鱼是水生杂食性动物,在家里养殖甲鱼时,需要每天投喂2-3次,可以给其喂食小鱼、小虾、蚌肉、熟蛋黄、 螺蛳肉等动物性饲料,和蔬菜叶子、水果皮、豆芽、黄瓜等植物性草料,而且每天投喂量不能过多,以免饲料残留在水中引起腐败。
淡水甲鱼养殖技术视频
严蔚敏的视频画质感人。
。。不过可以先听小甲鱼的。因为严奶奶的讲述太深奥
淡水甲鱼养殖技术与管理
1、养殖场所
养殖场规模可大可小。但每个养鳖场必须有孵化室、稚鳖池、幼鳖池和亲鳖池。孵化室要阳光充足,温度较高。稚鳖池用以饲养当年孵出的鳖,通常为10-30平方米,深0.5-0.8米。幼鳖池用以饲养第二年和第三年的幼鳖,四周建0.4米高的防逃墙。亲鳖池可大可小,一般不小于500平方米。
2、养殖环境
甲鱼池应建造在阳光充足,环境幽静,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池塘作为养殖基地,既交通方便、接近电源,又离水源近而无污染。
3、放养前准备
放养前用生石灰对甲鱼池彻底消毒,放养后要经常少量泼洒生石灰水或福尔马林溶液。投放小甲鱼苗时,要按其大小分池饲养,避免大甲鱼吞食小甲鱼。
4、饲料投喂
甲鱼食性杂,对饲料要求不高,小鱼、小虾、蚯蚓、田螺、南瓜、野菜、玉米、动物内脏及尸体和屠宰场的下脚料都可以作饲料。每天投喂两次,清晨和中午各一次,干饵投喂量应为甲鱼体重的2-5%,湿鲜饵料应提高到甲鱼体重的15%,水温在15-34℃之间,甲鱼吞食活跃,生长迅猛,应喂足饵料。具体喂量应根据甲鱼的吃食情况灵活增减。
5、做好防病工作
7-8月份甲鱼易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腐皮病、穿孔病、白底板病、腮腺炎、疥疮病等,应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淡水鳖的养殖技术
水是甲鱼赖以生存的空间,并且主要依靠水中提供各种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水环境的质量和状态直接影响其生命的各个阶段和生活的各方面。① 水源水源以无污染的江河水、湖水或大型水库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量较高,水质良好,适宜于甲鱼生长。使用井水时,可先将井水抽至一蓄水池中,让其自然曝气和升温,通过理化处理后也可作为水源。总之,应确保水源水质的各项指标符合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2001)中淡水养殖水源应符合的规定,最大限度地满足甲鱼对水质的需求,使甲鱼在相对优越、安全的条件下快速生长。② 水质满足健康养殖需要的水体不但要有充足的水量,而且要有适合其生理特点的理化性质的水质。③ 溶氧水中的溶氧,一方面来源于大气,另一方面是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水流动时,与空气接触面大,可使空气中的氧溶解速度增加。然而池塘水体小,且流动也小,一般空气中溶入水中的氧很少。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甲鱼生活在水中,水中充足的溶氧对甲鱼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加之甲鱼在池底营爬行生活,池水的上下氧差对其尤为敏感。④ 水温水温是包括甲鱼在内所有水生动物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甲鱼对水温尤其敏感,甲鱼有“三怕”,即怕冷、怕热、怕吵,其中前 “两怕”都与水温有关。研究表明,甲鱼的生长温度范围为20~33℃,最适的温度范围为30~32℃。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甲鱼停止摄食。在夏季当水温超过35℃时,甲鱼就要寻找无日光曝晒的地方纳凉。⑤ pH与其他 pH不仅可以指示氢离子浓度,也可以间接地表示水中二氧化碳、碱度、溶氧、溶解盐等。一般来说,池中二氧化碳越多,pH越低, 二氧化碳越高,pH过低对甲鱼生长不利,酸性环境使甲鱼血液的pH下降,减低其载氧能力。⑥ 有机物质有机物质其主要来源有光合作用的产物、浮游植物的细胞外产物、水生生物的排泄废物、生物残骸和微生物等。在甲鱼养殖中,它可以作为甲鱼饵料生物的食物。但数量过多时则会败坏水质,影响甲鱼的生长。
甲鱼的养殖技术
1、养殖甲鱼的池塘要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养殖池塘周围不能有大型的化工厂,(家畜,家禽)养殖场,池塘周围要供电方便,交通条件好,方便运输,这样的地块最适合搭建池塘。
2、池塘搭架要使用机械挖出1米至1.2米的浅坑,池塘内百分之75以上为水池留出百分之25的陆地面积留作甲鱼活动的场所。
池塘的周围要使用铁丝网配合尼龙布进行隔离,高度为40厘米至50厘米防止甲鱼逃跑,池塘搭建完成后要多池塘底部进行翻耕,池塘内要晾晒4天至5天,然后撒入家畜粪便,最后用水把池塘填满。
3、甲鱼的幼苗可以在正规的养殖场进行订购也可以在水产市场进行选购,当然现在科技这样方便在网络上订购也是很好的选择,
不要在小商贩手中购买,因为商贩手中的甲鱼苗大小不同,来源渠道也不正规,甲鱼购买完成后很容易生病。
4、购买回来的甲鱼苗不能马上放入池塘中,要通过网箱暂时养殖10天至15天,观察甲鱼的情况,把少部分的甲鱼放入池塘水中的网箱内,如果10天至15天的暂养每有任何异常就直接进行大型的放养啦,如果甲鱼出现不适或者是死亡,就要调整池塘内的水质。
5、甲鱼的日常管理主要是观察水质,检查隔离网,每8天至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时要把池塘内的水位排出20厘米至25里面,然后把水在灌满,池塘水中的透明度要控制在30厘米至35厘米,这样的水质条件可以让甲鱼生长的更好。
6、甲鱼的饲料来源非常的广,可以使用饭店内剩余的家禽家畜内脏,做菜生下的边角料,还可以使用在水田或者是河沟内捕捞出来的田螺。
淡水甲鱼养殖技术培训
2月20日,藤县杰华黄沙鳖养殖合作社社长吴焯孟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成为广西创新计划2012年度“科技种养能手”之一。
2012年,合作社的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销售市场已扩展到广东、上海、浙江等地。
吴焯孟,藤县金鸡镇新民村人,初中毕业后就到广东打工。2007年,从广东回来的吴焯孟,看到藤县金鸡镇水利枢纽建坝蓄水后,在大坝上游约200米处,即北流河溪的新民村义昌口自然村的淹没区内,形成了一大片的山塘、水库,于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道,从桂平引进黄沙鳖养殖技术,成立了藤县杰华黄沙鳖养殖合作社。
2007年,在租地建场、引进黄沙鳖种苗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养殖场运作曾经一度陷入停顿状态。后来,吴焯孟在银行贷款200万,县畜牧局则帮助合作社对养殖场建设进行了规划和技术指导。至2009年,养殖场终于建成,养殖场有黄沙鳖亲鳖池8亩,标准育苗池10多亩,幼苗池塘25亩,花鳖池塘80多亩,孵化室一间(50平方米),100立方米冰库一座,育苗保温棚2000平方米,工作和生产用房1100多平方米,培育亲本鳖5000多只。
由于经验不足,吴焯孟他们刚开始养殖的鳖苗存活率不高,而且生长速度很慢。一般来说,鳖的养殖周期在3至5年之间,按照当时的情况,5年内也难有鳖上市。于是,吴焯孟重上桂平,虚心向桂平的鳖养殖前辈学习养殖技术。他了解到鳖有“喜阳怕风、喜静怕惊、喜洁怕脏”的习性,同时在雌雄比例、饲料营养、投喂量和投喂次数、水质、温度、疾病防治等方面都有很严格的要求。回来后,他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养殖上,并请县畜牧局的技术人员多次进行技术指导,鳖的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到去年10月,已经有大批成年鳖开始上市。
初次尝到了成功味道,吴焯孟的信心更足了,合作社决定加大投资,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共计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并将继续加大投资,力争在2013年年底扩大到200亩的商品鳖养殖池塘。
吴焯孟以杰华黄沙鳖养殖小区(场)为依托,积极带动周边农民入社,从事水产养殖业,并进行免费技术指导,组织社员技术培训,实行“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社员养殖的水产品实行保价回收。目前,已有168多户农民加入了杰华黄沙鳖养殖专业合作社,让更多的人走上了养殖致富之路。 如今,吴焯孟信心十足,要将杰华黄沙鳖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成广西最大的仿野生黄沙鳖水产养殖供应基地之一。(林伟宁 苏美燕)投资2.6万元建一个小型生态黄沙鳖场,1个劳动力饲养种鳖80只,办场头两年以培育优良高产种鳖群和学习生产活体饲料为主,出售部分鳖苗和商品鳖。办场第第第五年的收人分别为4.36万元、9.41万元、13.14万元。以下是黄沙鳖场建设与投资效益分析。
(一)鳖场建设
饲养80只种鳖,需建种鳖池4个(公鳖池1个、母鳖池3个)、稚鳖池3个、幼鳖池3个、商品鳖饲养塘4个和水生饲料生产池塘1个、蚯蚓养殖场1个、活体饲料生产房2间、宿舍1间。
1.种鳖池:长10米、宽3米、深1米,砖水泥结构。3个母鳖池在池的一端建有长3.5米、宽3米、深0.45米的产卵场,场里堆放干净的细河沙,种植遮阳植物。种鳖池修建有便道连接产卵场,供母鳖上岸扒沙产卵。
2.稚鳖池:长2.5米、宽1米、深0.6米,砖水泥结构。
3.幼鳖池:长3米、宽2.5米、深0.8米,砖水泥结构。鳖池可并排建,池底由里向外呈5%坡度倾斜,深处池底有排水孔通向池外排水沟,两池之间设有人行道,池上搭盖有活动塑料棚,鳖池四周有防逃设施。
4.等温换水池:长5米、宽2米、高1.5米,池底与鳖池面持平,方便换水。
5.商品鳖饲养塘:4个面积共400平方米,深1~1.5米,四周有防逃设施。
6.活体饲料生产场地:
①活体饲料生产房2问共30平方米,一间生产蝇蛆,一间生产黄粉虫和EM活菌制剂;②50平方米池塘1个,用于生产水生饲料;③池塘边建一个30~50平方米的蚯蚓养殖场。
(二)办场投资概算(2008年数据仅供参考)1.鳖场建设投资共1.315万元。
(1)种鳖池:4个共120平方米,每平方米40元,共4800元。
(2)产卵场:3个共31.5平方米,每平方米30元,共945元。
(3)稚鳖池:3个共7.5平方米,每平方米30元,共225元。
(4)幼鳖池:3个共22.5平方米,每平方米30元,共675元。
(5)商品鳖饲养塘:4个共100平方米,深1~1.5米,预算600元。
(6)水生饲料生产池塘:100平方米,深1~1-5米,预算400元。
(7)等温换水池:15立方米,预算600元。
(8)简易钢架活动塑料棚:100平方米,2000元。
(9)简易饲料生产房:2间共30平方米,每平方米70元,共2100元。
(10)宿舍:1问10平方米,每平方米80元,共800元。
2.引种费:饲养80只种鳖只需引种成年黄沙鳖3对共9只,每只2千克,每千克160元,共2880元;成年中华鳖3组(1公3母为1组)共12只,每只1.5千克,每千克60元,共1080元;黄沙鳖苗15组(1公2母为1组)共45只,每只26元,共1170元。合计5130元。
3.活体饲料生产费1000元。
4.饲料周转金2000元。
5.防疫和消毒药品共400元。
6.水电1000元。
7.不可预测的开支(以上1~6项的总和×15%)共3402元。
以上1~7项合计2.608万元,投资概算取2.6万元。
(三)经济效益分析(2008年数据仅供参考)
商品黄沙鳖控温饲养1龄体重达1千克可出售,但3龄体重达3千克以上出售比较合算。所以,商品鳖投放市场以3龄为好。
1.第三年
(1)第二至第三年卖鳖收入:
第二年出售黄沙鳖18只,每只体重1千克160元,共2880元。第三年出售黄沙鳖47只,每只体重1千克160元,共7520元;淘汰中华种鳖12只www.cyone.com.cn/,每只体重2千克,每千克60元,共1440元;杂交商品鳖121只,每只体重3千克,每千克160元,共5.808万元;当年产的黄沙鳖苗205只,每只26元,共5330元。第三年收入7.237万元。第二至第三年合计收入7.525万元。
(2)第一至第三年生产支出:
第一年饲料2154元,水电、防疫和消毒药品等2400元,共支出4554元;第二年饲料6728元,水电、防疫和消毒药品等2500元,共支出9228元;第三年饲料1.452万元,水电、防疫和消毒药品等3400元,共支出1.792万元。第一至第三年合计支出3.17万元。
收支相抵,盈余4.355万元。
2.第四年
(1)卖鳖收人:出售杂交商品鳖162只,每只3千克,每千克160元,共7.776万元;出售黄沙鳖262只,每只1千克160元,共4.192万元。全年合计收入11.968万元。
(2)生产支出:饲料费2.117万元,水电、防疫和消毒药品等4400元。全年合计支出2.557万元。收支相抵,盈余9.411万元。
3.第五年
(1)卖鳖收入:出售杂交商品鳖188只,每只3千克,每千克160元,共9.024万元;出售黄沙鳖362只,每只1千克160元,共5.792万元;当年产的黄沙鳖苗300只,每只26元,共7800元。全年合计收入15.596万元。
(2)生产支出:饲料2.016万元,水电、防疫和消毒药品等4400元。全年合计支出2.456万元。
收支相抵,盈余13.14万元。
(四)办场经营提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培育出高产种鳖群,掌握母鳖年繁殖成活率90%以上的关键技术。
2.活体饲料自给率达到饲料总量的90%以上。
3.减少销售中间环节,销售渠道畅通,保证生产的种鳖和商品鳖供不应求。
【温馨提醒】
饲养上述几种龟、鳖属于三高产业(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成败往往决定于细微之处。办龟、鳖养殖场一定要从小做起,积累经验、掌握技术后再逐步扩大。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指导办场可少走弯路和降低风险。
甲鱼人工养殖技术
饲养野生甲鱼的方法
甲鱼是主要生活于淡水中的两栖类爬行动物。在野生条件下,喜欢栖息在底士为泥质的江河、湖泊、池塘、水库和山涧溪流等淡水水域中,尤其喜欢栖息在水流湍急而离岸不远的岩石洞内,或溪河交汇处且底部有岩石的急流中。潜伏在泥底或岩石洞中,伺机袭击游近的鱼类和其它动物
淡水甲鱼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营养丰富,滋补保健,体大肥美,一般个体重100~200克,最大个体可达500克左右,生长快,产量高,当年放养当年既可收获,每亩鲜甲鱼产量达500公斤左右;适应性强,能忍耐恶劣的气候环境,在水温3~35℃之间均能生存,食性杂,既吃动物性饵料,也吃人工配合饵料和腐殖质,且粗生易养,人工饲养淡水甲鱼是广大农民朋友又一致富好途径。下面我就为你介绍下养殖野生甲鱼的流程:1,池塘建设
淡水甲鱼喜栖息于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水域环境。因此,建设池塘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注排水方便的地方。每口池塘以2~8亩、水深1~1.5米为宜,池底为泥沙且平坦,整个池塘要求不漏水。池塘的进、排水口要安装过滤网,防止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池塘埂四周要有50厘米高的防逃设施。池内四周要放养水草或水葫芦、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池内应投放一定数量的石块、瓦片等遮荫物,以供甲鱼隐蔽栖息。 2.池塘消毒一般新建甲鱼池可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量100公斤。若利用旧池塘养甲鱼,一定要干塘消毒,除泼洒生石灰外,还要彻底清除塘中的鲶、鳅、黑鱼和蛇、鼠等敌害。 3.甲鱼苗放养甲鱼苗放养前10~15天,每亩池塘追施200公斤左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培肥水质。放养甲鱼苗的时间宜在3~5月,选择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并注意温差。若温差大,要先用少量池水徐徐加入运苗容器内调节水温,容器内的水温与池水温度接近时,再将甲鱼苗轻轻放入池中,以防甲鱼苗”感冒”。甲鱼苗的放养规格一般为3~5厘米,放养密度每亩3500~4000尾;如甲鱼苗较小,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同一池塘放养的甲鱼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
精心投饵放苗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杂鱼和碎肉为主,在以后的1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肉或人工配合饵料;待甲鱼苗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饵料。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中、甲鱼按体重的15%~20%投喂,成甲鱼按
养殖甲鱼技术条件
1、养殖环境
甲鱼常生长在水源充足、向阳通风的环境中,养殖甲鱼要使用排灌方便、地势开阔、交通便利的池塘,然后将生长健康、体型完整的甲鱼苗放入其中,而且甲鱼有晒背的习惯,池塘的一端要使用水泥建造斜坡,便于甲鱼上岸。
2、食物选择
甲鱼以水中的昆虫、蝌蚪、小虾以及水藻为食,人工养殖时要为其提供以鱼肉、猪肉为主,蔬菜、水果、米糠、麦麸为辅的饲料,并要将其切碎,便于甲鱼进食,而且饲料要堆放在池塘边,不宜倒入水分,以免污染水质。
3、水质条件
甲鱼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如果水中出现过多的浮游生物或者有机物,就会提高甲鱼的患病概率,因此在养殖时,如果发现水质发绿、或者透明度低于三十厘米,则应该及时为甲鱼更换水分。
4、疾病预防
甲鱼喜欢干净的环境,如果池塘中有过多的粪便以及食物残渣,就会影响甲鱼的生长,养殖时要定期清理水中的杂质,为其提供卫生清洁的生长环境,并向池塘中施洒消毒药剂,消灭其中的细菌。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