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容,人大干部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人大干部如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人大机关干部进村入户为农民增收出实招
3月6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安仍深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联系点屯城镇长袋村了解今年上半年的水稻生长和瓜菜种植等产业发展情况,在和群众的座谈中王主任了解到该村部分群众想发展养鹅业,但苦于没有资金。于是,王主任联系了屯昌一家企业出资10000万,购买1000只鹅苗给该村18户农户饲养。现在鹅苗长势良好,农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深入联系村屯城镇长袋村开展“机关包村,干部包户”为主要内容的帮扶主题实践活动。机关干部们深入到农户家和他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他们想什么,盼什么?制约他们贫困的原因是什么等。据调查统计,14户贫困户有一些需要帮助危房改造,一些户需要帮助做农村低保,一些农户需要帮扶猪苗、个别农户需要介绍小孩工作,个别农户想养鸡致富。针对调查了解的情况,县人大机关干部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切实措施开展帮扶。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人大常委会机关共扶持猪苗25只,鸡苗350只,帮助危房改造2间,购买抽水机一台,价值共26000元。
人大机关干部深入包点村真心实意为农民增收出谋献策,受到群众的欢迎。不少农民反映,干部进家门问困难的多了,为农村出主意想办法的多了,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变化也增多了。
组织代表开展联系选民活动,促进改善民生
南吕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该镇的部分县、镇人大代表走访联系选民活动,促进改善民生,助力农民增收。一是访致富能人问致富经验。要求代表走访本村或周边村致富能手、创业能人,问他们生产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记录整理下来,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引导农民先富带后富,同走致富路。二是访老干部问发展良策。要求代表走访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问他们的工作经验,动员老干部、老党员发挥余热,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三是访民情问民意。组织代表进村入户走访民情,记好民情日记,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四是访困难户问百姓疾苦。要求代表走访贫困户家庭,了解贫困原因,帮助困难户制定脱贫致富措施,帮扶困难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镇人大代表在走访中了解到咸六村委会残疾人陈某家庭贫困,便多方联系,将他家纳入低保,使他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目前,南吕镇人大代表已走访群众180多户,做好事30多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6多条。
开展视察,推动文明大行动活动
3月9日,西昌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该镇16名县、镇人大代表,深入到5个村委会和垃圾处理中转站,视察乡村垃圾卫生整治工作,代表们对农村垃圾的收集、集中运送、农村卫生的整治等工作提出6条建议。4月2日,西昌镇政府组织镇干部,县、镇人大代表,各村委会干部集中整治各村的公共场所卫生工作,代表和村干部们深入到各农户家,宣传文明大行动有关规定,要求农民要做好各自家庭周围的卫生工作。村干部们还对村委会办公场所、公共活动场所的垃圾、杂草进行清除,对乱贴、乱停、乱放、乱占、乱挂现象进行了全面治理。本次活动使该镇卫生环境得到整体改观,提高了群众的文明意识,为“文明大行动”的持续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组织代表开展培训,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各位县、镇人大代表,现在,我代表县农业局向大家讲解《屯昌县农家乐建设补偿暂行办法》、《屯昌县畜牧产业化发展扶持办法》等我县涉农方面的惠农政策。”近日,枫木镇人大主席团组织近60名县、镇人大代表和村委会干部集中在镇会议室,听取县农业局技术员作该县惠农政策解析培训。该镇人大副主席王育杰表示,组织代表开展惠农政策解析培训,让代表们充分了解我县的各项惠农政策,代表们回去后再向群众们传达,使我县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陆姓族谱
姓氏起源
关于陆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因为在陆乡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陆为姓,称陆氏。这就是山东陆氏。
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
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此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氏,后代以陆为姓。
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鲜卑复姓步陆孤氏,随魏文帝迁如洛阳后改为陆氏。
聚集地( 迁徙分布)
陆氏的发源地有多处。从陆氏大致繁衍的历史情况上看,历代路姓是以今山东、河南、江西、湖北、浙江、江苏六个省为主要分布的地方。分布于这些地方的陆姓多为战国时宣王的儿子陆通之后。陆姓早就兴盛于江浙一带,据史料记载,陆通有子陆发任齐为大夫,他的子孙后来又有迁徙至荆州、丹徒的。汉末三国鼎立的时候,位于江东的东吴,陆氏人才辈出,著名的如孙权手下的陆逊、陆逊的儿子陆抗、孙子陆机和陆云,可见当时陆氏在此地的兴旺。到了南北朝时期,南北方各地的陆氏都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宋元之后,陆氏遍布全国各地。
堂号
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杀来的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子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
黜霸堂:汉朝时陆贾跟随刘邦灭秦建汉。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还曾写了一本《新语》送给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
陆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其堂号。
家乘谱牒
上海:云间陆氏家乘四卷首一卷、云间珠溪陆氏谱牒不分卷、云间珠溪陆氏谱不分卷、 崇明陆氏大宗世谱不分卷、陆氏世系表不分卷
江苏:淮安山阳陆氏族谱八卷、泰县海陵陆氏族谱十四卷首一卷、丹阳云阳陆氏族谱十卷、丹阳云阳陆氏族谱八卷、武进晋陵茅庄陆氏宗谱八卷、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六卷、武进樟村陆氏宗谱十八卷、常州白云湾支陆氏会修宗谱一卷、武进陆庄陆氏宗谱二十七卷首一卷、武进陆庄陆氏宗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武进晋陵陆氏宗谱十二卷、无锡陆氏世谱摘录不分卷。
历史名人
陆 贾:西汉著名政治家、辞赋家,他自从汉高祖定天下以后,常作为说客出使诸侯。力主提倡儒学,“行仁义,法先胜”,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对汉初政治曾起过较大影响。
陆 突:洛阳(今属河南)人,北魏时官至厉威将军、关内侯。其子陆俟随帝征战,屡建奇功。陆突有子十二人,曾孙数十人,均仕当朝显官,是为官宦显赫之家。
陆 凯:字智君,代(今河北省蔚县东)人。北魏孝文帝时在世,以忠厚见称曾被任命为正平太守,在郡七年。
陆 逊:三国吴国名将,善谋略,出谋击败关羽,后水攻大败刘备,因战功显赫而官至丞相。
陆 抗: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陆逊之子。曾任建武校尉、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英武之风为时人所赞赏。
陆 绩: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人,三国时期天文学家,官至郁林太守。
陆 贽:字敬舆(753-805),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德宗立位,召为翰林学士 。
陆 游:字务观(1125-1210),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南宋时著名的诗人。曾在朝廷任官,在政治上坚决抗金,主张充实军备。一生中创作了很多诗歌,现存的有9000多首,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生活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浑雄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陆探微:吴(今江苏省苏州)人,南朝宋时著名画家,精于肖像画,所绘人物“骨秀神清,严正生动”,与顾恺之并称“顾陆”,又因笔势连绵不断,有“一笔画”之称。
陆修静:吴兴东迁(今浙江省吴兴东)人,南朝宋时著名道士,著有《三洞经书目录》及斋戒仪范等。陆法言:临漳(今属河北省)人,隋代音韵学家,著有《切韵》。
陆龟蒙: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唐代末叶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皮日休并称“皮陆”。
陆德明:苏州吴(今江苏省吴县)人,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撰有《经典释文》等。
陆九龄:字子寿(1132-1180),南宋江西省金溪人,人称复斋先生。于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中进士,任兴国军教授。当地滨於大江,民寒啬,罕志於学,但复斋并不以闲职自逸,每次讲学都正衣冠,严规矩,如临大众。
陆九渊:抚州金溪(今属江西省)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官至奉议郎知荆门军,其学说被王守仁继承,成为“陆王学派”。景炎三年(1278年)初,赵g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m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陆树声:字与吉,别号平泉,朱家角人,最初冒姓林,居林家角(今沈巷林家村),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陆心源:浙江吴兴人,清代藏书家,他收藏了两百本宋朝的珍善本书,因藏书扬名于天下。著有《潜园总集》。
陆润庠:字凤石(1841-1915),江苏省元和(今苏州)人。同治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书学欧,虞。其撰制的《七言联》华美妍丽,工稳舒缓,属文人雅作。
养鹅
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