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大型池塘净化养殖水的方法,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

大型池塘净化养殖水的方法,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大型池塘净化养殖水的方法,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

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技术

南美白对虾属热带虾种,在适温条件下养殖仅需120天左右即可上市,但水质管理要贯穿养殖全过程,渔谚“养好一池虾,先要管好一池水”就是这个道理。笔者在指导虾农养虾技术时发现,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营造良好而稳定的水质是养虾技术的重点和难点。现将对虾养殖中经常出现的几种异常水质及处理方法浅析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1、水色急剧变化

水色是池水浮游生物质和量的综合反映。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应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养殖前期,由于浮游动物过多,远远超过虾苗能利用的数量,此阶段浮游动物大量摄食掉水中的浮游单细胞藻类,单细胞藻类减少后,导致造氧功能降低(因虾池水体中供虾呼吸的溶解氧主要由浮游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水色变浑浊和清白,影响对虫厂的正常生长。

处理方法:

①适当补水和施肥,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

②如果是纯淡水养殖,还可以施加适量的粗制海盐或海水晶,维持水体微量的盐度,满足南美白对虾生理需要。

③施用生石灰和沸石粉,以调节水色,使水的pH值控制在7.5-8.8范围内;水透明度保持在30--40cm。

2、地衣过度生长

池底地衣(有些地方称浒苔)的过度生长是对虾放养早期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在天气炎热的夏秋季节更为常见。原因是光照强,水温高,加上虾池注水太浅,或者是虾池水质没有培养好,让池底地衣具备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地衣过度生长会严重影响对虾的活动和摄食,造成饲料浪费月。地衣与有益藻类争夺水中营养,加大凋节水质的难度。

处理方法:

①在天气炎热的季节放苗,注水务必一次注足,水深在1.2-1.5m,并尽快采取施肥等措施,把池水水质控制好,抑制地农生长。

②若地衣已经大量生长,必须采取人力捞除和施肥培水相结合的方法加以控制,人工捞除宜在晴天中午进行,否则容易造成对虾缺氧浮头。

③使用粒状的含氯消毒剂,在地农着生区域撒洒,当药物沉降到池底后,慢慢溶解而发挥药效,使地衣的基部枯死烂,约1天后,成团的地衣将浮上水面,用人力将其捞除。

3、有害物质超标

虾池水质要求氨态氮0.3--1.9mg/L;亚硝酸盐0.02--0.09mg/L。养殖中后期,由于天气变化的缘故导致藻类非正常死亡,死亡后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从而引起有害气体上升,有害细菌和条件致病菌滋生,水质严重恶化。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养殖虾的浮头、病害的发生,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处理方法:

①用枯草杆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并结合在饲料中拌入活菌剂及时地分解池内有机物,起到改良底质、净化水质的作用。

②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活性碳、陶土等)。这类物质能吸附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缓解水质恶化对对虾造成的危害。

③合理补水或换水,最好直接将较差的水排放掉,注入新鲜水入池,并正确使用增氧机。

4、蓝藻泛滥成灾

养殖后期,虾池下风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华”,这些“水华”是因饲料投喂量大,排泄物及残存饲料降解转化过程中,使池水有机质含氮量高、水碱性(pH值为8-9.5),导致对虾不易消化的蓝藻大量繁殖,并成为池水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当水中溶氧不足而很快导致蓝藻大量死亡,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容易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羟胺、硫化氢,引起严重的“泛池”事故。

处理方法:

①经常加注清水,注意调节好水质,可控制藻类的繁殖;进入高温季节,要控制池水中的氨氮含量,可定期用EM菌、光合细菌等处理池水。

②当池塘有蓝藻大量繁殖时,选择晴天中午排放池水(最好在下风口),尽可能降到最低水位,一般可排到池水1/3左右;然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灭藻王全池泼洒,但要注意观察,随时能采取加水、增氧等抢救措施,否则不宜使用。

③在池塘下风水面用密眼筛绢网捞取蓝藻,也可司局部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杀火蓝藻。

池塘水华怎样处理

淡水池塘表面一般都有水华形成,红色水华一般是裸藻、裸甲藻、多甲藻、黄被藻、隐藻等藻类成为优势种,在水面形成一层油膜状物质。裸藻、裸甲藻、多甲藻死后释放毒素,对养殖动物有害;黄被藻不易被鱼类消化,隐藻易引起转水,因此这类水在目前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都应进行处理。 基本处理过程为:先用藻苔净局部杀藻,

再引进好的水源进行优势种改造,用肥力高或富水保肥水,之后用益生素或高效利生素 + 超活力EM菌或光合细菌进行水质调节。若池中裸藻、甲藻老化,要及时使用解毒应激灵或解毒安等进行解毒,以防鱼类中毒而死v在池塘中对鱼类产生危害的甲藻有多甲藻和裸甲藻,它们喜生长在含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水体中,以温暖季节较多。甲藻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如果水温、pH值的突变,都会大量死亡。

这两类甲藻在繁殖过程中和死亡后,可产生多种毒素,引起鱼类的神经麻木、代谢失调及呼吸障碍、最后导致鱼类死亡。丝状绿藻俗称“青泥苔”。春季随水温上升,在池塘浅水处开始萌发,长成一缕缕绿色的细丝,矗立在水中,衰老时丝体断离池底,形成一团团的乱丝,浮进水面,幼鱼游入其中,往往被乱丝缠住游不出来而造成死亡。

同时,池塘中有大量丝状绿藻,也消耗水中的养料,使池水变瘦,影响鱼类正常生长一般生长在浅水池塘里,尤其是在含有机质丰富的肥水中,繁殖很快。池塘中水网藻多量,像张在水中的许多罗网、幼鱼误入“罗网”后往往游不出来而死亡。同时,水网藻大量繁殖时也消耗池塘水中的大量养料,影响鱼类生长。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系统

鱼塘是可以做永动水循环的

鱼塘的循环水方法步骤如下:

1、要在做水的时候就要提前考虑循环过滤泵的位置,还有增氧泵的位置,不然水质不好,容易长青苔,水质发臭。

2、水池的循环一定要注意的是,水口的位置,一定要在隐蔽。视线忽略掉的地方,还有电的位置也是一样的。

溢水口、排污口一定要在浇水泥之前也要排好,溢水口是在下雨天的时候超过警戒水位就直接排到雨水井。

3、循环过滤泵的位置一定要提前预留好,不然后期只能外接管线,会很丑的。

4、循环过滤泵主要由进水口,出水口,排污口等组成,根据池子的大小和水量来选定功率。

5、一般泵的安装方法比较简单,还有带过滤的净化泵,耗材一般本年更换一次,也比较方便。

最后就完成了,可以自己在家做一个循环池养鱼,按照以上步骤。

扩展资料:

鱼池循环水处理方法:

说起鱼池水处理,很自然的会想到过滤这种方法,想着把杂质从水中过滤出来然后水就干净了。

殊不知,过滤一般只能去除树叶、垃圾等较大的漂浮物,因此,过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过滤法属于间接净化法,需要把水抽上岸经过滤处理后再重新回到水池中。

鱼池水采取过滤法处理时需要配套的设备,如过滤砂缸和水力自动化呼吸精滤机。

这些设备在工程初期则应根据水量及实际情况来选择,并应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修建机房和铺设循环管道。

过滤法除了上述所讲的过滤不彻底,还存在一个循环周期的瓶颈。当水量高达到几千甚至几万立方时,循环周期就会很长,池水几天才能循环一次。

在炎热的夏季,即使机房出水水质再好,重新返回鱼池中混合之后还是看不出明显效果。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法国标准化协会,关于雨水 排放 标准的标准

NF P41-221-1-2-2008 建筑工程.铜管.家用冷热水供应管道、废水、雨水排放管和空调安装管.第1-2部分:材料选择的一般标准

NF P41-221-1-2008 建筑工程.铜管.家用冷热水供应管道、废水、雨水排放管和空调安装管.第1-1部分:技术条款的合同单.第1-2部分:材料选择的一般标准

,关于雨水 排放 标准的标准

SANS 10120-4 LE-1982 与土木工程施工和合同文件用标准化规范同时使用的操作守则.第4部分:标准工程数量表.第LE节:雨水排放渠道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首先选用普通家用的水泥即可;接着按照1:2.2:3的比例混合水泥、沙、碎石;碎石的大小需要控制在5-20mm之间;然后搭建水泥池并去碱。去碱的方法:往水泥池中注满水,接着浸泡1-2 周;用食用醋洗刷池壁,并注满水浸泡几天;每吨水加入20g酸性磷酸钠,浸泡水池2天后用清水洗净。

水泥池养鱼技术

1、建造水泥鱼塘

(1)对于水泥没有特别的要求,普通家用的水泥即可。

(2)把水泥、沙、碎石按照1:2.2:3的比例混合。有条件的鱼友,可以在混合物中加一些防水剂或者膨胀剂,没有条件的鱼友可以加点粉煤灰。

(3)碎石不能太大,把碎石的大小控制在5-20mm即可,水泥的质感不能太稀否则无法固定。

(4)搭建好水泥池后,就需要去碱。

2、去碱的方法

(1)第一种办法:在新水泥池中注满水,浸泡1-2 周,在浸泡的阶段每2天可更换1次水。

(2)第二种办法:用食用醋洗刷水泥池的池壁,然后注满水浸泡几天。

(3)第三种办法:每吨水加入20g酸性磷酸钠并浸泡水泥池2天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池塘小水体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技术

流水高密度养殖淡水鱼依据水源和用水过程处理方法的不同,养殖方式有以下3种:

(1)自然流水养殖

利用江湖、山泉、水库等天然水源的自然落差,根据地形建池或采用网围、网拦等方式进行养殖。自然流水养殖不需要动力提水,水不断自流,鱼池或网围、网拦结构简单,所需配套设施很少,成本最低。

(2)温流水养殖

利用工厂排出的废热水、温泉水,经过简单处理,如降温、增氧后再入池,用过的水一般不再重复使用,这类水源是养殖淡水鱼最理想的水条件。生产不受季节限制,温度可以控制,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目前我国许多热水充足的工厂、温泉区都在养殖。温流水养殖设施简单,管理方便,但需要有充足的温泉水或废热水。

(3)开放式循环水养殖

利用池塘、水库,通过动力提水,使水反复循环使用。因为整个流水养鱼系统与外源水相连,所以称为开放式循环水养殖。因为要动力保持水体运转,只适合小规模生产。

水产养殖水华现象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由于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污染现象。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主要表现为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因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不同而水面往往呈现出蓝色、红色、棕色和乳白色等。

在江河、湖泊和水库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河、湖泊和水库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称为“赤潮”。

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是不用含氮、磷的物品。

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技术规程

1.造成水体生物多样性急速下降 蓝绿藻水华大量繁殖漂浮在水面,影响池水其他藻类的光合作用与通风,抑制有益浮游植物的生长,会导致水体中下层的硅藻、绿藻等优质藻类难于生长。在水体的中下层藻类少,水色清的,水体净化能力低,底部容易发臭。使虾类优良的天然饵料生物贫乏。不利对虾生长,甚至威胁其生存条件。

2.恶化对虾生存环境 这类的蓝绿藻繁殖力强,大量繁殖后会导致池水pH值过高,白天光合作用强时会使水体pH达到9.5以上,对虾难于生存。当晚上这些藻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水中溶解氧、pH值骤降,日亱变化非常大,甚至使水体产生严重缺氧,对虾生长受到极大威胁。

3.蓝绿藻大量繁殖后死亡,污染池塘水质蓝绿藻类大量繁殖时,影响对虾的摄食,而且会散发出腥臭味,影响水体正常功能。其死亡后,释放大量的有机质,刺激化能异养细菌的生长,其中部分是产生对虾的致病菌,引起细菌疾病的发生。这类蓝绿藻死亡尸体腐败后,不但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而且会产生大量藻毒素、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的物质,严重败坏养殖水体,均威胁着对虾和水生动物的生存。另外死亡的蓝绿藻释放大量有机质,激发了致病细菌的滋生。从而进一步导致继发性细菌疾病的发生。会引起对虾肠胃炎,也是引起鱼类中毒的主要物质,鱼类会有水样或血样腹泻。中毒可分为肝毒素中毒和神经毒素中毒两类。中毒后肝脏肿大、充血以至坏死。这些藻毒素也会间接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

鱼塘水华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鱼塘里生的水锈 ,又叫水华.

先要将池塘的水放一半,再在池塘的水边洒一圈石灰就可以了,石灰不要洒在水里,在水边上,然后在蓄上水,就可以了.

由藻类引起的,如蓝藻(严格意义上应称为蓝细菌)、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水华”发生时,水一股呈蓝色或绿色。这种在自然界就有的“水华”现象,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记载。在自然界中它们很快消失,并没有给水产动物和人类带来危害。 所谓“水华”,就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水体呈蓝、绿或暗褐色,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水华”现象便随之出现。“水华”主要发生在的静态水体,尤其以鱼塘、流动不畅的内河涌等较常出现。“水华”现象的出现对鱼类的影响很大,往往使鱼产量逐渐减少,更甚者会使鱼类出现大批死亡。对饮水安全造成威胁,长期饮用这种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养殖项目


大型池塘净化养殖水的方法,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
  • 养殖科技知识,养殖技术科普知识
  • 养殖科技知识,养殖技术科普知识 >> 养殖科技知识,养殖技术科普知识...

    大型池塘净化养殖水的方法,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
  • 羊驼和梅花鹿哪个养殖效益好,羊驼养殖效益
  • 羊驼和梅花鹿哪个养殖效益好,羊驼养殖效益 >> 羊驼和梅花鹿哪个养殖效益好,羊驼养殖效益...

    大型池塘净化养殖水的方法,淡水养殖池塘水华发生及池水净化处理
  • 养殖加盟排行榜前十名,养殖业加盟店排名前十名
  • 养殖加盟排行榜前十名,养殖业加盟店排名前十名 >> 养殖加盟排行榜前十名,养殖业加盟店排名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