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大规模人工养殖场,培菌白蚁人工养殖方法
白蚁大规模人工养殖场怎么处理
由于白蚁的生活方式特殊,同一群集中的形态多型,而且都营群落生活,因此,饲养白蚁要先了解和掌握它们生活中的一些特性,才能在饲养白蚁的工作中,从饲养设备到管理方法都能运用自如。 ①白蚁的特性:如把白蚁的特性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5种:A.社会性:白蚁属于社会性昆虫。一群家白蚁中通常由 1对蚁后、蚁王主持,它们是蚁群的生殖者。每个巢中一般要有成千上万的工蚁与兵蚁来担当筑巢、觅食、侍喂和护卫工作,但它们均无生殖能力。一旦巢中失去了蚁王与蚁后,要再从巢内幼小的白蚁中培养出补充性的生殖个体——短翅型蚁后与蚁王,担负起生育任务。因此,饲养白蚁必须有容纳较大群体的饲养设备及其生殖活动的空间。
B.营巢与取食习性:每群白蚁都筑有较大的主巢,作为蚁后与蚁王的王宫,也是群体活动的中心,另外,还要有好多个副巢,各巢以隧道相连通。家白蚁常在村舍附近的树根下 (特别是松、杉木),树干中以及居室中各种木质建筑和用具中营巢。这些木质中的纤维就成为白蚁的天然饲料,特别对生长势衰弱的树木或纤维组织较新鲜的干木材,尤为喜食,过于腐朽的木材则不贪食。白蚁还有取食同伴脱下的老皮、排泄物或初死蚁尸的习性。因此,饲养容器中要放置足够的作为白蚁食料或筑巢材料的贪食木材(以树墩、较粗的树干、有一定厚度的木板为好),供其需求。 C. 地栖与嗜水性:白蚁多在地下筑巢,因而称为土栖习性昆虫,一般深可达0.5~2米,即使是在地上木质中筑巢的,也要通过修筑的隧道与地下沟通,以便衔来土粒与排泄物及吐出的口液混合,修筑蚁道。白蚁生活中离不开水,无论筑巢在何方,总要先修筑一条与主巢相连贯的水道(吸水线),与巢穴附近或与地下水源连接。一旦水源断绝,全巢白蚁在10余天内便自行死亡。因此,饲养容器中要有一定厚度的土层和供给水源的装置。
D.群居与畏光性:白蚁的群居性很强,从不单独活动,尤其低温阶段,便集中在巢中。白蚁还有互相舐吮和侍卫饲喂的特性。白蚁通常怕光,只在木材及泥土筑成的巢中或蚁道中活动,遇光即遁逃,并合力堵塞蚁道上偶然出现的漏洞,但有翅成虫出巢婚飞时,有强烈的向光性,不过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完成婚配,脱去双翅后,便失去向光习性,迅速钻入土中或木材下筑巢育儿。因此,饲养容器要有遮光设备,以及为其创造群栖的条件。E. 群飞性:群飞是白蚁分群的前期形式,成长的白蚁群,同巢虫口密度过大,便产生大批的有翅成虫(繁殖蚁)。每年春末夏初,在雨后闷热天气,气压明显下降的傍晚时节,出巢婚飞,然后再建新巢群。由于白蚁有婚飞分群的习性,因此,饲养容器不但要有平面面积空间,还要有高度空间,才能供婚飞活动。 根据白蚁的以上5种特性,饲养容器最好设置在室外,用砖砌长,宽、高数米的饲养池,池上装设较细的纱网,用杉篙竹帘搭上防雨棚;池内装土及木材,一端设有常年储水池,池的外围要设防护水槽,防止天敌偷袭。一池中可分数个小格,饲养几个群体。
②采种及人工饲养A.采种:是将蚁群引入饲养池中的过程。其方法有:一是自野外筑有蚁巢处,挖掘带有蚁王、蚁后的巢室及菌圃移入饲养池中。挖掘时间最好在日光最强时进行,因此时大部分蚁群都集中在巢中,装入布袋中带回。遗留在隧道或副巢中的部分白蚁,只要有补充生殖蚁,还会在原处结群筑巢。二是在每年春末夏初的婚飞时期,在有蚁巢附近利用灯光诱集脱翅后的新生殖蚁(尽量多收集些,防止其不适应环境而有部分死亡),移入池中,使其自择配偶,并选址筑巢。 后者的采种比较方便,免去寻找、挖掘主巢之劳,但因初生生殖蚁繁衍能力差,蚁群小,收获也少。
B.人工饲养:在饲养白蚁的过程中,除给以适宜的自然饲料外,还应给以人工饲料,作为自然饲料的补充,可提高繁衍能力,扩大种群数量,增加药源。 现已试验成功的,饲养家白蚁及黄胸散白蚁的人工饲料配方有; 配方1:(湿重的百分比) 麦角醇0.06,蛋白质0.05,蒸馏水65.82,纤维素34.06,尼泊金0.01。 配方2:β-谷甾醇0.06,干酪素0.05,蒸馏水65.82,纤维素34.06,尼泊金0.01。 配方3:麦角醇0.06,维生素B混合液3.23[维生素B混合液是在Vanderzant(1957)液中加入氯化胆碱及肌醇],韦氏盐0.4,蒸馏水62.04,纤维素34.26,尼泊金0.01。 人工饲料的配制,是将各配方的原料按比例放置于玻皿内(韦氏盐有无均可),经搅拌后呈稠浆,但不成汤。放在饲养池角落处,用木板遮盖,隔5~7日后检查,吃光后再予以补充。时间过长会污染发霉。 从目前野外白蚁的分布及巢群数量看,靠野外采集已能满足药用需要,何况白蚁是木质材料及堤坝的大敌,野外采集可变害为益。从保存物种及生态平衡的角度着眼,应有计划地采收与饲养相结合。
白蚁养殖技术
可以将野生的白蚁窝。移植到养殖场。然后定期的给水给食物,这样基本就可以养活了
白蚁大规模人工养殖场怎么处理的
1、培养菌丝:在种植乌枞菌的时候,首先需要进行菌丝的培养,需要先准备石膏、白糖、麸皮和木屑等物质,然后把它们配制成培养基。之后需要对培养基先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把菌种混合在培养基中再用塑料袋装好,这样就可以进行菌丝的培育了。
2、种植时间:种植乌枞菌的时候最好选择在每年秋季的9-10月份进行,这个时候的温度一般可以保持在20℃左右,是比较适合乌枞菌的生长的。种植乌枞菌的时候不要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夏季进行,温度过高会影响乌枞菌的生长发育。
3、种植:乌枞菌在种植的时候最好选择在地势比较开阔而且离水源较近的地方,选择疏松肥沃而且偏酸性的土壤作为种植乌枞菌的基土,将成熟的菌丝种入其中。种植乌枞菌的时候还需要在土壤中放入白蚁,然后在土壤的周围挖出排水沟,这样可以在降水量较多的季节及时的排出土壤中的水分,避免出现土壤积水的现象。
白蚁养殖经济效益
穿山甲有养殖的,但是穿山甲不好繁殖。
充足的饲料以及正确地引诱其摄食人工配合饵料,是养殖的关键所在。
穿山甲的天然饵料较多,可捕捉白蚁或者养殖蚂蚁等进行投喂。
但这造价较高,并且很难满足其生长所需,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只是在怀孕期间间隔投喂一些以增加食欲,而大量使用的天然饵料是人工饲养的蚯蚓、蝇蛆、黄粉虫、蛞蝓等。
这些天然饵料,一般是埋在洞穴附近或活动场内的土中,也有少部分放在洞穴之内,根据其掘土习性,便会主动摄食。
天然饵料虽是穿山甲的适口饵料,但在养殖中使用起来麻烦,并且往往很难全部满足其生长繁殖所需。
人工繁殖白蚁
会的,建议趁早灭掉
家里如果飞进一只白蚁,白蚁很可能就会在家里产卵,繁殖更多的白蚁。如果不及时消灭,很可能会让家里出现很多白蚁。
白蚁是卵生繁殖,它们的生存繁衍、延续种族靠繁殖蚁(有翅成虫)来完成。每年4-6月份是繁殖季节,成千上万头带翅膀的繁殖蚁从原群体蚁巢中迁飞出去,脱翅后的成虫雌雄个体结成配偶,一旦有适宜的地方就会生存下来,创建新的群体,这就是又一代白蚁群体的开始。
白蚁大规模人工养殖场怎么处理好
1、饲养场地建设
穿山甲是哺乳动物,终年都过着穴居生活,其野性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人工养殖要模拟野生习性,为其建造适应的饲养室。
一般饲养室可分为内室和活动场,活动场面积控制在60㎡左右即可,都要用水泥铺设地面,活动场四周要围2m高的墙,场内建一个地下水池和粪池;因穿山甲在排便时有掘穴埋粪的习惯,因此粪池内要放土。饲养内室可以隔成若干个小室,每个小室中间做一个直径60cm,深40cm的半球形地窝巢,巢内垫一些切断的干稻草,上面盖一个木盖,每个小室饲养1只穿山甲。
2、收购种用穿山甲
目前我国饲养用的穿山甲种源无法人工繁殖,基本都是野生穿山甲作种,但穿山甲为我国保护动物,是禁止任何非法形式的猎捕和交易的,因此要解决种源,需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上山猎捕,夏秋季节是穿山甲的繁殖时间,猎捕较容易。
3、饲喂管理
穿山甲的食性较特殊,它们专门食用蚁类,每只穿山甲每天大约需要进食80-120g白蚁,人工养殖的时候靠白蚁来进行饲养是比较困难的,可以通过在地上挖坑、坑内铺腐败松树干枝叶来引入白蚁大量繁殖。刚引种回来的穿山甲不会吃人工饲料,要给它们投喂白蚁或黑蚁,待它们慢慢适应后再逐渐改变饲料比例,直至慢慢习惯人工饲料;若个别穿山甲拒食的时间较长,可以进行人工灌食。人工配制的饲料要确保各种成分比例恰当、适口。
4、日常管理
定期对饲养室进行清扫消毒,经常更换饮水机粪池,每天清洗消毒食盆和水盆,每天定时定量给穿山甲投喂1次,每次投喂150-200g人工配制饲料,穿山甲进食后将它们放入活动场内活动2-3小时。
5、疾病预防
穿山甲从野生变为家养,前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引发肠炎、肺炎、皮炎等疾病。在人工饲养初期,要随时观察它们的情况,若发现有异常,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饲养穿山甲的内室温度最好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确保室内冬暖夏凉,以促进穿山甲生长发育。
以上就是穿山甲的人工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想要养殖穿山甲的朋友,一定要取得相关证件后,才可以进行人工养殖。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相关部门提交一份《关于申请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情况报告》,待省林业厅批准发放《野生动物繁殖驯养许可证》后才可以进行养殖。
白蚁繁殖蚁怎么处理
大概二十天左右。
白蚁的脱翅繁殖蚁婚配后约一星期就开始产卵,壮年的蚁后每昼夜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蚁卵孵化为幼蚁的过程约为二十天左右。从脱翅繁殖蚁产卵至第一龄幼蚁的诞生,大约需一个月的时间,幼蚁经过几次蜕皮,约一个月左右即可变为成年的工蚁和兵蚁。一个成熟的白蚁群体以脱翅繁殖蚁婚配起至群体内首次产生下一代有翅成虫,约需七一十年的时间,即可再次分飞繁殖。
白蚁可以自己处理吗
白蚁防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白蚁的灭治,这主要是常见于建筑物等在遭到白蚁危害后采取的一种灭治手段。二是采用预防白蚁侵入危害的一种手段,多用于新建房屋的预防。白蚁的灭治:在发现的蚁危害处,想法找到蚁巢或蚁路。首先将灭蚁粉剂尽量能够喷洒到蚁巢内或蚁路内的白蚁身上,使其能够相互传染毒性,达到灭治效果。在发现白蚁危害的地方,将木制门窗框按一定距离钻孔灌注药液,周边土壤同时喷洒药液,使木材及土壤都含有一定的毒素,白蚁活动触毒取食都会中毒而死亡。诱杀法,可在发现白蚁危害处设立诱杀桩,诱杀坑,诱杀堆,诱杀毒饵等。以上三种灭蚁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另外还有熏杀法,像国外现在采用热气杀灭法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灭治白蚁的方法很多,但主要还得根据具体的白蚁发生的环境及周边情况,去具体的对待而制定具体的灭治方法。新建预防:由于白蚁在生存中,大多数种类离不开土壤,在建造房屋过程中针对土壤的处理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和土壤的药物处理,可在建筑物的四周形成一道屏障,封锁所有白蚁可能进入的通道。新建预防处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地基的药物处理:基础挖好后,在基础的底端与两壁,按规定喷洒药物。2、建筑物回填土正负零时(含散水坡),铺设水泥地面之前,在土壤平面喷洒药物。3、木制门窗框,在制作好后,即涂刷防蚁药物。4、其他木构件的药物处理,根据情况不同一般大都采用涂刷或浸渍法。
白蚁工蚁会繁殖吗
4至6月白蚁“婚飞”繁殖 此阶段飞蚁不吃木头
成千上万飞蚁为何成倾巢而出而出?记者就此采访了湛江市白蚁防治研究所。专家称,湛江地区的白蚁主要有堆沙白蚁和家乳白蚁两类,白蚁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分飞繁殖,也就是当下时节,它们主要在傍晚温度、湿度、气压都合适的情况下才会飞出来。
“每年这一季节,整个广东都会有这样的情况,湛江属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天气较为潮湿,加之当日湛江大雨,此情况更为严重。” 湛江市白蚁防治研究所蔡所长解释说。
据介绍,当下有翅繁殖蚁进行分群繁殖,一般分飞5-10次,多在闷热或大雨前后的傍晚分飞出巢,经短期飞翔、脱翅、配对,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入土筑新巢。这种现象称为婚飞或群飞(分群),群蚁在空种飞舞,就像在举办单身舞会,各自毫无拘束地自由选择对象。
目前湛江正迎来今年白蚁繁殖的爆发期。工作人员说,白蚁是一种很古老的昆虫,属于老祖宗级别的生物。白蚁一般为白色或灰白色,吃木质纤维,分飞繁殖时是有翅膀的,在夜间有趋光性,翅膀脱落后会交配、重新筑巢,并繁殖后代,在巢穴中生活。
据了解,白蚁和蜜蜂、蚂蚁一样,有着明确的社会结构。一个蚁巢内,有蚁王、蚁后、工蚁、兵蚁,其中,真正对木头产生威胁的是巢内数量最多的工蚁,它们负责采食,供蚁王、蚁后食用,一只工蚁一年可以侵蚀约1立方厘米的木头,而蚁后在数年的时间内,可以24小时不间断繁殖后代,扩大种群数量。
大家发现的飞进家里的白蚁,都是已经成年、进入繁殖阶段的白蚁。”湛江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工作人员说,“这个阶段的白蚁主要靠自身储备的营养存活,不吃木头。它们要么交配成功等待繁殖,要么交配失败逐渐死亡。”
白蚁人工能养殖吗?
白蚁工蚁不能繁殖。
白蚁,蜚蠊目白蚁科昆虫,遍布于除南极洲外的六大洲,主要分布在南、北纬度45°之间。白蚁巢群中具有多种不同品级的个体,各品级白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白蚁的品级包括繁殖蚁、兵蚁、工蚁和若蚁。白蚁具有昆虫的基本特征,体长一般由几毫米到十几毫米,有翅成虫的长度约为10~30毫米。
畜牧养殖
畜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