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热应激补充小苏打还是酸化剂,蛋鸡发生热应激以后不下蛋了怎么办
蛋鸡发生热应激以后不下蛋了怎么办?
1 饮水管理。
水有助于鸡群应对炎热天气。高温下鸡饮水量的增加可补充因呼吸道和尿液排出而损失的水分。饮水的增加还可促进营养物质摄入量的增加。高温情况下,持续供应新鲜、凉爽且干净的水将减轻热应激程度,提高水的消耗,防止由于蒸发造成的脱水。要保证任何时刻在每个饮水处,鸡群都可以喝到凉爽、干净的水。
2 水中添加电解质
喘息会改变鸡只的电解质平衡,因此添加一些电解质有利于保持其平衡。这样做也有利于鸡群的饮水,并且鸡群喝水越多越好。
3 调整饲喂时间和次数
在炎热天气里,热应激对鸡营养代谢的影响主要是降低鸡的采食量,从而使营养物质的摄入不足,造成鸡营养缺乏。因此,提高鸡的采食量就成为高温时营养调控的关键,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调整饲喂时间,增加饲喂次数。喂料时间要提前和延后,即安排在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在温度最高时的午前午后限食2小时~5小时,使鸡产生饥饿感,可以提高晚上饲喂时的采食量。
4 改善硬件设施
安装通风、湿帘、喷水降温、除尘设施,使鸡群处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内,并且有充足的空气流动。安装循环风扇,通过风扇产生的不断的气流来将热量从鸡群中转移出去。将一直处于运行中的风机上的百叶窗卸掉来增加空气流动。随着白天温度的降低及进入夜间的时候,仍要不断地保持空气的流动。不断的凉爽的微风对鸡只应对热应激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检查备用发电机和温度报警系统。保持风机、湿帘系统和其他降温设备工作良好来达到最大的效率。天花板进行充分隔热来降低鸡舍的辐射升温。
5 降低鸡群密度
对鸡群中病、残、弱鸡、低产寡产鸡提前淘汰,对高产期或高峰期来临的鸡群中体重严格不达标或高峰期仍未开产的鸡应及时淘汰掉,避免鸡群的过度拥挤。这样可以降低体温,并且通风系统必须将这些热量从鸡舍内移除出去。在炎热的白天,不要打扰鸡群,要让其好好休息。
6 改善饲养环境
有规律地将鸡舍内结块的垫料转移出去,腐烂的垫料会产生热量。移除垫料也可以将虫害降至最低。
鸡舍外的高的草丛和杂草会限制空气流动,而裸露的地面会将热量反射到鸡舍上。将杂草砍伐的低一些可以最好地帮助吸收太阳光和热量。
7 合理运用药物预防
给予适量的胆汁酸、杜仲叶提取物等抗应激保健药物及维生素、鱼肝油、等营养产品,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
杜仲叶提取物中含绿原酸、杜仲黄酮和杜仲多糖,可提高蛋鸡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抗应激能力,减少应激伤害,同时杜仲黄酮具有类雌激素功能,可以促进卵泡成熟发育,从而促进蛋鸡恢复产蛋性能。
保证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及时补充营养物质,调节鸡体内环境平衡,调整肠道菌群平衡。
夏季气温高,蛋鸡需水多,必须满足其饮水需要。同时要在其饮水中加入具有速补速调功能的维他力宝―2008,可有效减少体热的产生,使鸡群安神镇静。有条件的可让蛋鸡饮深并水或加冰块的水。
现代医学认为热应激会导致禽体内分泌系统失常从而引起消化系统功能失常。伴随着消化道的菌群失调而出现拉稀或抵抗力降低致病。针对这种情况,在饲料中加入应激暑克。
另外在给蛋鸡免疫前后在其饮水中加入黄茂多糖,连饮3~5天,可显著提高免疫效果及抗体水平。
按计划投入保健药物,保证鸡体健康。
为了防止条件性致病菌的干扰,可阶段性在蛋鸡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氟乐肽(20%氟苯尼考)、利高仙(林可霉素、壮观霉素预混剂)等药物,以有效减少鸡腹膜炎、输卵管炎、霍乱的发生。如果产蛋率下降比较剧烈,可在蛋鸡饮水中加入金丝祛毒散,饲料中拌入加强型参芪激蛋素,以稳定产蛋率,并使其回升。
日本在蛋鸡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小苏打,防止热应激效果非常理想。添加方法:饮水中添加量为0.63%(舍温在28℃以上时,从上午11时至下午3时添加),饲料中的添加量为0.5%(其效果比添加在饮水中要好)。
改善环境,注意通风、散热、遮阳。
鸡舍运动场周围应种植藤本类果树或瓜果,并架设凉棚遮阳;加强鸡舍通风,在通风的条件下,在鸡舍内喷水,在屋顶洒水。有条件的最好安装湿帘给鸡舍降温。
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
在日粮中适当提高蛋白质和维生素、氨基酸的水平,并针对能量消耗较多而摄入不足的情况,在饲料中添加1%~3%的动物油,来保证能量物质的摄入量,但要注意逐步添加且用量不能过多,以免引起蛋鸡拉稀。
鸡为什么会吃其他的鸡的毛
鸡吃鸡毛也称为 “啄羽”,养鸡场常对其“断喙”用烙铁把喙切断最有效。
营养方面
1.1 蛋白质不足或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因为羽毛为含硫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当鸡发生啄羽癖时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不足而导致含硫氨基酸不足或日粮蛋白质虽然很高但氨基酸不平衡。
1.2矿物质缺乏:日粮中常量元素(钙、磷、氯、钠等)或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硒、碘、硫等)缺乏或比例失调而不能满足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要而使新陈代谢紊乱,而食盐缺乏是诱导鸡啄羽、啄肛、啄蛋的主要原因。
1.3粗纤维缺乏:对于杂食性的鸡来说,粗纤维过多导致鸡特别是雏鸡的消化不良、腹泻、严重时会造成消化道阻塞;粗纤维过少,肠道蠕动不充分,胃肠道空虚产生饥饿感而引起啄羽、啄肛等恶癖。
1.4维生素缺乏:VA、B1、B3、B12等缺乏常会引起啄趾现象的发生。
2饲养管理方面
2.1温度过高或鸡舍通风不良,造成鸡体内热量散失受阻,同时CO2、H2S、NH3等有害气体过多破坏了鸡体的生理平衡,使鸡体烦躁不安引起鸡的啄癖。
2.2饲养密度过大拥挤、湿度过大使鸡感到闷热不舒,湿度过小,则空气干燥污浊都可导致鸡乱啄产生啄癖。
2.3光照强度过大、光照制度不合理尤其是产蛋初期,强烈光照使鸡肛门紧缩而导致微血管出血引起啄肛。
2.4公母鸡、强弱鸡、不同日龄鸡、不同群的鸡、不同颜色的鸡混养由于改变了群序或不同生理条件而引起鸡的啄癖。
2.5饲喂时间不合适、饲料喂量不够或饮水供应不足,长时间缺水、缺料、产蛋箱放置不合理或不足都可引起鸡相互啄斗。
2.6利用饥饿法强制换羽期间,鸡易自啄解痒或由于饥饿而相互啄斗。
2.7环境突变或外界惊扰,如防疫、转群等可引起啄癖,如产蛋鸡在捡蛋时由于不适应而有啄食蛋盘的奇怪现象。
3疾病方面
3.1当鸡发生白痢、球虫或其他疾病时常由于肛门上粘有异物而 引起相互间的啄斗。
3.2体表寄生虫病:由于鸡体表生痒而造成鸡自啄。
3.3母鸡病源性或生理性脱肛、皮肤外伤等因素都可诱发啄癖的发生。
4遗传因素
4.1初生雏鸡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或转群时鸡进入陌生的环境都可造成鸡乱啄。
4.2性成熟时由于体内性激素分泌增多,常有异常行为发生,其中最常见的为自啄或乱啄的恶癖。
4.3部分品种鸡生性好斗,也是引起啄癖的一个原因。如地方品种、麻鸡、黄鸡鸡群发生啄癖的现象远远大于罗曼、海兰等鸡群。
啄羽是鸡饲养中存在最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1.营养原因:营养缺乏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饲料中蛋氨酸不平衡,尤其羽毛生长所必需的含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时更易发生;铜、铁、硫、锌、钙、硒、钠等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维生素B12、生物素、泛酸、烟酸的缺乏;饮料中纤维素含量过低也会引起啄羽。
2.遗传因素:试验已证明,基因型不同的蛋鸡啄羽发生率存在很大的差异。
3.环境因素:鸡舍中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不良、光照强度过强、照明时间过长等。
4.管理因素:饲养密度过大、过分限饲、不同品种和日龄的蛋鸡混养等也易引起啄羽现象发生。
5.疾病因素:如鸡虱、剌皮螨等。
因为羽毛为含硫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当鸡发生啄羽癖时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不足而导致含硫氨基酸不足或日粮蛋白质虽然很高但氨基酸不平衡。
因为它觉得好吃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