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殖黄鳝,淡水养殖黄鳝
深水养黄鳝
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若深水区域长有密集的水生植物,黄鳝可借助这些水生植物栖息于水面往下30厘米以内的位置,而且基本不会影响到它们的正常生活。
黄鳝一般喜欢在浅水区活动,当气温较高、黄鳝正在摄食和运动时,它们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为主,但体内却没有其他鱼类的鳔结构,所以如果它们的活动地点水位过深,则必须要消耗较多的体力游到水表层进行呼吸,而这对于黄鳝的栖息明显不利。
淡水白鳝怎么养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苗种放养 鳅种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选择晴天中午每平方米放体长3~4厘米的鳅种50~60尾。
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
水质管理 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越冬季节,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
刺鳅科,刺鳅属。俗称:倒鳅,钢鳅,刀鳅,石锥。英文名:Spiny eel 。 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
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体鳞细小,侧线不显著。体背黄褐色,腹部淡黄。头部从眼上向后有2条淡色线条,沿体背纵伸至尾鳍基。体背、腹侧有许多网状花纹,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基部网纹更为明显,体侧有30余条褐色垂直条斑。有些个体条斑上端色较深黑,有部分个体近腹侧的条斑之间杂以短斑。背棘基黑褐色,胸鳍淡黄色或灰黄,其余各鳍灰色,臀鳍下缘常饰以白边。 为底栖性鱼类。生活于多水草的浅水区。以水生昆虫及其它小鱼为食,生殖期大约在7月份。
淡水白鳝鱼养殖
淡水白鳝的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及电力方便的地方进行建塘。池塘面积不宜过大,可在四周种植0.8米-1米宽的水浮莲或水花生等,并用篱笆或网片围栏,这样既可防止白鳝外逃,又可遮阴。同时,池塘要配有注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温和降温系统、增氧机等系统设备。
2、池塘消毒
放苗前需将池塘暴晒一周,并用生石灰彻底消毒干净,一周后再排干消毒池水,并加注新水。而放苗前还应进行鳗种的消毒,一般推荐方法是用每50公斤水用食盐0.75公斤-1公斤浸洗15分钟-20分钟。
3、放养密度
幼苗每平方米可以养殖一百尾左右,成年鳗则为每平方五百尾左右。具体得根据白鳝的生长习性情况来进行管理,这样更有利于其生长。
4、饲料投喂
饲料主要依靠市场上售卖的专用配合饲料,并在每50公斤专用饲料中添加多维素50克-60克、鱼肝油1.5公斤-2公斤,以保障其营养全面。若缺少专用饲料,可以依照其肉食性能,投喂一些小鱼、小虾等动物腐尸。一般每天进行两次喂食就可以了,投喂时要时刻遵循“四定”原则。
5、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白鳝的进食情况和生长情况,雨后检查排水口等,防止逃鱼。重点要做好水质管理,水的温度要保持在15℃到28℃之间,还要适量的添加增氧剂。一般每半个月加注新水一次,夏秋季节可一周一次,换水时同时要注意PH值的调节,以7-8.5之间较为适宜。
活水养黄鳝
死水
黄鳝对环境适应力强,一些不宜养殖其它鱼类的废弃水体及不宜种植农作物的水坑、水塘均可作为黄鳝池。
选择放养的鳝苗,必须无伤、无病、健壮,体表光滑,体色金黄色为佳,一般选择每公斤80尾左右规格的鳝苗,若鳝苗规格过小,会影响其摄食和增重。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饵料来源广泛。如小鱼虾、蚯蚓、动物内脏及下脚料、蝌抖、蚕蛹、螺肉、米饭、瓜皮、菜屑等等。
水产养殖黄鳝
养殖黄鳝需要选择排水方便、空间较大的场地,同时在挑选幼苗时需要选择生长健康、大小相同的黄鳝幼苗进行饲养,并且在投喂黄鳝时需要使用动物性的食物,还需要定期对黄鳝的生长环境进行清理,让黄鳝可以健康的生长。
黄鳝养殖方法
1、选择场地
黄鳝一般生长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中,所以选择的场合需要有足够的水分,同时在养护时为黄鳝提供的水分是死水,容易滋生细菌,所以选择的场地也需要具有排水方便的特点,并且黄鳝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不断活动,所以也需要选择较为空间较大的场地。
2、挑选幼苗
在养殖黄鳝时,幼苗的挑选也是很重要的,会直接影响黄鳝养殖过程中的存活率。所以在挑选黄鳝幼苗时需要选择生长健康的幼苗,也需要选择大小相近的幼苗,以免黄鳝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互相争斗而死亡的现象。
3、投放饲料
黄鳝在生长的过程中会以小鱼小虾为食,所以在养殖黄鳝时可以为其提供动物性的食物,也就是动物的内脏或者昆虫的幼虫等。但是单一的为黄鳝提供肉食,会导致植株肠胃不适,所以也可以定期为植株提供适量的素食。
4、定期清理
黄鳝养殖时,会向场地中添加适量的土壤,便于黄鳝修建自己的巢穴,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也需要对黄鳝生长的环境定期进行清理,以免黄鳝的生长环境中滋生细菌,导致黄鳝出现病害死亡的现象。同时在清理时需要注意清理方法,以免黄鳝逃脱。
黄鳝养殖技术 池塘 淡水
1 栖息特性
黄鳝为底栖生活鱼类,适应力强,在各种淡水水域几乎都能生存。湖汊、稻田、塘堰、沟渠、池沼、水库等静水水域中数量较多;水流较缓的溪流、江河缓流处亦有。黄鳝自然栖息层的水深:…-般不会超过20厘米,这一特点源于其呼吸机能和身体结构。当黄鳝在摄食、运动和气温较高时,必须以呼吸空气的氧气为主,而其体内却没有与其他鱼类的膘功能一样器官。因此,一旦水位过深,黄鳝必须靠消耗体力游到水表层呼吸,这显然不利于黄鳝的栖息。所以黄鳝一般栖息于水位较浅的区域。在水深区域,如果有密集的水生植物漂浮生长,则同样可供黄鳝栖息。
2.穴居性
黄鳝喜栖于腐殖质多的水底淤泥中,在水质偏酸性的环境中也能很好生活。常钻人泥底或田堤、堤岸和水边乱石缝孔隙内营穴居生活。黄鳝一般选择软硬适当的泥土钻洞,也在石块周围、树根底下打洞。在稻田中,黄鳝大多沿田埂作穴,栖息在稻田中央的很少;池塘里的黄鳝也多在浅水区活动。因而池塘浅水高密度放养单产很高。在人工养殖时,黄鳝善逃,尤其是缺乏食物时,或者在雨天,或者在水质恶化时,最易逃跑。逃跑时头向上,沿浅水处游动,整个身体窜出,或者尾巴向上,勾住池塘壁沿,借力跃出。如果有孔洞则更容易逃走。严重时可逃得不剩一尾。因此,养殖黄鳝要重视防逃。
黄鳝洞穴常是由其头部穿穴钻成。穿穴钻洞时其动作相当敏捷,很快就可钻入土中。洞穴圆形,洞长为其体长的2.45-3.65倍。洞穴约离地面 30厘米。洞穴孔道弯曲而又多分叉,每个洞穴至少有2个出口,2个出口一般相距60-100厘米,长的可达200厘米。其中一个洞口在水中,供寻觅食物或作为临时退路;另一个洞口通常留在近水面10-30厘米处,以便呼吸空气和逃避敌害。在水位变化大的水域中,多的有5个洞口。捕鳝时只要堵住一个洞口后,在另一个洞口守株待鳝,常可一举而获。
黄鳝营洞穴栖息的特征并非是其生存的必然条件,而是为了达到种的延续目的,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其意义在于逃避敌害和避免高温严寒的侵袭。由于黄鳝生活于浅水层是其生存的必要条件,但栖息这一水层却极易受到禽鸟的袭击,并且该水层温度变化剧烈,因此黄鳝营洞穴栖息是唯一有利于生存的途径。在人工养殖中,如能有效解决这一冲突,则黄鳝放弃洞穴对其生存栖息和摄食生长并无不利影响,采用网箱、水泥池无土养殖获得成功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3.昼伏夜出
黄鳝眼退化,视觉极不发达,喜暗光,昼伏夜出。白天很少活动,一般静卧于洞内,温暖季节的夜间活动频繁,出穴觅食,有时守候在洞口扑食,扑食后即缩回洞内。在炎热季节的白天也出洞呼吸与觅食,这一特性一方面有利于逃避敌害,但同时也是机体自身保护的需要。将黄鳝短时间(数天内)置于日光照射同时保持水温不变的条件下,观察到黄鳝生存和摄食活动并无异常。但长时间(超过10天以上)的无遮蔽光照,就会降低黄鳝体表的屏障功能和机体免疫力,发病率很快上升,这说明黄鳝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不适宜在强烈光照下生存。
4.喜温暖
[吉山花瑶]黄鳝为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活动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高时,则藏于洞穴中,水温低时则停止摄食,冬季有“蛰伏”的习性。水温10℃以下时,便潜于泥土的深层,进行冬眠(在冬季,黄鳝栖息处于涸时,能潜入土深尺余处,越冬达数月之久)。3月后,当水温升高时,黄鳝迁居地表洞穴,开始寻食、生长,6-8月是活动的旺盛季节。10月后逐渐停食,并钻人深层潜居。生存水温最低 4℃,最高40℃,最适生活水溫16-28℃。
5.耐低氧
黄鳝的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有微血管网,通过口咽腔表皮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浅水中竖直身体的前部,将吻部伸出水面呼吸空气),故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活。水中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时,活动正常;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活动出现异常,黄鳝的窒息点是0.17毫克/升。黄鳝辅助呼吸器官发达,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所以黄鳝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的潮湿状,可不至于死亡(这对长途运输是十分有利的)。
淡水养殖黄鳝能吃吗
不能,水蛇会把黄鳝吃掉。
水蛇顾名思义就是水生的蛇,饲养水蛇当然离不开水。饲养水蛇的环境空间要比鱼类大,不能太限制它的活动,鱼缸当然不妥,最好是用水池。
水蛇喜爱吃鱼类,淡水杂鱼、泥鳅、黄鳝、蛙类都是它们最好的食粮。不过喂食最好不要单一,混杂着喂食更有利于营养均衡,也不会造成食欲不振。水蛇的食量不大,每四五天进食一次,每次能吃一两条小杂鱼,食欲异常旺盛时吃三四条也不出奇。
淡水养殖黄鳝可以吃吗
一次就行。投喂要定时,鳝鱼昼伏夜出,在下午6时~8时投饲为宜。投放的饲料要新鲜,不能投放腐霉变质的饲料。饲料投放前应先洗净,每立方水体再用3至5克的食盐浸洗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才能投喂。一般选择淡水小杂鱼,每日投饵数量为网箱内黄鳝总重量的3%-5%。
人工饲养时,由于投喂大量饲料,黄鳝排除的粪便容易污染水质,所以要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春季7天~10天换一次水,夏季3天~5天换一次水。
网箱还要定期进行消毒,每立方水用10克的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
淡水养殖黄鳝有毒吗
青鳝不是保护动物
淡水鳗是一种江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每年春季,大批幼鳗(也称白仔、鳗线)成群自大海进入江河口。
淡水鳗往往一出生就将面对一段最恶劣的水域生涯。在北大西洋西印度群岛附近的马尾藻海的咸水当中出生后,它们会游往英国和北美洲东海岸的一些淡水河流当中。在这个迁徙的过程中,它们的肾脏会适应水中盐度的不同变化。而当它们要产卵的时候,它们又会回到海水当中,而它们的肾脏又会发生变化来适应海水的高盐度。
野生黄鳝养殖
人工养殖的黄鳝肉质太差,做熟了以后像豆渣一样,入嘴就化,可化开后的感觉像黄沙一样一粒一粒的。
野生的黄鳝就不同了,肉有劲,你得用牙咬,咬下来一小块一小块的,还有点粘牙,再有就是鲜味更好,以下省略100字。。。。。。
恩,刚刚看到贵妃竹的话,忍不住说两句,关于里面添加什么的话,本人以人格担保,绝对没有,可以看看我留下的参考资料。
之所以人工养殖的黄鳝没有野生黄鳝的口感好,我就辛苦打下字. 黄鳝随着长时间的生长,它体内的脂肪会慢慢浸润到肌肉里面,浸润的越多它的口感就越好,粘牙的感觉就是这么来的,野生的黄鳝因为在野生状态下食物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不到保障,所以生长的很慢,这也就给了脂肪浸润到肌肉里面的时间。
而人工养殖的黄鳝因为生长周期短,一般下苗后只养3个月左右就上市了,脂肪浸润到肌肉的量太少,所以口感很差,这是时间的限制,没办法的,跟什么添加剂没关系.
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