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治鸡白痢的药,怎样防治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患病雏鸡排白色糊状稀便。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其次是火鸡,其他禽类仅偶有发生。据报道,在哺乳动物中,乳兔具有高度的易感性。不同品种鸡的易感性稍有差异,轻型鸡(如来航鸡)的易感性较重型鸡要低一些,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母鸡较公鸡易感,其原因可能与其卵泡易于发生局部感染有关。雏鸡的易感性明显高于成年鸡,急性白痢主要发生于雏鸡3周龄以前,可造成大批死亡,病程有时可延续到3周龄以后。当饲养管理条件差,雏鸡拥挤,环境卫生不好,温度过低,通风不良,饲料品质差,以及有其他疫病感染时,都可成为诱发本病或增加死亡率的因素。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菌鸡,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既可水平感染,又可垂直感染。病鸡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菌,污染了饲料、垫料和饮水及用具之后,雏鸡接触到这些污染物之后即被感染。通过交配、断喙和性别鉴定等方面也能传播本病。雏鸡感染恢复之后,体内可长期带菌。带菌鸡产出的受精卵有1/3左右被病菌污染,从而在本病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卵黄中含有大量的病菌,不但可以传给后代的雏鸡,使之发病而成为同群的传染源,传给同群的健康鸡;也可以污染孵化器,通过蛋壳、羽毛等传给同批或下批的雏鸡,从而将本病传向四面八方,绵延不断(图12-14)。
图12-14 鸡白痢的循环传播
(2)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4~5天。带菌种蛋孵出的雏鸡出壳后不久就可见虚弱昏睡,进而陆续死亡,一般在3~7日龄发病量逐渐增加,10日龄左右达死亡高峰,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几天后出现症状,2~3周龄病雏和死雏达到高峰。病雏精神萎靡,离群呆立,闭目打盹,缩颈低头,两翅下垂,身躯变短,后躯下坠,怕冷,靠近热源或挤堆,时而尖叫(图12-15);多数病雏呼吸困难而急促,其后腹部快速地收缩,即呼吸困难的表现。一部分病雏腹泻,排出白色糨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的绒毛常被粪便污染并和粪便粘在一起,干结后封住肛门,病雏由于排粪困难和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所以排粪时常发出“叽叽”的痛苦尖叫声。3周龄以后发病的一般很少死亡。但近年来青年鸡成批发病,死亡亦不少见,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并长期带菌,成年后产的蛋也带菌,若留作种蛋可造成垂直传染。
图12-15 病雏精神萎靡,闭目打盹,缩颈低头,两翅下垂,羽毛松乱
成年鸡感染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只表现产蛋减少,孵化率降低,死胚数增加。
有时,成年鸡过去从未感染过白痢病菌而骤然严重感染,或者本来隐性感染而饲养条件严重变劣,也能引起急性败血性白痢病。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低头缩颈,半闭目呈睡眠状,羽毛松乱无光泽,迅速消瘦,鸡冠萎缩苍白,有时排暗青色、暗棕色稀便,产蛋明显减少或停止,少数病鸡死亡。
(3)病理变化
早期死亡的幼雏,病变不明显,肝肿大充血,时有条纹状出血,胆囊扩张,充满多量胆汁,如为败血症死亡时,则其内脏器官有充血。数日龄幼雏可能有出血性肺炎变化。病程稍长的,可见病雏消瘦,嗉囊空虚,肝肿大脆弱,呈土黄色,布有砖红色条纹状出血线,肺和心肌表面有灰白色粟粒至黄豆大稍隆起的坏死结节,这种坏死结节有时也见于肝、脾、肌胃、小肠及盲肠的表面。胆囊扩张,充满胆汁,有时胆汁外渗,染绿周围肝脏。脾肿大充血。肾充血发紫或贫血变淡,肾小管因充满尿酸盐而扩张,使肾脏呈花斑状。盲肠内有白色干酪样物,直肠末端有白色尿酸盐。有些病雏常出现腹膜炎变化,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囊皱缩,内容物呈淡黄色、油脂状或干酪样。
成年鸡的主要病变在生殖器官。母鸡卵巢中一部分正在发育的卵泡变形、变色、变质,有的皱缩松软成囊状,内容物呈油脂或豆渣样,有的变成紫黑色葡萄干样,常有个别卵泡破裂或脱落。公鸡一侧或两侧睾丸萎缩,显著变小,输精管肿胀,其内腔充满黏稠渗出物乃至闭塞。其他较常见的病变有:心包膜增厚,心包腔积液,肝肿大质脆,偶尔破裂,出现卵黄腹膜炎等。
(4)鉴别诊断
①鸡白痢与鸡伤寒的鉴别:二者病原均为沙门氏菌,均有冠髯苍白,羽毛蓬乱,病雏排白色稀便,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发育不良,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并均有病雏心肌、肺、肌胃坏死灶等剖检病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伤寒的病原为伤寒沙门氏菌(比白痢沙门氏菌短粗,长1.0~2.0微米,宽1.5微米,两端染色略深),大鸡和成鸡较多发,体温43~44℃,腹膜炎时如企鹅站立,感染4天内可发生死亡。1~6月龄损失严重。剖检可见肝肿大,呈棕绿色或古铜色,有奶油外观。在鸟氨酸培养基上不脱羧。用病料分离培养鉴定鸡伤寒沙门氏菌。②鸡白痢与鸡副伤寒的鉴别:二者病原均为沙门氏菌,均有冠髯苍白,羽毛蓬乱,病雏排白色稀便,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发育不良,气喘,呼吸困难,病雏偎近热源,成鸡食欲不振,饮水增加,拉稀粪等临床症状。并均有肺充血、有血性条纹,肝、脾、肾肿大等剖检病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副伤寒的病原为副伤寒沙门氏菌[菌体(0.4~0.6)微米×(1~3)微米,有周鞭毛]。鸡副伤寒不仅鸡易感,也可感染其他禽类、家畜和人。病鸡排水样粪,盲目和结膜炎,6~10日龄死亡最多,1月龄以上死亡少见。成年鸡多迅速恢复,死亡率不超过10%。剖检可见卵黄凝固,心包有粘边。火鸡常见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成年母鸡以输卵管坏死性增生病变、卵巢化脓性坏死性病变为特征。③鸡白痢与鸡曲霉菌病的鉴别:二者均在4~6日龄多发,第2~3周龄死亡率最高。均有精神不振,闭目缩颈,翅膀下垂,腹泻,气喘,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但二者的区别在于:鸡曲霉菌病的病原为曲霉菌。病鸡对外界反应淡漠,头颈伸直,张口呼吸,耳听有沙沙声,结膜炎。剖检可见肺有霉菌结节,周围红色浸润,切开干酪样物有层状结构,气囊混浊也有霉菌结节。肺霉菌结节玻璃压片可见曲霉菌的菌丝。
(5)预防措施
①种鸡群要定期进行白痢检疫,发现病鸡及时淘汰。②种蛋、雏鸡要选自无白痢鸡群,种蛋孵化前要经消毒处理,孵化器也要经常进行消毒。③育雏室经常要保持干燥洁净、密度适宜,避免室温过低,并力求保持稳定。④药物预防:A.在雏鸡饲料中加入0.02%的土霉素粉,连喂7天,以后改用其他药物。B.用链霉素饮水,每千克饮水中加100万单位,连用5~7天。C.在雏鸡1~5日龄,每千克饮水中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以后改用其他药物。D.如果本菌已对上述药物产生抗药性,可采用恩诺沙星从出壳开始到3日龄按75毫克/升,4~6日龄按50毫克/升饮用。E.用苍术100克,川椒(花椒也可以)50克。先将苍术用食醋50毫升浸泡30分钟,然后加入川椒,加水2000毫升,煮沸后文火煎15分钟取出药液,再加水1000毫升左右,每次500毫升,再加适量的水供200只雏鸡饮用,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7天。
(6)治疗方法
①用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拌料,用量为0.2%~0.4%,连用3天,再减半量用1周。②用庆大霉素混水,每千克饮水中加庆大霉素10万单位,连用3~5天。③用卡那霉素混水,每千克饮水中加卡那霉素150~200毫克,连用3~5天。④用强力霉素混料,每千克饲料中加强力霉素100~200毫克,连用3~5天。⑤用新霉素混料,每千克饲料中加新霉素260~350毫克,连用3~5天。⑥用5%恩诺沙星或5%环丙沙星饮水,每毫升5%恩诺沙星或5%环丙沙星溶液加水1千克(每千克饮水中含药约50毫克),让其自饮,连饮3~5天。
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主要侵害雏鸡,以白痢为特征,雏鸡患病后,多在两周内大量死亡。
养鸡的全过程都可造成鸡白痢的发生和流行。防治本病首先要做好种鸡的检疫净化,其次是做好对环境、饲料、饮水的卫生防护以及对种蛋、孵化过程中的消毒工作。
蚜虫又称菜蚜、腻虫等,包括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三种,是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夏季少种十字花科蔬菜的方法,结合间苗和除草,并及时清洁田园,以减少蚜虫来源。②利用银灰膜避蚜。③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避蚜雾可湿性粉剂或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10~18克,对水30~50千克喷雾。此剂专门防治蚜虫,不杀伤天敌和蜜蜂,尤其适用于采种田。一遍净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5~10克对水100千克。
雏鸡白痢的防治,伺养者通常在雏鸡开 食之日起,在伺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一般情况 下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氟哌酸或氯霉素等药物,先投喂5天后间隔2〜3天 再投喂5天。目的是使新发病例得到有效控制,制止 疫情的蔓延扩大。同时加强伺养管理,消除不良因素 对鸡群的影响,可以缩短病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从我国养鸡业中鸡白痢发生现状来看,单纯依靠 药物治疗是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鸡白痢的。药物 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控制和进一步消灭本病的根 本措施是各种鸡场应把净化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近些年来已有不少种鸡场通过净化工作取得了明显 成绩。种鸡场通过3 ~5年的净化工作就可以使种鸡 群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降低到较低水平,可以使一 个深受其害的种鸡场起死回生,为广大用户提供合 格、健康的种蛋、鸡雏,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因此,对一个种鸡场来说,鸡白痢的有无,关系到该场 的兴衰与存亡。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工作主要是采 用全血平板凝集反应现场检疫淘汰阳性鸡与贯彻兽 医卫生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数年,定见 成效。全国的种鸡场如果都能这样做,控制和消灭鸡 白痢将是大有希望的。
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主要侵害雏鸡,以白痢为特征,雏鸡患病后,多在两周内大量死亡。
养鸡的全过程都可造成鸡白痢的发生和流行。防治本病首先要做好种鸡的检疫净化,其次是做好对环境、饲料、饮水的卫生防护以及对种蛋、孵化过程中的消毒工作。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