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鸟类是什么症状,鸟类会不会传播禽流感
鸟类会不会传播禽流感?
会!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的毒型决定的。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巨大。
2、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有多久?在潜伏期能传染吗?
禽流感的潜伏期从数小时到数天,最长可
达21天。潜伏期的长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毒的毒力、感染的数量、禽体的抵抗力、日龄大小和品种,饲养管理情况、营养状况、环境卫生及有否应急条件的影响,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短,发病急剧,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在潜伏期内有传染的可能性。
3、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4、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何?与一般新城疫有何区别?
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5、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普通流感病毒相似,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但在冬季和春季容易流行,因此禽流感病毒在低温条件下抵抗力较强。各种品种和不同日龄的禽类均可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急、传播快,其致死率可达100%。
6、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的年龄、性别、品种有关吗?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有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其死亡率较高。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家禽性别有关。
7、高致病性禽流感会经蛋传播吗?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不能用污染鸡群的种蛋作孵化用。
8、为什么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主要原因是:
第流感病毒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病毒存活时间缩短。另外,夏秋时节光照强度相对更高,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第夏秋时节禽舍通风强度远远高于冬春季,良好的通风可以大大减少鸡舍环境中病毒的数量,因此,病毒侵入到鸡体内的机会和数量就明显减少,感染几率下降。同时良好的通风也减少了不良气体对鸡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对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具有重要意义。
禽流感的传播有病禽和健康禽直接接触和病毒污染物间接接触两种。禽流感病毒存在于病禽和感染禽的消化道、呼吸道和禽体脏器组织中。因此病毒可随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出体外,含禽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禽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饮水、鸡舍、空气、笼具、饲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各种携带病毒的鸟类等均可机械性传播。健康禽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引起发病。
会传播,可能性较大。
会,鸡也是鸟类啊
会
当然会了,要不怎么叫“禽”流感哩?
珍珠鸡,翅膀下垂,拉稀,是什么病?
该病是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发病率高。
病原:病原体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本病主要侵害雏鸡,成鸡为慢性或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对产蛋有明显影响。珍珠鸡也可发生鸡白痢病,雏鸡的发病率不高,症状较轻,投药后都能治愈。
症状:病鸡怕冷,精神不振,翅膀下垂,食欲减退,排出糊状白色稀粪。在肛门周围的绒毛上粘有石灰样粪便,排粪时有痛苦般的尖叫声。
防治方法
(1)呋喃类药治疗本病有良好疗效。具体是用痢特灵以0.02%-0.04%的比例拌入饲料中,或在饮水中加入0.01%-0.02%,连喂3天,停2天。幼雏对药敏感,在拌料时应混合均匀,以防中毒。
(2)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治疗。按0.2%比例拌料喂服,连喂3-4天。氯霉素、金霉素按0.2%-0.5%的比例拌料投喂,连喂3-4天。
(3)磺胺类药对治疗本病也有良好疗效,但副作用较大。
(4)用较浓的大蒜头汁拌入饲料,或混入饮水中,也可防治鸡白痢。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