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养殖培训班结束后的心得体会,养殖培训小结

养殖培训班结束后的心得体会,养殖培训小结养殖培训班结束后的心得体会,养殖培训小结

养殖培训个人总结怎么写

和一般总结一样吧,尽量搞一个标题,新鲜点的 1、总体总结电工的工作情况。萊垍頭條

2、主体部分,分条列出在工作中所做的工作,实施的措施。特别是在关键地方可以举出具体的事件来证明,自己所做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呵呵,兄弟,如果老板是看总结的话,这是关键中的关键了,值不值得加薪,就看这些工作、措施的成效了) 3、总结一些做得还不够的地方,提出今后改进的办法。4、提出努力的方向,感谢等。5、签上日期。萊垍頭條

养殖技术培训总结报告

这个问题怎么讲:干什么都要有心里准备,充分考察市场调研,适合自己的有利条件就行。

本人建议你养殖甲鱼,养殖甲鱼同时可以套养四大家鱼充分利用水面,还可改良水质。

养殖甲鱼农村現在荒废土地,水库水塘多,租金也便宜可大搞养殖,甲鱼养殖只要道路水源方便,池塘面广可生态养殖。

现在生态甲鱼,市场供不应求!

养殖培训个人总结怎么写范文

养殖场工作经验不足,可能是新手要多看关于养殖方面的书,向前辈们去学习,总结就是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开了第一步,后面的事就会迎刃而解。

养殖户培训工作总结

水产养殖按技术分类有围网养殖和 网箱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方面,围网养殖和网箱养殖技术已经 得到普遍应用。网箱养殖具有节省土地、可充分利用水域资源、 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效益高和机动灵活等优点。安徽的水产养 殖较多使用的是网箱和增氧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农民,主要是 采用网箱养殖的方式。天津推广适合本地发展的池塘水底铺膜养 殖技术,解决了池塘清淤的问题,减少了水的流失。上海提出了 “实用型水产大棚温室”的构想,采取简易的低成本的保温、增 氧、净水等措施,解决了部分名贵鱼类越冬难题。陆基水产养殖 也是上海近年来推广的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方式,但是,投人成 本高,回收周期长,较难被养殖场(户)接受。

养殖工作个人总结

范文:

参加工作以来,在领导和同志的帮助下,我认真学习、积极为养殖户服务,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得到领导和同志的好评。如下:

不断提高思想修养水平。参加工作以来,我没有放松自己思想修养的提高,通过读书、看报、看新闻等形式认真学习领会党的新思想新精神,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集体、认真工作,实事求是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政治思想修养不断进步。

努力提高专业技术理论水平。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做到立足现状,着眼长远,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认真学习钻研畜禽养殖、疫病防治和兽医卫生工作业务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通过前段时间的工作,我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到一名社会人的过渡,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思想上和工作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刻苦学习,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为畜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养殖业培训总结

就业前景非常好。

本专业主要面向各级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各种养殖场、饲料加工及畜产品加工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畜禽、饲料、畜产品加工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与养殖职业或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组织实施并指导技术性生产与示范推广养殖新技术的能力;具有设计饲料配方和总结养殖经验的能力;熟悉养殖行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

个人养殖技术培训总结

目前,养殖期间易产生一些疾病, 影响产品的质量, 危害周边环境, 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所以, 需要不断优化、完善养殖技术, 保证为农业经济效益的获取提供支持。

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应用推广

1.优化猪群结构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 应深入分析地区适应性, 进而明确养猪的示范区。还需要对示范区域中的猪群进行检查, 淘汰掉病残、生产性能较低的母猪。对于猪种的采购, 应当将经过许可且接受生产测定, 具有较强抗体的猪作为主要猪种, 优化猪群结构。另外, 在优化猪群结构方面, 应高度重视培训与指导的重要作用, 以保证养殖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 应不断更新猪的养殖品种, 将品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进一步增强生产工作的效率。

2.改善养殖环境

要想保证生猪养殖的安全, 应当在实践工作中积极借鉴以下几方面内容:1) 对养殖场附近环境的有效改善。在贯彻落实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 为确保养殖效果的有效发挥, 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就必须要有效地改善周边环境。其中, 应严格调控周边环境, 对养殖场的外部环境予以有效地控制, 有效地避免对生猪养殖的不利影响。2) 选址时, 养殖场需要与医院、学校等保持一段距离, 以防止废水的排出。同时, 应尽量避免污染物排放对养殖场带来的影响。3) 养殖污染的有效降低。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 养殖场内部会形成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还存在大量粉尘与噪声。究其原因, 养殖场对生猪粪便的处理不合理, 导致场内气体、水体与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4) 确保生猪安全。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 一旦出现猪疫病, 通过药物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 而且还会直接提高投入的成本。所以, 必须严格控制猪疾病的发生。而最关键的就是保证生猪安全, 科学合理地改善养殖的环境, 进一步推动生猪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5) 养殖场需要进行自繁自养, 减少外部猪种的引入, 必须引进时引进的地区需要固定, 不能从多个区域引进猪种, 而且必须保证检测合格后才能入群。对于一些外来车辆, 不能靠近猪场, 在养殖区域外部, 需要建立消毒点。6) 严格控制环境质量。在生猪养殖过程中, 必须对各阶段温湿度和通风性等多种因素予以严格地控制。其中, 圈舍内部温度会对生猪生产性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而且通风的良好性可以为生猪健康生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确保其安全。除此之外, 在日常工作方面, 必须积极采取防疫的措施, 并定期开展消毒工作, 严格遵循特定顺序完成生猪的接种工作, 贯彻落实检测工作。

3.合理购存原料

对原料进行合理购进, 以保证原料营养的充足。要想推进养殖工作的健康发展, 最关键的就是建立并健全生产机制, 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的安全水平。在此过程中, 有必要对原料营养的合理维护, 由于原料种类诸多, 而且场地差异较为明显, 所以, 要想保证原料购存的质量与安全, 就一定要加大控制力度。除此之外, 还应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保存质量。以玉米为例, 玉米是生猪养殖原料的重要组成, 在保存的过程中, 要规避虫咬的问题, 以保证原料完整。在此基础上, 应严格控制养殖场环境, 特别是温湿度等多种因素, 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量, 为生猪营要良好的环境, 促进其性能的提升。针对生猪养殖的混料同样要给予高度重视, 只有这样, 才能够有效地规避动物疾病的发生。在原料保存方面, 需充分考虑具体指标要求采取维护与控制措施。

生猪高效健康养殖配套技术应用推广

4.实现精细饲养管理

为贯彻落实生猪饲养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进一步增强养殖工作的效率, 需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具体的养殖方案, 并且深入分析影响养殖管理的相关因素, 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终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生猪养殖的示范区域, 应充分考虑不同饲养管理环节的重点, 全面探究常规化养殖需求。与此同时, 还应当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生产计划, 全面优化猪群结构, 有效地改善外部养殖环境, 才能够为饲养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 对智能化监视设备予以充分地利用。通过传感器与摄像头等实时监控室内环境, 借助通风等多种手段, 优化生猪精细化饲养管理工作。最后, 贯彻落实投入品的动态化管控工作, 特别是饮用水, 严格检测水体中的添加剂, 一定要保证达到特定要求。另外, 还要保证饲料原料保管的质量, 尽可能规避霉变现象的发生。

5.结语

在当前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我国的生猪养殖技术得以应用。所以,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研究, 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改进, 并促进技术的合理推广, 保证在技术充分利用下, 能够促进现代畜牧业的积极发展, 维护整体的安全性。

养殖培训总结怎样写

在农村做养殖业的人非常多,但是投资任何养殖项目都是有一定风险的,有很多新朋友在开始从事养殖业的时候,有很多问题没有注意到,吃了很多亏。

我也是在农村从事养殖业,从事养殖业4年了,也有一些关于养殖方面的经验,想和大家分享。我是养殖跑山鸡,散养模式。下面我来谈谈从事养殖行业需要注意哪些。

1.选对养殖场地

在准备开始养殖的时候,一定要选好场地,首先禁养区是不能选的,然后要根据养殖项目来选择最合适的场地,池塘边可以养鸭鹅,山区养牛羊。养殖区的选择要远离水源,远离污染。

2.饲料来源要保证

大家不要贪图便宜,买不正规的饲料,影响养殖动物的品质,一定要到正规厂家购买饲料,还有提前储存饲料,随时备用。

3.考虑养殖市场前景

养殖项目五花八门,但是大家不能跟风,适合自己的最重要,像有些特种养殖项目,有人抓住机会就挣钱了,而很多人是血本无亏的。养殖项目要在当地有市场,能持续不垮。

4.掌握养殖专业技术

没有精确的掌握养殖技术,就是盲目的养殖,是完全挣不到钱的,可以请教有经验的专家,多看养殖专业的书,也可以在日常养殖中多学习总结,多和同行交流,参加养殖技术培训。

5.要有稳定销售渠道

从事养殖业,一定要找到销售渠道。没有销售渠道就真的做什么都难,养得好不如卖得好,多开拓新市场,维持已有市场,多请教别人。

6.具备市场行情分析能力

市场行情变幻莫测,要多了解信息,收集情报,及时分析,用发展的眼光决定饲养种类,饲养时间和规模,以及上市时间。避免产品过剩。要具有市场调节的主动性。

7.量力而行不好高骛远

投资养殖业要从个人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系统的安排生产,因地制宜,自力更生。

8.引种合理

选择销路广的品种饲养,而且是优良品种,做好防疫消毒,避免感染。

9.要科学管理饲养方法

要满足饲养标准,给畜牧创造适当的生存环境,不能道听途说。

10注意疾病防治

养殖业最大的风险就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病在防不在治,搞好疾病防治工作就是保证养殖的成功。

11.做好思想观念

养殖业属于辛苦行业,想要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跟风养殖也是大忌,如果你看了新闻上说谁谁养殖什么赚了多少万,就想获得同样结果,获取暴力,那你可以趁早退出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也不是偶然。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

欢迎同行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养殖种植培训个人总结报告

蚂蟥养殖技术

蚂蟥的药用及养殖前景

蚂蟥,学名水蛭,是贵重药材,世界上很多国家自古以来就有蚂蟥入药的习惯。蚂蟥主要作用:一是逐恶血瘀血,二是破血积聚,用于治疗妇女血瘀经闭、子宫积血等症。当今以蚂蟥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如大黄虫丸、韩氏瘫速康、百劳丸、圣喜血栓心脉宁等,均已投入大批量生产,且供不应求。仅国内每年对蚂蟥干品需求就达数千吨。日本、韩国很早就依赖着从我国进口蚂蟥。

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上近年来对蚂蟥的掠夺性捕捉,使野生蚂蟥资源日益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入药需要。由于货源奇缺,现在不少地方开展人工养殖。蚂蟥生命力强,繁殖极快(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每次产卵繁殖60~90条小蚂蟥),易于饲养管理。人工养殖蚂蟥,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少,效益高,一亩水面养殖池,可收获成品400公斤,价值2万元以上,确为广大农村户的卓有潜力的稳当的致富门路。

药用蚂蟥的养殖特点

1.适应性强 药用蚂蟥对生物的环境变化适应性特强,全国各地都可养殖,不论高山平原,药用蚂蟥均能适应。也可利用房前屋后、庭院、阳台、水塘饲养。

2.有惊人的耐饥能力 药用蚂蟥虽性贪食,摄食量大,但耐饥力特强,即使长期挨饿,也毫不恐惧。

3.饲养技术容易掌握 药用蚂蟥喜食无脊椎水生昆虫,如将水生昆虫按比例与药用蚂蟥混养,就不必专门投食,只要将水质管理好,即可生长得很好。

4.药用蚂蟥体大,一般比普通蚂蟥大几十倍。

5.用工少,男女老少利用业余时间都可养殖。

6.蚂蟥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只要引进优良种源,即可年复一年的自行繁衍。

蚂蟥的人工养殖技术

1.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水坑、荒塘、池塘养殖。进排水进口都要用铁丝网或用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2.苗种投放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此处也可投放茶色蛭。金钱蛭在稻田、池塘、溪流、丛林中极为常见,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样的蚂蟥产卵量多,孵化率高,放养10个月即可加工出售。

3.饵料喂养 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每亩还可一次性投放活螺25公斤左右,让其自然繁殖,蚂蟥自由取食。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具体作法是: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

4.管理技术 一是调节水质。蚂蟥虽能在污水中生长,但由于人工养殖密度高,故水质宜保持清新,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蚂蟥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夏季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二是越冬管理。蚂蟥冬季蛰伏,早春放养的一般已生长良好,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放完水,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种池内越冬。冬季保温池气温15℃以上时,蚂蟥就能摄食生长,以缩短养殖周期,达到全年饲养的目的。饲养池水温在15~30℃时,蚂蟥生长良好,在10℃以下停止摄食,35℃以上影响生长。

5.繁殖 蚂蟥繁殖快,再生力很强。长江流域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产卵期。人工养殖的蚂蟥,卵茧产于饲养池平台水边的泥土中,呈卵圆形。每条蚂蟥一次产茧4个左右,茧产出后约16~25天孵化出小蚂蟥,每个茧内可出13~35条。小蚂蟥呈茶黄色,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长。

6.运输 运输蚂蟥通常采用随身带运法。具体方法如下:在网纱袋里放些水草,将蚂蟥装入后,扎紧袋口,再装入篓或箩筐内,即可运走。

7.加工方法

(1)水烫 把捞出洗净的蚂蟥,集中放入盆等器皿中,将开水突然倒入,热水淹没蚂蟥2~3指为宜,20分钟左右待蚂蟥死后,捞出放在干净的地方晒。

(2)石灰法 把捞出洗净的蚂蟥投入石灰中埋20分钟,然后取出晒干或烘干,筛去石灰粉即成。

(3)酒闷法 可将高度白酒倒入蚂蟥,能淹没即要。

(4)生晒法 将捕得的蚂蟥用铁丝穿起,悬吊阳光下直接曝晒。

以上方法,供参考选用。另需注意的问题:

(1)水烫法在晒的时候易起潮,可边晒边用铁钉或竹尖放气。

(2)要选晴天。阴天无法曝晒易腐败变质。如突然遇阴雨,无法曝晒,要放在铁器上用火烤干。但不可烤糊烤黄。

(3)晒干的蚂蟥装入塑料袋内密封,以防吸潮变霉。干度标准以手能折断为佳,鲜干品比例为:大蚂蟥约7公斤左右可晒1公斤干品,小蚂蟥约8~10公斤可晒1公斤干品。

优质干蚂蟥标准:呈自然扁平纺锤形,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质脆易折断,断面呈胶质状,有光泽者为佳。贮藏时,要置于干燥处,以防虫蛀。

蚂蟥养殖技术:水蛭,俗名蚂蟥、马鳖,属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我国南方在1995年前后,开始捕捞自然苗种,首次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北方地区因苗种和技术原因一直未有养殖。我们在总结和指导近年数个养殖个案时,提出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水蛭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水蛭生态习性

1、生活习性:水蛭属冷血软体动物,在我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人工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杂鱼类、蚯蚓等作饵。

2、繁殖习性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时互相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出体外,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

养殖池的建造

水蛭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它适温性广,耐饥耐旱,可生活在各种水域中。一般性的湖场、渔塘、涝洼地、稻田、河沟、房前屋后闲地,皆可因地制宜,建池养殖。规模养殖应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避免逃跑的地方建池,也可选择各种渔塘或涝洼地改造利用。为管理方便,池塘面积不易过大,水深一般1米左右,在池的对角处各设一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投放部分石块,瓦片或树枝,供其栖息用。在生产中,我们利用废弃的河沟,挖掘隔断,建成大小不一的串联性池塘,每2-3池为一组,将二池共用池埂挖断,留出进排水通道,既可活跃水体利于交换,又便于管理和收获,收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苗种来源

1、捕获天然种蛭自繁。在水蛭活跃频繁出现的7-10月份,从天然水域中捕取成蛭作为种蛭,放入一定水体中保种越冬,次年水蛭即可自行繁殖。体长6cm以上的成蛭条件适宜,可年繁三次左右,自繁自育是便捷省力途径和发展方向。繁殖时可一次投入相当数量的螺蛳,一般每亩25-30kg,并调配控制好水质。孵幼期每5-7天投喂一次,开始时饵料用熟蛋黄揉碎泼洒,中后期用动物血拌麸皮、花生壳粉或鸡猪饲料投喂,其技术简单易行。

2、购种。到人工养殖场选择大小整齐、活跃有力,伸曲有度的幼蛭作苗种。

3、放苗。根据不同的养殖条件,可选择不同的放苗密度,条件好的小水泥池精养最高可放1000-1500条/平方米。根据经验,0.3-2亩左右的池塘养殖,每池可一次性投足100-300条种蛭即可自行繁殖。幼蛭一般120-150天即可达到性腺成熟,北方地区当年投苗当年可繁殖第二代,种蛭亲体年繁2-3次,个体产卵300粒左右。

投饵及管理

1、投饵。天然饵料种类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辅投各种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以及畜用配合饲料和农作物的秸秆。池塘养殖可投放一定数量的野生螺蛳或福寿螺,量一般为0.05-0.1kg/平方米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与水蛭共生共长,供其摄食。放螺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与主养品种争夺生存空间,主客易势。投喂动物血或拌饵投喂时,应注意间隔投喂和及时清除剩饵,天热时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水蛭生长。

2、日常管理。水蛭病害极少,以调节水质为主,水蛭虽然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但水环境变化过大或变坏,则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养殖过程中,水温一般保持在10-40℃之间,过肥过污的养殖用水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一般水体中溶解氧应大于0.7mg/L,出现缺氧,小水体可通过人工淋水解决,较大的水体要及时注入新水或换水,在夏季高温季节保持较为清新的水质十分重要。

温室越冬

受地域影响,北方水蛭养殖应建立人工条件下的日光越冬温室,以打破其冬眠习性,增加养殖时间,缩短上市周期。日光温室一般为竹木塑苫结构,北部墙体为土铸或砖混,厚0.8-1.5m,东西向,长30-50m不等,南北跨度10-15m,主柱数量5-7排。上覆无滴塑膜及可卷放的稻草苫,留出门、通道及风口。在严寒雪封季节,还应做好除雪和人工增温措施。较高级的温室可用塑钢无立柱方式,只是造价相对要高。

通过建造日光温室,有计划地捕大留小,集中越冬,期间日常管理应密切注意温室内外温度变化,及增氧防风、抗寒等,以保障水蛭的正常生长和越冬,和为次年准备足够的蛭种。

捕捞及加工

1、捕捞方法:水蛭的收获捕捞办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定置网捕捞;(2)拉网捕捞;(3)排水捕捞;(4)机械捕捞。

2、加工方法:(1)石灰掩埋法:石灰混匀蛭体,埋20分钟左右,晒或烘干,筛去残粉。(2)水烫法:将刚烧开的沸水倒入集中放置水蛭的容器中,加盖密闭30分钟后,捞出水洗晾晒。(3)碱烧法:将食用碱粉搅拌水蛭,或用手翻动揉搓,使其收缩致死后用水冲洗后晒干。(4)生晒法:用细铁丝横穿水蛭,在阳光下直晒至干。

小结

水蛭作为一种名特优养殖品种,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易推广、投资小、见效快等特点,且一次引种,多年受益,适合城乡各种规模和方式进行养殖。在目前天然水蛭极度短缺和市场需求猛增的情况下,发展人工养殖势在必行,效益明显,是广大城乡人民的一条快速致富之路,极具养殖前景和发展空间。 来源:《中国农村科技》

水蛭养殖池的建造 水蛭池的建造要根据养殖户的投资大小来确定饲养池的模式,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①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水位50—60厘米为宜。

②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水蛭的繁殖 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个成熟的水蛭都有生殖能力。虽然说水蛭是雌雄同体,但必须经过异体受精才能繁殖。水蛭交配一般在1—2.5厘米的小石块、杂物或潮湿的土壤下面进行。交配时两条水蛭的头端方向相反,各自的雄雌性生殖器正好对着对方的雌孔。在交配后一个月开始产卵。产期为4月中旬到8旬上旬,平均温度在19—24℃之间。茧产出后经16—25日卵出幼蛭。在人工养殖情况下,要提高水蛭的繁殖成活率,把卵茧选出来,放在适宜的环境下集中卵化。 水蛭饲养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水蛭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水质要求肥、活、清,含氧量充足。如出现水质恶化时,要及时逐渐更换净水。

②投食。幼苗期即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供小水蛭吸食,青年蛭和种垤可投食活的河蚌或田螺供水蛭吸食。

③水温。水温应保持在15—25℃,低于10℃时停止摄食,高于30℃时,不利于水蛭生长发育。

④防治农药、化肥及水质污染。养蛭池周围最好不要有农药及化肥出现。同时不要有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渗入、排入养殖池内。

⑤保持池中产卵平台土壤潮温,防止干燥,为水蛭的繁殖创造良好条件。

⑥冬季越冬期间要防止水蛭受冻害。水蛭多在浅土或枯草叶下越冬,很容易因突变的寒 冷天受冻而死。因此,越冬时在池边近水处加盖一些草苫或玉米秸杆等。

怎样进行水蛭的孵化管理? 在水蛭孵化阶段,要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保持差距3—5厘米。幼水蛭孵化后2、3天后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3天后即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水蛭生产迅速。怎样进行水蛭的捕捞与加工? 用稻草等秸杆作物扎成小捆,以畜食浸泡后放入池中,水蛭闻到后,会聚集在草捆上,将其捞出,可用香烟丝和水兑在一块,放入盆中,将水蛭放入盆中,十分钟左右,水蛭变死亡,立刻捞出。自然晒干即可。可用石灰掩埋20分钟后,待其死亡后取出晒干,干品要求干净整齐,无杂质,以整条水蛭自然扁平,头部应隆起,质脆易折,断面呈胶质状并有光泽为最好。

养竹鼠


养殖培训班结束后的心得体会,养殖培训小结
  • 鳝鱼养殖如何肥水,鳝鱼养殖注意哪些
  • 鳝鱼养殖如何肥水,鳝鱼养殖注意哪些 >> 鳝鱼养殖如何肥水,鳝鱼养殖注意哪些...

    养殖培训班结束后的心得体会,养殖培训小结
  • 河北哪有养殖河蟹
  • 河北哪有养殖河蟹 >> 河北哪有养殖河蟹...

    养殖培训班结束后的心得体会,养殖培训小结
  • 养殖水蛭成本与利润,养殖水蛭成本
  • 养殖水蛭成本与利润,养殖水蛭成本 >> 养殖水蛭成本与利润,养殖水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