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鳞鱼养殖技术,泰山赤鳞鱼人工养殖的可以吃吗
赤眼鱼养殖
放养规格12~14厘米、尾重30克左右的赤眼鳟鱼种,5号池 3000尾、亩放750尾,7号池5500尾、亩放786尾,同时配放规格100克左右的花、白鲢150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水消毒鱼体。
2.套放青虾。试验池定产每亩仅400千克左右,其中赤眼鳟为300千克,花白鲢100千克,所以水质条件相对较好。青虾与赤眼鳟也有相似的水质要求,为套养青虾创造了基础条件,而且繁殖的虾苗也为赤眼鳟提供了天然的动物性饵料。每亩放养2000~3000尾/千克的幼虾4千克左右。 使用的饲料为通用型精养鱼配合浮性颗粒料,粗蛋白含量30%。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为池鱼体重的3%~5%,具体投喂量以投料后25分钟基本吃完为准,实行定点投喂,将饲料投喂在用毛竹围成的方框形食台中。赤眼鳟具有明显的追食习性,所以定点投喂特别易于驯化,一般3天即可由撒喂收缩到食台。
除了每天投喂浮性颗粒饲料外,结合赤眼鳟喜食青绿饲料的食性,在池塘中保持一定浮萍或每天适量投放,以满足赤眼鳟对青绿饲料的需求。 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面积2亩~5亩左右为宜,水深1.2米~2.0米。池水要求“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左右。
池塘消毒进水
池塘应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干池曝晒后,每亩用生石灰化浆100公斤~150公斤消毒,消毒10天~15天后每亩可施放经发酵腐熟的粪肥200公斤~300公斤打基肥,然后用60目筛绢过滤进水。
鱼种放养
选健康活泼的优质苗种。鱼种放入前可用3%~5%的食盐水浸泡5分钟~10分钟。主养成鱼的池塘,一般每亩放养冬片鱼800尾~1200尾,混养塘每亩的放100尾~200尾。
饲养管理
1.饲料投喂。赤眼鳟属杂食性鱼类,藻类、有机碎屑、水旱草均可摄食,喜食人工配合饲料。主养池塘,采用全价配合颗料饲料为好,赤眼鳟的饲料粗蛋白的含量大致30%左右,还可捞取细绿藻及柔嫩、新鲜、适口的水草、黑麦草、蔬菜叶等作为辅助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8%。一般上、下午各投一次。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的投饲原则,还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和鱼的吃食情况,确定合理的投喂量。6月~7月及9月~10月摄食较旺盛,盛夏稍缓。
2.水质调控。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每天中午开增氧机1小时~2小时,晚上视天气情况适时开增氧机,以防鱼类浮头。pH值保持在7~8.5之间。在养殖中、后期(特别在高温季节),要及时更换新水,使池塘水质保持清新,透明度控制在25厘米~40厘米。10天~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公斤~15公斤全池泼洒一次,使池水呈微碱性,以利鱼类的生长和鱼病的防治。有条件的养户可根据池塘水质、水温等情况,每隔12天~15天左右施用EM液、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有效改善水质状况。
3.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日常必须坚持勤观察,勤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类的活动,摄食情况,有无病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清除渔池周围的垃圾,食台(场)上的残饵,水面上的漂浮物等,做好各项工作记录。 1.每月泼洒一次氯敌杀菌宁进行水体杀菌消毒。
2.20天左右使用一次生石灰,每亩用量10千克。
3.高温季节每半月使用一次微生态制剂。
4.对鱼病做到及时发现、对症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病害防治效果。整个养殖期间仅在6月中旬7号池发现一次锚头蚤寄生性病害,立即使用阿维杀特杀虫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很好。 5号池鱼、虾总产量1703.6千克,亩均425.9千克。其中赤眼鳟亩均302.7千克,平均尾重416克;花、白鲢亩均103千克,平均尾重710克;青虾20.2千克。
7号池鱼、虾总产量2874.9千克,亩平均410.7千克。其中赤眼鳟291.5千克,平均尾重385克:花、白鲢102.2千克,平均尾重730克;青虾17千克。 1.以投喂配合颗粒饲料为主,配以浮萍和套养青虾提供天然动植物饵料的组合形式,有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饲料系数。
2.适当降低单产水平,配以滤食性鱼类、套养青虾的养殖模式和以加注新水为主的水质调控技术,体现了生态养殖的综合效果。
赤眼鱼养殖利润
青竹鱼对水质要求高。
青竹鱼又叫青竹鲤、倒刺鲅,属于鲤科淡水中鱼类。这种鱼对于水质要求非常之高,要求清晰干净带流动水的江河,一般鱼塘和江河都很难养殖它。这种鱼在其它地方非常罕见,它只要分布在广西祟左龙州县和新和镇、中越边界河流、百色、桂林等江河中。青竹鱼杂食扁草性鱼类,喜欢觅食浮萍、蔬菜、嫩草、水中虫类和饲料等。青竹鱼抗病能力强、价格高、养殖效益高,而且它的肉质肥美、清香、鲜嫩爽口,没有任何鱼腥味。
赤鳞鱼养殖
金鱼经过一代代繁衍,进化,见证了我国历代王朝兴衰,它看过无数青年才俊,窈窕淑女。它从历史中来,跟京剧、皮影戏一样,被称为“国粹”。
金鱼的祖先是鲫鱼,最早由晋朝桓冲在庐山发现,当时的名字是:赤鳞鱼。
古代晋朝文士之风盛行,大家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以文载道,当时看到这种红黄色的鲫鱼,大概也特别喜欢。
但当时还没有形成养鱼风气,估计赤鳞鱼的下场可能是被剥鳞抽骨,成了古人的肚里亡魂。
金鱼真正开始改变命运的是在东汉。那时候佛教倡导众生平等,喜欢放生鱼,说是可以攒功德。
这种传统就一直沿用到现在,赤鳞鱼就是在那时候被捉来又放生,渐渐被更多人了解。估计会有一部分人为了攒功德专门捞鱼,然后分批放生,期间多少也是会养几天的,但这不能算是真正的养鱼。
从东汉以后,赤鳞鱼的命运一直没有明显变化。生活也一直在雨打风吹里度过。
南宋时期,出了位好奇心比较强的皇帝,他没有治理好国家,在位期间治了岳飞的罪,罢免了韩世忠,在各种演义里被骂出翔。
他对很多事情都抱有兴趣,包括养鱼,赤鳞鱼就是在那时从昌化进入皇宫,在层层高墙里过着舒适的生活。赵构给赤鳞鱼起了个名字:金银鱼。
从那之后,很多官员家里也有了金银鱼,从此“金鱼”算是咸鱼翻身,不用再跟油盐酱醋称兄道弟了。
但到了元朝甚至是明朝初期,养金鱼的人逐渐减少,这段萧条时期受社会动荡以及封建思想影响,其次,元人本来就对养鱼不怎么热衷,导致养鱼之风减弱,大家不再对这种爱好有太多热情。
不过也是在元朝时期,金鱼从池养转变为盆养。养鱼空间的缩减,对金鱼的衍化至关重要。现在金鱼的形态,也有这方面的影响。
有了元朝养鱼的底子,金鱼的“百花齐放”时期在明朝绽放,首先,明朝人养鱼的容器有瓦盆、木盆、瓷盆,金鱼的形态也从修长的流线型逐渐变为丰盈短小。
明朝人开始试着根据品相给金鱼命名,所以有了:丹顶鹤、印红头、七星、八卦、金鞍、棉被等品种,鱼尾也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分开,成为三叶、四叶等。文人雅士的文章中也频繁出现金鱼的影子。现在大家见到的金鱼,基本跟明朝时期的没有太多区别。
这一次跟文化的接触,让金鱼受益匪浅,也给金鱼走进千家万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虽然历史课本中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文字狱以及权力的游戏,但明朝的壮大以及世界地位,是很多国际难以企及的。在跟日本、朝鲜等国家来往时,金鱼顺利走出国门,成为当时日本一时无两的稀奇品种。
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金鱼的浮沉也是这样。八旗入关后,金鱼市场又开始萧条,可能剽悍的北方民族不能理解华夏人的情调。总之清朝初期,是金鱼市场的又一“黑暗时期”。
后来乾隆下江南游玩,发现南方的金鱼比北方好看,于是全国招募养鱼能手到京城育种。有了皇家扶持,金鱼又一次越上云霄。
跟国内一样,金鱼也逐渐被国外接受。其中17世纪被引欧洲,19世纪进入美洲。现在只要是对中国观赏鱼有了解的鱼友,大多都听说过金鱼。
如今世界上共有1000多种金鱼,从外表看,已经很难讲看出金鱼鱼赤鳞鱼的血缘关系了。
根据相关学术研究,从赤鳞鱼到金鱼,先后经过了体色变异、体形变异、鳞片变异、背鳍变异、胸鳍变异、腹鳍变异、尾鳍变异、臀鳍变异、头形变异、眼睛变异、鳃盖变异、鼻孔膜变异以及下颌膜变异。
在2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金鱼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并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缺点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大家面前。
现在金鱼依然生活在很多家庭鱼缸里,不管生活怎么变化,不变的是中国人对金鱼执着的情怀,以及对文化的敬畏与崇拜。
赤眼鱼养殖技术
赤眼鱼适应水温27度。喜欢温度稍高一些的水里面生活。养殖的时候,建议将水温保持在24℃以上,最好控制在27℃左右。水温可以稍高一些,但是一定不能太低。不然鱼的抵抗力会下降,很容易得肠炎或者其它的疾病。在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暖。如果不能维持鱼缸的水温,应在鱼缸中安装一根加热棒,来增加水温,以免鱼生病。
赤眼鱼的养殖条件与方法
除了每天投喂浮性颗粒饲料外,结合赤眼鳟喜食青绿饲料的食性,在池塘中保持一定浮萍或每天适量投放,以满足赤眼鳟对青绿饲料的需求。
网箱养殖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附近无污染源,保水性能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少淤泥,面积2亩~5亩左右为宜,水深1.2米~2.0米。池水要求“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40厘米左右。
赤眼鱼养殖适宜温度
可以,这个温度还有很多鱼需要觅食,比如鲤鱼、鲫鱼,以这些鱼为目标鱼容易有收获,而且需要一些腥味饵料,鱼需要为过冬储备能量
赤眼鳟鱼养殖
两者的品种不同,外形不同,鱼鳞上也有不同,具体如下:
1、品种
麦鲮原名麦瑞加拉鲮,又名墨鲮、加拉鲮。南宁本土叫孟加拉、猛得啦鲮、草鲮。1982年从印度引进,是印度的主要养殖鱼种。赤眼鳟属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地方称红眼鱼、参鱼。
2、外形
赤眼鳟外形特征:眼眶带有红色,嘴巴朝前方,鳞片略带色彩。麦鲮鱼外形特征:眼眶带有红色,嘴巴朝下,鳞片色彩单调。
3、鱼鳞
赤眼鳟鳞片是带有很多黑色斑点的,很有规则,且数量非常多,排成一条流水线,麦鲮鱼鲮片是不带其它色彩的,只有泰鲮和土鲮才带有色彩,但鳞片色彩也不一样。
赤眼鱼养殖密度
长江刀鱼学名刀鲚( Coilia nasus ),俗称“江刀”,隶属鲱形目、鳀科、鲚属,属于江海洄游性鱼类,味道鲜美,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长江刀鱼肉质细嫩鲜美,富含DHA、EPA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独特的香味,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渔业资源,拥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长江刀鱼亲本培育
长江刀鱼亲本最早是采用捕捞长江刀鱼幼苗在人工条件下进行驯养,进而培育成亲本。驯养期间每年进行优选,选择体形好、无病、无伤、符合长江刀鱼特征的个体,经过数年时间精心培育,个体达到100克以上作为亲本,雌雄放养比例1∶1.2,放养密度1尾/米2 。
长江刀鱼亲本采用生态工厂化池塘培育,培育池塘为长方形圆角池,面积 2800 米2 ,水深1.2米,池中设置专门投喂平台,采用水车式增氧与微孔增氧相结合方式。亲本培育过程中全程投喂长江刀鱼亲本专用饲料,饲料蛋白质≥45%,脂肪≥15%,配合投喂糠虾、鲮鱼苗等生物饵料,培育水温12~32℃,pH 7.5~8.5,氨氮<0.5毫克/升,亚硝酸盐<0.1毫克/升。
产卵孵化
1.产卵网设置
长江刀鱼产卵网采用40目聚乙烯网布做成漏斗状,通过水流自动收集鱼卵。
2.受精卵收集
每年4-5月,水温18℃以上时长江刀鱼开始产卵,一般在夜间(20:00-4:00)进行,每天早上8:00开始检查产卵情况,及时将产好的卵收集起来,放入孵化设施进行孵化。
3.受精卵孵化
长江刀鱼孵化用水需要水质清新、无污染,水温 20~24℃,水体溶氧 6 毫克/升以上,pH7.5~8.5,氨氮、亚硝酸盐不得检出。在孵化过程中将水温控制在20~22℃,定期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并及时清除死胚胎,保持水质的清新。
鱼苗培育
1.水花暂养与转运
刚孵出的水花垂直地游于水中,游泳能力弱,水花在原孵化池暂养两天,待鱼苗游泳能力较强时,采用虹吸法将鱼苗收集到水桶中,转运到鱼苗专用培育池塘中。
2.水花培育
池塘采用20米×20米水泥池,配备纯氧增氧设备,进、排水设施良好。苗种入池前10天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采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池200千克,浸泡5天后用水冲洗,洗干净后加水曝气5天。鱼苗进场前对水体氨氮、水温、pH、溶氧、浮游生物组成等进行检测。鱼苗放养前调节苗种与养殖池水温,温度差不高于0.5℃,放养密度200~250尾/米
3 。鱼苗放养后,在卵黄囊吸收完之前进行投喂,使用轮虫开口,保证池塘中轮虫丰度300个/毫升以上。待鱼苗生长到1.5厘米以上就可以投喂无节幼体或者丰年虫,开始每万尾鱼苗投喂丰年虫10克/天,逐次增加。投喂采用灯光引诱、滴定投喂的方法,每次投喂4小时,采用24小时饱和投喂。随着鱼苗的生长,体长达2厘米时可以投喂枝角类。在此阶段,除了每天定时、定量投喂之外,定期向池塘中投放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培育鱼苗的水温控制在20~25℃,经过1个月培育,鱼苗体长达到3厘米以上时,鱼苗就可以转池培育了。
仔稚鱼培育
1.养殖设施准备选择700米2 沙质底水泥池作为苗种培育池,池上有钢架保温设施,水泥池深1.0~1.2米,水温22~30℃。将沙质底水泥池的水用生石灰150~200 克/米2或含有效氯 27%~30%的漂白粉 10~15克/米
2 全池泼洒消毒,浸泡1周,排干池塘水后再加注新水;增氧设备采用微孔增氧和水车式增氧机结合的增氧方式,每池配备0.75千瓦水车增氧机两台,气泵每池配备功率0.75千瓦,采取微孔气盘曝气增氧,设置增氧跳闸报警器,每池配备24只直径1.2米曝气盘,曝气盘上绕直径15毫米纳米曝气管,在池塘中均匀分布。每个池塘离过道 50 厘米、离水面 20 厘米设置一盏 25 瓦引鱼灯。
2.放苗前水质调控
放苗前10天池塘进水,进水口采用160目网袋过滤,防止杂鱼、杂虾等有害生物进入池塘,池塘进水1米深。进水后将培育池的水保持在水温20℃,溶氧>7 毫克/升,氨氮浓度<0.3 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0.1毫克/升,pH 7.5~8.5,盐度5,透明度30~40厘米。
3.苗种放养
放养全长 3 厘米以上的健康鱼苗,按 15~25尾/米
2 的密度放入培育池。放养过程中用水桶带水运输,每桶装水10千克,装鱼苗50尾,运输时间不超过20分钟。
4.苗种养殖
在饲养过程中,每天检测生态养殖池中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pH、盐度和透明度,每天监测生态养殖水体中浮游生物群的变化,控制好藻类、轮虫、枝角类、小虾数量,不足则及时补充,以达到动态平衡。
在投喂的食场内设置食台,投喂蛋白质含量50%以上微颗粒饲料,每天投喂4次,投喂量为鱼体体重的 3%~8%,以鱼摄食后达到七八分饱为宜。投喂应依据“四定”及“少量多次”的原则,并根据天气、水温、鱼的摄食与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苗种培育过程中,病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平时要做好水质管理和培育场地的消毒工作,坚决做到鱼苗不因人为的感染而发病。投喂是鱼苗培育技术的关键,也是保证鱼体正常生长的关键,因此,投喂一定要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定质”的原则,做到及时投喂。经过3个月养殖,刀鱼生长到规格8~15克/尾,即可进入成鱼养殖阶段。
成鱼养殖
苗种放养前应进行鱼体消毒,消毒鱼苗通常在到达养殖场后进行,一般采用 3%食盐水浸泡15分钟。将消毒好的鱼苗按制定的放养计划直接放入鱼池中。温度升到18℃以上为鱼苗放养的最佳时间。
长江刀鱼苗种下池初期饵料以枝角类为主,养殖情况稳定后以投喂大卤虫、糠虾、鲮鱼苗、赤眼鳟苗等生物饵料进行饵料驯化。
投喂的鲮鱼苗一般在2厘米左右,日投喂量为刀鱼体重的8%~10%,配合蛋白质含量48%以上饲料(以微颗粒饲料为主)。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投喂1次;水温低于18℃时,每天上午、晚上投喂1次,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在池塘养殖期间,只要水质控制得好,长江刀鲚发病的概率不大。病害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养殖过程中每15天泼洒1次益生菌,保持水质清新。
赤眼鱼养殖周期
利:鸵鸟养殖技术简单,鸵鸟的适应性非常强,对于环境,温度要求都不高,同时它也算是杂食性动物,耐粗养,且养殖技术简单。养殖鸵鸟成本低,鸵鸟是草食性鸟类,主要还是吃野草、或者牧草、树叶、农作物秸秆等等。养殖鸵鸟生长快、周期短,鸵鸟生长非常快。养殖鸵鸟市场好,回本快,利润高,属于新兴养殖行业。
弊:鸵鸟蛋的孵化率不高,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鸵鸟养殖比较大的一个难点就是销售渠道问题,需求比较小众化,大多数人对于鸵鸟比较好奇。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