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养殖技术,海洋养殖技术
海洋生物养殖技术
1、养殖环境
水母常生长在各地的海洋中,属于海洋动物,养殖水母要使用海水,并选择专业的水族箱作为养殖器皿,而且水母对温度较为敏感,水族箱中应该配备恒温装置,将水温控制在25度。
2、提供食物
水母是一种食肉动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小型甲壳动物、小型鱼类为食,养殖时可以为其提供卤虫、丰年虾等浮游生物或者水母专用饲料,且喂食后要观察水母的状态,在消化器或口腔变为橘色,表明水母已经吃饱。
3、注意事项
水母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养殖时要一周更换一次水质,避免水中出现尘埃或者微生物,影响水母的生长,而且在换水时,不能触碰水母,以免对其造成损伤,导致水母产生病害而死亡。
海洋鱼类养殖
龙趸,学名叫巨石斑鱼,为鲈形目,石斑鱼科,石斑鱼属,是石斑鱼族中个体最大的种类。它体呈长椭圆形,侧扁,嘴尖齿利,鱼体表散布着很多青黑色斑点。它为大型海洋名贵经济食用鱼类,在天然海域,成鱼一般体长60-70厘米,最大体长可达2米,体重一般在30-40 公斤,大者可达100公斤乃至160公斤以上。
龙趸为暖水性底层肉食性鱼类,喜栖息于岩礁内的浅海中,最深可达60米左右,以底栖甲壳类及其他鱼类和小虾为食。它游泳速度虽不快,但因其身体构造较特殊,故往往采取突袭方式来捕食,令猎物猝不及防。人工养殖时可采用新鲜杂鱼及小虾,切成片段投喂。有时添加海水鱼粉状配合饲料。龙趸大多生活于热带、亚热带的珊瑚礁海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沙、西沙、南沙群岛及海南岛等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域。但龙趸在大海中不轻易露面,有经验的渔民往往采用延绳钓、手钓或底拖网的捕捞工具方可捕获,但捕捞产量有限。
龙趸原是野生鱼种,但它可进行人工养殖。据悉,目前广东深圳人工繁殖种苗和成鱼养殖均已获得成功。据试养经验介绍,龙趸人工养殖生长速度较快,利用水泥池(每个为90米2和45米2两种,池深1.2米,养殖期间水深1米)进行工厂化养殖,放养规格为体重22克,体长1.2厘米的鱼种,经360天的养殖,平均每尾体重增到1830克,体重绝对增重量为1808克,在海水鱼类的养殖品种中,这样的生长速度是极其迅速的。尤其是龙趸的养殖越到后期增重越迅速,养殖表明,鱼种一般经过一年的养殖,每尾可达1.5 -2 公斤,第二年便可达到5-6公斤,且规格也较为整齐,所以龙趸的养殖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海洋水产养殖技术
海洋养鱼是水产养殖的一个专门分支,在近海水产养殖的开阔海洋,海洋的封闭部分或装满水的水池、池塘或水道中养鱼海水。它也通常被称为海洋养鱼
海水养鱼已经形成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品种,鱼类有梭鱼、鲻鱼、尼罗罗非鱼、真鲷、黑鲷、石斑鱼、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牙鲆、河豚鱼等
海洋生物养殖技术前景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可以是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水产增养殖、渔业管理、海洋管理以及技术开发、生产贸易等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
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可以胜任海洋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调查、水文调查分析、水声通信、海洋遥感、海岸工程等部门的工作,并可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
海洋生物养殖方法
海洋生物种类
我国管辖海域已记录到了20278 种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种)。
全球海域数据的调查报告中提出,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
海洋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海洋生物养殖技术有哪些
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技术有:海洋勘探、海滨旅游、远洋运输、海洋生物的捕捞及海水养殖、温差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海风发电。
人类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法有:鱼、藻类、贝类、等可以食用.利用海水研发新型药物、将海水净化为淡水并将海水中的盐、金等提炼出来。利用海洋研究物种进化、仿生学、探究地球进化和生命起源。
海洋生物饲养
1,小丑鱼
但凡养海水鱼的鱼友,大多都喜欢养几尾皮实好看的小丑鱼。体色鲜艳的小丑鱼同海葵是共生关系。因为脸上都有一条或两条白色条纹,好似京剧中的丑角,所以俗称“小丑鱼”。
小丑鱼新到家之后,前2-3天,可以不喂或者少喂,这是为了让它们先适应水质。不用担心它会被饿死,一条健康的海水鱼,通常1-2个月才会被饿死。
2,蓝吊名字的由来跟它体上的颜色有一定的联系,鱼体基本上是蓝色的,上半部分从胸鳍到尾柄都是黑色,不过胸鳍后面有一条长椭圆形的蓝斑。蓝吊大部分生活在有潮流经过的礁区水域中,它们通常是成群生活,适应环境后就很容易饲养。
3,黄金吊,又名黄高鳍刺尾鱼、黄三角、黄三角倒吊、三角倒吊,成鱼的头部及身体呈现出色调一致的鲜黄色,面孔还挂有着永远的“微笑”,漂亮又皮实,比较容易饲养。
4,蓝魔有着湛蓝色的鱼体,雌鱼全蓝,雄鱼尾巴有桔色,对水质要求不高,饲养起来很皮实,其自我保护能力也比较强,非常适合新手。一个缸里边养一对蓝魔是最佳的搭配,也是闯缸的必备生物。
养殖海洋生物的基础研究
海水养殖是利用浅海、滩涂、港湾、围塘等海域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方式,是人类定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水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为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的海水鱼类养殖虽然发展的相对较晚,但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海水鱼类养殖产量呈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中国海水养殖业已从过去追求养殖面积扩大和养殖产量增加,转向更加注重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新的养殖技术和新的养殖品种不断推出,养殖领域进一步拓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工厂化养殖、生态健康养殖模式迅速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迅猛,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全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今年人口达到76亿,未来30多年预计增长50%,所以渔业从被打猎到被养殖的命运是注定的。中国的水产养殖历史很长,中国养殖量在2009年已超过70%。在全国捕捞量9000万吨中,中国捕捞量占16.9%,今年农业部提出中国捕捞量从1700万吨减少到1000万吨。
中国水产养殖品种中,虑食性和草(藻)食性鱼类占50%,杂食性鱼类占42%,肉食性鱼类占8%,过半的养殖种类并不依赖鱼粉,而且在鱼粉的利用率上也很高,每年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消耗的鲜杂鱼量约为690万吨。中国是一个纯的水产生产者,用较少的资源生产了更多的鱼虾。数据表明,中国养殖对世界贡献值为61.7%,这不单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通过对海水养殖发展前景分析,目前中国养殖业面临着缺地、缺水、缺饲料原料、缺乏现代程化养殖技术、缺乏水产品加工后消费习惯、缺劳动力、缺良种、缺良药、缺品质保障、缺食品安全保障以及消费者信心不足、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缺失等多种挑战。但是,水产行业面临着挑战也伴随着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水产品总产量位列世界前茅,但养殖模式却相对粗放落后。近几年,随着水质不断恶化,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于是,寻求更加健康、高效的生态养殖模式迫在眉睫。以上便是海水养殖发展前景的所有分析了
海洋生物养殖技术学什么
我是学习生物技术的,我了解的大概有这些: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化交叉专业,某些学校还开设了海洋生物专业。而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动物生理学。。。。。这些都是包含在生物技术那些专业里面的,两者的范围不一样,生物技术是一个大的分类,而后面所说的则是小的分类,是属于前面所说的专业的专业课。当然学生物学不仅仅只上生物学的课,象我们学校还有生物学实验课,化学,化学实验课,物理学,物理学实验课,语文。
数学,当然像文科的那些塑造思想的课就不用说了,所以一般来说生物专业的课程是比较多的
畜牧养殖
畜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