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殖鳖,如何养殖鳖
家里如何养鳖
1、选鳖苗。买鳖宠物建议多买几个,正常情况下可以买3-5个,毕竟鳖苗的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养挂鳖苗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也别多买,因为鳖不能混养,多了容器就麻烦了。
2、水。水深要到苗子大概背部2倍的高度就可以了。鳖苗初期要保证水的干净,用凉白开就可以了。以后适应了使用自来水也是同一水源。
3、饲养容器。圆形的一次性塑料小饭盒就可以,或者最小尺寸的乌龟盒子,容器小对水质好控制,换水方便。另外,这样对开食也有帮助。
4、开食。鳖苗的开食建议用活的稍作处理的鱼苗,鱼苗对鳖的骨骼生长有好处。
5、饲养环境。在养鳖初期也就是鳖苗刚刚到手的第一年,冬天以前,不能放底沙。如果是7月后的鳖尽量不要冬眠。加温饲养期间一定是光缸。天热后就可以放入细沙或者没有棱角的石子。
家里怎样养鳖
不好养。首先要看你在那里养,一般来说在家里是没有人会养鳖的,从风水学上来说也很少有这样的案例。
一般来说都是在家里的财位上养金鱼的比较多,也有一些养龟的,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种一些名字好吉祥的植物,另外鳖是属阴,从风水学来看如果放在家里养就不是很好,但如果你把它放到阳台养就没有什么问题。
家庭怎样养鳖
可以,但是甲鱼和乌龟一样是极有灵性的动物。其实家庭环境不适合养甲鱼虽然他们很可爱,你养他们越久你越会发现他们非常聪明且通人性,你越会知道把他们养在家里是非常残酷的,大自然才是他们的家园。甲鱼越小放生他越容易适应野外的环境越容易存活。
在稚幼鳖加温养殖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入室时间:一般在水温下降至25℃以下时入室。如能源较困难的地区,也可在气温降至20℃或15℃入室,各地可灵活掌握。一般在9月下旬入室,到翌年5月气温在25℃以上出室。
2、放养密度:根据水质及饵料质量而定。水质清新,饵料质量高,则可密放,10只/㎡左右;反之,则少放,5只/㎡左右。
3、温度控制:一般控制在30℃左右,在31±1℃时最为理想。
4、饲养管理:温室加温养殖由于水温高,鳖密度大,投饵量大,因此水质易变化,降低鳖的成活率。
在家如何养鳖
建议放在朝南的阳台或者房间里。弄个一个缸,越大越好,最好是长方形的玻璃鱼缸,大整理箱也行。水可以深一些,不用放置晒台;龟需要阳光,建议放在朝南的阳台或者房间里。但是如果家中有婴幼儿或者孕妇,最好不要养龟,龟容易携带一些病菌。夏天要做适当的遮盖,不要上阳光太强。
要注意预防缸里生长水藻,可以买除水藻剂,一般的水族店都有卖。缸底可以铺一些小石子或者大的鹅卵石。不过如果铺了,在换水的时候就很麻烦,新手建议用裸缸,就是啥都不铺。水中不要放水草。
家里如何养鳖最好
可以。
家里的鱼缸想要养鳖,一定要够大,至少长度在1米以上。缸底要铺上沙子,同时还要在一侧堆起泥土,这样可以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另外,养它不能用刚接的自来水,一定要晾晒几天才行。缸内最好提供一些遮挡的东西,方便它躲起来,以免受到惊吓,每天还要提供一定的光照。
家里如何养鳖养龟
首先,在食量方面,鳖明显大于乌龟,这样在食物投放量和时间上难于控制,可能引起水质变坏,引起乌龟得甲壳病,会很麻烦;
第二,性情方面,鳖较好动而乌龟好静,鳖肯定会搅的乌龟“心神不宁”;
第三,鳖在水中时间较长,而乌龟需要陆地“晒甲”;
第四,鳖和乌龟养在一起,不协调,不美观。
打架方面倒是不用担心,因为鳖虽然爱张口乱咬,但是它和青蛙相似,只对运动的东西感兴趣。
家里养鳖需要注意什么
1、建造养殖场地
(1)需要在阳光充足、安静的地方建造养殖场,养鳖池的土质一般应为粘土或者壤土,利于保水,同时应保证水源水质的洁净,未受到工业、农田农药污水的污染,一般以用河、湖、水库的水为宜,如果用井水的话,则要通过晒水池来提高水温。
(2)养殖场应靠近饲料源,比如在附近有肉类、鱼类的加工厂,同时还需要根据甲鱼的不同,分别建造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成鳖池。
2、建造养鳖池
(1)亲鳖池一般需要建造在很僻静的地方,面积一般在1亩左右,水深一般在1.3m左右,而且在向阳边的池埂上应建造产卵场,并铺沙土,在产卵场可以弄一些树,或者高秆作物,以此来遮荫。
(2)稚鳖池则可以修建在室内,因为稚鳖需要保温,稚鳖池以用水泥池为宜,面积一般为25-30平方米,水深一般0.5m,底部有5-10cm厚的粉沙。
(3)幼鳖池的面积一般在50平方米左右,水深一般为0.8m,底部有粉沙。
(4)成鳖池的面积一般为1-2亩,水深一般在1.5-2m左右,如果是比较大的成鳖池,一般可以在池中央修1个小岛,供甲鱼晒背、活动。
(5)需注意,因为甲鱼为爬行动物,因此在养鳖池需要建造防逃墙,同时对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也要做好防逃处理。
3、食物
(1)甲鱼是一种水生杂食动物,喜欢吃动物性饵料,幼鳖一般会以水生昆虫、水蚯蚓、小虾、蝌蚪等物为食,而成鳖则会吃田螺类、蛤蜊类等软体动物,也会吃鱼、虾以及动物尸体,有时也吃水果、蔬菜、杂粮等植物性饲料。
(2)在为甲鱼制作饵料的时候,鲜料的添加量一般为10-40%,投料量则以甲鱼能在1-1.5小时吃完为宜,如果是在高温季节投料,一般以在日出前投完、日落时开始投喂为宜。需注意,用鲜料的的时候,需要对它作消毒清洗处理,并做到现配现用,避免腐败变质,而且还需要及时把剩余饵料清理干净。
(3)在安装饵料台的时候,一般可以将其放在养殖池四周的池边上,并与水面成30-45°的角,利于甲鱼找到食物与躲避干扰。需注意,在每次投饵前,应用消毒液(刺激性小)与消过毒的刷子,把饵料台及其四周清理干净,消毒次数为每3天消毒1次。
4、日常管理
(1)如果条件好的话,一般建议采用微流水养殖的方法。
(2)定期巡塘,检查甲鱼摄食、生长、水质、设施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对症处理。
(3)及时把死甲鱼捞出,对于病甲鱼也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蔓延。
5、防治疾病
(1)如果对甲鱼实行控温高密度养殖,便容易使甲鱼氨气中毒,发病后,甲鱼会出现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等情况,若病情严重,它的脖子、四肢以及全部底板会发生水泡,裙边则呈锯齿状断裂,因为该病与红底病相似,因此需要仔细辨别,两者的区别在于,发生红底板病后,甲鱼的板底为斑块状淤血,无水泡且裙边完好。
(2)对于病甲鱼,需要把池水全部放掉(在放水时不要搅动池水),待水放完之后,再用清水把池底的沙和池壁冲洗干净,放水深至10cm后,用高锰酸钾10g/立方米浸泡30分钟并放掉水,接着将水加至水深50-60cm,再全池泼撒土霉素10g/立方米,同时泼撒依诺星0.5g/立方米。
(3)可以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60万单位青霉+2g红霉素+2g维生素C+2gVK进行治疗,通常内服3-5天,甲鱼就能好起来。
(4)需注意,在换水后,不宜泼撒漂白粉、强氯精等刺激性很大的含氯制剂,同时在换水后,应缓慢升温。
甲鱼养殖条件
1、保证环境的安静
(1)因为甲鱼喜静怕惊,而且性格胆小,对于周围环境中的声响与物体的移动敏感,一旦发现不对劲就会躲起来。
(2)因此在养殖甲鱼的时候,应该保证环境的安静,避免甲鱼受到惊吓,如果它经常受到惊吓,一般不利于生长繁殖。
2、保证环境的干净
(1)因为甲鱼喜洁怕脏,如果养殖环境太脏的话,便有可能对甲鱼的生长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养殖效果。
(2)因此对于养殖水体应定期换水排污,每次换水量以不超过1/3为宜,同时还要定期用二氧化氯制剂0.5-1ppm、漂白粉2-3ppm、强氯精1-2ppm、生石灰15-40ppm全池泼洒进行消毒,而在施药2-3天后,可以全池泼洒约5ppm的光合菌制剂,有调水作用,每月可以进行1-2次。
家庭养鳖最简单的方法
1、选择好的品种。根据人们的喜好和市场的需要,目前海龟的品种很多,但总的来说,海龟重500-1000克,苗条,以黄绿为主色,背部有黑色和黄图案斑点,腹部底部有浅黄白色,没有花斑。虽然这种品种比背部没有花纹的甲鱼(俗称“广板”)和腹部有星点花纹的甲鱼长得慢,但它的肉质和味道都比后者好,所以它的价值和价格都比较好。
2.关掉水质。水质直接影响甲鱼的繁殖效果。池塘的水太肥甚至发臭,这不仅不利于甲鱼的生长,还会影响它们的肉质和味道。在正常情况下,干净的河水每隔一周左右注入一次,这大约相当于原水池的四分之一。定期清理餐桌上的残留物。此外,占整个池塘大约一半的水葫芦被种植在池塘里。一方面,它可以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它可以为甲鱼提供一个隐蔽的地方,并尽量满足它们的自然生活习惯。
3.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池塘有方便的排灌和良好的防逃逸设施,放养规模每平方米(50-100克)规格基本相同的鱼苗三个。通常每15天左右,30在整个池子里撒一次50克生石灰。没有特殊情况,禁止踩池塘和捕捉甲鱼。同时,用竹筏为海龟搭建几个干燥平台来干燥它们的背部。
虽然用这种方式饲养甲鱼的周期很长,从育苗到500克商品甲鱼需要3年左右,包括两个冬眠期,但其经济效益是好的。饲料费和种苗费每公斤不得超过60元,其余为收入。该方法适用于家庭小型水养殖,是当前种植业的一个好项目,值得推广。
温室养鳖成功的关键在于将节能和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管理中,这是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温室养鳖的日常管理应围绕四个关键环节:水温控制、饲料投喂、水质控制和疾病控制。
水温控制
水温为20 ~ 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当水温高于20时,海龟开始进食,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进料转化率会降低;当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性的增加,饲料转化率会降低,因此水温应保持在最佳温度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第二,饲料喂养
1.喂食模式。水下投饵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可以加快甲鱼的摄食速度。与块状饲料相比,用软颗粒饲料饲喂可节约饲料。
2.进料量控制。甲鱼的摄食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使用药物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来说,水下喂食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龟过食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龟的生理负荷增加或超负荷,造成龟的内脏器官损伤,诱发内脏疾病。
3.饲料选择。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成本的40%。饲养方法和所选饲料的质量决定了饲养成本控制的成败。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将优质饲料和低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进行比较,可以摆脱选择饲料只看价格的误区。
第三,水质控制
甲鱼天生喜干净,怕脏,良好的水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产养殖的成败取决于水质控制工作是否做好。
1.氧合。水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中有害气体和有机物的含量,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但是,氧合应在固定的时间内选择,以使海龟养成习惯,减少氧合对海龟的干扰。
2.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微生物菌剂可以大大节省水质控制等方面的投资。
3.排水和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确定换水量。
第四,疾病控制
入池前对幼甲进行消毒,入池前用2的盐溶液浸泡30分钟。在乌龟重50克之前,要小心真菌病。在这个阶段,有必要增强小海龟的体质,避免机械损伤。当心白点病当龟重50 ~ 150克,每日消毒主要是氯化溴制剂;重量50克到一个,当心疖子。
拓展知识:
甲鱼(AmydaSincnsis),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共有20多种。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
甲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上等筵席的优质材料,还可作为中药材料入药。其具有诸多滋补药用功效,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对肝硬化,肝脾肿大,小儿惊痫等作用。
混合养殖
混合养殖