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疾病预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山鸡常见病有哪些
山鸡疾病预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山鸡疾病预防的基本要求1。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为了预防疾病,维护养殖区域内饲养对象的健康,应从饲养管理的各个方面对防疫工作进行缜密思考,尽量排除一切不利⑩因素。(1)实现生产的专业化在现代养殖企业里应主张实行在一个饲养区域内养殖同一日龄或日龄相近的山鸡,并实现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不同类型的房舍间要有一定的间隔,这样在有疾病流行时便于集中管理治疗,不会对其他群体产生过大的影响。
(2)慎重引种,合理并群在引人山鸡前要对引人对象的饲瘳养环境及其健康状况有所了解,尽可能地引进种蛋或初生雏,对成年山鸡的引进要慎重。新引进的山鸡要先行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合人大群饲养。(3)保证饲料质量不用霉变、酸败或板结的饲料,配合伺料要严格依照配方比例执行,并按规定的方法与时间充分搅拌均匀。
在更换饲料时要有充分的过渡时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应激反应的发生。(4)保证用水质量尽量不要用河水、塘水等表层水作为饮用水,必须采用时也要做好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5)建立健康卡片每批或每个养殖区域的山鸡均应填写健康卡片,以便掌握群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种类及发病规律等,卡片内容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①出雏时间,转人数量及时间;②预防性投药的日期、山鸡的日龄、所用药物的名称与剂量;③预防接种的日期、所有疫苗的种类、系别、批号和有效日期,接种的方法和剂量;④发病日期,大约发病的只数与所占比例。
症状、病因、投药日期和剂量及治疗效果等。(6)尽量谢绝参观山鸡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突然响动或意外骚扰常会造成惊群,引起山鸡四处飞蹿,出现意想不到的死伤。产蛋山鸡还会因受到惊吓而出现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降低等现象。因此应尽量避免外来人员参观或其他动物进入饲养区。
若外来人员确有必要进入养殖区域时,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并避免参观人员与山鸡所用饲料、饮用水及用具的直接接触,参观过程中要避免大声喧哗。(7)严格处理伤病山鸡伤病山鸡或死山鸡应有专人负责,尽快用密闭的容器从养殖区域取走,剖检后的尸体或焚烧或深埋,盛放尸体的容器应能耐酸、耐碱,每次用完要进行严格的消毒。
2。要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在养殖区域内存在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特别是在旧场中尤其如此,通过合理的消毒制度及合适的消毒方式可有效控制这些病原微生物的孳生,从而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3。免疫接种通过向山鸡接种疫苗能使其产生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从而获得对某种疾病的免疫力。
现在我国常用的疫苗接种方法有滴鼻、点眼、饮水、气雾和注射等。第五章山鸡的疾病防治技术4。驱虫寄生虫常可引起山鸡消瘦、贫血、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严重者会造成死亡,使生产和经济上遭受损失,因此应定期对山鸡群进行药物驱虫。常见的山鸡寄生虫有球虫、异刺线虫、绦虫及羽虱等。
5预防性投药有些传染病没有疫苗或是疫苗的保护率低、有效期短,通过饲喂相应的药物能起到预防这些疫病的作用,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对用药时间及用药时期均应慎重。通常是在该类传染病的多发时期、敏感阶段或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进行的一个阶段的预防性投药,山鸡产蛋期及商品山鸡肥育期应严禁用药。
山鸡疾病的传播方法有哪些?
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这类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一是传染源,也就是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动物,包括病禽和带菌(毒)禽,以及一些能带菌(毒)的鸟、鼠类等动物。二是传播途径,是指病原微生物由传染源传播出去后,经一定的方式再侵人其他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如消化道、呼吸道等。
空气、水、伺料和饲养用具、昆虫、其他动物和人等也可成为传播媒介。三是易感动物,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的群体。只有上述三方面因素均存在时,才能构成传染病的流行链,随着易感群体变为传染源,传染的面积会越来越大,如不采取措施切断其中的某一环节,传染病将会大面积流行起来。
在禽病流行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媒介有以下几种。1。卵源传播有的病原体存在于病禽或感染禽的卵巢或输卵管内,在蛋形成过程中进人蛋内,有的蛋经泄殖腔排出时,病原微生物会附着在蛋表面•还有一些是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各种用具和饲养人员的手而带菌或带毒。细菌和病毒进人种蛋内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病原数量、种蛋的污染程度、种蛋的储存温度、蛋壳的完好情况、气温高低、空气湿度大小以及病原体的种类等。
现在已知可通过这一途径传播的疾病有白痢、霍乱等。2。孵化室传播主要发生在幼雏开始啄壳至出壳期间。这时的雏山鸡开始呼吸、接触周围环境,就会加重附着在蛋壳表面和绒毛中的病原体的传播。现在已知可通过这一途径传播的疾病有曲霉菌病、胳炎和沙门菌病等。3。
空气传播存在于呼吸道中的病原,通过呼吸或咳嗽排到空气中,被健康禽吸人而发生感染。有些病原体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干燥后可形成微小粒子或附着在尘埃上,经空气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已知经这种方式传播的疾病主要有大肠杆菌病、曲霉菌病、禽流感等。4。饲料和饮水传播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可直接进人伺料和饮水中,也能通过被污染的加工、储存和运输工具、设备、场所及工作人员而间接进人饲料和饮水中,易感禽摄人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而引起疾病的传播。
5。垫料和粪便的传播病禽或某些健康的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垫料被这类粪便污染后,如不及时消毒或清除便会成为疾病的传播媒介。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