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草怎么养,花市捕蝇草怎么养
捕蝇草怎么养
首先选择深色的花盆。
其次要注意土质疏松。疏松的土质利于根部通风,空气流通,生长更好。
然后捕蝇草喜阳光,但不适合长时间暴晒,除了夏天,捕蝇草可以整天光照。
接着捕蝇草喜欢潮湿的环境,需要的湿度比起其他植物相对较高,可以采用腰水的方式,采用大水盘,保证其土壤能够有足够湿度。
再然后在花盆里铺上苔藓,能够促进捕蝇草水分的保持与挥发。
接下来注意喂食方面,同一株捕蝇草一次只能在其中一到两个夹子喂食,不能超过三个夹子。
最后捕蝇草的施肥必须在其生长期,一到两周施肥一次。将肥料用水稀释 溶解,喷洒到植物上即可。
扩展资料:
夹子变黑怎么办
1、出现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给它吃的太多而造成的夹子变黑,因为进食太多,捕蝇草一时难以消化,会直接让它死亡。还有可能是因为水分过大造成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即可。
2、采取措施:可以适当的减少进食,它们自己会捕食,所以尽量减少投食,减少水分需求即可。
冬天捕蝇草怎么养
1、温度:对于捕蝇草来说,最好保持在温暖的范围内。具体来说,保证在22-28℃比较合适。在冬天,最好也将温度适当调节一下,在10℃左右比较好,这样它不会受冻,也有利于之后的长势。
2、光照:它在成长期对光照的需求比较高。保证良好的光照条件,它的长势才会旺。除了夏天太强的光之外,一般来说是不用遮荫的。当然,冬天也不必遮荫,尽量多接受光照。
美人齿捕蝇草怎么养
美人齿捕蝇草可以盆栽养,要经常浇水施肥就行
捕蝇草怎么养?
养殖方法:生长期需要阳光。
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可以直接购买市面上的培养介质,也可以自己配置疏松肥沃的营养土。夏季要注意喷水降温或者适当遮阴,保持通风。!
捕蝇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种植扑蝇草需要把种子浸泡清水中2天左右的时间,之后将土铺垫在花盆中在上面放置水苔,把种子均匀的撒在准备好的土壤中,之后可以放置在柔光处进行养护,可以不定期的补水保湿,正常养护1-2周时间便可发芽。
1.浸泡
扑蝇草主要以捕食虫子为生,扑蝇草种植方法,扑蝇草在种植前需要净化经过催芽处理,用清水浸泡种子等2天之后捞出种植即可,扑蝇草种子只有3个月保质期,不能长时间的储存。
2水苔
水苔是扑蝇草最佳培养基质,水苔用清水泡湿之后才能使用,盆底加入能力强的赤玉土,把处理好的扑蝇草种子撒播的方法撒在水苔表面,需要定期喷洒水保湿,能促进扑蝇草生根。
3养护
种子种植之后需要放在有阳光的环境中,每天接受4个小时的光照,要是使用水培法进行养护,生根期间及时进行补水,生长温度维持在20.c左右,正常养护1-2周便可发芽。
扑蝇草植株在2-3片叶子时进行移栽,扑蝇草对水质要求比较严格,普通的自来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含碱量比较高,不宜来养殖扑蝇草,用雨水喷洒对生长较好。
b52捕蝇草怎么养
齿状捕蝇草、B52捕蝇草、花市捕蝇草
捕蝇草怎么吃虫子
1、分泌蜜腺,引诱昆虫
捕蝇草叶缘部分含有蜜腺,会分泌出蜜汁来引诱昆虫靠近。当昆虫进入叶面部分时连续两次触碰到感应器官,捕蝇草的两瓣叶片就会迅速合起来。
2、传递信号
捕虫讯息并不是直接有感觉毛提供,而是感觉毛基部含有一群感觉细胞。当昆虫刺激到感觉细胞,感觉细胞便会发出微弱的电流来通知相对应的叶片。
在受到刺激之前,捕虫夹呈60度角张开着,受到刺激时则以其叶脉为轴迅速闭合。
3、捕虫夹的闭合
在20~30秒内捕蝇草的感觉毛被触碰到两次捕虫夹便会迅速闭合。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则需要第三次刺激才会闭合。捕虫器需要两次刺激为的是确认昆虫已经走到适当的位置,而不会仅仅只夹住虫子的一部分,让昆虫有机会逃脱。
4、捕虫速度
当捕蝇草的感觉毛被连续刺激两次,叶片就会在平均大约0.5秒以内马上合起来。当然一些人工园艺品种达不到这个速度。
5、消化吸收
捕到了虫子后夹子会关闭数天到十数天。此时昆虫被分布于捕虫器上的腺体所分泌的消化液消化。当昆虫被消化后捕虫器才会再次打开等待下一个猎物。无法被消化掉的昆虫外壳则会被风雨带走。而促使消化的第二阶段需要昆虫的挣扎才能进行,这样是代步捕虫器捕捉到的确实是昆虫活物。
捕蝇草捕蝇草怎么养
捕蝇草偏好保水性佳、酸性的栽培介质。
可以直接使用泥碳土或水苔来栽培,也就是完全只用单一种栽培介质即可。
不过,水苔的价格较高,而且使用年限较短,但其较其他栽培介质干净,故水苔比较适合作为叶插或小苗的栽培介质。大株的捕蝇草比较适合使用成本较低的泥碳土。
有些泥碳土的质地较为细致,因此完全只用泥碳土时可能会造成排水不良,容易积水。我们可以在泥碳土中加入少量的珍珠石或是颗粒土,亦可将泥碳土和沙以一比一的方式溷合使用。
捕蝇草(Catchfly)属于维管植物的一种,是很受欢迎的食虫植物,拥有完整的根、茎、叶、花朵和种子。它的叶片是最主要并且明显的部位,拥有捕食昆虫的功能,外观明显的刺毛和红色的无柄腺部位,样貌好似张牙利爪的血盆大口。
盆栽可适用于向阳窗台和阳台观赏,也可专做栽植槽培养;是原产于北美洲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由于捕蝇草喜欢偏酸性的栽培介质,因此在沙子的选择上以石英沙、硅沙或河沙为主;不可使用含有钙质的沙,例如珊瑚沙或贝壳沙的土壤养殖捕蝇草。
1,浇水 捕蝇草喜欢潮湿的环境,因此可以用浸水法来栽培,但其浸泡深度宜浅水位,以避免过份潮湿。从春季到秋季可以让栽培介质维持在潮湿状态,但在冬季时宜使栽培介质较为干燥,需将捕蝇草自水盘移出。
2,光照 捕蝇草需要大量的光照。栽培捕蝇草时,尽可能放在阳光之下,或至少放在明亮的地方。若栽培地点光照不够,则必须考虑使用人工照明。
大多数原生种或园艺品种的捕蝇草在光照充足的栽培条件下,其消化腺体会制造花青素,使得捕虫器内侧呈现橘红至紫红色的色彩,甚至有些红色品种的捕蝇草会整株都变成紫红色。
不过,另有一些园艺品种的捕蝇草其特点是全株绿色,即使有充足的光照,也无法使捕虫器变红,全绿品种的捕蝇草在充足日照下,植株的颜色是偏向黄绿色的。
光照不足的捕蝇草除了该红的地方不红之外,植株整体会变得更绿,这是因为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捕蝇草必须制造更多的叶绿素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因此植株会变得较绿。
看起来是绿油油的捕蝇草,便是严重光照不足的现象,这样的捕蝇草,通常捕虫夹的运动能力会变得迟缓,而植株会越变越小,此时,必须尽早移到光线充足的地方。
若光照过于强烈,则会使捕蝇草晒伤。非常炎热的夏季常会使捕蝇草看起来变得枯黄,这时,必须要尽早将晒伤的捕蝇草移到有遮荫的地方。湿度
在一般的栽培情况下,捕蝇草并不需要很潮湿的空气湿度,在通风良好但不致于是强风吹袭的地方就能正常生长。由于捕蝇草的栽培介质已经很潮湿,由栽培介质表面蒸发的水蒸气所提供的湿度已经足够。
除非是居住在较干燥的地区,或是长期将捕蝇草种在冷气房里,才有必要提高湿度。这时,可以将捕蝇草放在敞开的水族箱或塑胶槽中,便可维持捕蝇草周围的空气湿度。
在一般的栽培情况下,不要将捕蝇草栽培在密闭空间中,超高的空气湿度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得捕蝇草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绝对不要将捕蝇草放在密闭容器中并于阳光下曝晒,否则阳光及湿度将会带来严重的温室效应,使植物热死。花市中常有人将捕蝇草用塑胶杯罩住,这么做的目的通常只是防止顾客随意触摸,否则在栽培上并没有必要将空气湿度提高到这种程度。
3,喂食与施肥 在户外栽培捕蝇草通常不用太过担心食物不足的问题,捕蝇草自己就能够吸引一些昆虫前来。若情况允许的话,可以另外用一个容器装一些腥味重的东西,像是厨房切剩的鱼肉,如此就可以招来许多的苍蝇。
给捕蝇草喂食的最大麻烦是必须供给活的昆虫,因为捕蝇草只会把活的昆虫当作食物,死去的昆虫通常不被捕蝇草当作食物。虽然我们仍可用人为方式触发捕虫夹来夹住昆虫,但是少了昆虫的挣扎,捕蝇草只会把死去的昆虫当作是个异物,过几个小时后就把捕虫夹打开。
给捕蝇草喂食时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不能喂食过量。
喂食过量时,便发生捕虫夹提早损坏的现象,这时的捕虫夹会从边缘开始黑掉。适量的喂食做法是,同一株捕蝇草只能有一两个夹子捕到昆虫,而且昆虫的大小必须小到可以让捕虫夹完全包住昆虫。如果昆虫太大以致于昆虫的一部分露出捕虫夹外,便会造成捕虫夹的损坏。
不过,并非每个人的栽培环境都有足够的昆虫;另一方面,在室内栽培时,捕蝇草吃完所剩下的昆虫躯壳不免有碍观赏,这也可能引起卫生问题。还有一点,如果捕蝇草种得不好,捕蝇草的捕虫夹便失去活力而无法捕虫。因此,应该还是以施肥的方式来为捕蝇草提供养分才会是最好的做法。
由于捕蝇草主要由叶子来吸收养分,故肥料也应由叶子来吸收。适用于叶面吸收的肥料称作「追肥」,这一类的肥料大多是化学肥料,必须溶在水里后再喷洒到植株上,而肥料便会渗透进入植物体内。
施肥的时机必须是在捕蝇草的生长季,约一到二星期施用一次。冬季时捕蝇草停止生长,若继续施用肥料会造成肥伤,另外,因为栽培环境不好造成捕蝇草生长停滞时也不能施肥,必须改善栽培条件后,待捕蝇草开始生长后才能施肥。
4,休眠 在冬季时,若气温达到10°C以下,捕蝇草会进入休眠。不过,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台湾地区)的冬季通常不够冷、不够长,捕蝇草不会完全休眠。有人指出[Camilleri T, 1998],若捕蝇草在数年之中都没有休眠,则很可能会导致死亡。
因此,我们可以以人工的方式来促使捕蝇草休眠。在进入冬季时,将捕蝇草从栽培介质中挖出,剪掉叶子,只留下根茎,再以潮湿的水苔包裹这些根茎,并用塑胶袋包好,便可以放到冰箱中冷藏(4 C)。
约冷藏三个月后,此时差不多已到春季,便可将这些冷藏过的根茎取出,再种回到栽培介质中,数个星期后便会长出芽来。
捕蝇草怎么养活
光照: 沼泽生植物,原生环境没有高大植物遮荫,喜阳光。家庭栽培时,春、 秋、冬三季可全日照,南方夏季应加50%遮荫或置于室内向阳窗台上即可。或用植物补光灯(红蓝比2:1)在距植物15-30cm的上方进行人工光照栽培,照射时间为4小时/天。
水分: 尽量使用纯净水、雨水等软水(中国南方地区可以使用自来水)。以盆浸法(香港、台湾地区称之为"腰水"法)营造一个类似原生地的小环境,具体做法是:将捕蝇草的盆放置于托盘或玻璃缸内,注水至1-2cm深,并定期补水。(注意:夏天腰水容易烂根)
湿度: 大于50%,捕蝇草的原生环境算是沼泽型的草原,湿度相对较高,若能以大水盘来做腰水,附近的湿度会高一点,您也可以在盆子的表土上加层水苔,也是有助于空气湿度的保持。
基质: 基质保持在ph3.5-5的酸性。无添加肥料的泥炭与珍珠岩2:1或纯水苔,基质最好每年春天更换一次。
温度: 生长温度15℃~35℃,适宜温度:21~35℃,冬季如想让其休眠,则须控制在5℃左右(0~8℃)。但根据多年的养护经验,不经过休眠对来年的正常生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喂食: 请不要强迫他们吃过多的东西,它们会自己捕食。最多只能在2片叶子上投喂节肢类动物(昆虫、蜘蛛等)。它们的消化液很难消化牛肉、鸡肉等人们日常食用的肉类中的脂肪。
施肥: 食虫植物的根系极不耐盐,直接将肥料施入基质中会导致植株的死亡,应叶面喷施低浓度液肥。如用市售的观叶植物肥料,可按推荐浓度的1/5施用(1:5000),生长季每2周喷施一次。
养龟
养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